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泵站工艺构造(一体化泵站设计)
一体化泵站工艺构造(一体化泵站设计)平面设计泵站开挖深度为5.5m,由于场地有限,施工时需进行支护。泵站处地面标高212.61m,压力管线终点处地面标高177.78m,地面高差34.83m,压力管线总长度12860m,1000i=5.05m,故沿程水头损失=33.83m,局部水头损失0.23m,确定水泵扬程为40m;泵站筒体内设置3台污水提升泵75m³/h H=40m P=18.5kW,二用一备;水泵控制通过静压液位仪和液位浮球控制,控制柜为304不锈钢户外型,防雨防盗,自带PLC装置。井筒内爬梯及阀门管件均为一体化厂家配套设备。泵站采用等离子除臭技术,由一体化厂家配套供应。一体化泵站泵站设置在厂区内,供电线路就近引入控制柜。
一体化泵站设计,一体化泵站厂家施工方案
地埋式一体化泵站主要采用压力流输水方式,因此尾水排放管线起点处设置一体化泵站设置1座。一体化泵站-污水提升泵站-山东梦之洁水处理设备生产厂家
污水提升泵站采用一体化直埋泵站,设计规模按照远期预测水量为1500m3/d。
一体化泵站筒体按照远期1500m3/d规模设计,泵站筒体为无碱纤维玻璃钢缠绕,井筒ø2500×5000,d300进水管,d250出水管,进水管道深2.0m,泵站深度5m,基础为混凝土基础,尺寸为5000×5000×400,采用C30混凝土。格栅选用提篮格栅。
泵站处地面标高212.61m,压力管线终点处地面标高177.78m,地面高差34.83m,压力管线总长度12860m,1000i=5.05m,故沿程水头损失=33.83m,局部水头损失0.23m,确定水泵扬程为40m;泵站筒体内设置3台污水提升泵75m³/h H=40m P=18.5kW,二用一备;水泵控制通过静压液位仪和液位浮球控制,控制柜为304不锈钢户外型,防雨防盗,自带PLC装置。井筒内爬梯及阀门管件均为一体化厂家配套设备。泵站采用等离子除臭技术,由一体化厂家配套供应。
一体化泵站
泵站设置在厂区内,供电线路就近引入控制柜。
泵站开挖深度为5.5m,由于场地有限,施工时需进行支护。
平面设计
本项目自公司污水出水口,此处设置一座地埋式一体化提升泵站,采用压力流的方式输送达标尾水,泵站出水口接本工程尾水管起点,起点位于厂区内,坐标X=4933885.79,Y=540957.06,管中标高210.81m。压力流管线由东向西顺道边铺设至G202道边,沿G202由北向南经过吉林北融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后,拉管穿越G202国道,沿着永舒榆干渠边铺设管线至镇区西侧乡道,再由东向西铺设污水管线至消能井,再由污水管输送至新建八字墙污水排口排至松花江相公排涵闸门处。终点坐标X=4928172.64,Y=535051.30,管中标高176.88m。
纵断设计
压力管线设计时标高与泵站出水管线进行衔接,管道坡度结合自然地面标高进行设计,平行于地面高程,管道埋设在冰冻线以下,高点设置排气井,低点设置排泥井,压力管线终点设置消能井,污水经过消能减压后排入松花江相公排涵闸门处。
附属设施
压力流管线设计采用排气井8座,排泥井8座,排泥湿井8座,消能井1座。
(1)排气井:采用1200X1200钢筋混凝土矩形排气井,做法及阀门规格详见07MS101-2 162;
(2)排泥井:采用Φ1250钢筋混凝土圆形排泥阀井,排泥湿井采用Φ800砖砌圆形排泥湿井,做法及阀门规格详见07MS101-2 58;
(3)消能井:采用Φ1000钢筋混凝土圆形消能井,做法详见图纸PS-07《消能井图》;
(4)压力污水管线井井圈井盖材质:路面内结构采用重型球墨铸铁双层防盗井盖,路外采用轻型球墨铸铁双层防盗井盖,井盖高于地面50cm,路上井盖与地面平齐。
(5)压力管线转弯处需要设置支墩。
一体化泵站
管材、基础及接口
(1)管材及接口
管材:压力管道采用DN200PE管 PE管为PE100级(PN=1.0mpa)实壁管。其中开挖部分选取环刚度为8KN/m²的管材;拉管部分选取SDR17(11.9)环刚度16KN/m²的管材。
接口:PE管采用热熔连接。
(2)管道基础
开挖部分管道基础采用180°砂石基础,详见图集06MS201-1-11。接口采用热熔接口。
开挖及回填
一体化泵站及管道开挖
本工程管道埋深H≤5米,开挖采用放坡开槽施工。用挖掘机从下游向上游开挖管线沟槽,根据本工程进行土方调运。用水准仪进行沟槽底面高程跟踪控制,预留lOcm土层,用人工清理,避免超挖,以免扰动槽底原土,在槽底每隔l0m钉一木桩,在木桩上标出需下挖的深度,挂线。如遇有地下水的情况,用人工挖宽30cm,深30cm的排水沟排入接入井保证干槽施工。为保证施工安全,沟边设专人看护,沟边两侧1m内不许堆土。
泵站开挖深度为5.5m,由于场地有限,泵站开挖时采用四周钢板桩支护,支护范围为以泵站基础边界(5m×5m)向外延伸1.5m,支护长度32m=8m×4。钢板桩采取间隔支护,间距320mm。钢板桩型号为32a,钢板桩长度不小于9m。
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令中附件二第一条第一款,基坑开挖深度超过5m,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本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由具有相关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基坑支护专项设计,并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一体化泵站
管道回填
路面恢复下管线采用符合要求的水沉石屑回填至道路结构层底,耕地及绿化带内管线基础底面至管上皮50cm采用石屑回填,其余采用符合标准的素土回填。
管道回填应遵循以下规定:排水管道回填时沟槽内应无积水。排水钢筋混凝土管从管底基础至管顶以上0.5米范围内,必须用人工回填、夯实,严禁用机械推土回填;回填先从管底与基础结合部位开始,沿管腔两侧同时对称分层填并夯实,每层回填高度宜为0.15~0.2米。
管沟回填沟槽时各层位压实度按该层位路基各层位压实度基础上浮2%,来防止管沟沉陷。压实度详见《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250268-2008)。沟槽回填严格按照道路要求恢复。
井点降水
拉管工作坑降水采取井点降水方法。井点降水为大口径井点降水井,平均井深为8米,降水井双侧布置,每边两座降水井,形成封闭。
本次建设场地地下水位平均在2.5m以下,管道施工过程中,当遇地下水位高于开挖沟槽槽底高程时,应采取降水措施。管井(大口径)在明开沟槽两侧布置,单侧间距为10米,双侧间距为5米,呈梅花状布置,同时在沟槽内设置排水沟,使地下水位降至槽底最低点0.5m以下,并且管道在安装、回填的全部过程中槽底不得积水或泡槽受冻。施工降水应在回填土回填到管道的抗浮稳定高度后,方可停止。降水井数量需结合现场地质情况,由实际发生量决定。
1)视基坑开挖及放坡情况,根据基坑开挖深度的要求 动水位应降到基坑底面0.5m以下,参照该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考虑基坑宽度和水泵下入深度及沉淀部分的需要,降水井深度不小于基础埋置深度的2.5倍。施工前应做试验段。
2)降水井成井采用人工钻或反循环钻机(视场地情况确定),井口周围用粘土填实。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架设电缆、排水管道,同时预留好车道及出土口,每个井点要埋好松木杆,用以架设电缆和空调控制箱,其中4寸铁管作排水主管道,每口井用水泵一台,控制箱一个,塑料管用于连接水泵与主管道。
3)下管、投砾结束后,要立即洗井,可用污水泵抽清孔内泥浆,并达到水清砂净,井底无淤砂为准,改为清水泵继续洗井。
4)井口需高出地面0.5m,并做好防护措施。
5)降水井回填均采用水沉石屑回填至道路土基处理层。
一体化泵站
管基处理
根据岩土勘察报告,排水管线敷设地层分布不均匀,稳定性好,污水主要分布在黑灰色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及细砂层,地基承载力较好(大于100kPa),不需要进行管基处理。
具体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当管道位于地基承载力较差的(地基承载力小于100kpa)地层时,需要采用50cm山皮石进行管基处理,换填宽度为B=B1 2×0.3(B1为管道基宽 管道基宽参见06MS201-1-17);当管道位于地基承载力较好的(地基承载力大于100kpa)地层时,则不需要进行管基处理。
压力管道的水压试验及冲洗
压力管道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压力管道水压试验,管材的公称压力为1.0MPa,工作压力0.3MPa,试验压力0.8MPa,具体做法详见《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水泥路面恢复
对于管网铺设过程中被破坏的水泥路面需进行恢复,恢复位置详见《排水平面图》。恢复面积631m²。
路面恢复结构:
20cm C30水泥混凝土
20cm 碎石摊铺
20cm 水泥稳定碎石(6%水泥)
土基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