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笑傲江湖少林是不是最强的(笑傲江湖少林寺三战)

笑傲江湖少林是不是最强的(笑傲江湖少林寺三战)诸君以为何如呢?话说,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后记中写到:“因为想写的是一些普遍性格,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所以本书没有历史背景,这表示,类似的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其实,《笑傲江湖》的故事不过是历朝历代各种尔虞我诈斗争中一个较浅层次的描述,和真实的历史故事相比,那还差得远了!方证大师和冲虚道长后来到恒山派参加令狐冲的掌门大典时,就在悬空寺对令狐冲全面剖析左冷禅的谋划,其实这两位江湖大佬担心的从来不是什么魔教中人戕害武林,而是名门正派当中有人想一统江湖。别看日月神教里面,那些教徒一直都叫着“千秋万载,一统江湖”,但是在东方不败治下,所谓的“千秋万载,一统江湖”已经仅仅成为日月神教的一句口号了。但是,关于日月神教内部的情况,方证大师不知道,如果我们把自己代入到方证大师那个位置,再来看这个“三战”的提议,好像就豁然开朗了。任我行与东方不败的矛盾,任我行自己都说出来了,作为名门正派的领袖,难道不

其实侠客君一直认为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不能偏离了文学性这个方向,但是很多文学作品由于作者创作时所处的时代因素,很可能会在作品之中隐晦地表达某些自己的思想,面对这些作品,我们固然可以脱离文学范畴去讨论,却切不可过分拔高了,否则很容易引起类似于古代“文字狱”式的浩劫。比如,姚某某那篇评论吴某新编历史剧的文章就成了我国一项重大事件的导火索,而这一重大事件对我国历史进程带来的影响,中央早有定性,然而在当今社会竟然出现不少人要为那件历史事件平反、为那些早已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人招魂,这让侠客君觉得很不可思议,最让人反感的是这些人还披上了爱国这样高大上的一层外衣。中央对那件事情的定性,的确证明了我党的英明!

笑傲江湖少林是不是最强的(笑傲江湖少林寺三战)(1)

关于金庸先生的小说,特别是后期的几部小说,《笑傲江湖》、《天龙八部》、《鹿鼎记》由于其诞生的年代的特殊性,里面确实有些超跃文学性的东西,比如很多内容很明显就可以看出是在反对当年那一重大事件。比如,三部小说中都出现了某些门派组织下属阿谀奉承上级的无耻谰言,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在侠客君提到的三部小说中,又以《笑傲江湖》读起来最有意思。今天侠客君说的少林寺中的三战,也是意味深长的三场战斗。这三战有意思,任我行一人对上了少林方丈方证大师和嵩山派掌门左冷禅,然后任我行叫出令狐冲来出战冲虚道长,冲虚道长居然避而不战,最后岳不群与令狐冲大战,以岳不群右腕被刺伤并自己用内功震断腿骨结束。其实按照常理来看,这三战根本就不可能出现,毕竟任我行一方仅仅只有他自己和向问天、任盈盈三个人,再加上一个令狐冲也不过四个人,而对方却是除了恒山派,五岳剑派掌门齐聚,另外还有少林、武当、昆仑等诸派掌门及丐帮帮主,这些人都是名门正派中的高手耆老。左冷禅就直接对任我行说了:“阁下来到少林,戕害良善,今日再想全身而退,可太把我们这些人不放在眼里了。你说我们倚多为胜也好,不讲武林规矩也好。你杀了我嵩山派门下弟子,眼放着左冷禅在此,今日要领教阁下高招。”

笑傲江湖少林是不是最强的(笑傲江湖少林寺三战)(2)

若按照左冷禅的做法,那就是将任我行等人一骨脑杀了最好,但是作为东道主的少林方丈方证大师却对冲虚道长的提议极为推崇,那冲虚道长的提议却是:“我们不倚多为胜,你也不可胡乱杀人。大家公公平平,以武功决胜败。你们三位,和我们之中的三个人比斗三场,三战两胜。”明明己方有人数优势,可以完胜对方,方证大师和冲虚道长却抱团取暖,要和对方单打独斗,这却是为何?按照方证大师和冲虚道长的想法,那就是要一力维持江湖上的平衡。

方证大师和冲虚道长后来到恒山派参加令狐冲的掌门大典时,就在悬空寺对令狐冲全面剖析左冷禅的谋划,其实这两位江湖大佬担心的从来不是什么魔教中人戕害武林,而是名门正派当中有人想一统江湖。别看日月神教里面,那些教徒一直都叫着“千秋万载,一统江湖”,但是在东方不败治下,所谓的“千秋万载,一统江湖”已经仅仅成为日月神教的一句口号了。但是,关于日月神教内部的情况,方证大师不知道,如果我们把自己代入到方证大师那个位置,再来看这个“三战”的提议,好像就豁然开朗了。任我行与东方不败的矛盾,任我行自己都说出来了,作为名门正派的领袖,难道不希望对手日月神教越乱越好,任我行去找东方不败要重夺教主之位,肯定会让日月神教乱上一阵子。

笑傲江湖少林是不是最强的(笑傲江湖少林寺三战)(3)

更何况,左冷禅一直想把方证大师这位少林方丈拖到名门正派与魔教争斗的前线。比如,针对群豪大张旗鼓到少林寺来迎接任盈盈这件事情,方证大师采取的策略是避而不战,连少林的根本之地都放弃了,可是左冷禅却根据形势设下埋伏,进而坚壁清野,想将那些人困死在少林寺。这么一大批人死在少林寺里面,就算真相并不是少林出的手,但别人也会认为是少林寺将这批人弄死了,到时候少林可真是“黄泥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方证大师这一等聪明的人,怎么可能会想不到这一点,于是他就装傻,明知寺中有暗道,就是不管让一众人逃出生天来。定闲、定逸二位师太命丧少林寺,无论凶手是谁,其目的恐怕都是想挑拨恒山与少林的矛盾,让少林在反对五岳并派这件事情的影响力减弱。只可惜,策划在少林刺杀两位师太的凶手怎么也没想到,定闲师太在临死之前会棋一招,让令狐冲接任掌门。令狐冲是亲少林的人物,在他治下的恒山派自然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把杀害两位师太的罪过算在少林头上,更何况此后他的掌门大典上,方证大师还亲上恒山为他撑腰。

所以,把这前前后后的一系列事情连起来看,少林寺中“三战”可谓是微妙之极。也把各大名门正派掌门的手腕全部都展现出来了!左冷禅是恨不得借任我行等人立威,是以在悬空寺密议时冲虚道长会说“那日任我行使诡计占了方证大师的上风,左冷禅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本来那也算不了甚么,但武林中无知之徒不免会说:‘方证大师敌不过任我行,任我行又敌不过左冷禅……’”和“可是经此一战,左冷禅的名头终究又响了不少”这样的话了。而方证大师和冲虚道长则是典型地想方设法放过任我行等人,不仅可以搞乱日月神教内部,同时还能以此制衡左冷禅,保持当时江湖上各大势力的平衡,可谓“一石多鸟”!

笑傲江湖少林是不是最强的(笑傲江湖少林寺三战)(4)

话说,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后记中写到:“因为想写的是一些普遍性格,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所以本书没有历史背景,这表示,类似的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其实,《笑傲江湖》的故事不过是历朝历代各种尔虞我诈斗争中一个较浅层次的描述,和真实的历史故事相比,那还差得远了!

诸君以为何如呢?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