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吏三别的杜甫简介(走进三吏)
三吏三别的杜甫简介(走进三吏)“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二、“三吏”、“三别”中“忧国忧民”思想和仁爱精神的具体体现(一)“三吏”1、《新安吏》: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曾说过:“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确,作为唐代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和杜甫的现实主义诗风,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面对诗仙和诗圣,可能许多人更喜欢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而对杜甫的现实主义诗风敬而远之。但我认为,比起李白天马行空,自信奔放的浪漫,“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杜甫,其诗中体现的现实关怀精神,更值得人们颂扬和传承。因为他不是为自己写诗,更多是为国家和人民写诗。他饱含忧虑、甚至饱蘸血泪的笔墨,不仅是他一生坎坷的真实写照,也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现实映照,更是一种仁爱精神的传承和广大。
这种“忧国忧民”思想和仁爱精神,既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支点。所以,杜诗是史诗,是一种爱国情怀和仁爱精神的代表。作为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杜甫的“三吏”、“三别”比较有力地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思想和仁爱精神,在杜甫诗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写作背景
大唐至德二年(757年),安史之乱已进入第三个年头,老皇帝唐玄宗早已经带领文武百官到蜀地避难,帝都长安沦陷贼手,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为,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是为肃宗。从安禄山起兵到长安沦陷,中华大地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山河破碎,生民罹难,昔日“万国来朝、天下太平、仓廪丰实”的唐王朝,成为一个混乱不堪,各种矛盾爆发的烂摊子。幸肃宗即为于灵武,天下曙光再现,早已在这几年大乱中煎熬不已的杜甫,也异常兴奋,冒着生命危险从长安跑到了陕西凤翔。肃宗称赞其忠心,授予左拾遗,但他却因上疏救房琯被肃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杜甫回河南旧居探亲,写下“三吏”、“三别”,而这一时期,正是杜甫最艰难、唐王朝最艰难的时候,因此,“三吏”、“三别”客观的记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故具有“诗史”的伟大意义,从中也可以直接看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和仁爱思想。
二、“三吏”、“三别”中“忧国忧民”思想和仁爱精神的具体体现
(一)“三吏”
1、《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此诗从作者见新安吏按照户册点兵后与他的问答写起,从“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几句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战乱征兵,新安县成年正常服役年龄兵员已经枯竭,所以不得不向“中男”下手。“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这几句集中表现了杜甫对这些即将上前线的孩子们深切的同情,但除了同情,他也无法改变他们的命运,只能安慰这些孩子不要悲伤哭泣到眼泪哭干,这表面上写征人们的哭泣,实际上又何尝不是作者的哭泣呢?他不能将这种悲惨的原因直接归咎于唐王朝的失策,只能用“天地终无情”这样的话来宽慰征人,把命运的悲惨推给难以把握的天地。
在全国抗敌的大环境下,杜甫既同情这些可怜的孩子,但又不得不从全国大局出发,纵然不忍也要鼓励他们勇敢上前线杀敌。“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相州之败本是朝廷的原因,杜甫却用“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这样的话为朝廷遮掩来稳定大局,还要用“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这样的话体现唐王朝对士兵的关怀。但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的,这种善意的谎言,出自“圣人”之口,我们可以想象到杜甫当时的矛盾和为难。
心里上装着国家,下装着黎民,既希望国家尽快安宁,又不忍百姓受苦,所以才有这样悲痛泣血后又充满矛盾的话,杜甫之忧国忧民和仁爱,由此可见。
2、《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是选在我们初中课本上的杜甫作品,也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叙事诗。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常年累月的平叛战争已经吃紧到官府不分老幼四处抓人的地步。就连作者这样的名人,也要躲躲藏藏,用“暮投石壕村”这样的方式来逃命,那么普通百姓的日子会何其艰难。诗中作者用描写村妇悲情讲述她一家人快要绝户的悲惨遭遇的方式,深切反映了战争对老百姓带来的灾难,批判了官府横暴不仁的强盗行为。“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思考空间,或许,作者内心的悲伤,已经让他难以再继续写老妪和老翁,以及这家其他人的命运了,我们读此诗,也会悲痛不已,自然会进一步往深处想当时战争的惨烈和天下百姓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情形。
从此诗,可以看到杜甫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担忧和对战乱时代死亡线上挣扎百姓的极度同情、怜悯,更见杜甫忧国忧民思想和仁爱精神的真切。
3、《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潼关吏》的写作视角与前两首不同。这首诗写作者对潼关关防工事的关心和对关防守将守关自信的赞美和隐忧,深切表现出杜甫对国家的关心,人民的牵念并不停留在抒发个人情感上,而是深入到具体的边防事务中,这表明杜甫绝不是一个“空谈爱国”,实则并无济世之行动的人,更体现出杜甫忧国忧民的真切和务实,仁爱精神的现实意义。如“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潼关吏对自己的边防工事充满了自信,按理说这样坚固的壁垒和将士高度的自信应该让人赞誉,但作者还是不放心,“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毕竟三年前哥舒翰之败还记忆犹新,而心中没有国家和百姓的人,怎么会那么在意曾经的惨败?所以杜甫才不厌其烦地告诉守关将士不能盲目自信,虽然这话可能潼关吏听了并不高兴,但杜甫是一定要说的,因为他不在意话中不中听,而是在意该不该说。
我们读此诗,更觉杜甫的忧国忧民和仁爱,既是一种个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更是一种理性的、付诸实际的行动,只有心中始终装着国家和百姓的人,才担忧国家再次吃败仗,百姓再次遭难,所以才有这样的忧虑和苦心劝谏。
(二)“三别”
1、《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公元759年春,抗击叛军的六十万唐军大败于邺城,为了补充兵力,就像作者在《石壕吏》中写的一样,唐王朝再次进行不顾百姓死活的疯狂抓丁拉夫政策。亲眼目睹这一惨状的杜甫,以一个新婚女子的口吻,写出了当时战争的惨烈和自己对战争早日结束的期盼。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诗句开篇就用妇女的口吻写出了当时战事的吃紧和女子命运的悲惨——昨晚洞房花烛夜,今早已成离别人。你要戍守河阳,我的身份却都还没有明确,连拜见姑嫜都难以实现。读到此,我们很自然联想到杜甫的《兵车行》: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但是,当丈夫命运难保时,家中女子的命运又好到哪里去?“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因为牵挂你,我多想随你而去,但又害怕对你和军队不利,这种难言的矛盾心理,杜甫却体察得如此细致,足见杜甫仁爱思想的浓烈和其对百姓关心的深切。“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虽然我牵挂你,但还是祝福和鼓励你,为了你我从此不再专心梳妆打扮,只愿你满怀信心,奋勇杀敌。
这首在思想性和艺术成就上完美结合的诗歌,其实是杜甫面对战争带来的灾难时矛盾心理的又一体现。一方面,他对征夫和妻子暮婚晨别的悲惨遭遇是非常同情的,另一方面,他也知道,没有这一个个普通家庭的生离死别,就没有战争胜利的一天。所以作者只能含着泪歌颂这些妇女的深明大义。忧国又忧民、仁爱满怀的杜甫,他心中的悲痛和期望,如此感人肺腑。
2、《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垂老别》抒写一老翁暮年之时辞别老妻,从戎征战的悲情故事。诗篇一开头,就以“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这样的战乱环境为基调,给人以伤痛和怜悯。后面继续写到老翁由于战乱不息,子孙阵亡的凄凉,但作者并没有将笔触停留在对老翁凄惨生活的叙述上,而是通过展现老翁不顾年迈,毅然从军的悲壮和深明大义,从老翁之口再次说明作者也像老翁一样心忧战事,忠心为国的情怀。“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两句,我们看到了老翁义无反顾,慷慨激昂的一面,但“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再次将我们带入他和老妻离别时难分难舍,彼此伤痛又祝福的场面。“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老翁看似豁达无畏的话语,实际上是他虽然伤心绝望,仍然想方设法宽慰老妻的无可奈何。“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现实毕竟是残酷的,就像杜甫在《悲陈陶》中说的:“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这一去凶多吉少,老翁是完全清楚的,所以才“塌然摧肺肝”。
我们读此诗,在深切体会老翁悲惨命运和他慷慨从戎的激昂情怀中,能细腻地体会到人物心理的变化,进而联想到当时惨不忍睹的现实。自然而然,我们也看到诗句背后杜甫那一颗既忧心国家太平,又不忍百姓遭难的仁爱之心。
3、《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谿,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烝黎。
从《新婚别》到《无家别》,作者表现现实之悲的情感可谓一层厚于一层。《无家别》中描述的情景,很像《诗经·小雅·采薇》中写的“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和曹操在《蒿里行》中写到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是的,战争的残酷,让老翁回家后只看到对自己“蒿藜、空巷、狐狸、寡妻”等凄惨景象。但更悲凉的是:“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残酷的战争,给老翁连独自品尝故乡破败、孤独无依之悲凉的机会都不给,又把他推向了命运多舛的战场。最后三句“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谿,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烝黎。”可谓催人心肝,将丧母之痛,家破之悲推到了极点,在让我们感伤战争之悲惨时,也不禁将思考的视角转向对统治者残暴不仁的批判中。
三、杜甫“忧国忧民”思想和仁爱精神的影响
“三吏”、“三别”是一幅幅详细展现当时战乱生活和百姓疾苦的史诗画面。更是杜甫忧国忧民思想和仁爱精神的集中体现,代表着儒家传统道德观念对文人士大夫的深刻影响。其在杜诗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感悟安史之乱之悲惨,离不开“三吏”、“三别”;了解杜甫之“忧国忧民”和仁爱,更离不开“三吏”、“三别”。当然,杜甫的其它诗如《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北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月夜忆舍弟》、《登高》、《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亦可见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和仁爱精神。后人通过读其诗,知其人,颂其德,将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和仁爱精神一代一代传承,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这不仅体现在后世作家自觉的“文以载道”传统和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更体现在中国人民思想和行动中。每当天下不宁、国家丧乱之际,在一个个为国家和人民安宁、幸福而努力呐喊、奔走的有识之士和英雄烈士身上,多数时候能看到杜甫的影子。
杜甫,一个不管“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始终心系天下,心系百姓的仁爱君子。一个既不会眼中只有君王的丰功伟绩而漠视百姓之苦难,也不会因为同情百姓而置国家命运于不顾的伟大诗人。其“忧国忧民”的思想和仁爱精神,最终化为不朽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感召,化为“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鲜明诗风。
动乱的时代让杜甫一生艰难坎坷,但却成就了杜甫,杜甫又反过来承载着那个时代的记忆。我们永远记得,曾经有那样一段悲惨的历史,而在那段历史中,有一个“圣人”,他就是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