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奥芬巴赫钢琴曲船歌作品分析(钢琴套曲四季之冬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典范)

奥芬巴赫钢琴曲船歌作品分析(钢琴套曲四季之冬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典范)二、美学分析作曲家对大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对细微音响的模仿,都是为了抒写人们的思想感情。不太活跃的节拍,朴实无华的音乐手段,乐曲的雅致与诗意的内容相一致,旋律的风格与俄罗斯民歌旋法的紧密相连,是其主要特色。下面我将钢琴套曲《四季》中的十二首作品按时令的特点,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进行品鉴。本文以《四季》之《冬》为研究对象,从它的曲式结构特征与大家一起进行探讨。柴科夫斯基在钢琴套曲《四季》的十二首作品中,不但生动地描写了每一季节中的自然景色,而且还深刻地刻画了俄罗斯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反映着俄罗斯民间音乐语言的音调。这些作品是柴科夫斯基现实主义创作的优秀范例。柴科夫斯基《四季》的每一首钢琴曲,都是一幅色彩斑斓的风俗画,通过它生动地反映出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侧面。其中有些是描写人民生活的画面,如二月——狂欢节、八月——收获、九月——狩猎之歌与十二月——圣诞节;有些是描述正在劳动

冬季是一个洁白、美丽而祥宁的时节

——柴科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之《冬》美学分析

向阳光

一、乐曲简介

柴科夫斯基在钢琴套曲《四季》的十二首作品中,不但生动地描写了每一季节中的自然景色,而且还深刻地刻画了俄罗斯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反映着俄罗斯民间音乐语言的音调。这些作品是柴科夫斯基现实主义创作的优秀范例。

奥芬巴赫钢琴曲船歌作品分析(钢琴套曲四季之冬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典范)(1)

柴科夫斯基

《四季》的每一首钢琴曲,都是一幅色彩斑斓的风俗画,通过它生动地反映出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侧面。其中有些是描写人民生活的画面,如二月——狂欢节、八月——收获、九月——狩猎之歌与十二月——圣诞节;有些是描述正在劳动的俄罗斯农民,如七月——割草人之歌、十一月——雪橇;有些是对大自然景色的抒写,如三月——云雀之歌、四月——松雪草、五月——白夜;也有些是纯粹的抒情小曲,如一月——壁炉边,六月——船歌,十月——秋之歌。其中,最引人入胜的为《船歌》、《秋之歌》和《雪橇》等。在这些总的讲有些忧郁伤感的作品里(当然,也有欢快明朗的段落),柴科夫斯基根据时令的特点,在几幅诗意的图画里,把对逝去的青春和消磨着的生命的惋惜,哲理性地表现出来。

奥芬巴赫钢琴曲船歌作品分析(钢琴套曲四季之冬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典范)(2)

作曲家对大自然景象的描绘与对细微音响的模仿,都是为了抒写人们的思想感情。不太活跃的节拍,朴实无华的音乐手段,乐曲的雅致与诗意的内容相一致,旋律的风格与俄罗斯民歌旋法的紧密相连,是其主要特色。下面我将钢琴套曲《四季》中的十二首作品按时令的特点,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进行品鉴。本文以《四季》之《冬》为研究对象,从它的曲式结构特征与大家一起进行探讨。

二、美学分析

1】《十一月——雪橇》November—Troika

“别再忧愁地眺望大道,也别匆忙地追赶雪橇。快些把那郁悒的担忧,从你心中永远打消。”——尼·涅克拉索夫

这是《雪橇》的题诗。《雪橇》,又名《在马车上》,是一幅欢快、爽朗的俄罗斯风景画。乐曲为E大调,4/4拍子,采用复三部曲式,其图式结构:A B A'。

第一部分(A)的主题由中庸的快板和五声音调组成,主题明快、奔放,旋律优美、质朴而宽广,具有俄罗斯的民歌风格,使人联想到车夫哼唱着俄罗斯民歌,赶着三套马车在茫茫雪原上奔驰而富有诗意的情景:雪橇奔驰在雪原,赶车人唱起那奔放宽广的歌,表现了赶车的人和坐车的人心情都格外欢畅 人们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无限向往和追求。它以双手弹奏旋律开始:

1=E 4/4

65 1 - 35 |65 3 - 16 |32 6 - 65 |

21 5 - 45 |65 1 -

奥芬巴赫钢琴曲船歌作品分析(钢琴套曲四季之冬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典范)(3)

这感情深厚的曲调,使人们想到雪橇在白茫茫的原野上奔驰时,那胡须上结着冰霜的赶车人在欢乐的歌唱,歌唱母亲——伏尔加河。这时,乐曲转为#f小调,仍为4/4拍子,歌唱故乡的原野和严寒而欢乐的俄罗斯的冬天。紧接着,是对美好日子幻想的音调:

65 |53 4 - 32 |15 6 60 176 |

54 34 32 12 |15 6 60

但它是胆怯的,没有信心的。倒是雪橇渐渐近了,赶车人的歌声显得诚挚而富有生机。

第二部分(B)转为a 小调,4/4拍子不变,主题较为活跃,带有歌曲和舞曲的双重特点,旋律活泼、豪放,加有装饰音的八度跳动,形象地描写了铃铛随着马蹄节奏叮当作响,仿佛由活泼而清脆的马蹄声逐渐变成欢快悦耳的铃铛声,充满着对未来生活向往的音调:

1 . 1 1.76 52 |35 2 - 3217 |11 11 11 3217 |

在小二度倚音装饰下,生动地模仿了马车小铃铛的音响和xxxx |xx xx xx 的节奏音型,增加了这种愉快的情绪和雪橇行进的形象。这一旋律在铃铛声中盘旋跳跃,使乐曲充满生气。

奥芬巴赫钢琴曲船歌作品分析(钢琴套曲四季之冬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典范)(4)

第三部分(A')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这首乐曲的灵感,来自于诗人尼·涅克拉索夫诗。

当赶车人的歌重新唱起的时候,歌声降低了八度,显得低沉些了,但却使人更亲切,更温暖。小铃铛始终在高音区叮当作响,随着雪橇逐渐远去,歌声也渐渐沉静了下来……铃铛声逐渐微弱,雪橇消逝在大地的边缘上。

整首乐曲洋溢着欢乐的音调,使人联想到茫茫雪野上,快乐的俄罗斯人赶着马拉雪橇奔驰的情景:清脆的马蹄声、悦耳的铃铛声、欢快的笑闹声总在你耳边回荡。在响亮的和弦伴奏下,双手八度齐奏的旋律,仿佛是一个相貌英俊、性格爽朗的赶马的小伙子在放声歌唱一首俄罗斯民歌,旋律充满欢乐情绪,但也隐藏着某种忧郁。柴科夫斯基在音乐中展示了这样一个富于农村生活的画卷:白雪皑皑的俄罗斯广阔原野上,沿着松林边的蜿蜒小路,一辆雪橇飞驰而过,积雪在马蹄下沙沙作响,雪花飞舞,活泼的铃声和欢乐的歌声交织在一起,飘向远方……雪橇:音乐描写雪橇孤独地在雪地上奔驰着,而道路是那么遥远而看不到尽头。这首作品的旋律充满俄罗斯民谣风格,它被誉为柴科夫斯基小品音乐中的杰作。

2】《十二月——圣诞节》December—Christmas

“圣诞佳节夜晚,姑娘快把命算。脱下脚下靴子,扔在大门之前。”

——茹科夫斯基

这是《圣诞节》的题诗。《十二月圣诞节》是钢琴套曲《四季》中唯一采用圆舞曲体裁的钢琴小品,描述了美丽的圣诞之夜,人们轻松、活泼、愉快、欢乐地享受着人生的幸福,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诗歌中姑娘诙谐的形象。作品采用典型的复三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部和三声中部均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再现部则原样再现第一部分,乐曲结尾还附加了一个独立的有28小节之长的庞大尾声。

奥芬巴赫钢琴曲船歌作品分析(钢琴套曲四季之冬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典范)(5)

第一部分(第1-81小节)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主调为降A大调。

A乐段(第1-39小节)为复乐段结构。由两个对比乐句组成的单一调性乐段,8 8方整性结构,和弦式织体。

B乐段(第40-49小节)发展中段,由8 8两个乐句组成,也就是两个重复的乐句组成,为方整性结构。这两个乐句是同头变尾的关系。

A'乐段(50-81小节),是简单的再现,即第一乐段(A)的变化重复,不同的是第四乐句在结束时未做扩展,而是直接构成开放终止,使再现段成为第四乐句的方正结构。

三声中部(第82-123小节)由三个倒装复乐段构成的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均用反复记号的双纵线间隔开。

C乐段(第82-91小节),由8 8小节为规整的两个乐句组成,调性为E大调,旋律依次在内声部和高声部陈述,两个乐句除了结尾部不同之外,其他部分完全重复。

奥芬巴赫钢琴曲船歌作品分析(钢琴套曲四季之冬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典范)(6)

D乐段(第92-100小节),也是由(8 8小节)两个乐句组成,属倒装复乐段,在E大调上陈述。该乐段的音乐风格更具主调性,以削弱三声中部的特点,形成中段的对比。该乐段引入了新的材料,旋律以两小节的乐节为单位依次在高声部、低声部呈示。

再现段(第101-110小节)为中部C乐段的完全再现。

连接(第111-123小节),可分为两个阶段,第111-119小节在属持续的背景上,取自C乐段的主体材料进行分裂发展;第120-123小节为线性和声旋律。连接部分形成中部与再现部间的过渡。

奥芬巴赫钢琴曲船歌作品分析(钢琴套曲四季之冬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典范)(7)

尾声(第124-151小节)为结构的附属部分。这部分的第124-139小节,调性回到降A大调,材料主要是采用A乐段的圆舞曲节奏和中部的八度旋律,增加了织体化的和弦跳音,形成了较庞大的尾声主题,并且具有全曲综合统一的意味;第140-151小节模进变奏三次后,进入主持续。而有意淡化的圆舞曲节奏和取自第一部分主题的下行分解和弦音型,缓缓地将音乐推向结尾,以轻盈、明亮的跳音收束全曲,意味深长地表达了狂欢节的散场。

3】《一月——壁炉边》January—At the Fire Side

“在那宁静安逸的角落,已经笼罩着朦胧的夜色,壁炉里的微火即将熄灭,蜡烛里的微光还在摇曳闪烁……”——普希金

这是《壁炉边》的题诗。《一月壁炉边》是一首复三部曲式的抒情小曲。

奥芬巴赫钢琴曲船歌作品分析(钢琴套曲四季之冬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典范)(8)

呈示部的结构为再现单三部曲式。

主题A段(第1-10小节)是歌唱性的主题,在速度平稳的3/4节拍基础上,它重复了多次,仿佛在娓娓倾诉衷肠。

主题B段(第11-20小节)由两个不等长(4 6)的对比乐句构成。再现段A'(第21-28小节)是不带扩充的完全再现,调性回归到主题A大调上。

奥芬巴赫钢琴曲船歌作品分析(钢琴套曲四季之冬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典范)(9)

展开部(第29-60小节)是一个复乐段。音乐似乎陷入了沉思,好像表现出一种变幻无常的精神状态,与呈示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再现部(第61-100小节)完全再现了呈示段主题,比一次更富强调意味。尾声结束在变格补充中,给人留下了悲伤的感叹和淡淡的回忆。

《一月壁炉边》的旋律优美如歌,给人温暖、舒适的感觉。该曲采用俄罗斯民歌节奏的主题,带有俄罗斯民歌淳朴的特征,表现了寒冷的冬夜温暖,惆帐,忧郁的气氛。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