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驹和他的一颗赤子之心(敢于把自己的偶像拉下神坛)
黄家驹和他的一颗赤子之心(敢于把自己的偶像拉下神坛)比来比去,那都是小孩子的把戏,只有心智不成熟的人,才爱分个你我高低。黄家驹确实有非常多的经典佳作,但我也不否认,许多音乐人对音乐也有非常高的创作造诣。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本来就带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就好像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每一首音乐都是创作人的心血结晶,这里边都包括他的创作理念和心路历程,这些作品完全没有可比性,因为他们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对于我来说,他不只是一个偶像,他能带给别人不屈不挠、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力量,不管什么时候,听他的歌,都能找到那份坚定的执着。这份坚定,伴我走过了青春岁月,也让我在挫折面前变得更加坚强。他,更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记忆,是牢牢刻在青春深处的印记。有一次,有一个朋友搭我的车,在我车上听到了别的歌手的音乐,便疑惑的问:“你不是喜欢黄家驹吗?怎么还听别人的歌啊?是不是觉得他的音乐比黄家驹更好?”对于这样的疑问,我也很疑惑,难道身为黄家驹的歌迷,
前两天,娱乐君和朋友相约去吃饭,可逛来逛去,也不知道吃什么。正在犹豫之时,有一家火锅店传出《光辉岁月》的音乐,于是好友对我笑笑说:“走吧,去这儿最适合你。”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的偶像就是黄家驹。喜欢黄家驹的人大有人在,黄家驹不知道是多少人吉他和粤语的启蒙老师。记得原来妈妈问我,为什么喜欢黄家驹?而我却觉得一言难尽。
最初,一定是被他那几首经典的音乐吸引,《光辉岁月》、《海阔天空》《真的爱你》等等。而后来,渐渐的被他人格魅力所折服。他那坚定磨练琴技的毅力、对音乐不屈不挠的执着、呼唤和平的情怀、对原创音乐路线的坚定,以及他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抨击,和敢说敢做的性格。
身处于社会底层的黄家驹,没有背景,没有支持,有的只是一腔热血的努力。他非常有想法,也非常有创意,不管何时,都敢站出来,直言不讳,发表自己的内心态度。黄家驹短暂的一生过得并不轻松,他面对的压力和质疑,一刻都不曾少过,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去关爱和平,关怀非洲人民,并成立了第三世界基金。
对于我来说,他不只是一个偶像,他能带给别人不屈不挠、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力量,不管什么时候,听他的歌,都能找到那份坚定的执着。这份坚定,伴我走过了青春岁月,也让我在挫折面前变得更加坚强。他,更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记忆,是牢牢刻在青春深处的印记。
有一次,有一个朋友搭我的车,在我车上听到了别的歌手的音乐,便疑惑的问:“你不是喜欢黄家驹吗?怎么还听别人的歌啊?是不是觉得他的音乐比黄家驹更好?”对于这样的疑问,我也很疑惑,难道身为黄家驹的歌迷,就不能听别人的音乐吗?甚至也会有人问我:“beyond乐队的四个人你最喜欢谁?”或者“你觉得beyond乐队和某某乐队,谁的影响更大”等等。
其实,我最讨厌做的游戏,就是比来比去。比,有什么意义吗?
黄家驹确实有非常多的经典佳作,但我也不否认,许多音乐人对音乐也有非常高的创作造诣。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本来就带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就好像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每一首音乐都是创作人的心血结晶,这里边都包括他的创作理念和心路历程,这些作品完全没有可比性,因为他们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比来比去,那都是小孩子的把戏,只有心智不成熟的人,才爱分个你我高低。
虽然作为黄家驹的歌迷,但我比本身并不认可许多狂热歌迷的举动,比如把黄家驹过分夸大神化,或者非要拿黄家驹的作品压别人一头等等。他们执着的要把自己的偶像捧上神坛,可却不知道,高处不胜寒,神坛的位置并不好坐。而且,这样的举动,并不能带来什么好处,反而只会引出更多的是非和争议。对于这些失去理智的行为,我只能理解为他们是过分的怀念和悲伤罢了。
曾有一位朋友建议我去听某某乐队的摇滚乐,说是比黄家驹的更好。我笑笑不可置否。因为音乐本来就是多样化的、多种风格的、有种情绪的,只是每个人的音乐表达方法不同。我不否认有一些人的音乐非常棒,但是这并不妨碍黄家驹是我的偶像。
我觉得歌迷朋友们不用太玻璃心,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偶像都只是一个普通人,他都不是神。既然是普通人,就会有不足。曾有人给我发黄家驹早期的演出视频给我看,并指出黄家驹在演出中忘词的情况。我笑笑没有说一句,因为他不知道,那段视频是黄家驹最早期的演出。那时的他没有任何的舞台经验,也没有任何的包装修饰,他有的只是一腔的热忱,和顶住赔钱的压力。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和满完美的,都要经过各种磨练和坎坷。所以我允许我的偶像有不完美的一面,这些不完美更显稚嫩的演出,在真正喜爱她的歌迷眼中,却又是那样的可爱。
允许自己的偶像不完美,敢于把自己的偶像拉下神坛,敢于承认自己的偶像就是一个普通人,这也是我们爱他的另一种方式。
不完美又如何?不在神坛又怎样?这些并不能阻挡真正喜欢他的人,依旧喜欢他。
因为他就是他,独一无二的黄家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