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楼和板楼哪个升值(贝壳苏州买房必看)
塔楼和板楼哪个升值(贝壳苏州买房必看)高层板楼>16层。小高层板楼是7-15层之间;板楼所在的建筑楼层一般不会太高,一般是指“东西长、南北短”的楼型:一般来说不超过12层。多层板楼<6层;
我们去买房时,经常能听到这样的介绍:“我们这个是纯板楼!”
但是你真的知道什么是板楼,什么是塔楼吗?这两个又有什么区别,什么利弊呢?
这一次我们就针对“板楼”“塔楼”给小伙伴们科普一下。
✍板楼
板楼所在的建筑楼层一般不会太高,一般是指“东西长、南北短”的楼型:
-
一般来说不超过12层。
-
多层板楼<6层;
-
小高层板楼是7-15层之间;
-
高层板楼>16层。
从平面图上看,长度明显大于宽度;一般是一梯2-4户。
板楼的类型一般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长走廊式板楼,这种类型多见于80年代的板楼,指各个住户靠长走廊连在一起。
另一种是单元式拼接板楼,若干单元连接在一起的板楼,这种板楼是现在主要的板楼结构。
与长廊式板楼相比,单元式拼接式板楼保证了一定的面宽,这样的话日照就会很充分,各功能区配置也更完善。
单元式拼接板楼楼体上增加了开槽,形成了明厨明卫,舒适度也有所提高。
✍塔楼
塔楼和板楼的特点是相对应的。
塔楼大多属于高层建筑,建筑显得比较“高瘦”,一般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12-35层,一梯4-12户。
在平面图上看,一般长度和宽度是大致相同的。以电梯、楼梯为布局核心,向四面走进入户内。
总的来说,板楼宽而矮;而塔楼的外观看上去就像一座高塔。
优点
(1)板楼采光通风好
多数板楼为正南北方向,进深15米左右,南北通透,便于采光通风。而且板楼户型方正,少了很多边边角角,空间利用率更高,设计上更容易出精品。
相较而言,塔楼户型内部的厨房、餐厅与洗手间往往不可直接采光、通风,“暗厨暗卫”较多。
(2)板楼使用率高
板楼使用率通常高达90%,普遍比塔楼户型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
这是因为每幢楼的公摊面积会均分到每个业主头上,一幢塔楼的电梯井、后梯厅、楼道等公共设施面积更大,所以得房率相对较低。
(3)面积使用率高
塔楼都会设置有电梯井,候梯厅、变配电机房等公共设施,这部分的面积通常算入平摊每个业主的头上。
同样购买100平的房子,板楼的实际面积会比塔楼的实际面积起码大出10个平方,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4)板楼物业管理成本不高
一般来说,板楼的管理成本普遍比塔楼低,仅外墙粉刷的日常维护费用就比塔楼便宜很多。而且,多层板楼可以不设电梯,不设变频供水系统,每个月物业管理费用自然会便宜许多。
(5)板楼住户少,比较安静
板楼一般一梯2-4户,这样的设计自然而然会比较清静一些,而塔楼则是一梯4-12户,居住密度高。
因此相较而言,板楼的居住环境和舒适度远高于塔楼。
缺点
(1)价格高
由于板楼所在的楼层比较低,而现在开发商一般都会修建一些高层,出售的房屋套数才会多一些,像板楼这种楼层要求不高、一梯两户的项目,尽管居住舒适度很强,在同等条件下,板楼的价格也会更高一些。
(2)不易改造
鉴于板楼的构造与建筑形式,板楼室内的大多数墙体起承重作用,不可以随意拆除,虽然可利用面积大,但可供改造的空间小,只能是别人怎么设计,业主就怎么布置,限制性大。
(1)房价较低
塔楼的楼层高,总户数多,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比较高,能更好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有效降低每平方米的房价。
(2)户型易于改造
塔楼大多采用大框架结构,除了少数承重梁之外,户外分隔墙基本都可以拆改,某些塔楼甚至可以将整层楼面打通,灵活分割户型。
塔楼结构强度比板楼高,抗震性与安全性好。
(3)视野比较开阔
塔楼的楼层高,视野比较开阔,这一点是板楼住户无法体验到的。
缺点
(1)采光通风效果不佳
塔楼所在的一层有多个住户,一个单元居住人数远高于板楼一个单元的住户,再加上构造形成的原因,死角较多,总有一些业主家中的采光、通风受到影响,影响居住环境。
(2)使用率低
使用率低是塔楼自身形成所带来的一个劣势,因每栋楼的住户较多,公共面积占用空间随之增大,公摊面积也变大。
(3)水压不足
塔楼大多是高层建筑,二三十层是正常高度。
对于高层住户来说,担心的莫过于用水用电问题,水压不够,供不上水,一旦停水停电,生活都是问题。
(4)容易出现无采光的暗厨、暗卫
受制于塔楼的结构设计,边套很大概率会出现没有采光的厨房和卫生间。
价格上,塔楼比板楼要便宜些,往往对于有买房刚需的人群可能更具有吸引力;
但是如果是更加看重住房的舒适度,那么板楼还是好一些。
注:本文由德佑经纪人刘钦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