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2023年甘肃省65岁以上高龄补贴(甘肃简牍里的养老制度)

2023年甘肃省65岁以上高龄补贴(甘肃简牍里的养老制度)汉代是我国孝文化以及养老制度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后世以儒法并治国家的开端。简文中提到的“受米”“复子孙”“受杖”等措施是汉代尊老制度的具体表现。“孝文化”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因此,研究汉代的孝文化及养老制度,对于研究我国儒法治国以及孝文化起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990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木质简一枚(简号I90DXT0111②:20),长22.8cm,宽1cm,红柳材质。该简记载分类统计高龄老人享受的待遇,是西汉后期养老制度的反映。本期遴选出甘肃的两件馆藏珍贵文物,为大家讲述我国古代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肖从礼文物简介

来源:【新甘肃】

甘肃简牍里的养老制度

2023年甘肃省65岁以上高龄补贴(甘肃简牍里的养老制度)(1)

《王杖诏书令册》(武威市博物馆藏)

【编者按】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阳数之“极”,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月、日均属最大阳数,所以叫“重阳”或“重九”;又因“九”“久”谐音,古人认为这一天“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自古以来,九月初九就被赋予了“长寿”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敬老节”。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健康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2013年7月1日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重阳节为我国“老年节”。

本期遴选出甘肃的两件馆藏珍贵文物,为大家讲述我国古代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肖从礼

文物简介

1990年出土于敦煌悬泉置遗址,木质简一枚(简号I90DXT0111②:20),长22.8cm,宽1cm,红柳材质。该简记载分类统计高龄老人享受的待遇,是西汉后期养老制度的反映。

汉代是我国孝文化以及养老制度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后世以儒法并治国家的开端。简文中提到的“受米”“复子孙”“受杖”等措施是汉代尊老制度的具体表现。“孝文化”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因此,研究汉代的孝文化及养老制度,对于研究我国儒法治国以及孝文化起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百家争鸣时期,“孝”的意识已经被各家推崇。从治国的角度看,儒家孔孟皆有言论,孔子曰:“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孔子认为圣明的君主以孝道治国,才能天下和平。

《孟子·梁惠王上》有言:“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认真地办好学校,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衣服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墨子·兼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臣与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谓混乱。至汉代,汉朝统治者吸取秦亡于暴政的教训,在以法治国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人民的孝道教育。将孝道落实到国内的各个阶层,从皇家到官员,乃至平民阶层的“小家”,都渗透着对“孝”的重视,从而构建和谐的家庭。而众多的家庭构成国家,以此来加强对整个国家的统治。

汉代对孝文化的推崇,从皇帝至官员,从官员到民众,都深受其影响。古今闻名的《二十四孝》中,汉文帝亲尝汤药的故事,以及流传至今的“缇萦救父”故事,都发生在汉代,可见汉代统治者对“孝道”的推崇。《汉书·文帝本纪》有言:“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表达了对“孝悌”的肯定。值得一提的是“三老”政策,《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三老”是汉朝地方基层的管理人员,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诏:“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徭戍。以十月赐酒肉。”(《汉书·高帝本纪》)由此可见,三老不仅仅是汉代年长的长者,更是负责乡村教化的指引者,汉代以孝治天下,于是出现了“三老”制度,以满足广孝道、兴教化的需要。

对于官员而言,汉朝选官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察举”与“征辟”,“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汉武帝时下诏“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外,汉武帝下诏“令两千石举孝廉”,可见“孝”在官员任命中的重要性。直至晋代仍沿用这种选官制度,如李密《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对于民众而言,朝廷的福利制度更是能带来许多切实的好处。根据甘肃简牍博物馆所藏的这枚养老简,可以了解到,汉代的民众养老制度主要内容首先为王杖制度,即赐王杖,是从政治、法律与社会地位方面给予优待;其次为高年复除,八十复算,可以帮子孙免除算赋;最后为受鬻法,即在仲秋八月发放粥米。简文中所提到的这227名老人,分别享受以上各项优待。

在简文中出现了“卌六人受米”,那么何为“受米”?《二年律令·傅律》:“大夫以上(年)九十,不更九十一,簪袅九十二,上造九十三,公士九十四,公卒、士五(伍)九十五以上者,稟鬻米月一石。”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夏四月己巳,诏曰:“民年九十以上,已有受鬻法。”颜师古注曰:“给米粟以为糜鬻。”从汉武帝诏书可知,西汉时期官府定期向90岁以上老人提供粟米以熬粥养生,这项福利制度被称为“受鬻法”,此简简文也恰好印证了这一制度的执行力度。但若完全按照西汉早期诏令行事,简文中有46人受米,应皆在90岁以上。袁延胜先生认为,若此46人年龄皆高于90岁,就与后面 “十四人复子孙”的简文相矛盾,从常理上说,80岁以上老人应该多于90岁以上老人,如此则80岁以上46人,90岁以上14人较为符合高龄人口分布规律。其次,简文中的“复子孙”,应是90岁以上老人才有的权益,《汉书·贾山传》记载,贾山在汉文帝时期曾言:“陛下即位,亲自勉以厚天下,……礼高年,九十者一子不事,八十者二算不事……”颜师古注曰:“一子不事,蠲其赋役。二算不事,免二口之算赋也。”意思是说,90岁以上老人可以免除一个儿子的赋役(应该是徭役),80岁以上老人可以免除家庭中两个人的算赋。最后,简文中的“百六十七人受杖”,指汉代的“王杖”制度,武威磨嘴子汉墓《王杖诏书令册》也有七十受王杖的条文:“制诏御史:年七十以上,杖王杖,比六百石,入官府不趋,吏民有敢殴辱者,逆不道,弃市。”受王杖制度更多是一种尊老敬老,昭示高龄老人社会地位的象征。

另外,据袁延胜先生研究,根据悬泉置出土的此枚养老简可以推测出所属年代与县域,从其所出土的T0111探方来看,第2层中的17枚纪年简主要分布在汉元帝(3枚)、汉成帝(12枚)、汉哀帝(2枚)三朝,因此这枚养老简的年代很可能是汉元帝至汉哀帝时期。而从第2层17枚纪年简中汉成帝时期占比来看,这枚养老简的年代是汉成帝时期的可能性最大。在T0111探方各简中出现的地名主要有效谷、觻得、淮阳等,效谷出现次数最多,为三次,且悬泉置属效谷所辖,养老简中的人口数最有可能是敦煌效谷县的老人人数,且此简探方第2层有一枚效谷县74岁老人的户籍简,可与此简相互印证。

汉代养老尊老的社会文化也有许多出土画像砖加以印证,四川彭州、新都等地出土的“养老”画像砖(四川省博物馆藏),画面中皆有持有鸠杖(即王杖)的老人。

综上所述,我国在汉代基本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孝文化,汉代通过孝文化以及养老制度的构建,极大地巩固了自身统治,儒孝文化以及其衍生的养老尊老制度,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思想、政治以及文化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作者单位:甘肃简牍博物馆)

本文来自【新甘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