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深度讲解(朝鲜战争的10个知识点)
朝鲜战争深度讲解(朝鲜战争的10个知识点)颠覆了之前很多迷迷糊糊的认知,我第一次主动了解这段历史,推荐一下《决战朝鲜》这本书,(豆瓣8.3分,微信读书可以免费看)比较全面的记录了朝鲜战争的始末和全景。
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之际,
各类影视作品,纪录片,推文,书籍,大小活动,强势宣传......
再次把那场战争拉回国人的视野。
借此机会,
推荐一下《决战朝鲜》这本书,
(豆瓣8.3分,微信读书可以免费看)
比较全面的记录了朝鲜战争的始末和全景。
我第一次主动了解这段历史,
颠覆了之前很多迷迷糊糊的认知,
选了10个触动我的地方和大家分享。
1. 我们取得了最终的一边倒的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于1950年10月25日开始,
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打了两年零九个月。
战争的进程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战略反攻阶段(运动战),
打了五场战役,
前三个战役我方大胜敌方溃败。
后两个打得更艰难,
但是御敌于三八线附近,
未让敌方实现战略目标,
由此,
联合国军不得不由战略进攻转入防御,
美国开始停战谈判,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是战略相持阶段(阵地战)。
特点是巩固已有阵地,做好持久作战,
边打边谈,以打促谈。
这个阶段联合国军,
无论是攻击我方薄弱后勤的绞杀战,
还是硬攻为主的夏、秋攻势,
甚至祭出了细菌战,
都未能实现目标。
(我们的上甘岭打得艰难,美军也一样,
本来他们想鼓舞士气 对外宣传一下的,
挑了个没有什么战略价值的小山包,
没想到2万多人的伤亡都没有攻下来。
对外展示火力的窗口,
倒成了只有伤亡无法前进的铁证)
反而是我们“零敲牛皮糖”的灵活战略,
使得最终的分界线比谈判最初南移了332.6平方公里。
无论各界任何宣传,
就像英国记者阿兰·委卜宁说的:
“透过这位军事统帅(彭德怀)脸上的微笑,
你们就会知道,
是中国人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2. 胜利靠的是无私无畏的精气神
国内外的网络上都有一种说法,
中国完全靠的是人海战术。
先看一下数据:
敌方在战场上的最大兵力达110 万人,
我方在战场上的最大兵力为180 万人。
敌我兵力对比为1:1.7
人数占优,但绝对称不上人海战术吧?
何况我们在装甲/火炮/海空军方面,
差了不是一点点。
还是看数据(太长不看可以跳过):
敌方战争开始时,
有飞机七百八十五架、
舰艇一百零六艘、
坦克八百八十六辆、
火炮一万零三百八十八门,
战争中,
敌方最多时坦克达一千五百四十三辆,
火炮达一万九千五百三十门,
舰艇达三百一十艘
(其中美军二百一十艘,南朝鲜军六十七艘,仆从国三十三艘),
飞机达二千零八十二架
(其中美军一千八百二十三架,南朝鲜军一百四十六架,仆从国军一百一十三架)。
战争中,
对方共出动飞机一百零四万架次,
平均每天出动八百架次,
最多一天出动达二千四百架次。
我方没有海军,
战争开始时也没有坦克和空军,
只有火炮三千五百一十门,
其中绝大部分为七十五毫米口径以下的轻炮;战争后期我方第一线和二线飞机,
最多时达一千零四十三架
(其中志愿军三百六十六架,朝鲜人民军三百九十七架,苏军二百八十架),
火炮一万九千七百零二门(其中志愿军一万四千九百八十六门,朝鲜人民军四千七百一十六门),
坦克达七百九十二辆
(其中志愿军四百三十辆,朝鲜人民军三百六十二辆)。
战争中美国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包括战略轰炸机、航空母舰、战列舰甚至细菌弹在内的所有先进武器装备。
斯大林评论说,
中国军队是在用大刀长矛同来福枪作战。
玩游戏的可以想象一下,
你方队伍不能开摩托汽车,
没有任何倍镜/急救包/大火力装备,
你只能靠原始的两条腿,
和最弱的武器,
(这里还没有考虑实战中的补给问题,
没有吃的,没有御寒衣物等
对方还有空中/远程火力掩护!)
就算人数是对方的两倍,
这局比赛,你敢打吗?能赢吗?
无论是谁,
以如此劣势赢得比赛,
是不是真的牛X!?
志愿军不是天兵天将,
没有什么制胜法宝,
除了决策高明,基层执行力强,单兵作战能力极强以外(这几方面的水平是相当优秀了)
最关键的,
是靠的无私无畏无惧牺牲的理想主义精神!
每一部作品,历史记录,老兵回忆,
都必然提到,
谁都没想过要活着回去!!
这种慷慨赴义,杀身成仁的大无畏精神,
是志愿军的底色,
也是赢得胜利的必杀技!
3. 能战方能谈和,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更不可能得到
历史总是相似的,
这段板门店谈判的艰难过程,
和今天中美关系的发展特别像。
毛主席说,
敌人总是谈的时候想打,打的时候想谈。
朝鲜停战谈判,是美国人自己提出的。
在第一阶段(五场战役)时,
他们就看出来不可能打败志愿军,
自己也承受不了这么惨重的伤亡。
但是,他们一开口,
就是压制你的不平等条约,
在三八线的基础上,
要求中方再让出一万两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不接受?
就往死里打,
用炸弹、大炮、机关枪,
打到你们跪下来接受为止。
从1951年6月11日至1953年7月27日,
谈谈停停,两年多时间里,
谈判始终没有诚意,
战争一刻未停止。
毛主席说过,
帝国主义者很傲慢,
凡是能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
要是讲一点理的话,
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最后,
是彻底无望的战争失利把对手逼上了谈判桌。
如果你不能在战场上打败他,
那就不可能在谈判桌上乞求平等。
4. 美国人大规模使用了细菌战
是的,
你没有看错,
一向标榜人类灯塔的美国,
在朝鲜战争中使用了卑劣肮脏恶毒的细菌战。
1951年到1953年期间,
在他们用尽一切手段,
都无法击败中国人时时,
美军制定并执行了生物作战计划,
向志愿军所在的朝鲜北部地区(还有东北部分边境地区),
投放了大量携带鼠疫/炭疽病/伤寒...等病菌的苍蝇跳蚤虱子蜘蛛老鼠......
为了弄死你,无所不用其极!!
我们歼敌最多的第六十七军军长李湘,
就是死于细菌感染,
从发病到去世只有8天!!
美国在战后极力否认和销毁证据,
但我方的各类证据,美国飞行员证词和国际调查团的报告等,
这些证据都是真实存在的。
就算美国人对此拒不承认,
目前世界公认的,
唯二使用了生物战的两个国家分别是
日本(侵华战争)和美国(越战...又来)!!
5. 美国人虐待战俘
是的,
你没有看错,
又是说一套做一套的灯塔国,
关塔那摩监狱的黑暗秘密是真实存在的,
朝鲜战争中的战俘营里,
充满了美军的罪恶。
饥饿,酷刑,屠杀,
随意截肢,人体试验,
你能想象的全都发生了。
可以说,
仅从三名美国将领对待战俘的态度看,
李奇微、克拉克、范弗里特都不配当将军,
甚至不配当军人,他们只配当屠夫。
以个人人格和将道而论,
他们还不如尽可能善待战俘的,
法西斯将军隆美尔、龙德·施泰德等人。
6. 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巨大的困难
虽然战前就知道这场仗难打得很,
但实际情况,
却比预想中还要艰难一万倍!
美国人仗着飞机大炮的威力,
疯狂输出活力,
甚至发明了“范弗里特弹药量”,
百度百科的解释,
“指不计成本地投入庞大的弹药量,
进行密集轰炸和炮击,
对敌实施强力压制和毁灭性的打击,
意在迅速高效地歼灭敌有生力量,
使其难以组织有效的防御,
最大限度地减少己方人员的伤亡。”
除了前线,
志愿军脆弱的后勤补给,
一样遭遇了炮火毁灭性的打击,
整个朝鲜战争期间,
有十万吨美国炸弹,
落在仅有一千多公里的朝鲜铁道线上,
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的空前纪录。
无论是进攻/防御,还是物资补给,
我方全凭人力两条腿,
没饭吃还要和对方的机动车/飞机赛跑。
还有各种极端天气,
五十年一遇的酷寒,
让第二次战役打得尤为艰难,
一些队伍的非战斗减员甚至达到了90%,
还有成建制的队伍冻死在战壕/野地里。
四十年一遇的洪水.......
志愿军后勤集散地一片汪洋,
物资冲毁,道路淹没,
很多战士没有牺牲在战场却被大水冲走了……
战争打得就是综合国力,
在这场战争中,
美国将其陆军的三分之一、空军的五分之一、海军近半数的兵力投入到朝鲜战场,
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的现代化武器。
美军在朝鲜战争中,
消耗各种作战物资七千三百余万吨,
用于战争的经费达八百三十亿美元。
中国军队,
共消耗各种物资五百六十万吨,
战费开支六十二亿元人民币。
在我们工业水平虚弱的建国初期,
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
硬抗了世界第一的美国。
7. 应该更包容更理性的看待自身错误
我们当然在朝鲜战争期间犯过错误:
比如,
初期的准备不充分,
对现代化战争认识不足,
没有意识到后勤保障的重要性;
第五次战役有些冒进,
被敌军勘破补给周期后针对性的打法,
导致我军战略转移时,一八零师伤亡惨重;
战后对俘虏问题......
以及更后期的,10年动荡期间的错误......
是的,
这些问题上都犯错了。
但是任何人都会犯错,
一个组织一场战争,
不可能做出的每一个决策都是正确的,
100%的正确,
没有一个国家、政府、组织或者个人能做到。
麦克阿瑟将军的失误,
直接导致联合国军前三次战役的重大失败,
牺牲了几十万联合国军士兵的生命。
虽然他最终遭到撤职,
但该有的荣誉一个没少,
1962年5月2日,
82岁的麦克阿瑟还接受了西点军校的最高奖励——西尔维纳斯•塞耶荣誉勋章,
并发表了著名的演讲《责任、荣誉、国家》,
他的那句“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流传至今。
再看美国大兵,
美军在朝鲜战争多次溃败大逃亡,
连美国人自己也称,
“他们四处逃命的速度是惊人的”。
但是在国内,
人民依然热情的赞美国家和军队,
认为朝鲜战争环境过于艰苦,
战士们能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
都是勇敢无畏的大英雄。
倒是我们破衣烂枪还赢得了胜利的志愿军,
总被各种诟病,
网上总有酸溜溜或嘲讽的评论。
对待将领和决策层的批判就更严苛了,
一将无谋,累死三军,
任何人在任何阶段遭遇的任何问题,
往上追溯,总能概括为领导不行,
网络上的评论恶毒而诛心。
但是所有的错误,
都要考虑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内外因素,
错误既然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就不可避免的要面对错误的后果,
重要的是,
吸取教训,努力成长改变,避免下一次错误。
社会和国家也是一个体系,
可以想象一下,
如果一个系统拒绝一切错误,
一旦发生了就卡住进行不下去,
甚至全盘否认了其他正确的流程,
那么,
这个系统是不是极其脆弱的?
高效的系统是有容错机制的,
对错误部分加强补丁改进,
保证整体和最核心流程的运营不受影响。
承认优秀,承认错误,保持前进!
8. 英雄人物频出
朝鲜战争上的英雄辈出,
不断涌现出各种感人的故事。
那是一个崇敬英雄,也盛产英雄的时代。
邱少云烈火焚身巍然不动,
黄继光舍身堵枪口,
杨根思与敌同归于尽……
这些英雄事迹妇孺皆知。
列几个给我深刻印象的故事吧:
曹玉海,
第四野战军第38军114师342团1营营长,
在渡江战役中身负重伤,
转业到武汉做监狱长,
得知老部队紧急北上朝鲜的消息后,
离开恋人主动要求归队上战场,
因为他是孤儿,即使牺牲了牵挂也少。
入朝后他屡克强敌,率部屡立战功,
人称“钢铁营长”。
1951年2月,一营奉命坚守阵地,
与与敌反复拼杀,战斗十分激烈。
敌军有24架飞机、52辆坦克及50门大炮的火力装甲配合,
他和战士们顽强抗击,七昼夜不眠不休,
连续打退敌人上百次进攻,
在一次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
他们最终歼敌680余名, 守住了阵地。
(书中的这段记录非常精彩而感人,
还有大量细节,和战友情的记录)
张桃芳,
世界级的知名狙击手,
曾在32天内以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
他是极少数仅靠机瞄杀敌的神枪手,
还在和美军的神枪手对决中绝杀了对方。
后来他还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
柴云振,
是十五军所属的一个班长,
1951年5月,
他们奉命坚守朴达峰,
柴云振组织十三个人分三路向敌反击,
仅七分钟,击退了美军一个营,
夺回了失守的三个山头还抢了一个美国人的山头。
攻上第三个山头时就剩下柴云振一个人,
他用美国人留下的武器击毙、击伤了二百多个美国人。
打垮了进攻后,
这位中国班长居然独自攻占了第四个山头。
只剩下一口气的柴云振,
一直坚持到战友孙洪发冲上来才昏过去。
(左三为柴云振)
伍先华,
孙占元,
杨春增,
许家鹏,
杨宝山……
这些战士都在战斗到最后一人时,
孤独而坚决的冲向了敌人
(光上甘岭战役,
与敌同归于尽的英雄就有十多人。)
数据表明,
伤亡超过20%的军队会无力进攻,
超过40%就会全面溃退,
可整个朝鲜战场上,
到处都有战至最后一员还在发起冲锋的中国军人。
一个连打光了,一下一个接着上,
眼瞎的背着腿炸没得冲锋,
没有一个胆小鬼怕死的,
只剩下一个人也要和敌人同归于尽。
无私才无畏,志愿军慷慨赴义,
不是为了英雄主义的牺牲,
而是为了国家民族,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子孙后代今天的和平。
分享一位志愿军老兵张书义的诗
“你留一只胳膊,
他留一个耳朵,
我留下一只脚,
还有许多残肢断骨,
我们合葬在一起,
凝聚成一个特殊的我……”
(好感动.......)
9. 你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朝鲜战争时,
敌人是“联合国军”,
由十六个国家的军队组成。
当时已在朝鲜战场参战的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荷兰、泰国、希腊、土耳其、菲律宾和南朝鲜等国家的军队,以美国军队为主。
而我们这边呢,
有一部分朝鲜军队
就是他们兵败后请求支援的;
战争后期,有苏联支援的武器、大炮和飞机,
这是前三场战役的胜利赢来的,
依靠这些支援武器的加持,
我们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盟友,
只有在你能打胜仗的时候才会加盟,
没有人愿意和失败者做朋友。
这和今天的处境很像,
我们需要靠自己取得胜利,
有了胜利,才会有盟友,有和平。
10. 勇气,毅力和正义感
最后想说的是,
志愿军可能是我们父母/爷爷曾爷爷那辈人,
70年前他们付出巨大牺牲,
英勇的赢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
也为我们换来了尊重和和平。
现在,
历史已经把这一棒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里,
你做好准备了吗?
参考资料:
李峰(现代出版社)
《决战朝鲜》
中央电视台 纪录片
《为了和平》
公众号“乌鸦校尉”
《美国人为什么打不赢朝鲜战争?》
《抗美援朝打三年谈两年?美国是怎样把筹码一个个谈丢的?》
《反华分子奚落我们“冰雕连”? 希望<长津湖>能打烂他们的脸》
公众号“管莛集”
《以史为鉴:介绍一本有关美国生物战研发史的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