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鲁肃为什么不同意东吴和刘备(被世人轻视的鲁肃)

鲁肃为什么不同意东吴和刘备(被世人轻视的鲁肃)如果仔细在正史中寻找真实的鲁肃,可以说他的能力不在诸葛孔明和周瑜这两人之下,而赫赫有名的关羽见了他也只能收起他那横扫千军的大刀。在正史中,鲁肃的智谋极其高,可以说真正奠定魏蜀吴三分天下的人,不是诸葛亮,也不是周瑜,正是这个存在感并不高的鲁肃。赤壁之战后,鲁肃在诸葛亮的“诱骗”之下,又成为了担保人,将荆州借给了刘备,谁知却一借不还了,鲁肃多次讨要也没个所以然,陷入了超级尴尬的两难境地。还别说,罗贯中的笔下,鲁肃老实人和受气包的形象当真是刻画得入木三分,以至于后人提到鲁肃,丝毫没有敬佩可言,觉得此人就是三国中打酱油的存在,根本不是什么举足轻重的人物。可这并不是历史中真实的鲁肃,只是被小说弱化,被世人轻视的鲁肃。

文|飞鱼说史

鲁肃为什么不同意东吴和刘备(被世人轻视的鲁肃)(1)

如果要在《三国演义》中找出一个老实人的话,当非鲁肃莫属,如果要找出一个最“鼓”的受气包的话,也当非鲁肃莫属。

小说中的鲁肃,存在感极其之低,几乎低到了尘埃,在谋士群体中也根本排不到第一梯队里,在孙权继位之后,经过周瑜的推荐才得以效命于孙权。

赤壁之战前,鲁肃起到的作用也只是跑跑腿,并协助诸葛亮和孙权两人说服了孙权,鲁肃为人忠厚老实,又不忍周瑜陷害诸葛亮,多次帮助诸葛亮脱险。

赤壁之战后,鲁肃在诸葛亮的“诱骗”之下,又成为了担保人,将荆州借给了刘备,谁知却一借不还了,鲁肃多次讨要也没个所以然,陷入了超级尴尬的两难境地。

还别说,罗贯中的笔下,鲁肃老实人和受气包的形象当真是刻画得入木三分,以至于后人提到鲁肃,丝毫没有敬佩可言,觉得此人就是三国中打酱油的存在,根本不是什么举足轻重的人物。

可这并不是历史中真实的鲁肃,只是被小说弱化,被世人轻视的鲁肃。

在正史中,鲁肃的智谋极其高,可以说真正奠定魏蜀吴三分天下的人,不是诸葛亮,也不是周瑜,正是这个存在感并不高的鲁肃。

鲁肃为什么不同意东吴和刘备(被世人轻视的鲁肃)(2)

如果仔细在正史中寻找真实的鲁肃,可以说他的能力不在诸葛孔明和周瑜这两人之下,而赫赫有名的关羽见了他也只能收起他那横扫千军的大刀。

纵观东吴的四大都督,周瑜、吕蒙、孙逊可是说是带兵打仗的一把好手,而只有鲁肃才能被称得上谋略型的英雄。

那么鲁肃究竟有哪些能耐,又有哪些事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完您便会知晓,原来鲁肃是真的被轻视了。

周瑜:听闻鲁肃仗义疏财,我去借粮救救急

鲁肃出身于士族家庭,单单从出身上看,就碾压了种地的诸葛亮,他自幼丧父,由祖母养大成人,按照现在的逻辑,这样的孩子,多半是废了,但鲁肃从小都很自律,性格豪爽,喜欢读书,也喜欢骑射。

如果在和平时代,考取功名,成为人上人不在话下,可不巧,鲁肃生在了乱世,他看到宦官专权,豪族大地主疯狂兼并土地,农民大量逃亡,心中悲痛,为了能让周围的民众过得好些,鲁肃便仗义疏财,以至于十里八乡的人,提起鲁肃无不竖起大拇指。

鲁肃为什么不同意东吴和刘备(被世人轻视的鲁肃)(3)

周瑜和鲁肃的结缘,也是因为鲁肃豪爽的性格,当周瑜还是居巢长的时候,因为缺粮便跑到鲁肃家借粮食去了。

鲁肃倒也不客气,直接把家中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给了周瑜,或许有人就说了,这一仓粮能有多少呢,值得大惊小怪?

根据《汉书·律历志》载:十斗为斛,而这一仓三千斛换算下来就是三万斗,而秦汉朝时期的一斗又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2.7斤左右,也就是说,鲁肃直接就给了周瑜8万多斤粮食,这即便是在现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鲁肃就这样毫不犹豫的送人了。

鲁肃:连刘抗曹此乃生存之道,三分天下在此一举

因为这次借粮事件,鲁肃和周瑜也成为了朋友,后来周瑜投靠了孙策,而孙策又去世得早,他打下的一片天地就给了孙权。

鲁肃为什么不同意东吴和刘备(被世人轻视的鲁肃)(4)

周瑜一直铭记着鲁肃借粮的大恩,也一直想着要和鲁肃一起干一番大事,就这样鲁肃也投靠了孙权,既然要投靠别人,自然要把自己的看家本事给亮出来,于是鲁肃和孙权便来了一次对话,而鲁肃也为孙权指出了一条明路,鲁肃这样说:

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用现在的话来说,鲁肃认为孙权要做的就是凭借长江天险立足江东,将江东当作自己的大本营,好好经营,这样便可立于不败之地,称帝以图天下。

鲁肃的这段话,不正是三分天下的谋划吗,而之后的孙权,也正是这样的做的,不过当时孙权的实力毕竟还是弱,所以他对鲁肃这番话,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但是20多年后,当孙权称帝的时候,由衷称赞鲁肃极有先见之明。

鲁肃投靠了孙权之后,北方的曹操便想着统一天下,而在此之际,又是鲁肃站了出来,他竭力劝说孙权要联合刘备,甚至还亲自跑到了刘备那陈说利害,就这样以一己之力促成了孙刘联盟。

鲁肃为什么不同意东吴和刘备(被世人轻视的鲁肃)(5)

而在之后的赤壁战争中,孙权授权周瑜,让他主持战事,鲁肃被任命为了参军校尉,让他帮助周瑜出谋划策,最终联合刘备打败了曹操。

那么这其中有诸葛亮什么事吗,也可以说有,但绝对是微乎其微。

关羽:鲁肃单刀赴会,我的大刀又有何用

赤壁之战后,刘备“借”走了荆州,虽说这其中是鲁肃也进言让孙权借,但毕竟是从大局考虑的,为的就是巩固孙刘联盟,而让曹操不敢再次南下,但刘备等人却不按常理出牌,后来平定了益州之后,依然不肯将荆州还给东吴,并且还给关羽增派了三万士兵,以此来防备东吴的偷袭。

面对这种情况,鲁肃都无语了,他没想到有人为了地盘可以不要脸,但为了大局着想,又不忍与刘备决裂而给曹操机会,便与关羽约谈,提出双方“单刀赴会”的建议。

鲁肃的部下害怕关羽等人趁机耍点小动作,但鲁肃毫不畏惧,毅然赴会,在其间更是疾言厉色地喝斥关羽:

肃闻贪而弃义,必为祸阶。吾子属当重任,曾不能明道处分,以义辅时,而负恃弱众以图力争,师曲为老,将何获济?

鲁肃为什么不同意东吴和刘备(被世人轻视的鲁肃)(6)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贪取小利而放弃了道义,是为祸之开始,我和你都是肩负救济天下的重任,不能不讲道理,也不能耍无赖,真要打起来,谁又会帮助你们呢?

这话把关羽说得无言以对,他的大刀虽然锋利,但面对毫无惧色的鲁肃,没有起到任何威慑的效果,而最终的结果是孙刘双方议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

建安二十二年,鲁肃病逝,时46岁,孙权亲为举办丧事,并参加了他的葬礼,而诸葛亮也为他举哀。

鲁肃作为能力不在孔明和周瑜之下、严词呵斥关羽的一代豪杰,在罗灌水的笔下为何就成为了一个无足轻重的老实人了呢,或许这便是文学艺术加工的结果吧。

对此,您认同吗?

参考文献:《三国志》、《汉晋春秋》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