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冰箱隔热板的测评(太空冰箱的秘密武器)

冰箱隔热板的测评(太空冰箱的秘密武器)真空绝热板是真空保温材料中的一种,由填充芯材与保护表层经真空封装复合而成,有效地避免了空气对流引起的热传递,导热系数低。真空绝热板的导热系数是传统绝热材料的1/6甚至更低,其厚度也仅为普通材料的1/10~1/5,具备优良的隔热保温性能,且质量轻,占地面积小。“如果在真空绝热板周围结合少量的聚氨酯泡沫材料,既能起到很好的支撑和抗震作用,还能形成对真空绝热板的保护,大大增强其稳定性。” 艾素芬说。为充分、科学发挥先进材料优势,航天专家逐渐将注意力放在了真空绝热板上。真空绝热板在国内普通冰箱中应用得并不多,只用于少数较高端的冰箱产品。“问天实验舱里的低温储冷设备可不是普通的低温储冷箱。”据航天专家介绍,问天实验舱搭载的是我国首台三温区 “太空冰箱”,实现了-80℃、-20℃、 4℃三种典型存储温度。如何在狭小的空间内,让各温区温度长期保持恒定是个大挑战。因此,需要“太空冰箱”的材质具备优良的隔热

■王萌萌

2022年7月24日,问天实验舱发射成功。问天实验舱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为主,在轨开展拟南芥、线虫、果蝇、斑马鱼等动植物的空间生长实验,以促进人类对生物个体生长、发育乃至对生命现象本质的理解。为了支持上述实验,问天实验舱搭载了我国首台“太空冰箱”。

所谓“太空冰箱”,是在不到0.5㎡的空间内,集成了3个冷冻冷藏区,其中包括一个温度可达零下80℃的深冷环境,用于实验样品的在轨存储。“太空冰箱”深冷的秘密,离不开一种特殊的材料——真空绝热板。

“太空冰箱”为什么选择真空绝热板

“问天实验舱里的低温储冷设备可不是普通的低温储冷箱。”据航天专家介绍,问天实验舱搭载的是我国首台三温区 “太空冰箱”,实现了-80℃、-20℃、 4℃三种典型存储温度。如何在狭小的空间内,让各温区温度长期保持恒定是个大挑战。因此,需要“太空冰箱”的材质具备优良的隔热保温性能,同时质量要轻,占地面积小,还要有很好的支撑和抗震作用。

能够备选的材料其实并不多,航天专家首先想到的是气凝胶材料。气凝胶材料隔热保温、质量轻,但是应用气凝胶时需要进行封装,且封装工艺复杂。

“我们也认真考虑了聚氨酯泡沫材料,聚氨酯泡沫材料隔热保温、质量轻,容易封装,但要达到稳定、恒温的要求,聚氨酯泡沫材料的不足之处是要做得很厚,这样储冷设备将占用较大的空间。”航天材料专家艾素芬说,飞船上有种说法,“一寸空间一寸金”,问天实验舱里的每一寸空间都很珍贵,所以对材料的选择堪称苛刻。

为充分、科学发挥先进材料优势,航天专家逐渐将注意力放在了真空绝热板上。真空绝热板在国内普通冰箱中应用得并不多,只用于少数较高端的冰箱产品。

真空绝热板是真空保温材料中的一种,由填充芯材与保护表层经真空封装复合而成,有效地避免了空气对流引起的热传递,导热系数低。真空绝热板的导热系数是传统绝热材料的1/6甚至更低,其厚度也仅为普通材料的1/10~1/5,具备优良的隔热保温性能,且质量轻,占地面积小。“如果在真空绝热板周围结合少量的聚氨酯泡沫材料,既能起到很好的支撑和抗震作用,还能形成对真空绝热板的保护,大大增强其稳定性。” 艾素芬说。

助力真空绝热板“上天”

首次建立寿命模型

事实上,真空绝热板并不是新鲜事物,其绝热原理已经写进教科书,但是长期以来其导热系数在10mW/(m·K)左右,与聚氨酯和气凝胶相比优势不明显。早在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就将玻璃纤维作为填充物放入铝膜中并抽成真空,因其导热系数低,被用于存放液氮的器皿上。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设计真空绝热板,主要用于墙体的保温。20世纪90年代初,企业开发了以有机泡沫为芯材的真空绝热板,因其密度小、价格低,广泛应用于医用保温箱、冰箱、冷冻箱和船用冷藏器材等领域。2010年以后,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努力下,真空绝热板的绝热性能发展突飞猛进,导热系数可低至1.5mW/(m·K),是气凝胶材料的1/10,并且伴随着异形真空绝热板的出现,大幅拓宽了真空绝热板的推广速度和应用领域。

冰箱隔热板的测评(太空冰箱的秘密武器)(1)

技术人员在进行真空绝热板测试试验 山由帝奥/供图

即使是这样,真空绝热板用于“太空冰箱”,仍有一系列障碍需要突破。航天材料对人、机、料、法、环、测等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都非常严格。真空绝热板用于低温储冷设备材料,要求在问天实验舱在轨运行的15年间必须性能稳定,且导热系数增加不超过1mW/(m·K),而目前用于高端冰箱的导热系数要求是增加不超过3mW/(m·K)。这难度是相当大的。

如何突破15年内导热系数增加不超过1mW/(m·K)的难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照峰带领团队对真空绝热板的芯材、膜材、生产工艺、吸气剂、抗老化性能测试、不同热环境下的导热系数测试等一列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

研究的一大难题是,材料的抗老化性能测试不可能把材料放在太空环境中进行测试。如何破解呢?陈照峰团队首次将阿伦尼乌斯公式引入真空绝热板耐久性测试。利用分子运动原理,进行反复理论推敲,最终建立了真空绝热板的寿命模型。

此外,真空绝热板表面气体吸附直接影响到真空绝热板的性能。陈照峰介绍:“航天部门十分关心问天实验舱在太空服役这15年,真空绝热板表面气体吸附量出现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在理论上梳理清楚了,做出了合理解释,打消了他们的疑虑。”

上百次测试终成功

将理论创新变成可靠的产品,对企业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经过陈照峰多次论证,以及航天用户现场考察,最终敲定问天实验舱“太空冰箱”上的真空绝热板由江苏山由帝奥节能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生产(以下简称山由帝奥)。山由帝奥是一家主要从事绝热材料及制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公司抽调出精英力量专门参与“太空冰箱”真空绝热板的试制和生产。“单真空绝热板耐久性测试就需要上百次的试验测试。”公司总工程师张亮亮回忆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生产过程的主要难点在于工艺的全流程控制,航天质量管理体系对工艺控制的要求相当严格,每一个步骤均要有验证数据方可确定。操作人员、使用的机台、原料来源、工艺确认书、生产环境及产品检验和包装等都要严格做到可追溯。”

如今,问天实验舱已经运行两个月,舱内“太空冰箱”等设备工作稳定,为开展在轨实验提供了良好的支持。真空绝热板借助于“上天”这一契机,在理论研究和工厂化生产方面都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为真空绝热板提升性能,开拓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创造了条件。

比如,氢能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二次清洁能源,也是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氢能的发展需要很好地解决液氢的存储问题。

“理论的深化,为真空绝热板性能提升,拓展其在工业深冷保温领域的应用,比如液氢的存储,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和保障。”陈照峰说。

本文原载于《中国建材报》9月26日11版

责编:丁涛

校对:和新龙

监审:韩凤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