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荔枝今天地头价(广东荔枝今年预计减产四成)
2022年广东荔枝今天地头价(广东荔枝今年预计减产四成)在粤西,湛江地区因以早熟品种‘妃子笑’、‘白糖罂’为主,减产幅度最小,预计较2018年减产20%左右;而茂名地区也因以早中熟品种‘黑叶’、‘白糖罂’、‘妃子笑’为主,预计较2018年减产约40%。因主要品种不同,全省不同产区荔枝减产幅度也有较大差异。根据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预测,珠三角地区种植的荔枝减产幅度最大,预计比去年减产六成以上。为什么今年荔枝减产这么严重?据分析,2018年历史最高产量透支了树体的营养,导致树势减弱,后期即使加强技术管理也难以完全恢复树势。同时还有气候和天气的原因。中晚熟品种花芽分化关键时段气温较同期高1-2℃,导致花芽分化不完全;2019年1月下旬-3月中旬花芽萌动、抽穗期,多次的低温阴雨天气影响花芽萌动,成花量大幅减少;2019年4月上旬至今为花后坐果期,连绵阴雨、间或大雨和暴雨,中晚熟品种生理落果严重。珠三角产区将减产六成以上
南都讯 记者 李文 通讯员粤农农轩 5月10日,南都记者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今年广东荔枝产量大幅减产已成定局,同比减产约40%。其中“桂味”品种减产幅度将达到九成,珠三角产区荔枝减产将超六成。
荔枝减产将意味着荔枝价格行情向好,销售压力趋缓。农业部门分析,从近段时间荔枝早熟品种地头价看,粤西高州的‘三月红’15-20元/斤,湛江徐闻的‘白糖罂’10-15元/斤,应该是该类品种近十年来的最高价格区间。
广东珠海斗门镇添源果场,负责人赖老板告诉记者,即将在6月初上市的妃子笑品种,减产至五至六成,而桂味、糯米糍减产最为严重,与去年相比,预计减产八至九成。南都记者袁平峰摄
“桂味”减产将达九成
据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分析,荔枝不同品种减产幅度有较大差异,以‘桂味’减产幅度最大,同比减产约90%,‘糯米糍’、‘怀枝’同比减产约80%,‘黑叶’、‘鸡嘴荔’同比减产约40%以上,‘白糖罂’、‘妃子笑’等早熟品种影响略小,同比减产约20%。
为什么今年荔枝减产这么严重?据分析,2018年历史最高产量透支了树体的营养,导致树势减弱,后期即使加强技术管理也难以完全恢复树势。
同时还有气候和天气的原因。中晚熟品种花芽分化关键时段气温较同期高1-2℃,导致花芽分化不完全;2019年1月下旬-3月中旬花芽萌动、抽穗期,多次的低温阴雨天气影响花芽萌动,成花量大幅减少;2019年4月上旬至今为花后坐果期,连绵阴雨、间或大雨和暴雨,中晚熟品种生理落果严重。
珠三角产区将减产六成以上
因主要品种不同,全省不同产区荔枝减产幅度也有较大差异。根据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预测,珠三角地区种植的荔枝减产幅度最大,预计比去年减产六成以上。
在粤西,湛江地区因以早熟品种‘妃子笑’、‘白糖罂’为主,减产幅度最小,预计较2018年减产20%左右;而茂名地区也因以早中熟品种‘黑叶’、‘白糖罂’、‘妃子笑’为主,预计较2018年减产约40%。
在珠三角,广州、东莞、惠州地区则以中晚熟品种‘桂味’、‘糯米糍’、‘怀枝’及其它优质晚熟品种‘井岗红糯’、‘仙进奉’等为主,减产幅度最大,预计较2018年减产60%以上。
在粤东,惠来、汕尾、海丰、汕头、普宁等地区以中熟品种‘黑叶’占比最大,预计较2018年减产50%左右。
推动广东荔枝“走出去”
在荔枝销售方面,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实施荔枝“12221”行动计划,组织全社会各方资源推进荔枝的销售和出口;召开“2019年广东省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研判今年荔枝产销形势。5月13日,省农业农村厅将联合多部门和东莞市,举办以“一带一路 甜蜜出发”为主题的广东荔枝丝路行活动,推动广东荔枝“走出去”,让广东荔枝成为广东省对外交流的靓丽名片。
各荔枝主产区政府也在行动,一方面落实政策性岭南水果保险政策,推行荔枝种植保险,为荔枝产业保驾护航;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品牌打造和营销工作。
茂名市、惠州市等荔枝主产区通过媒体、网络、推介会、招商会等形式,向国内外推介广东荔枝;茂名市持续推进“茂名荔枝”地理标志产品及区域品牌商标工作,逐步推进电商销售包装“茂名荔枝”商标全覆盖;广州市从化区将继续推出“定制荔枝”模式,开展“荔枝 ”系列活动,促进荔枝从传统的自产自销向产品定制、定向销售转变。
省农业农村厅也提醒各产区果农,需加强坐果期管理,促进保果壮果,重点在连绵阴雨天气条件下在停雨的间歇期,应用高效营养型叶面肥,结合病虫防控,确保果实品质,提升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