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宝到了睡觉时间就哭(半夜大宝跑过来哼唧着要跟你睡怎么办)

大宝到了睡觉时间就哭(半夜大宝跑过来哼唧着要跟你睡怎么办)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孩子真的是特别容易满足的,这也是特别让我感动的一点。当我们做好自己,在情绪来临的时候,有效调节;平时加强和孩子的情感联结,在关键时刻,孩子也能够看到你的需求,采取合作的方式,达到双赢的结果。2.始终重视和孩子的温暖联结。孩子此时过来,也许并不一定真的是一定要有人陪她睡,可能只是情感上需要一点安慰与支持。所以,行动与语言上向孩子表达爱意,在白天联结的基础上重新再次联结,显得非常重要。孩子感受到爱,获得了情感支持,送她回房,陪着她上床,给她盖被子,亲亲抱抱,这种行动上的情感支持,是一步步加深的。平时日常的情感联结做得好的情况下,孩子半夜能量杯的重新注满,也就相对更加容易。3.我一直认为,好的关系,是双方都感觉舒服。亲子关系也一样,所以,半夜这种情况的处理,跟随自己的本心非常重要。打个比方,假如,我当天不是那么困,我是有可能把小宝抱回小床,然后让大宝跟我们一起睡的。可是在那个

目前,我们家的睡觉状态是,我们和小宝睡一个屋,小宝有时在自己的小床,有时在大床跟我们一块;大宝有自己的房间,高低床,她睡上铺,奶奶睡下铺。一般睡前,我都会陪着她直到睡着,或者至少10分钟。这种模式早在小宝出生前就形成了,所以大宝也习惯了。就算半夜醒了上厕所,也会回去她自己床上睡。有时候早起,会跑过来在我们床上再躺10分钟左右。

大宝到了睡觉时间就哭(半夜大宝跑过来哼唧着要跟你睡怎么办)(1)

昨天,我因为有些事情,睡得很晚,可能凌晨一两点吧。半夜,迷迷糊糊间,听得那边的大宝好像上了个厕所,接着就过来我们这边开始哼唧。大意是说,要跟我们一起睡,那边没人陪。当天小宝正好在大床上,大床上睡4个人,我们以前试过,睡不太好。我当时睡意正浓,她爸爸安慰了一番,送她回自己的房间。没一会她又跑过来,继续哼唧,待在我们床边不走。我当时困得很,既不想起身,把小宝抱到小床上;也没劲儿说话,去宽慰大宝。可是她在,我又无法完全不管,真的就自己睡觉。于是,睡意被扰之时,耳边听着哼唧声,就很想发火,吼她几句,把她吼回去。可隐隐约约潜意识里却感觉到,孩子的这种需求是正常的,应该给她提供情感支持。具体怎么办呢?脑子里一片浆糊,既不想违背自己的意愿,大动干戈的把小宝抱回去;又不想把大宝吼回自己的房间;或是过去陪她睡着,再回自己房;这样本就睡得晚的我就更休息不好了。左右也不是,只好啥也不说,啥也不做,静静地躺在那里。大宝也静静地待在床边。

总结一下,这件事情几个关键点:

1.注意自己情绪的调节。大半夜地被吵醒,感觉一定不好受,更可况是凌晨一两点才睡的情况。不耐烦、想发火都是正常的。但是不能这么做,出现这种情绪的时候,先让自己暂停。暂停的过程,其实就是慢慢平静的过程。慢慢平静的时候,更容易站到孩子的角度,看到孩子的需求。

2.始终重视和孩子的温暖联结。孩子此时过来,也许并不一定真的是一定要有人陪她睡,可能只是情感上需要一点安慰与支持。所以,行动与语言上向孩子表达爱意,在白天联结的基础上重新再次联结,显得非常重要。孩子感受到爱,获得了情感支持,送她回房,陪着她上床,给她盖被子,亲亲抱抱,这种行动上的情感支持,是一步步加深的。平时日常的情感联结做得好的情况下,孩子半夜能量杯的重新注满,也就相对更加容易。

3.我一直认为,好的关系,是双方都感觉舒服。亲子关系也一样,所以,半夜这种情况的处理,跟随自己的本心非常重要。打个比方,假如,我当天不是那么困,我是有可能把小宝抱回小床,然后让大宝跟我们一起睡的。可是在那个当下,我不想这么折腾。于是遵从自己的本心,温和地像孩子说明,妈妈需要好好休息。在有充分联结的前提下,孩子也能理解妈妈。

4.这件事情中,影响最后事情解决的,只有两个因素:当下大的情境与涉事人物(我和大宝)的需求。跟小宝无关。跟大宝沟通时,千万不能说类似这样的话:“小宝在床上睡,你要是到这里睡的话,我们会睡不好。”小宝在什么地方睡,跟这件事情没有本质关系,不能把小宝扯进来。否则容易引发大宝的嫉妒心或排斥感,反而变得不合作。

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孩子真的是特别容易满足的,这也是特别让我感动的一点。当我们做好自己,在情绪来临的时候,有效调节;平时加强和孩子的情感联结,在关键时刻,孩子也能够看到你的需求,采取合作的方式,达到双赢的结果。

大宝到了睡觉时间就哭(半夜大宝跑过来哼唧着要跟你睡怎么办)(2)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