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芜湖的清晨让人饥饿,上班族们还在沉睡,诱人的香气便早早飘出。位于红旗的滨江山庄里面,菜市场门口人来人往,对面的“百年居老面馆”正是热闹。“ 一早上卖500笼,来晚了可吃不到 ”该晚,小笼包在芜湖到底是小笼肉包还是小笼汤包?#芜湖美食探店 #城市推荐官 #美食手工艺人视频号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1)

上午11点半不到,500笼小笼包售罄。

芜湖人对于小笼包的喜爱,就像红皮鸭子般,是刻入DNA里的味道,以至于在北方读大学时,第一次看到“杭州小笼包”的招牌时倍感亲切,在满怀欣喜的等待后,下面这样的包子给我狠狠浇了一头凉水。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2)

就是你“冒充”小笼包!

可是,在小笼包大一统的芜湖,竟然也有这么一家不是小笼包的小笼包,让专一又挑剔的芜湖人甘愿每天为其排队。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3)

该晚

小笼包在芜湖到底是小笼肉包还是小笼汤包?#芜湖美食探店 #城市推荐官 #美食手工艺人

视频号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4)

“ 一早上卖500笼,来晚了可吃不到 ”

芜湖的清晨让人饥饿,上班族们还在沉睡,诱人的香气便早早飘出。位于红旗的滨江山庄里面,菜市场门口人来人往,对面的“百年居老面馆”正是热闹。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5)

络绎不绝的人群围住逼仄的档口,微信、支付宝收款的声音此起彼伏,电动车、自行车停在门前,半人高的蒸笼热气腾腾。端着包子、拿着辣油的人们进进出出,人来人往。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6)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7)

凌晨3点起床擀面,5点开门营业,半天不到的时间,500笼包子就会被一抢而空。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8)

///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9)

不大的门面摆着几张桌椅,半旧却绝对干净。门前蒸笼的热气一冒,赶来买早点吃早饭的人们便坐得满满当当,有附近的居民,也有搬家后专门过来的老主顾。10块钱买上一笼,蘸着辣油再来杯豆浆,是这里的标配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10)

“ 老面发酵的小笼蒸包 ”

虽然打着“老面馆”的招牌,但“百年居”里最受欢迎的其实是小笼包。可是这家的小笼包与芜湖人认知里的小笼包却大相径庭,用芜湖人的理解来说,它们应该是“青春版”大肉包。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11)

所有的包子都是现包现蒸,看着一笼笼包子抽出又蒸上,水汽弥漫,口感迷人。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12)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13)

滚烫的肉馅透过薄如纸张的面皮清晰可见,醇厚的鲜肉香由内向外散发出来,12个褶子规规矩矩,小巧玲珑地堆叠起来。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14)

轻轻咬一口,牙齿撕开面皮一口就能咬到肉馅,咸鲜中带着一丝甜味的肉汁淌过舌头直抵喉咙。不同于酵母发酵那空洞的蓬松感,由老面发酵的面皮是实打实的韧劲,同时也在舌尖上留有余香。

裹成球状的肉馅弹性十足,没有一点碎散,零星散落其间的葱花,让这香味变得隽永绵长。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15)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16)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17)

蘸一点醋和辣油,只有面皮染上鲜红而不至于浸润,因此辣味只是间或性地冲入口腔,辅助味觉,倒是辣油和醋的香味衬托了面香,激发了肉香,很难不让人快意自在地夹起下一只。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18)

“ 10元一笼,切的铁饱 ”

一口“老北京正黄旗”口音的老板祖籍其实在无为,17岁时便跟随爷爷北上进京,学习从事包子行当,这一包就是20年,12年前回到芜湖,开了这间“百年居”。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19)

开业之初,本以为靠着扎实的手艺,可以立足芜湖的早餐江湖,闯出些名堂来,但没料到卖了20多年小笼包的老板被一位位顾客“打假”。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20)

“最初芜湖人都不认可这样的包子,说这根本不是小笼包啊”。于是老板只得无奈并妥协地将菜单改成“小笼蒸包”。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21)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22)

可我明明也叫小笼包啊

随着时间的发酵,以及老板的改良,凭着出色的口味,这样的小笼包渐渐被大家认可。

一旦接受或者抛开了“小笼包”的执念,一口下去,你会发现,小小只的它却大有乾坤。首先,老板坚持用老面发酵,一条老面发一盆面,这在以发面为主的南方是很少见的。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23)

与我们常吃的发面相比,老面虽然颜色看起来偏黄,但这样发酵出来的面皮格外软糯,淋漓尽致将麦子的温柔以食物呈现,虽只有两三口的大小,但却扎实得让人没办法囫囵,只能一口一口细细品。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24)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25)

这背后是老板几十年来每天的起早贪黑:每晚9点,先将老面与子面按比例混合,搅拌、揉打、叠合三五次,接着包上薄膜,让其醒发成更有韧劲的面团。凌晨3点,待面团醒好,便加碱水反复揉制、搓成长棍状、切成小段、包成包子…由此展开一个上午的忙碌。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26)

另一方面,在馅料上老板也下了功夫,在北京时的配料,咸味重得很,芜湖人吃不惯。于是他根据芜湖人的口味,调配出来芜湖人爱吃的鲜甜口。

定师傅烧烤日记(来晚了可吃不到)(27)

面皮馅料两手抓的同时,再配上物美价廉的良心价,一笼10个包子在如今也只要10块钱,让包子铺的生意蒸蒸日上,包子蒸了一笼又一笼,名气也从红旗传到了整个芜湖。

一只包子,包罗万象,原来芜湖人并非执拗于“小笼包“,而是执着于那一口味道——味道对了,”挑剔“的芜湖人便也包容了起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