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七年级英语下册听说课教学设计(七年级英语教材中语法教学活动设计分析)

七年级英语下册听说课教学设计(七年级英语教材中语法教学活动设计分析)(一)语法教学活动的定义二、理论背景一、引言近年来,语法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愈加提高,许多人都充分意识到:语法能力作为语言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实现语言交际的基础。但是,语法教学却是最具有争议和教师们了解得最不透彻的方面之一(Thornbury 2002)。随着英语语言教学的发展,英语语法教学的重心开始从以前的关注语法形式转变为更多关注语言意义和语用功能,从而帮助实现英语学习的交际性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对语法教学的要求明确强调“要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语法项目的意义和用法”,并且在“实际运用中体会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之后,教育部(2012)在教学建议中再次指出:“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为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服务。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培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七年级英语下册听说课教学设计(七年级英语教材中语法教学活动设计分析)(1)

七年级英语教材中语法教学活动设计分析

杨 洋

摘要: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教材中的语法教学活动设计可以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系统的参考和帮助。文章基于Larsen-Freeman的三维语法教学理论,对外研社版七年级英语教材中的语法教学活动进行分类统计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这两本教材中语法教学活动的设计基本符合2011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但三个维度的语法教学活动的分配并不均等,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不同维度的语法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组合或意义拓展,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语法知识。

关键词:英语教材;语法教学活动;三维语法教学理论

一、引言

近年来,语法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愈加提高,许多人都充分意识到:语法能力作为语言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实现语言交际的基础。但是,语法教学却是最具有争议和教师们了解得最不透彻的方面之一(Thornbury 2002)。随着英语语言教学的发展,英语语法教学的重心开始从以前的关注语法形式转变为更多关注语言意义和语用功能,从而帮助实现英语学习的交际性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对语法教学的要求明确强调“要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语法项目的意义和用法”,并且在“实际运用中体会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之后,教育部(2012)在教学建议中再次指出:“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为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服务。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就意味着语法教学活动不能局限在语法的范畴内,必须与逻辑思维、人说话的意识、篇章语境、题材、体裁、文化等各个方面联系起来。因此,在进行课堂语法教学活动的设计时也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体验、实践和合作等能力,让学生通过多样化活动内化语法知识(郝杰 2014)。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是贯穿于基础英语教学的一条主线,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菲菲 2018)。从知识层面看,初中阶段的英语知识难度较小学阶段有所提升,但初中生也能够相对将更多时间用于英语学习,因而教师应尽力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打好基础(江南华 2017)。作为实现课程内容的主要手段,教材是学生了解和学习语法的主要渠道,因而教材中包含的语法教学活动设计直接关系着语法教学的效果。而基于课标要求对教材中语法教学活动设计进行分析能够直观地反映该教材的有效性与功用性。考虑到目前国内对于外研社版七年级上下册英语教材并未有系统性的基于语法教学活动的分析,笔者在解读了《课标》中对语法知识的要求和教学建议后,采用Larsen-Freeman“三维语法教学理论”中的“形式”、“意义”、“语用”三个维度,对外研社七年级上下册英语教材中的语法教学活动进行语料搜集归纳。之后,基于语料库对语法教学活动三个层面的数量占比进行分析,以求突显新课改背景下不同语法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同时,基于此提出相关教学建议,以期为教师更科学地进行语法教学设计提供思路。

七年级英语下册听说课教学设计(七年级英语教材中语法教学活动设计分析)(2)

二、理论背景

(一)语法教学活动的定义

纵观不同时期学界对于“语法”的定义,几乎都包含两个要点,一是指将词组合成句的规则,二是语法项目的运用规则,侧面体现了语法教学更需要关注语法项目的实用性。而美国密歇根大学语言学院教授Larsen-Freeman(2005)则认为每个语法项目均存在形式、意义和用法三个维度,各维度之间是动态的相互作用关系。他指出,“……能够使用语法结构并不仅仅指能够正确地使用语法形式;还意味着能够有意义地(语义)、 恰当地(语用)使用它们”,这一点与《课标》中“教师开展语法教学活动时应兼顾形式、意义和运用”的要求不谋而合。

在外语教学领域中,“活动”可以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使用目标语言做的任何事(Thornbury 2006);曹兰星(2011)将“教学活动”定义为教师与学生借助教学课堂及其他介质开展的共同发展、互助并进的双向交流活动,因而本研究将语法教学活动界定为: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目标语言进行的任何有关某语法项目的形式、意义或语用操练的活动。

(二)语法教学活动设计理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语法教学活动的设计表现出从关注形式,发展到关注意义和语用,再到后来关注将形式、意义和语用相结合的明显特点。从教学理论来看,早期流行的语法翻译法以语法学习和翻译练习为主要的语法教学活动(朗文 2000),重点强调对语法形式的掌握;而19世纪盛行的直接法强调语言应通过自然方式习得,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应当充分给予学生直接使用目标语言的机会,并善于利用肢体语言、表演或图片等辅助活动开展(覃惠萍 2012),直接将意义和语用放在了语法教学活动的中心;20世纪40年代的听说法是一种以听促说的语法教学方法,“活动的设计基本遵循以下五步:教师给予语言信号、学生开展句型模仿、不断重复句式操练、变换部分句型结构进行操练、最后学生根据特定场景选择使用合适的句型”(邓斯怡 2013),它以巩固语法形式为基础,自然过渡到语法运用;而20世纪70年代开始流行的交际法则在强调语法流利性的同时,将重心放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它要求教学活动使用的材料应具有一定真实性和情境性,能够让学生在会话中内化语言知识,强调一种以语用为最终目的,以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为基础的学习。

七年级英语下册听说课教学设计(七年级英语教材中语法教学活动设计分析)(3)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2012年外研社版英语教材是根据2011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而重新修订的,主要故事情节仍围绕主人公大明、玲玲、Tony和Betty展开。七年级上册教材共包含12个模块,其中学习模块10个,复习模块2个。教材目录后包含“Starter”章节,总结了小学阶段的语言知识,直接为学生建立知识衔接。七年级下册教材共包含14个模块,其中学习模块12个,复习模块2个。两本教材中每个学习模块共由三个单元组成。其中,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主要是呈现语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技能,而第三单元多为练习形式,用以巩固前两个单元的基本知识点。该系列教材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为基础,旨在使其掌握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并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研究目的

笔者主要通过对外研社版七年级上下册英语教材中语法教学活动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体现教材中语法教学活动分析对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教学建议,以促进教师合理运用语法教学活动。此外,也希望本文所搜集语料库能够为同类研究提供相关数据支持,同时为其他有意向做语法教学活动教材分析的学者们提供可能的参考。

(三)研究过程

1. 建立分类框架

结合Larsen-Freeman的三维语法教学理论和《课标》中所倡导的“关注语法形式,意义和运用”理念,笔者将外研社版七年级上下册英语教材中的语法教学活动分为“突出形式的活动”、“突出意义的活动”、“突出语用的活动”三个维度。同时,在参考林晓岚、何安平(2006)的实例分析内容之后,笔者总结出三个维度的活动界定如下表。

七年级英语下册听说课教学设计(七年级英语教材中语法教学活动设计分析)(4)

2. 建立语法教学活动语料库

笔者以教材目录中标出的单元重点语言点为标准,按照三个维度的基本特征,将两本教材中语法教学活动指令分别统计于六个统计表中。此处需说明,所统计的语法教学活动一定以单元目录中明确规定的重点语言点为主要练习对象,其他语言点的巩固活动不作计入。

在正式进行分析之前,笔者随机抽取某模块的语法教学活动,和他人分别进行编码,最终对比分类结果,对有争议之处进行探讨商榷,最终达成共识,在反复进行此步骤之后确定最终语料库,从而确保研究的信度。

此外,尽管本研究基于《课标》要求和Larsen-Freeman的理论基础将语法教学活动分成三个类别,并不表示某一活动只能进行形式、意义或者语用的操练。实际上,很多活动虽是突出某一方面的训练,却将另外两个方面内隐其中。以下就三类活动进行举例说明:

1) Activity 7: Work in pairs. Ask and answer. (七年级上册,Module 1 Unit 1)

A: What’s your name?

B: My name is...

A: Are you English?

B: No I’m...

A: How old are you?

B: I’m ... years old. I’m in Class...

A: Nice to meet you.

B: Nice to meet you too.

从题干上不难看出,此题主要是为训练学生对于基本的人称代词,以及一般现在时的be动词用法的理解,所以给出基本对话的框架,只要求学生将个人信息带入进行操练,因而此则活动被收录至“突出形式的活动”一类。但实际上,学生能够将个人信息与对应的结构进行组合的前提便是能够理解该句型的意义,如知道“My name’s ...”意味着“我的名字是……”,才有可能正确地说出如“My name’s Lily”这样的句子,因而意义的操练也是隐含其中的。此外,纵观整段对话,学生不难发现通过进行对话能够了解到自己同伴的基本信息,也需要对自己的基本信息加以介绍,因而此类句型或者结构常用于进行“人物介绍”,从而内化语用的相关知识。

2) Activity 4:Work in pairs.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七年级上册,Module 1 Unit 1)

1. —Is Daming from Beijing?

—Yes he is./ No he isn’t.

2. —Is Lingling from Beijing?

—Yes she is./ No she isn’t.

3. —Is Tony from America?

—Yes he is./ No he isn’t.

4. —Is Betty English?

—Yes she is./No she isn’t.

5. —Are you from China?

—Yes I am./No I’m not.

此活动是要求学生在听力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答案的选择。学生只有在明白“Yes somebody am/is/are”和“No somebody am/is/are not”的结构分别表示对一般疑问句所询问信息的肯定和否定回答,才能够结合听力或阅读文本信息作出选择,因此此则活动被收录至“突出意义的活动”一类。事实上,此题的五个小题干均围绕一般疑问句的肯、否定回答句型而设,学生在进行选择时实际上将反复阅读此结构,因而不断强化其对于这两种基本回答的印象,也不失为一种形式上的训练。另外,此题对于语用知识的输入也十分明显,即当有人需要确定某个已知信息是否正确时将用到一般疑问句。

3) Activity 6:Work in groups of four. Talk about your ideas. Decide on five good ideas.(七年级下册,Module 4,Unit 3)

A: What will schools be like in the future?

B: The teacher won’t write on a blackboard...

C: How will our homes change?

D: There will be more machines...

A: Will we find new ways to travel?

B: Yes we will. We’ll...

C: Will the weather change?

D: Yes it will. It will be...

此活动紧接着上一步Activity 5(Think about life in the future. Write down your ideas.),要求学生进行小组问答。给出的参考句型均包含该模块重点语言点——“will”在一般将来时中的用法。并且题干中明确指出这些句型结构是用于谈论未来情况,此外学生能够就自己的想法进行更多方面的讨论,即对操练内容和结构可以进行选择。因而此则活动被列入“突出语用的活动”一类。但很明显,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学生若对于“will”的意义一点都不理解,就无法将自己的信息带入对话进行问答。此外,题干所给参考句型都涉及“will”的肯、否形式,以及动词搭配等形式上的信息,学生们也能通过此活动加强对will形式上的理解强化。

3. 统计数量

在语料库建立完成之后,笔者分别统计了七年级上下册中突出形式的活动,突出意义的活动和突出语用的活动数量,输入到新的统计表后生成图表,再基于图表进行进一步阐释。

七年级英语下册听说课教学设计(七年级英语教材中语法教学活动设计分析)(5)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各模块语法教学活动出现次数和之于活动总数的占比

如表4.1.1和4.1.2所示,从总数上来看,外研社版七年级上下册英语教材中语法教学活动占据教材活动总数的一半以上,分别为58.2%和63.3%,表明该套教材充分体现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性和重要性。七年级上册的学生因处于小学升初中的过渡阶段,教材中的语法教学活动较七年级下册更少,且与小学阶段的衔接性更强。到七年级下册时,不但教材模块数量有所增加,语法教学活动在模块中的占比也更大,体现了此教材编写者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学习条件,合理地设置了活动量。就每个模块而言,80%以上的模块中语法教学活动的比例均超出50%,只有个别模块处在40%~50%之间,表明这两本教材的每个模块中,语法教学都是举足轻重的。

七年级英语下册听说课教学设计(七年级英语教材中语法教学活动设计分析)(6)

如表4.2.1和表4.2.2所示,三类语法教学活动类型的占比顺序为突出形式的活动>突出语用的活动>突出意义的活动。外研社版七年级英语教材中,上下册涉及的语法教学活动总数分别为139次和167次。其中,两本教材都更加注重对语法形式的训练,分别为54次和64次,占比38.8%和38.3%。考虑到语法形式的输入在语法学习中的基础地位,其占据最大比例是十分合理的。其次,突出语用的活动有着第二重要的地位。两册教材中突出语用的活动各出现52次和59次,占比分别为37.4%和35.3%,基于《课标》中对交际能力的强调,将语用知识放在紧跟在语法形式学习之后的地位是符合要求的。最后,该两本教材对于语法意义的操练相对适中,突出意义的活动分别出现了33次和44次,占比为23.7%和26.3%。从另一方面来看,七年级下册教材中“突出意义的活动”占比较七年级上册有所提升,表明编写者期望学生在此阶段更加强“形式”和“意义”进行联结的训练。

七年级英语下册听说课教学设计(七年级英语教材中语法教学活动设计分析)(7)

七年级英语下册听说课教学设计(七年级英语教材中语法教学活动设计分析)(8)

五、结语

本研究基于对语法教学活动的界定和分类,以外研社版七年级上下册英语教材为对象进行语法教学活动设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外研社版七年级上下册教材中突出形式的活动、突出意义的活动和突出语用的活动均有涉及,符合《课标》对于语法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是三种活动的分配并不均匀,其中突出意义的活动占比相对较少。

其次,就上下册教材中三类活动的分布情况来看,七年级上册的语法教学活动总数比下册相对较少,但突出形式和语用的活动占比却高于下册。表明编写者充分考虑到七年级上学期这个特殊衔接时期学生的特点,更加突出其在整个七年级语法教学中的基础作用。

综上所述,由于外研社版七年级英语教材中语法教学活动分布不均,各有侧重,教师在实际教学操作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组合三类语法教学活动

教师在使用外研社版七年级上下册英语教材进行语法教学时应当首先注重将三种类型的语法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组合。主要的组合依据有:第一,课程标准或教学目标,教师要在充分解读课程标准对学生掌握语法程度和维度要求的基础上,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并以其为指引组织语法教学活动;第二,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教师应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判断哪些维度的活动对学生来说可能有难度,哪些维度的活动对于学生打好基础更有必要等,必要的时候也可对教材中已设置的活动内容进行适当增减或改编,以求其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语言点;第三,语法点的特性。如在进行动词过去分词变换规则的教授时,教师应更加加强突出形式的语法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不断的强化练习掌握基本的变换规则,同时也不能忽视对语法意义和实际运用的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培养能够根据语法点的性质灵活处理教材语法教学活动的专业能力。

(二)充分挖掘某一活动的其他职能

外研社版七年级上下册英语教材中的语法教学活动十分丰富,但仍有某些单元中三类语法教学活动分配过于不均的情况。此时,教师应当拥有充分挖掘某一类活动的其他职能的能力。如前所述,某一项突出形式的活动也能够进行意义和语用的输入,反之亦然。教师若能够将教材中活动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不仅可以减少备课压力,也能够让教材成为学生学习的最好帮手。

七年级英语下册听说课教学设计(七年级英语教材中语法教学活动设计分析)(9)

参考文献

[1] Larsen-Freeman D. Language Teaching: From Grammar to Grammaring[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2005.

[2] Thornbury S. How to Teach Grammar [M]. England: Pearson Education 2002.

[3] Thornbury S. An A-Z of ELT [M]. Oxford: Macmillan 2006.

[4] 曹兰星.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先导——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目标性教学方式的运用[J]. 教师 2011(8).

[5] 邓斯怡. 听说法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运用[J]. 中国科技投资 2013 (C4).

[6] 和菲菲. 新课程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探讨[J]. 东西南北(教育) 2018(22).

[7] 郝杰. 关于Intermediate Matters教材和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语法教学活动设计的比较分析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8]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社 2012.

[9] 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10] 林晓岚 何安平. 新旧高中英语教材中语法部分的对比[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06 29(1).

[11] 覃惠萍. 直接法与语法翻译法在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对比: 一项对高职英语专业课堂教学的实例分析[J]. 海外英语 2012(7).

[12] 江南华. 初中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分析[J]. 新一代(理论版) 2017(18).

Analysis of Grammatical Teaching Activity Design in Seventh Grade English Textbooks

Yang Yang

Abstract: As gramma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glish teaching grammatical activity design in textbooks could provide systematical reference and assistance in teachers’ teaching planning. Based on Larsen-Freeman’s Three Dimensional Grammar Teaching Theory this article classifies and collects gramma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in FLTRP seventh grade English textbooks. After summarization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author finds out that the design of gramma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se two books basically meet the need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standards but three dimensions of activities are distributed unevenly. Consequently teachers should adopt the textbooks critically such as combining three kinds of activities scientifically or extending the effects of one kind of activity and so on so that they could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master grammar more deeply.

Key words: English textbooks; grammatical teaching activity; three dimensional grammar teaching theory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0年第2期)

七年级英语下册听说课教学设计(七年级英语教材中语法教学活动设计分析)(1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