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上海地方留声机哪里卖(留声机里的上海)

上海地方留声机哪里卖(留声机里的上海)由这首歌引开来,陈钢老师提到一个观点,他说你们注意过没有, 99%的上海老歌都是情歌,且都是由女人演唱的。我迅速在脑中回想了几首自己熟悉的上海老歌,还真的是。陈钢老师又说,这些情歌表现老上海人对爱对美的追求,即使处在动乱时代,人们仍没有丧失对美好的向往,就像张爱玲曾在《谈音乐》里写过的一个片断。孤岛时期的某天深夜,张爱玲在家里听到远处跳舞厅传来的音乐:“蔷薇蔷薇处处开。”当时听到这首欢快的歌她不禁感慨连连,于是这样写道:“在这样凶残的,大而破的夜晚,给它到处开起蔷薇花来,是不能想象的事,然而这女人还是细声细气很乐观地说是开着的。即使不过是绸绢的蔷薇,缀在帐顶、灯罩、帽檐、袖口、鞋尖、阳伞上,那幼小的圆满也有它的可爱可亲。”讲座上,陈钢老师还提到他父亲创作的《苏州河边》:“河边/只有我们两个/星星在笑/风儿在讥/轻轻吹起我的衣角……”《苏州河边》是首情歌,当年由姚莉和她的哥哥姚敏一起对唱,有

上海图书馆每年会举办一些公益性免费讲座,有时我会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去听。

春节期间,去听了场音乐讲座——《上海老歌,我们难忘的记忆》,主讲人是著名作曲家陈钢老师。

上海地方留声机哪里卖(留声机里的上海)(1)

唱片上的姚莉。

讲座开始,陈老师弹了首应时应景的曲子《恭喜恭喜》:“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这首曲子每逢过年我们就能听到,很有新春喜庆的气氛。

最初,同大多数听众一样,我以为《恭喜恭喜》是首贺年歌,其实不对。陈钢老师说,这支曲子是他的父亲陈歌辛写的,当时是为庆祝抗战胜利而写。抗战胜利后,人们从战火纷飞的恐惧中解放出来,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见面就互道恭喜恭喜。

陈歌辛是当时上海滩流行音乐的代表性人物,写了很多家喻户晓的歌。他的歌,搭配周璇、姚莉、李香兰等上海滩七大歌后的歌喉,是每一提到老上海,我就马上能联想到的标配之一。留声机里的上海老歌,有种特别的韵味,听着听着就让人想到百乐门、霞飞路、和平饭店,沉浸到一种薄如轻纱的氛围中。

姚莉唱过一首《玫瑰玫瑰我爱你》,这是电影《天涯歌女》里的插曲。陈钢老师提到电影《枕边书》里也有引用这首歌。《枕边书》的导演是英国人,他是怎么知道这首歌的呢?陈钢老师很好奇,于是写信去问。导演说他的父亲二战结束后从上海回到家乡,每天洗澡时就唱这首歌,让年幼的他记忆犹新,于是,几十年后在自己的作品中植入了这首歌。由此可见,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即使听不懂歌词,也能找到心灵的共鸣。如今,我们仍可以在综艺节目的舞台上听到翻唱版的《玫瑰玫瑰我爱你》,谁能想到它是一首70多年前的歌呢?

讲座上,陈钢老师还提到他父亲创作的《苏州河边》:“河边/只有我们两个/星星在笑/风儿在讥/轻轻吹起我的衣角……”《苏州河边》是首情歌,当年由姚莉和她的哥哥姚敏一起对唱,有些字眼的发音和现在不一样,听来特别有年代感,我很喜欢这首歌。

由这首歌引开来,陈钢老师提到一个观点,他说你们注意过没有, 99%的上海老歌都是情歌,且都是由女人演唱的。我迅速在脑中回想了几首自己熟悉的上海老歌,还真的是。陈钢老师又说,这些情歌表现老上海人对爱对美的追求,即使处在动乱时代,人们仍没有丧失对美好的向往,就像张爱玲曾在《谈音乐》里写过的一个片断。孤岛时期的某天深夜,张爱玲在家里听到远处跳舞厅传来的音乐:“蔷薇蔷薇处处开。”当时听到这首欢快的歌她不禁感慨连连,于是这样写道:“在这样凶残的,大而破的夜晚,给它到处开起蔷薇花来,是不能想象的事,然而这女人还是细声细气很乐观地说是开着的。即使不过是绸绢的蔷薇,缀在帐顶、灯罩、帽檐、袖口、鞋尖、阳伞上,那幼小的圆满也有它的可爱可亲。”

《蔷薇处处开》这首歌,当时原唱是七大歌后之一的龚秋霞,是同名电影《蔷薇处处开》里的主题曲,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春天的感觉。只可惜我们现在看不到这些黑白老影片了,只能在歌声中感受那些年的上海味道。

说说情歌之外的上海老歌。陈歌辛写过一首不是情歌的上海老歌,名叫《可爱的早晨》:“好花在歌声中开/蜜蜂儿向着琴声里来/这里的早晨真自在/这里的早晨真可爱。”歌词直白易懂,曲调悠扬婉转,描述了一个可爱而明快的上海的早晨。与《可爱的早晨》相对应的还有一首《讨厌的早晨》,曲作者是黎锦光。当年,和陈歌辛一样,黎锦光也是上海滩流行歌曲的代表人物。

《讨厌的早晨》歌词写得很接地气,市井烟火味浓郁,非常有画面感:“粪车是我们的报晓鸡/多少的声音都跟着它起/前门叫卖糖/后门叫卖米/哭声震天是二房东的小弟弟/双脚乱跳是三层楼的小东西/只有卖报的呼声/比较有书卷气。”我之前既没有听过《可爱的早晨》,也没有听过《讨厌的早晨》,两首连着一起听,倒是蛮有趣味。这两首歌都是电影《鸾凤和鸣》里的插曲。

在网上查看《讨厌的早晨》时,发现木心在他的《上海赋》里提到这首歌。木心显然是看过《鸾凤和鸣》的,他如此写道:“这支电影插曲还算是从前的写实主义,最后,电影中的女主角表示‘这样的生活,我实在有点儿过得腻’,这就很不真实,上海人从来不会感叹日子腻,张爱玲惯用的词汇中有一个‘兴兴轰轰’,乃是江苏浙江地域的口头语,在中国没有比‘上海人’更‘兴兴轰轰’的了。”

兴兴轰轰,这个词真是元气饱满,在中国没有比“上海人”更“兴兴轰轰”的了,所以也就好理解为什么上海滩能出那么多好歌了。

那么多的上海老歌,一时半会写也写不完。就我个人而言,我还喜欢《夜上海》《凤凰于飞》《花样的年华》《何日君归来》《梦中人》《月圆花好》这几首。还有一首《叮咛》,周璇和严华对唱的,郎啊妹啊,不舍分离,你叮咛我,我叮咛你,蜜蜜甜甜,简直酥到骨头里去,感觉比现在的情歌要有滋有味得多。

陈歌辛写了那么多情歌,最美的一首是写给他太太的。因他觉得太太长得像蒙娜丽莎,于是给她写了首《永远的微笑》。陈钢老师说他母亲去世时,全家人围在她身旁,循环播放这首《永远的微笑》,听得我很感动。言语尽头,音乐响起。(陆小鹿)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