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可以任意转换性别(当她在性别折叠里感到恐惧)
当你可以任意转换性别(当她在性别折叠里感到恐惧)而第三次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或者说相当一部分人从此再也意识不到。二次在成年左右,性意识萌生,对社会权力结构、阶层差异和责任义务有了最原始的认识;很多人意识不到这点,包括女性自己。而很多男性也不知道,自己生命中仅有三次机会,去意识到「他」和「她」是不同的。一次自童年伊始,耳边充斥着“你是男孩子”的声音,社会灌输和同辈压力说你跟她们不一样;
#唐山多名男子围殴女性:嫌疑人被锁定##唐山多名男子在烧烤店围殴多名女子##唐山打人事件最新消息#
哈喽大家好,【周末读书】第25期,今天要谈的是性别折叠。
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词,我想表达的是,【人】以性别之分,被折叠在同一时代的两个生态空间中,有着显著的差距、对立,支配与被支配。
正如西蒙娜•德•波伏娃的观点,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创造出来的“第二性”。
很多人意识不到这点,包括女性自己。
而很多男性也不知道,自己生命中仅有三次机会,去意识到「他」和「她」是不同的。
一次自童年伊始,耳边充斥着“你是男孩子”的声音,社会灌输和同辈压力说你跟她们不一样;
二次在成年左右,性意识萌生,对社会权力结构、阶层差异和责任义务有了最原始的认识;
而第三次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或者说相当一部分人从此再也意识不到。
也因此「他们」失去了真正看见并理解「她们」的能力,在集体无意识中折叠与对立,支配与被支配,
唯独没有理解。
女性被骚扰,被殴打,不必大惊小怪?连夜改写这个的主题,是因为昨天凌晨发生在唐山一家烧烤店的“行凶案件”。
几个女生在烧烤店室内的角落里吃东西。一名男子从室外大排档进去,走到其中一个女生身旁,手搭在她背上,嘴上说着什么。
明显的性骚扰行为。
女生抗拒,试图推开;但该男子并未停止恶行,甚至暴打女生。
女生同伴(女)出手帮忙,但该男子同伙也开始加入殴打。
他们用拳夯,用脚踹,用椅子和酒瓶砸,甚至抓着头发拖到室外、监控盲区继续行凶
即便她们失去反击能力。
寻衅滋事、暴力殴打他人,这是公安警情通报给出的定性。
常人都会感到震惊和愤怒,也会认同对这些人的谴责和惩处。
但我发现,大家对事件的态度也有不同,再明确一点,那就是——
「他们」和「她们」的区别、割裂和对立。
女性的反应更大,愤怒更甚,她们的情绪底色是恐惧;
男性的区别在于,他们愤懑但更“冷静”,且没有恐惧。
显而易见的原因,一则大概是“物伤其类”,女性群体会联想到自身,更易于代入“受害者”的角度;二则大概是男性被社会价值要求“强大、稳定”。
所以当女性的愤怒和恐惧在网络上发酵时,你也一定见过不少异样的评论:
女孩子要注意安全,不要太晚出门;
人渣,男生要保护女生,而不是欺负女生;
大可不必这么大惊小怪,14亿人出几万个禽兽一点都不奇怪;
不要太过担心,总体上没有那么危险;
……
我并不认为,拥有上述观点的男性都怀有恶意;这些话也没有问题大到“三观俱毁”,
如果仅仅基于男性的视角、男性的处境和男性的意识去看待。
因为「他们」就是那些失去第三次机会,无法穿过折叠空间去真正认识女性的人。
而在「她们」还没有被真正看见之前,何谈理解?
被看见,被意识,被理解之所以会产生上述看法,是因为在性别折叠的生态环境里,基于男性视角:
大家在平均上是安全的,至少在国内概率不高;
这个事件虽然恶性,但惩治之后就会恢复“正常”;
但很多并无恶意的「他们」看不见,「她们」的生态环境并不“正常”,至少跟前者相比是不同的,是弱势的,是被歧视和被支配的。
所以「他们」中不善的那部分,就会利用这种不平等去欺压、打击、骚扰女性;如若没有得逞,还会污名化「她们」,对其荡妇羞辱之。
最近刘亦菲主演的电视剧《梦华录》很火,是一个很值得观察的现象。
原因有很多,主角刘亦菲的影响力,还有在内娱来说比较精良的制作,以及有趣但不狗血的剧情。
这部剧被很多女生评价极高,你能在弹幕和评论里看到大家对女性角色久违的期待和寄托。
究其原因,大概是我们被迫看了太多工业糖精般批量生产的美颜、恋爱脑、傻白甜、女性互撕(为男人)……
除了看不见真正的女性力量,也看不见真实的女性处境。
《梦华录》女主三人各有各的现实困境,他们固然遇人不淑,但很大一部分也是由那个时代的“性别折叠”造成的。
她们可能遇到“好男人”改善自己的感情经历,但无法大程度改变这个群体的处境。
比如在第10集中,女主三人背井离乡到东京找“陈世美”(男二)问责,结果被其找来官方势力,以“道德、法律和人伦”的名义,殴打、羞辱、驱逐她们。
不明事理,随声附和者,颇多;因为这符合他们的三观。
我相信,如果吃瓜群众们知道真相,大部分就不会当街网暴她们;
也有人会说,这是那个时代的不平等,现代已经进步很多,而且善良优秀的男性会保护她们,就像男主那样。
再加上前文那些对于女性被骚扰,甚至被侵害事件的和善评论,乃至那些极端对立的观点,都没有意识到一个根本的问题:
现象和现象背后的逻辑,有时候是两件事。
比如在诸如《梦华录》等剧中,表现女性自陈的努力,仅仅是塑造“正面女性形象”,没有话语和文化上的反叛或颠覆。
虽然“教坊出身”,但是“卖艺不卖身”“凭本事吃饭”,表面看是女性独立,但背后贞洁烈女那一套逻辑没变,失身等于“人间失格”。
再比如,有些女性对男性开展贬低、歧视的行动,看似获得了更高的权力地位,背后所重复的霸权逻辑却是不变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男性群体,看不见各种骚扰、歧视和暴力事件现象背后的逻辑,就无法觉察其中的性别折叠,也就谈不上理解女性。
所以“不必大惊小怪”,“男人应该保护女人”,“一时没控制住,日子还是要过”,“卫生巾不是必需品”,“生孩子有什么难的”,“平等是吧,那你不要休产假”……
也就不奇怪了(狗头)。
翻开折叠,没有人能不害怕当“异常”都被我们内化了、常态了,就会失去看见的动机,很多现象就会变得合情合理,乃至“不必大惊小怪”。
我们【周末读书】目前在做《安徒生童话》系列,所以看了大量的故事,以及对这些相关的评论。
这里面就有很多折叠,包括性别折叠,价值观变迁,以及东西方文化差异等等,因此常见到一些“毁三观”、“毁童年”的新解读。
比如文章开篇的《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小时候看可能会认为是“以智斗力”故事,长大了会觉得里面几乎没一个好人:
大克劳斯霸道无脑,小克劳斯虚荣心和报复心强,不惜残忍伤害路人和亲人,只为报复仇人。
还有很多关于女性角色的故事,周末读书-与内心的欲望共舞(红舞鞋中砍断双脚的血腥恐怖),以及周末读书-每个女生都该多读几遍「人鱼公主」(小美人鱼爱的不值)。
作为现代人,我们站在相对高纬度的视角,能够看到其中的社会观念、权力结构和文化价值对角色造成的影响,所以今天重读这些故事会产生异样、不适、甚至恐怖的感受。
我们不希望,或者说害怕,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反而在面对当下发生的社会事件、现象,或者虚构的剧作,我们身处折叠当中,无法清楚地看见另一空间的群体。
如果你不去真正关注女性群体,你不会觉察性别歧视在职场有多严重,你不会理解生育对于女性有多危险和痛苦,你不会意识到离婚冷静期政策和鼓励生育政策只会让弱势方对婚姻契约更加谨慎……
男性因其处境不去“看见”,更可怕的是女性自己也不看见,不发声,就像女性心理学家吉列根所说:
对于女性来说,最悲惨的不是在这个社会中受到什么样的歧视和不平等,而是女性在心中下意识地承认这一切,产生对于男性的依赖并且给予他们决定权,将自己合理地处于一种低等的地位,缺少对于自身的信心和勇气。
翻开性别折叠看一眼,我想没有哪个正常的人不会感到愤怒和恐惧。
因为人性是相通的,在被作为第二性创造出来之前,「她」首先是人,有人性、人格和人权。
如果不去翻开性别折叠,不正视男女之间的生理、心理差异,不承认两者在社会制度和文化中的差异地位,必然会把不平等条件下“公平竞争”及“和平相处”造成的不平等结果,归咎于“女的不行,不努力”,“女生太麻烦,女的太挑”,“穿这么少,不就是……”
坏的导向就是“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赚钱养家”;
更坏的导向则是荡妇羞辱,男女对立和歧视。
性别折叠到最后,上层空间会像书页一样把下层空间覆盖。
只是覆盖的过程不会平静和谐,内里必然是剧烈的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