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到底有多乱多可怕(内娱有多假)
内娱到底有多乱多可怕(内娱有多假)甚至衍生出一个新词“高袁反应”。剪辑成《小时代后传》&《甄嬛传新编》。还有UP主模仿两位当事人进行二次创作。设置成WiFi密码:mysqgwlszjdlytslozskysdmkyky(没有斯琴高娃老师最近打了羊胎素了哦这是可以说的吗可以可以)
前几天,一个十年前的梗猝不及防地火了。
——“羊胎素”。
一夜之间,全网流传着新的互联网句式:
“皮都展开了”“这是可以说的吗”“那倒不是因为这个”
还有UP主模仿两位当事人进行二次创作。
设置成WiFi密码:
mysqgwlszjdlytslozskysdmkyky(没有斯琴高娃老师最近打了羊胎素了哦这是可以说的吗可以可以)
剪辑成《小时代后传》&《甄嬛传新编》。
甚至衍生出一个新词“高袁反应”。
事情要从斯琴高娃老师和袁立的一段采访视频说起。
2012年电视剧《母亲母亲》的发布会上,记者不停地追问袁立怀孕的问题。
而袁立明显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于是突然搬出了一记重锤来转移话题:
“斯琴高娃老师打了羊胎素了。”
刚说完又“无辜”地给了斯琴高娃致命一击:“这是可以说的吗?”
此刻的斯琴高娃老师只得保持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哦,可以可以。”
于是,袁立彻底放飞:
“我们拍戏拍的皮肤都皱了。”
“高娃老师的羊胎素打了有什么效果吗?皮是不是展开了?”
事已至此,面对袁立的死亡追问,斯琴高娃老师大脑飞速运转,贡献出了“羊胎素梗”中的经典金句:
“那倒不是因为这个。”
“它是从内到外的。”
“它提高免疫。”
(完整视频在这)
笑归笑,玩梗归玩梗。
但,她姐确实没想到,一段10年的梗能爆火到这种程度。
毕竟那些年的娱乐圈抓马名场面,精彩到都可以让人感叹一句:“这是可以说的吗?”
(注:本文部分内容可能引起粉丝不适,若有得罪,先给大家鞠上一躬)
娱乐圈的“撕X”名场面
以前的娱乐圈“互撕”到底有多“精彩”?
答:戏里戏外,明枪暗箭。
精彩场面一:章子怡VS范冰冰
2009年,“四旦双冰”之中的章子怡和范冰冰一起合作拍了部电影《非常完美》。
这是章子怡从好莱坞回国后参与制作的第一部影片。
剧情很简单,讲述了漫画家苏菲(章子怡 饰)与女明星王菁菁(范冰冰饰)之间的一段“夺情大战”。
两人戏中撕得不可开交,戏外也展开了一番较量。
电影宣传期间,两人到《鲁豫有约》做客。
一开始,鲁豫和范冰冰讨论女二的人设,角色不够可爱,不好演。
范冰冰说:“确实挺难得,因为我本身并不是那样,但后来我想我就演章子怡就好了。”
章子怡也不吃亏,立马笑盈盈地反驳。
先是内涵范冰冰的性格:
“你怎么不说你演的是你自己呢?”
“冰冰演的时候我就在边上看,心想天呐,谁敢娶这个女人。”
再暗讽范冰冰的业务能力:
“我也想美艳,但我没这条件。”
“她太适合了,她就是个明星。”
三言两语之间,已是刀光剑影。
不过,范冰冰也毫不示弱,再一次强调自己演的是章。
但章子怡丝毫没有停战的意思,后面聊到恋爱时是否会照顾人的话题,迅速接了一句:“哎,那你就快点生个小孩吧”。
此话一出,全场沉默。
如果说,这一场以章子怡的“胜利”结束,和那英的那场交锋,章子怡多少有些“吃瘪”。
精彩场面二:那英VS章子怡
2013年,章子怡被邀请担任《中国最强音》的导师。
一次活动中,记者问那英,怎么看待章子怡去当歌唱节目评委?
那英张嘴就答:
“我祝她成功吧,因为这个很难。”
“这唱歌的技术,隔行如隔山。这是我对她的劝告。”
顺带讽刺一番:“我也不知道节目组为什么找她,可能是在造型上,起到一个作用吧。”
但要知道,那时章子怡就在一米外的地方拍照。
记者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转头拿了那英的话去问章子怡。
章子怡尬笑:“我准备今天晚上跟那英姐取取经。”
黄轩还微博直播打架。
前有郑爽公开承认整容、许晴在《花少2》内涵嘉宾。
“嗯......我觉得很正常的事情吧。”
“晴姐你哪一季玩得开心?”
“上一季。“
“为什么?”
“因为上一季的人正常。”
后有《快乐男声》现场,陈坤朝谢霆锋砸耳机,谢霆锋骂陈坤“是大便”。
其实,若论语出惊人,曾经的明星微博,放到现在可以炸掉娱乐圈。
……
谁能想到,明星打起嘴仗,跟小学生互撕没有任何两样。
各种名场面,放到今天多少有些难以想象,且显得“不体面”。
但至少,在这些不体面之中,你还能窥见明星们真实的一面。
明星的“真实”有多难得?
其实,若论语出惊人,曾经的明星微博,放到现在可以炸掉娱乐圈。
最经典的,当属那英那句:
“妈的,最烦装X的人!”。
这句话火到什么程度呢?
那英发这条微博的日子,都成了一个值得纪念的时间节点。
#那英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
再考古那时的明星微博,发现多得是那英这般“耿直”的发言。
那时的明星,大多都把微博当朋友圈。
《宫》爆火的时候,杨幂和冯绍峰被传绯闻。
杨幂直接在微博发了两人的合照喊话冯绍峰:
“内个谁,有人说咱俩谈恋爱了是吗?哈哈,我怎么都不知道这个事儿啊?”
冯绍峰也不避嫌,转发这条微博回复:“是吗?真的假的,要不咱俩就谈吧,看照片咱俩还挺有夫妻相的。”
搁现在,不是明星避之不及,就是双方粉丝要掐个昏天暗地。
杨幂曾经在微博发过一张泡泡浴的照片,评论区的尺度也可见一斑。
王仁君转发:“咱能别这么性感吗?”
杨幂回:“打动你了吗老王?”
王仁君:“好东西我可不希望与其他人分享。”
那个时候,杨幂敢把所有的情绪都写在微博上面。
马天宇在微博追星是家常便饭。
井柏然还没退网,废话一篇接一篇。
黄轩还微博直播打架。
胡军的微博让人窥见什么是“不服输的中年艺术家”。
钢铁直男吴京那时还是单身,发微博要么是“剩男怀春”。
“来剩男的怀里,或者,让剩男住进你心里。”
要么是和“死鬼”段奕宏打情骂俏。
但是,不是庆祝一个人红了40年
但如今呢?
那英的“直言直语”很少说了。
井柏然后来被铺天盖地的网友攻击,写下“微博再见”。
虽然已回归微博,但也谨慎了许多。
很多明星直接将微博设置为半年可见,除了广告,就只剩下精修图和团队准备好的乏味文案。
那些曾经在微博讲段子、将微博当成朋友圈,娱乐放松、真实亲切的时代,似是再也回不去了。
现在娱乐圈还有真人吗?
《十三邀》里,郝蕾向许知远讲了这么一件事。
某红毯活动。
前一天晚上,郝蕾还在和某女明星聊的相谈甚欢。
然而,第二天,郝蕾跑上去打招呼:“昨天怎么样,有没有宿醉啊?”
没想到对方装作不认识她,只挤出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笑容。
一个小小的细节,一语道破行业的现状:
每个人都在塑造自己的形象,但那些真实的东西却消失不见了。
郝蕾无法理解这种“假”,“我觉得大部分的人不真实,而且他们已经习惯了不真实。”
敢说的郝蕾揭露了一个事实,但明星们已经不敢说了。
取而代之的是什么?
各个秉承着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的原则,求生欲爆棚。
张新成直播,看到留言出现“cpa”被吓到慌神,生动诠释了什么叫“知网后遗症”。
周深聊起星座都要端水。
丁禹兮被人夸帅哥后,瞳孔都在用力否认。
他们不设人设,没那么多避讳。
什么问题能问、什么问题不能问、什么能发、什么不能发……
一切都在朝着一个方向狂奔——
只有完美的人设,没有有瑕疵的真人。
当这样的行为成为了一种风气,靠人设而不是专业能力吃饭的明星,也越来越多。
他们一个个活成了包装精美的盲盒,但包装底下的东西,是否真的完美无瑕呢?
看看娱乐圈明星们的塌房速度就知道了。
一切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越不说越假,越假越不敢说。
但“人”终究活不成“人设”,只是这点,很多明星直到塌房才懂得。
而在那之前,他们不是审视自己的行为、精进自己的业务、丰富自己的阅历,而是不断地给虚假的人设添砖加瓦,直到本就没有根基的大厦坍塌。
说到底,为什么我们怀念那个明星什么都敢说的时代呢?
我们怀念的,不只是他们的“敢说”。
而是他们的真实、有趣、鲜活。
叶童被问及拍戏有没有爱上过对手戏演员,毫不犹豫地说:“哇,我整天都爱上他们。”
她答得坦坦荡荡:
“绝对是贪慕虚荣。这是事实,不怕说出来,而且也不是丑事啊。”
他们不设人设,没那么多避讳。
敢说,也敢负责到底。
人无完人,明星亦是。
只不过,有人坚守自己的底线,不断变得更加优秀。
有人,在巨大权利财富的诱惑下,丧失底线,从顶峰跌落。
我不禁想起去年出道40周年的刘德华说得那段话:
你们看到的每一幕
只是一个普通人叫刘德华
每天辛辛苦苦工作的结果
40年了,庆祝当然要庆祝
但是,不是庆祝一个人红了40年
是庆祝一个人认认真真地工作40年
点个「在看」,与大家共勉。
愿娱乐圈能风清气朗,简单直接。
更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得真实自在,无愧于心。她刊
自在,无愧于心。她刊
自在,无愧于心。她刊
她刊
自在,无愧于心。她刊
无愧于心。她刊
。她刊
无愧于心。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