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英雄戚继光传说(威震敌胆抗倭英雄)
抗倭英雄戚继光传说(威震敌胆抗倭英雄)我们先聊一聊倭寇的战斗力,如果倭寇是一支三流部队的话,或者谁都能把倭寇消灭的话,就就谈不上英雄了。戚继光出身将门,少年即抱定“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志向,刻苦学文习武。1555年1565年期间,戚继光在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广东一带坚持抗击倭寇十余年,训练出一支“戚家军”,令倭寇闻风丧胆,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我国东南海防和沿海人民安全后又在北方边境抗击蒙古部族内犯一余年,拱卫北疆,闻名天下。戚继光画像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出生,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人(今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诗人,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他还是杰出的兵法家、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部军事名著。练兵实记
洪武十四年(1381年),名将傅友德、蓝玉远征云南,朱元璋在查阅阵亡名单时发现一个名字——戚祥,朱元璋念戚祥是开国功臣,故遂授戚祥的后代为明威将军,任职登州卫指挥佥事,世袭罔替。
嘉靖七年(1528年)戚祥的一个后代子孙在此年份出生,并最终成长为一代赫赫有名的战神。
这个人就是:戚继光。
还要说明的是: 戚继光同学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妻管严”。
戚继光画像
一、人物简介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出生,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人(今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诗人,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他还是杰出的兵法家、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部军事名著。
练兵实记
戚继光出身将门,少年即抱定“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志向,刻苦学文习武。1555年1565年期间,戚继光在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广东一带坚持抗击倭寇十余年,训练出一支“戚家军”,令倭寇闻风丧胆,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我国东南海防和沿海人民安全后又在北方边境抗击蒙古部族内犯一余年,拱卫北疆,闻名天下。
二、倭寇的牛逼战斗力我们先聊一聊倭寇的战斗力,如果倭寇是一支三流部队的话,或者谁都能把倭寇消灭的话,就就谈不上英雄了。
史书上记载:曾经有一股40人左右的倭寇在浙江平湖入境,登陆后竟深入腹地行程千里,从浙东窜入安徽、江苏,一路掠杀,还跑到了南京城附近。当时在南京驻有明朝军队12万人,却多不敢出战。最后这股倭寇虽然被歼,但明朝军民也付出了伤亡竟达4000人的代价。
那区区的40人的倭寇怎么会这么牛逼呢,总结下来两方面原因:
一是,倭寇基本上都是精通刀法的武林高手,他们从小就接受严格的武术和体能训练,大多数人都练习剑道,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有些人可以称的上是一流高手(估计与文章主演的影视剧《雪豹》描述的竹下俊一样)。
武士刀锻造特点
二是,倭寇的兵器是武士刀。武士刀的制作十分复杂,要使用很多种不同的铁和钢料,然后用炉火加热,同时由工匠大力捶打,可谓是千锤百炼。耗时长,纯系手工制造,绝无批量生产。且武士刀制作精良,使用铁、钢比例合理,所以兼具韧性和硬度,无论是拿去劈柴,还是烧杀抢掠都会所向披靡。
没有遇到戚继光之前,倭寇的小日子过得还是非常滋润的,没事有事就来抢劫一番,吃的喝的就全有了。
戚继光,这个名字的出现,将成为倭寇们可怕的噩梦。
三、南征倭寇在戚继光抵御倭寇之前,胡宗宪、俞大猷等已经与倭寇在浙江等地周旋多时,但基本上是各有输赢。
戚继光到任之后,发现当地官兵恶习泛滥,根本没有作战能力,但是人民却英勇抗战,于是出榜招兵,招募到了以义乌农民和矿工为主的三四千名新军,并更新了战舰、火器等军事装备,然后对新军将士进行了严格的军事训练,还教将士们排练鸳鸯阵、三才阵、五行阵,以期能够杀贼保民。由于新军将士英勇善战,屡立战功,被誉为“戚家军”。
从此,戚继光就是倭寇的“粉碎机”。
阵方描述
嘉靖四十年,倭寇焚掠浙东,他率军在龙山大败倭寇。继之在台州地,扫平浙东。次年率6000精兵援闽,捣破倭寇在横屿的老巢。嘉靖四十二年再援福建,升总兵官,与刘显、俞大猷分三路进攻平海卫,“斩级二千二百”。次年春,相继败倭于仙游城下,福建倭患遂平。嘉靖四十四年又与俞大猷会师,歼灭广东的倭寇。东南沿海倭患完全解除。
戚继光与俞大猷二人并称为“俞龙戚虎”。是当时大明最璀璨的将星。这哥俩一合作那倭寇就弱爆了。
抗倭战绩
四、北御鞑靼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被荡平后,戚继光就被朝廷调到了蓟州前线布防,抗击蒙古骑兵。
蒙古肯定是以骑兵为主力部队,而当时明军还是以步兵为主,步兵对抗骑兵时有很大的劣势。如果步兵队形被冲散,那么被屠杀的命运便不可避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戚继光进行了军事改革,将火器配备放在突出的位置,同时,进行合理搭配,实现了车营、步兵营和骑兵营的诸兵种合成作战。他的车营,每营配士兵3109人,其中战斗员2048人,后勤保障人员1061人;佛朗机火枪和小型佛朗机火炮256挺,火铳512支,大将军火炮8门。步兵营每营配备鸟铳1080支,火器手1080人,占到了战斗员的50%。
戚继光的战法是,当蒙古骑兵正面向明军冲锋时,车营迅速结成方阵,步骑兵则置于方阵中间。当蒙古骑兵进入火器射程时,所有火器齐射,撂倒一批蒙古前锋部队;但蒙古人还是会继续冲上来,此时,则由步兵在车阵前安置拒马器。敌军的马冲上来要么被扎而惊跳,要么便裹足不前,不管怎么样,都会造成敌方进攻的混乱。就乘这混乱的当口,车阵内明军长枪手、狼筅手便万枪齐刺,于是,又一批敌军被撂倒。到了这个时候,蒙古骑兵已经阵形大乱,前面的要往后退,后面却刹不住车,导致队伍混乱不堪,锐气尽失。此时,戚继光的骑兵部队便会突然出击,给予蒙古骑兵最后的致命一击。
戚继光的这套战法,充分发挥了火器的优势,而且通过车阵和步兵的配合,有效阻挡了蒙古骑兵的冲击,减少了己方的伤亡,堪称古代步炮协同作战的典范。
自此以后,戚继光及戚家军的名声威震边关,边境复归宁静。戚继光镇守蓟州前线前后长达16年,使明王朝的北部边境得到了少有的、短暂的安宁。
五、他是一个怕老婆的人怕老婆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妻管严”的光辉事迹,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戚继光同志。
现在很多人认为,怕老婆的实质其实是爱护老婆,但戚继光同学是真的怕老婆,怕的心服口服。
妻管严
戚继光的老婆王氏的家世比较显赫,他岳父大人曾经干到过总兵,是明军的高级将领。将门出虎女,她自幼习武,善用刀剑,发起火来连戚继光都不是她的对手,戚继光同学经常被老婆打得到处跑。
据说他的老婆实在太凶,闹得他实在受不了,一气之下从家里搬出来,住进了军营里。部下觉得他又窝囊、又可怜,纷纷煽动他:你老婆竟然如此嚣张,还敢欺负你,我们大家穿好盔甲,备齐刀剑,在营里等着,你把她叫进来,乱刀砍死,也就一了百了了。约定的日子到了,手下全副武装,埋伏在营内,戚继光则派人去请自己的老婆进营。
老婆大人如约前来,她进入营房,看着周围手持刀剑的士兵,毫不畏惧,还大声喝问戚继光:
“找我来有什么事?”在这位凶悍的老婆面前,戚继光没有示弱,他霍然站了起来,大声说:“特请夫人前来阅兵”。
总之,戚大将军的确是一个“妻管严”。
六、军事思想纵观历史,戚继光的功绩远不止这些战绩,更体现在他的军事思想的创新上。用马克思的说法就是:戚继光对《孙子兵法》进行了批判的加工、吸收与创新,所谓因地制宜,取其精华,终得兵家之精妙。
可以这么说,戚继光就是现代运动战的鼻祖,据说毛主席也曾在他著的那本兵书《纪效新书》中得益非浅。不过,在毛主席指挥的灵活机动的运动战中,确实多少能找到当年戚继光的许多军事思想的影子。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孙子等的兵法大家和广为众多的出色军事者,但像戚继光这样从军事理论到军事实践,从军队训练到军队装备,这样整体有继承又有创新的并不多。
更为难得的是,他能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完成抗倭大业,这更是一种非凡的才华,说明他能很好地把握住矛盾的度,在复杂的环境中能处理好问题的关键,这在根本上来说也是一种哲学思想。
七、名将陨落曾经戚继光是一个无人敢惹的角色,不但他的后台比较硬,而且自己的能力也非常出众。
但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个人能力的高低真的不如后台好使。内阁首辅张居正病逝后,戚继光没有了强硬后台关系,故其被调往广东。万历十三年(1585年),戚继光受到弹劾,罢免回乡。
万历十五年(1587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年份。因为这一年:
戚继光这位名将在家乡病逝,年六十岁。
海瑞这位牛逼人物,也在同年去世。
民族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不但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还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三十年间,戚继光先后在南北、水陆、大小百余战,未尝一败。他是名副其实的民族英雄。
参考资料:《明史》卷2《戚继光传》《明朝那些事》《中国通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