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 长津湖(比长津湖更震撼的)
真正的 长津湖(比长津湖更震撼的)没了水喝,甚至只能吃雪解渴。朝鲜战场上,美国有各种先进的武器,中国只有小米加步枪;美国士兵穿着保暖毯、有热咖啡驱寒、圣诞大餐果腹,中国士兵却只能穿单衣,吃冻土豆。中国人民志愿军生活之艰苦、作战之艰难,从一组数据就可以体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中提及,1950年,已位列世界强国的美国钢产量为8772万吨,国民生产总值为2848亿美元;而彼时中国刚解放不久,钢产量为60.6万吨,仅相当于同期美国的1/144,工农业生产总值574亿元人民币,不足同期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12。两国悬殊的硬件条件在战场上体现得更为鲜明:
你去看《长津湖之水门桥》了吗?这部去年震撼了千万人的《长津湖》续作,今年春节档又成为当之无愧的票房和口碑双冠军。
中国电影资料馆2月7日发布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长津湖之水门桥》居榜首
除了豪华投资、顶级制作、顶配阵容,两部《长津湖》真正打动观众的,其实还是电影所还原的那个残酷的故事、那段血色的历史、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争。
72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军民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生活之艰苦、作战之艰难,从一组数据就可以体现: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中提及,1950年,已位列世界强国的美国钢产量为8772万吨,国民生产总值为2848亿美元;而彼时中国刚解放不久,钢产量为60.6万吨,仅相当于同期美国的1/144,工农业生产总值574亿元人民币,不足同期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12。
两国悬殊的硬件条件在战场上体现得更为鲜明:
朝鲜战场上,美国有各种先进的武器,中国只有小米加步枪;美国士兵穿着保暖毯、有热咖啡驱寒、圣诞大餐果腹,中国士兵却只能穿单衣,吃冻土豆。
没了水喝,甚至只能吃雪解渴。
除了美军的狂轰滥炸,中国志愿军面临的另一个敌人是天气。冒着将近零下四十多度的严寒,他们穿梭在白雪覆盖的崇山峻岭中,一往无前,前仆后继。
相信看《长津湖》时,大家透过屏幕,都能感受到冰天雪地的战场上那深入骨髓的寒冷。
但与刺骨寒冷相对应的,是热的鲜血和更为炙热的信念。
面对如此悬殊的实力,为什么非要打这一仗?为什么必须要赢?电影中的台词给出了答案:“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下一代就不用打了。”而“不被得到的尊重和尊严,只能在战场上赢回来。”
经常有人质疑:为什么总要回顾这些残酷的历史?是刻意煽情吗?还是把“爱国”当成流量密码。实际上,越是和平盛世,就越需要时刻提示我们自己,和平来之不易,盛世来之不易。
我们不妨跟着作家、编剧张笑天的纪实小说《抗美援朝》,再一次走进那段无法被忘却的历史,那群“最可爱的人”……
01 “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
抗美援朝战争击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而这在当时是很不可思议的。
战争爆发之初,美帝国主义气焰嚣张,根本不把中国和朝鲜放在眼里,自信地认为自己“能够在圣诞节结束战争”。
另一边,出兵朝鲜,对中国的领导人来说,也是无比艰难的决定。
胡乔木曾说:“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二十多年,毛主席有两件事是很难下决心的,一件是1946年同国民党决裂的问题,另一件事就是出兵朝鲜问题。”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随后,美国杜鲁门政府立即决定对朝鲜实行武装干涉,以美国为首的由16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进入朝鲜半岛作战;同时,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
从朝鲜战争最初阶段开始,中国政府就在静观局势的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应变措施。
8月4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如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国。对朝鲜不能不帮,必须帮助,用志愿军的形式,时机当然还要适当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
随着美军对朝鲜战争的介入,战火燃烧到了中国边境。
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并迅速全线进抵三八线。
9月30日,周恩来总理向美国发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从“不能不有所准备”到“不能置之不理”,尽管对派兵出战早有准备,但做出决定仍不容易。
当时,新中国才刚刚成立一年。西藏、台湾等地方尚未解放,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也还没有进行;土匪、特务也还没有肃清,政局还不够稳固;而多年战争导致国家经济十分困难,亟待恢复,人民都渴望和平安定。
同时,中美两国的实力差距过于悬殊,我军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军,更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而美国已有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
正因如此,在最初研究出兵问题时,中央高层不赞成出兵或主张暂时不出兵的意见一度曾占据上风。
从国家形势上来看,毛泽东提出了三把尖刀之说,认为如果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国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将朝鲜、台湾、越南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
彭德怀也认为:“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美军摆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
经过多次讨论与反复衡量,中国政府最终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并决定由彭德怀率志愿军入朝作战。
毛泽东表示:“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的序幕就此拉起。
02 “没有任何部队能击退中国人”
《长津湖》中,展现了美军面对“神出鬼没”的中国军队时束手无策、气急败坏的样子。
《抗美援朝》一书中也生动描写:
阿尔蒙德再也没有占领鸭绿江小镇那种沾沾自喜的模样了,他在临时指挥所里急得团团转,各师纷纷告急、求援。
前线向阿尔蒙德报告: “我们被包围了,是中国军队,至少两个师!”
“我们师被截了退路,漫山遍野都是中国军队!”又一个师在向他告急。
阿尔蒙德在屋里直转,最后他提了一支汤姆枪,腰里别了几个手榴弹,对几个参谋一摆手,说:“走!”便冲了出去。
阿尔蒙德一上直升机就喊:“去长津湖!” 一参谋说:“那里很危险。” 阿尔蒙德说:“难道中国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怎么突然冒出这样强大的兵团?
志愿军,真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首先要知道,“强大”一词更适合形容当时的美军,尤其是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的强大对手——美军王牌部队陆战第1师、步兵第7师。
《长津湖》电影中伍千里、伍万里兄弟所在的第27军艰难对战的美陆军第7师31团,战功显赫,被美国总统授予“北极熊团”称号。
他们的武器装备除了步枪、卡宾枪、轻重机枪之外,还有60、90毫米火箭筒、57反坦克炮、60迫击炮、22辆坦克,并且有空军掩护……
反观志愿军,一个军的火力强度仅及美军一个师的一半,每个军只临时配有约100辆负责物资运输的汽车,540余门火炮,既没有空军也没有海军,地面部队也没有坦克和装甲车编制。
而志愿军最大的武器,是战术、行动力、以及钢铁般的意志和战斗精神。
作战初期,因为我国空军尚未建成,苏联又拒绝了空军的支援,白天志愿军只能暴露在美国强大的空中火力之下。
因而,志愿军只能昼伏夜行,“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只拥有月亮”这句话在志愿军中广泛流行。
据第27军战后所述:“食物和居住设备不足,士兵忍受不住寒冷。这就发生非战斗减员达一万以上,武器不能有效地使用也是原因。战斗中,士兵在积雪地面野营,脚、袜子和手冻得像雪团一样白,连手榴弹的拉环都拉不出来。手部皮肤和炮弹粘在一起。”
如此极限的环境下,第9兵团第27军集中力量全歼新兴里美军第7师第31团,俘虏官兵约300 人,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团的纪录。
美陆战一师作战处长鲍泽上校回忆到:“我相信,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国军队不顾伤亡的狠命攻击是每一个陆战队员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除了长津湖,在龙源里,在松骨峰,在大同江,在上甘岭……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一次次浴血奋战,志愿军战士在入朝短短数月间,力挽狂澜,逆转战局,迫使“联合国军”退至“三八线”,并最终坐到谈判桌前。
1954年,毛泽东主席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时指出,志愿军打败美军,“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钢”指的是武器装备,“气”,则指的是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
物质匮乏的情况下,志愿者们正是凭借着这一股“气”战胜了”钢“多的美军。
从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到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历史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
“我成了历史上第一位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联合国军”第三任总司令马克·克拉克感叹到。
03 不能被遗忘的“立国之战”
近年来,以“抗美援朝”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相比于票房和话题度的噱头,真正应该被反复强调的,是这场战争本身的分量。
抗美援朝被认为是新中国的一场“立国之战”。
这场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极不对称、极为艰难情况下进行现代化战争,改变了新中国的国际形象,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中国之后的发展创造了和平的环境,并影响了国际的格局与发展。
1950年12月6日志愿军收复平壤的时候,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正在东欧参加“保卫世界和平大会”。消息传来时,几千名各国与会代表边鼓掌边高呼“新中国万岁”,时间竟长达十余分钟。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到,这场战争建立了中国作为一个令人敬畏对手的军事威信,在以后的几十年中,这一威信始终不坠。
抗美援朝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也创造了一个有关中华民族的神话。
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曾庄严宣告: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
抗美援朝的胜利,则从行动上向世界宣告了一个国家的崛起,宣告了每一个中国人人格的崛起。
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
70多年过去了,战场的枪炮声早已消逝于风中,战士的鲜血也早已随着冰雪融化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中国也从一穷二白一崛为世界强国。
但“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纪念抗美援朝,是回望也是纪念;是警惕也是警醒;是学习,也是再次出发。
“保家卫国”四个字的分量,被我们想象更为厚重。如今,享受着和平自由和物质丰富的生活的我们,也需借由历史思考:如何生活,才能不辱使命;如何奋斗,才能不负未来。
-End-
观点资料整理自:《抗美援朝》,张笑天 著
编辑:黄泓,妍书
图片来源:电影《长津湖》截图,
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截图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箱:
scb01@pup
● 今日活动
看了《长津湖》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抗美援朝”题材的作品,还有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在评论区跟小北聊聊吧。
小北将从留言中选出两位幸运读者,送上今天的主题图书《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
作者:张笑天 著
点击图书封面☝即可直接购书
铭记历史,振兴中华!这部历史文学全景式地描绘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
中央电视台巨资投拍的电视剧《抗美援朝》的母本小说,奥斯卡入围奖得主张笑天全力打造的回归历史的代表作。
一篇千万必须让爸妈看见的推文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惊艳世界,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文化的浪漫
秦陵考古又有新发现?真实的秦始皇陵比你想得还要神奇
铭记英雄,不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