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强渡大渡河的十八勇士后来如何(大渡河十八勇士的前世今生)

强渡大渡河的十八勇士后来如何(大渡河十八勇士的前世今生)据史书记载,太平天国名将翼王石达开率部到大渡河渡口,因强渡失败,全军覆没于此,从而拉开了太平天国起义最后失败的大幕。此次,蒋介石不惜血本,不仅让自己的嫡系打头阵,还拉拢刘湘、杨森等地方军阀,组织了几十万大军前堵后追,目的就是要让红军在大渡河渡口成为“石达开第二”。 大渡河是四川境内岷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青藏高原,由北向南奔腾在横断山中,流至石棉县,突然掉头向东,形成一个90度的大转弯。安顺场便位于大渡河大拐弯以西20公里处。这里河宽约300米,流速每秒4米,水深30米。河底乱石嶙嶙,形成无数漩涡,俗称“竹筒水”,可让鹅毛沉底。由于水深流急,驾船横渡时,先得把船拉到上游200米处,放船后,要有十几个船工,篙橹齐使,与水流形成一种合力,方能使船斜冲到对岸。对岸有石坎,如靠岸不准,撞上岸边石壁,将船毁人亡。因水流湍急,波涛汹涌,为举世闻名的显要渡口,也是横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上的一道天堑。

强渡大渡河的十八勇士后来如何(大渡河十八勇士的前世今生)(1)

大渡河十八勇士的前世今生

李德才,江西萍乡人,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河北省保定市政协原副主席、军分区司令员。

熟悉李德才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响亮的绰号“土佬”。相传在红军初创时期,红3军攻下吉安之后,缴获了一批物资被服,分到李德才手里一条西装裤子。他不假思索地把裤子反穿在身,还振振有词地告诉别人,那个开口是用来屙屎方便的,被大家传为笑谈。这个笑话后来传到红军总政委毛泽东耳中,他听后笑着说道:“这个‘土佬’。”“土佬”由此得名。

李德才作战十分勇敢,林彪和聂荣臻非常赏识,在红一方面军相当有名,无人不晓。

提起“土佬”,中央红军的老同志都说他是大渡河18勇士之一,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保存的第68军军史中也有明确的记载:“升编纵队时,团级干部中,亦保有相当一批老干部,其中有参加大渡河的18勇士之一的李德才同志。”

可是,后来各种报刊又称强渡大渡河为17勇士,名单上并无李德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李德才自己邀功还是历史记载有误?通过翻阅大量的历史档案和采访有关人员,笔者证实了之所以大家称他为大渡河18勇士,的确是事出有因的。

1935年5月,李德才所在的红一方面军红1师红1团在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员、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和1军团政委聂荣臻的带领下,顺利地通过彝人区之后,接到中央军委的命令:一定要不惜任何代价,赶在薛岳、吴奇伟数十万大军之前,强渡大渡河。

大渡河是四川境内岷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青藏高原,由北向南奔腾在横断山中,流至石棉县,突然掉头向东,形成一个90度的大转弯。安顺场便位于大渡河大拐弯以西20公里处。这里河宽约300米,流速每秒4米,水深30米。河底乱石嶙嶙,形成无数漩涡,俗称“竹筒水”,可让鹅毛沉底。由于水深流急,驾船横渡时,先得把船拉到上游200米处,放船后,要有十几个船工,篙橹齐使,与水流形成一种合力,方能使船斜冲到对岸。对岸有石坎,如靠岸不准,撞上岸边石壁,将船毁人亡。因水流湍急,波涛汹涌,为举世闻名的显要渡口,也是横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上的一道天堑。

据史书记载,太平天国名将翼王石达开率部到大渡河渡口,因强渡失败,全军覆没于此,从而拉开了太平天国起义最后失败的大幕。此次,蒋介石不惜血本,不仅让自己的嫡系打头阵,还拉拢刘湘、杨森等地方军阀,组织了几十万大军前堵后追,目的就是要让红军在大渡河渡口成为“石达开第二”。

作为红军北上抗日的先遣队,红1团担负的重任空前,抢在敌人前头渡过大渡河,成了中央领导和全团指战员唯一的心思。

经过一天一夜冒雨行军,李德才的重机枪排和1营战友们在杨得志团长的率领下,赶到了离安顺场十几里地的一个小村子。

团长杨得志和1营长孙继先急匆匆地来到村子里设置的前线指挥所,这是老乡挖煤用的一个小草棚子。刘伯承和聂荣臻在昏暗的马灯下向杨得志和孙继先交代任务,聂荣臻首先问道:“敌人派飞机撒传单,说我们毛主席要成为石达开第二。哎,你们两个知道石达开吗?”

这两个当年20岁出头的红军指挥员,都是参军后才学了些文化,自然不了解历史上的那些典故了。

杨得志挠了挠头皮,笑笑说:“我听旁的人说,石达开是石头,蒋介石是石脚。他们当然都不行喽。”孙继先是山东曹县人,亮着大嗓门说起话来更是直爽逗人:“就是!管他什么‘十达开九达开’的,咱们是红军,走到哪里都得开!”

见两人这副模样,刘伯承简要地给他们讲述了70年前发生在大渡河畔的那段历史故事,然后命令他们带1营去完成3项任务:第一,歼灭安顺场的全部敌人,歼灭后,点一堆火,作为信号;第二,部队占领安顺场后,迅速找船,找到后点一堆火;第三,把一切渡河工作准备好后,再点一堆火。最后强调:“我和聂政委带后续部队马上就到,记住,三堆火!”

孙继先接受任务后,回到营里马上召开了连以上干部会,研究制定了战斗分工:1连攻正面,从安顺场西面冲;3连从西南面冲;2连和营重机枪排从东南沿河边冲并负责找船。

经过简短的准备,李德才率重机枪排跟随1营营部和2连从东南河沿迅速占领了有利地形,用火力掩护红军对敌人占据的安顺场发动了攻击。

点击“阅读全文”,阅读更多故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