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线段最值模型图解(垂线段最短几何模型手册)
垂线段最值模型图解(垂线段最短几何模型手册)②定直线上的一个动点P①定直线外一个定点A直线L外一点A与直线上所有点相连得到的线段中,与L垂直的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02 确定模型 根据以下特征来确定模型:
垂线段最短是最基础,但最常用的一个最值模型。许多复杂的最值模型最后会转化成垂线段最短,例如非常有名的"胡不归"模型。
文章来源公众号:初中数学题
※注意和将军饮马(两点间线段最短)的区别!
01 认识模型
直线L外一点A与直线上所有点相连得到的线段中,与L垂直的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
02 确定模型
根据以下特征来确定模型:
①定直线外一个定点A
②定直线上的一个动点P
③求AP的最小值
03 模型原理
直线L外定点A,作AP垂直L。直线上点P外一点P′。
则有AP′>AP,可以根据下面方法证明
①垂线段公理: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②直角三角形AP′P中斜边大于直角边(或大角对大边)
04 结论
此模型的结论比较简单(垂线段最短),一般考察时会加以变化。
我们可以根据动点,定点的位置,通过转化线段等方法,转成基本的形式。
05 抽图训练
下面举一些例子,大家练习一下如何转化成垂线段最短。
例1,已知在△ABC中,AC=3,BC=4,AB=5,点P是AB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过P作PE⊥BC,PF⊥AC,垂足分别是E、F,连结EF,D为EF的中点,则CD的最小值为( )。
分析:点C是定点,动点P在定线段AB上运动,所以CP最小值符合垂线段最短。
※由于EF位置在变化,所以点C与EF上的点D则不符合垂线段最短。
因为是∠C是直角,易知四边形PECF是矩形,所以CP=2CD,转化为求CP的最小值。
确认模型:定点C,AB上动点P,求CP最小值。
参照下图,CP的最小值是△ABC边AB上的高:3×4÷5=12/5,所以答案:6/5。
例2,线段AB的长为10,C为AB上的一个动点,分别以AC、BC为斜边在AB的同侧作两个等腰直角△ACD和△BCE,那么DE长的最小值是( )。
方法一
分析:延长AD与BE交于点P,易知四边形PDCE是矩形,所以DE=PC,转化为求CP的最小值。
确认模型:定点P,AB上动点C,求PC最小值。
参照下图,等腰直角△PAB,易知PC的最小值是5。
方法二
分析:过D作DM垂直AB,过E作EN垂直AB,则DM平行EN,且MN=AB/2,所以DE与AB平行时最短,最小值是MN的长度。所以答案:5。
※从一条平行线上的任意一点,向另一条平行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叫平行线间的距离(本质还是垂线段最短)。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例3,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直线x=1和x=4上,O是坐标原点,则对角线OB长的最小值为( )。
分析:点O是定点,点B是动点,想求OB最小值需要先确定点B的轨迹。
由于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点O、A、B的横坐标都固定,易知点B的横坐标是5,即点B是直线x=5上的动点。
确认模型:定点O,直线x=5上动点B,求OB最小值。
所以最小值是5。
例4,如图,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ABC,对称轴AD上有一动点E,连接EC,将线段EC绕点C逆时针旋转60°得到FC,则DF的最小值为( )。
分析:点D是定点,点F是动点,想求OF最小值需要先确定点F的轨迹。
为了快速确定轨迹,利用之前讲过的(瓜豆原理 | 几何模型手册)
如图,易知从动点F的运动轨迹与点E一样是直线CG,且∠CGD=60°。(可以找两个特殊点确定轨迹直线,例如点C,AD上的点G)
确认模型:定点D,直线CG上动点F,求DF最小值。
在直角三角形CDG中,CD=3,可以求得DG=√3,CG=2√3。所以DF的最小值就是CG上的高,所以答案是:3/2。
♡♡♡感谢大家的阅读♡♡♡
欢迎关注公众号:初中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