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健脾祛湿效果好吗(补养脾胃的时节到了)
芒种健脾祛湿效果好吗(补养脾胃的时节到了)《本草新编》:薏苡,味甘淡,气微凉,性微降而渗,故能去湿利水。薏米性寒,不能长期用,阳虚的人更是不适合单用。祛湿百搭:煮粥煲汤随手放一些说到祛湿,很多朋友会想到“红豆薏米水”,祛湿很强,但这些细节一定要知道。1、薏米:祛下半身的湿
夏天,是一个容易产生湿气的季节。
天气炎热,体表阳气旺盛,脾胃虚寒,运化水谷的能力下降,容易产生湿浊。南方进入梅雨季,潮湿闷热,北方迎来最热的时间,都会加重这个影响。
内外相感,气虚质、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这类体质偏虚或者偏湿的朋友而言,身体会明显感觉不舒服。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适合夏季日常煮水喝,健脾祛湿、养心补气的食物,希望能帮助大家缓解身体的不适。
祛湿百搭:煮粥煲汤随手放一些
说到祛湿,很多朋友会想到“红豆薏米水”,祛湿很强,但这些细节一定要知道。
1、薏米:祛下半身的湿
薏米性寒,不能长期用,阳虚的人更是不适合单用。
《本草新编》:薏苡,味甘淡,气微凉,性微降而渗,故能去湿利水。
薏仁「祛湿」是通过便便从下祛的。吃薏仁后,二便增多,甚至腹泻,都是正常的排湿现象,只要不胃疼、排便后不劳累,体力无恙就好。
《本草新编》: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视病之轻重,准用药之多寡,则阴阳不伤,而湿病易去。
薏仁不仅祛湿,而且不损耗「真阴之气」,平常煲汤煮粥时都可以随手放上一些。最宜「湿盛在下」,比如脚气、下肢水肿、风湿痹痛、小便频繁、大便不成型、阴囊潮湿、白带量多、有异味,都可以用。
2、红豆要买对:消肿祛湿
我们常说的红豆,是胖胖的圆滚滚的那种,通常煮成豆沙做甜品,而中医提到红豆,则是瘦瘦的赤小豆。
赤小豆和红豆色泽接近,长相却不一样。赤小豆细长,颗粒比红豆小;红豆呈圆柱状,为暗棕红色。性质和营养成分也有区别,赤小豆功效强些,所以中医入药都用赤小豆,而红豆则只供一般食用。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归心、小肠经。
《本草纲目》说:其性下行,通乎小肠,能入阴分,治有形之病。故行津液、利小便,消胀除肿。
「治有形之病」,如果身体的湿浊已经「有形」了,比如浮肿、腹胀,或者原本就尿多、便秘最适合。
在祛湿的季节作为常规养生喝一些就好,不要当成神药天天喝几个月。血虚的人也不要喝太多,容易伤阴血。
3、白扁豆:祛暑湿最适合夏天
健脾的食材中,李时珍最喜欢它,称它为脾之谷。
《本草纲目》: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
它性味平和,健脾益气,调节身体水液代谢的通道,升清气降浊气,专门调理中焦脾胃问题,消除暑湿而解毒。
白扁豆性温味甘淡,健脾安肠胃,和中化湿,消暑解毒,夏天身体发沉,无力,吃东西没胃口,头晕中暑都可以吃一些。
注意:寒气特别重,严重到腹胀、腹痛、面色发青、手脚冰凉的人不宜吃白扁豆。
4、陈皮:痰湿最适合
这里特别推荐一下陈皮,它味苦可以燥湿,而且性温,不伤阳气。
《泊宅编》:橘皮宽膈降气、消痰饮极有殊功。
《本草纲目》:橘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
湿气就像冲凉房的水雾,痰饮就像积在地板缝隙上滑滑的东西,积攒的多了,阻滞气血问题会更严重,身体胖的明显,也容易咳出痰液这种实质的东西。
平常痰多,嘴里黏腻不爽,容易恶心,胃口差,舌头胖大有齿痕,体胖的人,痰湿体质都可以用陈皮泡水喝,清理体内已经积攒成规模的痰湿。
广东人炖肉会放小片陈皮,容易炖烂炖香,煮花生豆类时也习惯加少许陈皮,这样煮出来的花生豆子吃下去不容易胀气,还特别香甜,大家也可以试试。
夏季常喝:扁鹊三豆饮
《遵生八笺》: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不可一于热也。
菽,指豆类,如绿豆,黄豆、黑豆,豌豆,红豆等,大多性凉或性平。
夏季炎热耗气伤阴,而最近降雨多,湿气重,适合多吃些豆类。煮饭熬粥时放些豆子,制成豆饭或豆粥,既防暑热也能健脾祛湿。
湿气重的朋友建议大家夏季用薏仁、赤小豆、陈皮煮水喝,胃寒怕凉可以加些生姜,白扁豆则推荐加在日常饮食中。
湿气不是特别重,夏季日常可以煮扁鹊三豆饮喝,可以健脾祛湿,补肾清心,也能帮助睡眠,改善皮肤的各种出油、痘疮湿疹。
材料(无忌老师方):
黑豆10克,绿豆10克,赤小豆10克,桂花1克,冰糖适量(月经期或胃寒者用红糖)
黑豆:调补心肾,安神助眠,滋养肾阴,壮肾气。
绿豆:排出体内热毒,养心助眠,改善皮肤问题。
赤小豆:去除体内湿气,清暑湿,有助于减肥,没有浮肿可以换成黄豆。
桂花:温胃散寒,舒缓情绪。(可以不放,如果肝郁,也可换玫瑰花)
1.将豆子洗净,浸泡1个小时以上。(泡好的水不要倒掉,满满的花青素在里面)
2.加水1200毫升,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待豆子煮开花后放入桂花、冰糖(月经期或胃寒者用红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
怎么吃?
一周2-3次,煮汤喝水,不用吃豆子。
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额外添加更适合你的东西一起来煮:
- 爱出虚汗——加麦仁
- 咳痰多——加陈皮
- 脾胃虚寒、怕凉、易腹泻——加大枣生姜
- 心火旺,睡眠不好,口舌生疮——加带芯莲子
- 夏季饮水多不解渴、胃口差、心烦急躁、手脚心热——加乌梅
- 心血虚,特别是不睡午觉会感觉心率不齐、精力不济——加桂圆
心火旺的朋友可以加一些莲子、桂圆、大枣一起泡水喝,上火同时腿脚凉的上热下寒体质则可以在日常饮食中额外加些肉桂。
夏季暑热相蒸,身体出汗增加,有助于排湿浊清热毒,所以别老怕热呆在空调房,容易把湿、热垃圾留在体内。
夏天吃好,再出出汗,湿气重带来的头蒙头晕,身体发沉,胃口差等问题才会好的更快哦~
关注你的健康困扰,关心你的饮食起居,关注活法儿,每天一篇新鲜养生干货送给你,我们一起追求美好生活和健康养生。感谢阅读,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