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拿破仑为什么在滑铁卢失败三次(失落的滑铁卢之战)

拿破仑为什么在滑铁卢失败三次(失落的滑铁卢之战)惨烈的滑铁卢战役结束了!获胜的威灵顿并不感到轻松,当晚他就写道,“我从来不曾打过这样一个会战,而且相信以后也永远不会再有了。在我有生以来,我都不曾经历过如此焦急不安的生活。我必须坦率地承认,我从来没有如此地接近失败!”而失败的拿破仑知道他的星辰已经陨落,斗志衰竭的他不愿率领一支乌合之众与敌人死拼,被迫宣布第二次退位,一个时代终于结束了。7月7日,普鲁士和英国的军队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巴黎;第二天,路易十八也结束了惶惶不可终日的流亡生活,波旁王朝得以再次复辟。拿破仑本人先是躲在一个方阵中看到整个局势,在确认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向南逃去。当夜,法军七次扎营,七次都被普军追击,武器辎重全部丧失。拿破仑脸色苍白,泪流满面,带了1万名残兵败将退回巴黎。而他的近卫军在滑铁卢战场上坚持到底,为法军赢得了最后的尊严。当法军近卫军的一个方阵被英军包围后,英军向法军劝降,法军军官高呼“近卫军宁死不降!”另外一句更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是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一战抹去了这一切的记忆。”

——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为什么在滑铁卢失败三次(失落的滑铁卢之战)(1)


复辟之后的拿破仑立刻面临严峻的处境。虽然皇帝表示承认早先波旁王朝签署的巴黎和约,接受1792年的法国疆界,还向沙皇和奥皇派出了使节,这些努力都成为徒劳。他的再度统治带来的不是橄榄枝而是刀剑。立即组成的第七次反法同盟国宣布拿破仑不受法律保护——这意味着若在战场被俘获可以立即枪毙——决心彻底打垮在他们眼里成为大革命象征的这个人:“拿破仑正高举着大革命的火炬向巴黎挺近。跟随他的是人民的渣滓……列强必须趁早在罪恶萌芽时加以彻底扑灭,否则它将又一次动摇社会秩序的一切基础……”。

对于拿破仑来说,能否凑足军队以对付反法同盟准备压向法国的上百万兵力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被称为“什么也没有忘记,什么也没有学会”的波旁王朝复辟后统治了10个月,路易十八为了笼络人心,废除了大革命时代延续至今的征兵制;出于同样的考虑,拿破仑也不敢贸然恢复这一制度,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号召业已退伍的士兵、军士以及被遣返的战俘尽快重回军营,这些有战斗经验的老兵是部队中急需的骨干。好在皇帝的号召力尚在,法军很快就集结了28万人,最令拿破仑头疼的是优秀指挥官的缺乏,大部分元帅已向路易十八宣誓效忠。最优秀的参谋长贝尔蒂埃也在巴伐利亚神秘坠楼身亡;忠诚而又有能力的达武又被拿破仑留守巴黎。于是,在出征的法军中辅佐拿破仑的只有元帅中的二流之辈,包括以发布晦涩难懂命令著称的蹩脚参谋长苏尔特,以及刚愎自用的内伊和庸碌无能的格鲁希等人。拿破仑统率法军迅速北进,首战击溃普鲁士军队,顺势推进到比利时境内,英军已在前方严阵以待。英军的统帅是陆军中将阿瑟·韦尔斯利爵士。此公日后受封第一代“威灵顿公爵”(以下皆以此称呼),人送外号“铁公爵”,在 1852 年威灵顿的葬礼上,维多利亚女王曾称他为“19 世纪以来最伟大的人”。



威灵顿与拿破仑同龄,都出生于1769年(威灵顿年长3个月),但除此之外,二人几乎没有共同点。拿破仑出生在科西嘉岛的一个破落户家庭,小时候还因为说不好法语受到同学的嘲笑;威灵顿却是个货真价实的官二代,作为都柏林的豪门,威灵顿从小念的是赫赫有名的伊顿公学。拿破仑从小志在军伍,投笔从戎;威灵顿却是读书读不下去才去吃粮当兵,用其母的话说,威灵顿“愚笨、说话缓慢、举止粗鲁,只配当兵闻火药味”。在军旅生涯中,拿破仑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步步晋升,而威灵顿却是一路靠着令人不齿的捐官才当上了中校。对待手下的士兵,拿破仑主张“不用皮鞭而用荣誉进行管理”,废除了中世纪的野蛮体罚制度;威灵顿在这方面却是个反面典型,他以贵族的傲慢无比地蔑视那些来自平民的士兵,称他们是“地上的唾沫”,“一群流氓”,“一群混吃喝而来的只能用鞭子管教的人”。 而对于战争的理解,拿破仑崇尚进攻,“一个人总是应该先动手攻击的。如果允许别人进攻自己,那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威灵顿的军事思想却是“先抗击敌人的猛攻”!如此迥异的两个人却成了命运之敌,迎来宿命的对决。

威灵顿策马登上山顶,取下帽子挥了三下,发出了全面进军的信号。他手下的军队几乎都已筋疲力尽,但士气高涨的他们还是发起了最后一击,一时间,4万人冲下了山坡!这是一个彪炳史册的光荣时刻,英国人的欢呼声宣布这一天是属于他们的了。

英军攻到法军阵地面前,暂时停了下来,准备整顿队伍再行攻击。威灵顿见此情景,当即大声喝道:“上,上,他们是顶不住的!”法军当然是顶不住了,在法军惨败的退潮中,像磐石一样岿然不动的只有三个营,他们就是先前被击败,随后又重新集结在拿破仑周围的近卫军。法军的残兵败卒拔足狂奔,在近卫军最后几个方阵周围乱窜。军帽脱落的内伊元帅则在方阵外面一群群败兵中跑来跑去,挥舞着一把破刀,向落荒而逃者破口大骂“怕死鬼,你们来看看一个法国元帅是怎么死的吧!”(战后内伊被波旁王朝逮捕并枪决,为了元帅的尊严,允许由他自己下令开火,时年46岁。)

拿破仑为什么在滑铁卢失败三次(失落的滑铁卢之战)(2)


拿破仑本人先是躲在一个方阵中看到整个局势,在确认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向南逃去。当夜,法军七次扎营,七次都被普军追击,武器辎重全部丧失。拿破仑脸色苍白,泪流满面,带了1万名残兵败将退回巴黎。而他的近卫军在滑铁卢战场上坚持到底,为法军赢得了最后的尊严。当法军近卫军的一个方阵被英军包围后,英军向法军劝降,法军军官高呼“近卫军宁死不降!”另外一句更简单的回答是“屎”(Merde!)。最后这些近卫军将士在英军炮火下壮烈牺牲。恶战过后的滑铁卢战场一片狼藉,尸横遍野。英军死伤1.7万人,失踪1万人。拿破仑的法军伤亡人数达到4万,损失大炮220门。

惨烈的滑铁卢战役结束了!获胜的威灵顿并不感到轻松,当晚他就写道,“我从来不曾打过这样一个会战,而且相信以后也永远不会再有了。在我有生以来,我都不曾经历过如此焦急不安的生活。我必须坦率地承认,我从来没有如此地接近失败!”而失败的拿破仑知道他的星辰已经陨落,斗志衰竭的他不愿率领一支乌合之众与敌人死拼,被迫宣布第二次退位,一个时代终于结束了。7月7日,普鲁士和英国的军队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巴黎;第二天,路易十八也结束了惶惶不可终日的流亡生活,波旁王朝得以再次复辟。

1815年11月20日,反法同盟各国与战败的法国签署了第二次巴黎和约,欧洲地图再一次被重新画过,法国受到更为苛刻的处置,退回到1790年的边界并赔偿7亿法郎巨款。和约以均势原则、正统主义和补偿原则等为指导思想,在拿破仑帝国瓦解后的欧洲,建立起新的政治均势——所谓的“维也纳体系”,并暂时维持了欧洲列强间的和平与协调。俄国捞到了好处,但没有过分强大;处置了战败的法国,但没有过分削弱;德意志成立了邦联,但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普鲁士也只是其中的一个邦国;意大利仍旧四分五裂,奥地利实际控制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欧洲大小君主各得其所,其中英国分得的赃物包括马耳他、好望角等海外属地,不过最重要的是,战后的英国变成了海洋上的绝对控制者。对于大英帝国而言,特拉法加之战是最初的一块奠基石,滑铁卢之战则是最后的一块墙顶石。前者使英国获得了制海权,而后者则为它打开了通往世界市场的门户。在此后两代人的时间里,英国一直是全世界的工厂和银行。“不列颠帝国的建立,实为拿破仑事业的最重要后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