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内容(我们这十年系列之八)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内容(我们这十年系列之八)一、首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巩固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事关人民生命健康,事关公共卫生安全,是维护经济社会稳定、推动健康中国、健康北京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坚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突出位置,坚决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化预防为主,坚持防治结合、多措并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我市疾病防控工作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黄若刚强化预防为主,坚持防治结合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能力持续加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坚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突出位置,坚决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化预防为主,坚持防治结合、多措并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普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健全院前急救体系,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10月14日,市卫生健康委发布十年来北京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工作成效。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疾控处处长
黄若刚
强化预防为主,坚持防治结合
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能力持续加强
疾病预防控制事关人民生命健康,事关公共卫生安全,是维护经济社会稳定、推动健康中国、健康北京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坚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突出位置,坚决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强化预防为主,坚持防治结合、多措并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我市疾病防控工作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一、首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巩固和完善
十年来,北京市巩固和完善了以专业疾控机构为枢纽、医疗机构为支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网底,纵到底、横到边的首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一是疾控机构的人力和条件不断强化,设立了经开区疾控中心,全市各区及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编制总数已超过国家要求的常住人口万分之1.75的比例,同时市疾控中心迁址新建,预计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全市各级疾控机构仪器设备配备总体达标率均高于国家标准。二是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制不断健全,建立了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并开展效果评价,将公立医院履行公共卫生职责纳入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三是深入进行医防融合,启动北京市医防融合交叉培训,提高疾控和临床人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专业水平。
二、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传染病监测体系不断完善。我市法定传染病信息监测、专项传染病监测和网络实验室“三位一体”的传染病监测体系不断完善,传染病症状监测等47个监测系统覆盖全市400余家医疗机构和1000多所中小学校,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实现了多病原监测网络实验室的高质量和高效发展。通过新发突发传染病病原体检测技术储备,实现20余种新发突发未知病原72小时内初步鉴定分型,有效发现了全国首例黄热病和裂谷热病例,为快速控制疫情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传染病防控成绩斐然。十年来,北京市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稳步下降,2021年北京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94.57/10万,比2012年(174.45/10万)下降了45.79%。不断完善艾滋病实验室检测服务网络,扩大艾滋病检测覆盖面,积极为高危人群提供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免费药物和监测等综合干预服务,北京市每年艾滋病新增病例数整体呈下降趋势,疾病处于低流行水平,艾滋病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成功率达到99.4%,在治病人病死率降至0.17%,治疗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北京市逐步建成结核病“防、管、治”三位一体的结防服务体系,通过免费药物、广泛筛查等措施,不断提高结核病患者就医可及性。从2018年起将肺结核筛查全面纳入托幼机构、小学、初中、高中新生入学体检必查内容,使我市肺结核疫情平稳下降,报告发病率从2012年的40.7%降至2021年的30.7%(下降了25.0%),继续保持为全国结核病低疫情地区。
三是免疫屏障构筑取得新成绩。十年来,我市加强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持续提升免疫规划管理服务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实现疫苗冷链管理的全过程(各环节冷链监控)、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冷链监控)、全覆盖(所有预防接种门诊的冰箱全部做到实时监控)的“三全建设”,在全国率先与国家疫苗追溯协同服务平台对接,全面实现疫苗信息化全程可追溯;在全国率先实现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商业保险保障全覆盖,更好保障异常反应受种者权益。目前,我市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已达18种,成为全国免疫规划疫苗种类最多,覆盖人群最广的省市之一,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全市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病大幅下降,截至2021年,全市已连续37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连续26年无白喉病例,连续19年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急性乙肝报告发病率继续维持在1/10万以下,麻疹、狂犬病、乙脑、流脑维持在历史最低水平,其它疫苗可预防疾病处于平稳可控状态。
三、慢性病综合防控成效明显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将健康融入各项公共政策,北京市以建设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为抓手,促进区域慢性病防治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提升,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11个,市级示范区5个。加强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建成健康餐厅、健康社区等各类健康示范机构1765家;与园林绿化部门配合,建设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健康支持性环境1326处;联合体育部门,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联合教育部门,开发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特点的健康教育读本,丰富学校健康教育内容。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深化“三减三健”(减油、减盐、减糖,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行动,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深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涵,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强化对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早期发现和健康管理,开展癌症、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和随访干预,持续推进生命全周期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为居民提供预防、筛查、干预、治疗、护理、康复全程防治管理服务。2021年本市户籍居民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过早死亡率下降至10.46%,较2015年下降了5.8%。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国家疾控体系改革,加强疾控队伍建设,推动预防关口前移,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织牢首都公共卫生防护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筑牢健康之基。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应急办主任
曹昱
健全体系 改善服务
首都院前急救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首都院前急救系统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健全院前急救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一、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服务体系。颁布《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首次印发《关于加强本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设施空间布局专项规划》,制定《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相关标准规范》等系列配套文件,推动实现院前急救“六统一”,基本建成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指挥调度、统一服务规范、统一监督管理、统一保障标准、统一绩效考核的院前急救服务体系。完成393处院前急救设施标准化建设,较十年前增加254处,增长了183%,急救网络布局更完善,急救服务更贴近群众需求。院前急救进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二、呼叫满足率大幅提升
院前急救资源配置持续完善,服务供给能力显著增强。2021年,日均院前急救值班车组数达到650个,较十年前增加了145%;120受理急救电话784 056人次,较十年前增长了111.64%;出车741 163车次,较十年前增长了130.09%;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时效也大幅提升,有力保障了首都城市安全运行。在完成新冠肺炎患者以及相关风险人员转运任务的同时,目前院前急救呼叫满足率稳定在98%以上,较十年前提升20个百分点。
三、平均反应时间显著缩短
院前急救工作流程持续优化,平均反应时间不断缩短。十年来,我们解决了本市院前急救两个呼叫号码、两套调度系统问题,实现全市院前急救统一呼叫号码,统一指挥调度;120指挥调度中心对城区、郊区的呼救任务由“统一接听、二级调度”调整为“统一受理、一级调度”,一键垂直调派任务到救护车组,实现了调度派车流程环节大幅缩减,急救资源高效统筹使用。救护车统一安装ETC,实现了过收费站不停车快速通行;车载地图指引APP实时向驾驶员推荐最优行驶路线,向社会车辆播报语音提醒避让,最大程度提升救护车通行速度。2021年,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左右,较十年前缩短一半以上,城乡差距同步显著缩小。
四、服务质量显著改善
院前急救管理体系不断健全,服务质量明显改善。院前急救服务更加便捷化、同质化,服务水平整体大幅提升。建立专门质控体系,不断强化质量控制;完善培训体系,持续分类开展院前急救人员培训。配置担架员,着力解决急救患者搬抬问题。实现“120”一个急救号码面向社会,方便市民呼叫急救服务。开发APP小程序,实现残障人士文字呼叫120、一键呼叫120。实现院前急救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收费,推行医保卡在救护车上刷卡结算,方便患者缴费报销。完善急危重症患者急救绿色通道,建立院前院内急救信息衔接平台,120指挥调度中心与30家医院急诊科信息实时传输;创建“5G院前医疗急救联合创新实验室”,实现5G救护车与120指挥调度中心、医院急诊高清医疗影像数据同步传输,提高院前院内衔接效率。
五、特殊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围绕服务于“四个中心”,打造特色院前急救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点节日院前急救服务保障信息系统,健全组织管理体系,规范配置标准和工作流程。守护每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重点节日,让首都市民祥和过节;护航每年中考、高考等重要考试,让莘莘学子健康应试;高水平服务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篮球世界杯、中网、北京马拉松等重要体育赛事,圆满完成“APEC”、“中非论坛”、“亚洲文明对话”、“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及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国务政务活动医疗急救保障任务。
六、社会急救能力建设进入新阶段
印发《北京市重点公共场所社会急救能力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统筹规划全市社会急救培训体系和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发布社会急救科普培训教学标准《北京市社会医疗急救培训大纲》和社会面医疗应急指导性文件《家庭医疗应急物品指导目录》,制定《北京市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置清单》;推动急救科普内容首次纳入国家基础教育课本,首都社会急救能力建设进入整体规划、系统推进和实质性建设的新阶段。2021年全市共组织开展线下取证急救培训21万人次;线上专题培训覆盖396万人次;利用手机、轨道交通等移动视频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急救知识宣传和急救技能普及活动,持续增强公众自救互救能力。目前,全市地铁站、火车站及学校已实现AED配置全覆盖,现场人员已使用AED及时除颤,成功抢救数名患者。
七、倾力投入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断强化对院前急救疫情防控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的投入,各区实现了救护车洗消站建设和负压救护车配置“零突破”,全市院前急救系统疫情防控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全市已完成标准化救护车洗消站建设19处,配置负压救护车341辆,疫情防控物资储备进一步完善。院前急救系统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规范工作流程,阳性感染者、疑似病例使用负压救护车专项转运,工作人员实施闭环管理等,有效保障了院前急救系统疫情防控的能力和安全。2021年,全市院前急救系统共执行新冠疫情相关转运任务45 539车次,实现了工作人员“零感染”,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改革创新,推动院前急救事业可持续发展,有效保障首都城市安全运行,有效保障首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
于建平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展成效明显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北京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十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普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多措并举,提升我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能力
一是大力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不断健全政府主导、政策倡导、多部门协作和全社会参与的慢病防控机制,截至2018年底,我市全部16区均成为市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提前完成了《北京市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的目标;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从2012年的1个增至2019年的11个,接近完成2025年的12个国家级示范区的目标。二是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全市各区均已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现了全覆盖;从吃动两平衡到“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专项行动,行动内容更加丰富;结合主题日开展各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宣传活动,受众更加广泛;健康社区、健康步道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从十年前的5类37个增至12类3091个。三是坚持开展中小学生营养宣传与干预,2014年启动“营”在校园北京市平衡膳食校园健康促进行动,迄今已覆盖全市中小学校,逾233万人次参与,有效改善了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四是控烟工作效果明显,自2015年6月1日我市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以来,公共场所吸烟现象明显下降,成人吸烟率由2014年的23.40%降至2021年的19.90%,提前实现健康中国2030年目标要求;中小学生吸烟率由2013年4.25%降至2019年1.20%;医院、餐馆、酒吧等室内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率明显下降;人群戒烟成功率、尝试戒烟率均明显提升。五是全市成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可客观、动态反映全市居民主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特征,揭示主要健康问题和重点人群;监测结果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循证依据,从2007年“健康奥运健康北京-全民健康活动”到2020年《健康北京行动(2020-2030年)》,持续推动全市慢性病防控进程,促进针对主要问题和重点人群的专项行动落地实施。
二、多点发力,全面开展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
一是持续不断开展生活饮用水和公共场所监测,覆盖全市所有街乡和六大类1200余个公共场所,敏感获取饮用水和室内空气质量数据。二是构建食品污染及有害因素监测网络,每年对谷类、蔬菜、肉类、婴幼儿配方等27类食品开展监测,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重要技术支持。三是学校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不断深入,学生人群中法定传染病和重点监测传染病发病率较十年前下降60%,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从57.30%降至56.10%,近一年到不安全场所游泳率由7.49%下降至1.90%。四是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初检合格率连年上升,稳定达到95%以上;放射性本底监测和食品中放射性监测为我市应急辐射监测建立基线数据库,筑牢全市放射安全屏障。我市还开展空气雾霾、生物样本、农村环境、重点职业病、职业健康素养提升等监测和干预项目。十年来,市区疾控中心共建立20余项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覆盖全市医疗机构、中小学校、游泳场馆、宾馆饭店等市民生活各个方面,为健康北京建设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三、健康至上,居民健康状况水平持续提升
十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在科学监测、精准施策的基础上,持续推动《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2009-2018)》和《“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全市户籍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从2012年81.35岁提高到2021年82.47岁,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从2012年11.62%下降至2021年10.46%,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0年全市户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6.40%,较2012年的24.70%提升了47.00%,显著高于2021年全国25.40%的平均水平,位列全国之首,北京市居民健康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下一步,我们将以《“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和《“十四五”时期健康北京建设规划》为指引,大力促进市民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延缓和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推进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获得感。
编辑: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