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富二代都是怎样过日子(富二代们的生活)

富二代都是怎样过日子(富二代们的生活)有相当部分的企二代不愿意接班,这一点和许多人设想的不同,难道当一个年轻有为的霸道总裁不是每一个年轻人的梦想吗?然而事实上,这只是每个普通年轻人的梦想,对于真正有可能成为霸道总裁的企二代们来说,他们的人生信条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数据来源:《2017中国新生代企业家现状调研白皮书》)截至2017年底的最新数据来看,中国民营企业共计有两千七百多万家,其中85%以上是家族式企业,在未来十到二十年,它们都将面临严峻的交接班问题。而年轻的企二代们,不仅决定了中国民营企业的未来,更对普通人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普华永道发布的《2017中国新生代企业家现状调研白皮书》为我们描述了企二代们的群像。白皮书揭示的企二代接班意愿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年轻人已经在家族企业中工作,合计超过60%的年轻人最终选择接班家族企业,但依然有近四成的年轻人对回归家族企业抱有迟疑乃至排斥。

谈起富二代,我们心中的印象通常是那些上流社会1%的继承者们,他们留学归来,时常开着跑车载着姑娘们满街跑,和娱乐圈女星绯闻不断,偶尔与极其平凡现实的贫穷女展开一段甜蜜且让人心动却又充满冲突的罗曼史。典型的代表就是“京城四少”,“俏江南”集团老板张兰的独子汪小菲,海协会会长又是前任上海市市长汪道涵之子汪雨,澳籍华人富商王志才之子王烁,父亲是山东民营企业家的王珂。

然而实际上,绝大部分顶着光环的企二代们,一出生就被寄予厚望,人生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从某种角度来说,世界是公平的,当你获得了花不完的金钱,失去的不仅仅是烦恼,更多的是自由。

电影《教父》里,麦克在饭桌上,听闻哥哥和父亲为自己规划了人生,奋起反抗,挣脱路线,最终成了新一代教父。现实中的企二代们也不乏命运的捉弄,他们或消极反抗,或洒脱看待,或奋起反击。他们虽生在富裕之家,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富二代都是怎样过日子(富二代们的生活)(1)

影响巨大的企二代群像

民营企业的地位举足轻重,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对我国GDP贡献率高达60%以上,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新增就业90%在民营企业,来自民营企业的税收占比超过50%。

截至2017年底的最新数据来看,中国民营企业共计有两千七百多万家,其中85%以上是家族式企业,在未来十到二十年,它们都将面临严峻的交接班问题。而年轻的企二代们,不仅决定了中国民营企业的未来,更对普通人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普华永道发布的《2017中国新生代企业家现状调研白皮书》为我们描述了企二代们的群像。

白皮书揭示的企二代接班意愿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年轻人已经在家族企业中工作,合计超过60%的年轻人最终选择接班家族企业,但依然有近四成的年轻人对回归家族企业抱有迟疑乃至排斥。

富二代都是怎样过日子(富二代们的生活)(2)

(数据来源:《2017中国新生代企业家现状调研白皮书》)

有相当部分的企二代不愿意接班,这一点和许多人设想的不同,难道当一个年轻有为的霸道总裁不是每一个年轻人的梦想吗?然而事实上,这只是每个普通年轻人的梦想,对于真正有可能成为霸道总裁的企二代们来说,他们的人生信条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人生阅历尚浅的企二代,在面对如山的挑战和压力下表现各异,但总体来说,有钱人的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放弃反抗、苦中作乐型

第一个出场的人物是梁在中。梁在中是三一集团董事长的独生儿子。他的一生都在规划中度过:16岁被安排到董事会旁听,18岁被安排去英国念书,22岁进入,从车间调度员一职做到集团董事。

至于生活,不要说夜店泡吧,梁在中曾自嘲,连游戏也很少玩了。“还打什么游戏呀,每天就是上班。上班,那可够呛的。”他甚至说,在三一这么一个重工企业,他每天两点一线,都很久没见着什么女孩儿了。桌上还有一张废纸,上面有些涂鸦和划得乱七八糟的字,只有六个字看得清楚:“开会,开会,开会。”

富二代都是怎样过日子(富二代们的生活)(3)

不光在工作上,甚至在恋爱这件事情上,梁冶中也有中被安排的宿命感。有传言说,很为儿子的恋爱问题着急,他曾经放话,有谁能给儿子介绍个靠谱的女朋友,奖励100万人民币。

在梁在中眼里,父亲是个没有生活的人,只爱好散步、爬山和开会。梁在中觉得自己跟父亲越来越像,自己也终于认命,接受了家庭的安排。梁在中曾感叹:“从觉得神奇,到觉得不过如此,到觉得真的不容易。等到我亲手来做,才知道那是一种非常人的睿智。”

临危受命、败坏家产型

第二个登场的是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李海仓的儿子李兆会。和苦中作乐的梁在中相比,这位显然志不在此。

早在2003年,海鑫钢铁已经成为山西最大的民营企业,位居全国钢铁企业排行榜第34位。持股90%的创始人李海仓也因此成为大名鼎鼎的山西首富但造化弄人,李海仓意外身亡,儿子李兆会一万个不愿意,还是被爷爷扶持上位

2006年,上证指数飙升到6000多点,李兆会禁不住诱惑,投身股市,原本志不在此的他开始对公司疏于打理。

结果,海鑫钢铁迅速走向了衰败。2003年,李兆会成为海鑫集团董事长;2014年,海鑫破产;2017年,公司资不抵债,自己被限制出境;2018年,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成为老赖。

富二代都是怎样过日子(富二代们的生活)(4)

后来有报道说,海鑫钢铁“失去了企业家精神”,完全偏离主航道,这让众多债权人深感不安。李兆会的第一诉求,并非做好钢铁,而是资产总值不能下降。因此当钢铁行业遇冷,他的第一反应是抽身炒股,赚快钱度过难关。

不屑一顾、公然反抗型

第三个出场的是企二代可以说励志的典范,相比前面两位,显得积极正面。她就是宗庆后的独生女,被称为“公主”、“小宗总”的宗馥莉。

14岁那年,只比娃哈哈大5岁的宗馥莉,由于父母忙于生意,在1996年就出国留学了。8年后学完回国,好强的她,选择的第一个岗位,就是到车间去。从小就被当作继承人培养,留学回国后直接参与娃哈哈的管理,且其管理风格颇有“铁娘子”风范——直接、效率、自我。

富二代都是怎样过日子(富二代们的生活)(5)

在许多问题上,父女俩的分歧很大。宗馥莉高调接受采访曾以“叛逆者”的姿态出现,几乎口无遮拦地公开了其与父亲在经营理念上的分歧。比如对待不尽责的老员工,宗庆后舍不得开除,但宗馥莉推崇公平竞争,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该开除的开除,该提拔的提拔。

但在接班的问题上,宗馥莉显得不屑一顾。她表示,“对我来说,我不想做个继承者为什么一定要继承呢?我不想去继承一家公司,但是我可以去拥有它。如果我做得成功的话,我希望能够去并购娃哈哈。那就是一种拥有,不是继承,对吗?”

“二代”为何不愿接班?

纵观这几位继承者们,不管是苦中作乐的梁在中,志不在此的李兆会,亦或是不屑一顾的宗馥莉,他们或多或少对接班有种抵触情绪。

和经历了人生的大风大浪,人生阅历极其丰富的第一代经营者们相比,没有经历什么磨难的企二代们显然面对的压力和挑战不小。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对于年轻的家族企业二代们,接班就意味必须要面对市场残酷的竞争环境,就必须要对企业的经营成败负责,可谓压力山大。因此,作为优越成长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家族企业二代们,不愿选择接班也就在情理之中。

同时,更多“企二代”并不愿意接受老爸老妈一手打下的“江山”,选择独立创业,或是在父亲的大盘中切了一块出来独立经营,向父亲证明自己的能力。

在美国,有超过70%的家族企业没有传到第二代,88%没有传到第三代。而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接班问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它关乎家族式企业是否能实现平稳顺利交棒和企业的生死存亡。当中国企二代们接过交接棒,他们又该如何带领企业走向未知的未来?

(部分资料参考:中国知网、吴晓波频道)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value@dtcj

富二代都是怎样过日子(富二代们的生活)(6)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