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止」字从隶书线条变成方正之后,到八分有了波势,演变到行书、真书,有两种表现形式,或是竖横竖横,后面两笔平放,或是竖横撇捺,后面两笔斜放。二级课程介绍三牵绾,没有讲它的来源和变化,当时讲的三牵绾适用于真书,就是斜放这一种,而平放的就当它是竖笔势移位。学了隶书、草书之后,可以知道这两种形式是关联的,都来源于古文字「止」字,下手两笔都一样,接下来的两笔仅仅是角度不同,而笔锋走法相同,所以这两种都可以看作是三牵绾。 刚才说到 楚简上「止」的草写是早期草化实例 全用圆转的弧线 来自金文 没有方正的角位。变圆为方是隶书的特点 一条弧线可能变为两笔。后来草书如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止」字,显然是脱胎于楚简,下面用弯笋势,上面撇捺简省为一点,成为今草典范。怀素《小草千字文》中「止」用两点,今草中没有必要,行书和章草才用两点。 「止」以前讲过几次,三级课程21课中有这个图,这是人的脚印,有五个脚趾,金文

L7-20 草书释读14

十三 人体:足

从人的「头」开始讲,终于讲到「足」了。像讲手那样,先说足的生理结构,然后讲足的功能。

13.1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

「止」以前讲过几次,三级课程21课中有这个图,这是人的脚印,有五个脚趾,金文中还有简化成三个脚趾的,三表示多。甲骨文把图像线条化了,西周金文中有更简单的写法,这已经脱离了图画,变为文字符号了。楚简有沿袭金文而来的草写,这是后来草写的源头。睡虎地秦简中出现了很方整的写法,这是秦隶。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2)

我跟各位讲过,草书中撇捺可以一点替代,如第7课讲到「袁」字,最后的撇捺,〔就是红色标示的这两笔〕 草化时可以一点替代。又如「长」字 「良」字等等 均可如此处理。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3)

刚才说到 楚简上「止」的草写是早期草化实例 全用圆转的弧线 来自金文 没有方正的角位。变圆为方是隶书的特点 一条弧线可能变为两笔。后来草书如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止」字,显然是脱胎于楚简,下面用弯笋势,上面撇捺简省为一点,成为今草典范。怀素《小草千字文》中「止」用两点,今草中没有必要,行书和章草才用两点。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4)

「止」字从隶书线条变成方正之后,到八分有了波势,演变到行书、真书,有两种表现形式,或是竖横竖横,后面两笔平放,或是竖横撇捺,后面两笔斜放。二级课程介绍三牵绾,没有讲它的来源和变化,当时讲的三牵绾适用于真书,就是斜放这一种,而平放的就当它是竖笔势移位。学了隶书、草书之后,可以知道这两种形式是关联的,都来源于古文字「止」字,下手两笔都一样,接下来的两笔仅仅是角度不同,而笔锋走法相同,所以这两种都可以看作是三牵绾。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5)

竖写成撇,横写成捺,在书法中常见,也就是一个角度变换而已。我讲过有些只有横竖的字,容易写得呆板,如「田」字,草书把框架中的十字写成撇捺。又如飞带势,原本是两撇一捺,这捺也可以写成横。今后我们还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

13.2 足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6)

甲骨文中的「足」字,解释很多,大约有四种观点:一是「足」包括大腿、小腿直到脚底,杨树达主此说,二是从膝盖骨开始算,直到脚底,朱骏声主此说,三是从小腿肚〔古代叫腓Fei2肠〕开始,直到脚底,四是从踝骨开始,仅仅指脚板。这四种观点哪一个对呢?我们来看看甲骨文、金文「足」字,从这两个字来看,「足」字下面是「止」,上面还带有一段腿,比较合理的是从膝盖骨开始。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7)

谁都看得出,甲骨文和金文这两种写法太复杂,类似绘画,好处是可以看到当时人的想法。甲骨文、金文其实都有比较简单的写法,有一种是「止」上面写了个P字形,应该是膝盖骨和小腿,再简化这个P字形变成了口字形,楚简有「足」字的草写,上面就是篆书「口」。小篆取甲骨、金文的简写,由此而来的秦简快写,下面「止」有两种形式,都只用三笔,类似楚简。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8)

还要注意一点,甲骨文、金文这种写法,在当时可以是「足」字,也可以是「疋〔Shu1〕」字,「疋」就是「足」,到战国时才开始渐渐分开,分开后「疋」的意义开始增加,读音也多了,如匹、雅等等。小篆是秦代的正体,「足」上面写为口字形,而「疋」上面是一个圈,不封口。我感兴趣的是,楚简上「足」和「疋」草写怎样区别,上面写口字形的,这是「足」。上面取节耳化势的,这是「疋」,那时当然还没有节耳化势这个名称。楚简写法早于秦代小篆,是金文大篆时代的产品,也就是说,很早以前已经运用到节耳化势这种写法了。

「足」字草化,上面的口字形用一横替代,结果跟「之」字非常相似,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9)

用的时候要小心。14课中讲过,单独写个「足」收尾往往向上,而「之」字经常向下,以此来加以区别,但同下一字如「足下」连写时,也只好向下了。这些都已讲过,请各位查一下笔记。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0)

「足」是一个部首,当作偏旁时直接用之字形替代,如这个「践」,「足」旁写成之字形,看起来好像三点水,从笔势说就是隔水势。右旁两个「戈」,只需写一次,倒笔写戈法,写完后加一点表示重复,就可以了。

13.3 含有一个止的字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1)

我们已经知道「止」是人的脚,现在来看看哪些字含有一个「止」。刚才说的「足」就是一个例子,「足」下面是「止」。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2)

「之」字是「止」字下面加一横,许慎解释这一横是地,具体点说是地上一个标志,好像运动场上的起跑线,从这里走出去,就是「之」的本义,《说文解字》:之,「出也」,引申义有往、到、至等等。金文已经脱离了图画,其后写法向两个方向发展:一如小篆的写法,一直到汉末《张迁碑》都有小篆隶定的写法。二是如《散氏盘》上的写法,属于金文的草写,这一写法也传下去了,现在的正楷字就是从草写发展而来的。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3)

睡虎地秦简这写法,上面用顾盼势,下面横写成了捺,这也是以捺代替横的例子。但皇象草化「之」,上面改用了鸡头势,以方便手腕一左一右来回。索靖四笔全分开,最后的横笔改用尖锋起,这样少了一个明节点,来回摇腕更畅顺了。到后来出现大量滚动写法,只需一个衮笔势就写出来了,《古诗四帖》的「之」,是比较极端的例子,少了点轻重虚实变化,不如孙过庭写得好。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4)

王羲之名字中就有「之」字,应该很熟悉「之」的写法。在《寒切帖》中,第一行有「羲之报」,最后一行也有,把前后两个「之」放大,可以看到两个字效果不同。最后这个「之」是衮笔势,这个没有疑义。第一行这个多了两个明节点,这是小圈起作用,有些人说这是鸡头势加一捺,或者一点加奋笔势,等等,分笔势时,有点把握不定。我意单以中线大圈看,跟索靖写的「之」一样,上面的鸡头势本来就属于衮笔势,是滚动的,下面捺笔一波三折,照「永」字八法也是滚动的,两个滚动加在一起,所以整个「之」字仍可以归入衮笔势。

秦简中的「之」字和甲骨文中的「有」字,几乎一样,我们知道商周金文是正体,甲骨文是草体,金文「有」是一个手拿着一块肉,甲骨文把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5)

「肉」用一横替代了,这样的写法后来就不用了。章草写「有」,上面的手取交争势「又」,下面的「肉」取飞带势,这些都已经讲过。今草把飞带势一捺移到下面,上面的「又」后来越圈越小。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6)

「止」字上面加一横是「正」,其实金文上面不是一横,是肥笔,或圆或方。肥笔在甲骨文中用四方形表示,好像口或囗,到小篆肥笔统一为横,就是现在的「正」。章草中间用两点,今草省为一点,两点等于一横,今草这一点就是小小的横。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7)

比较特殊的是「此」字,它是左右打通写的。甲骨文「此」,左边是「止」,右旁是「人」,秦简保留了这一基本结构。草化时,左边的「止」为弯笋势加一小横,右旁的「人」类似「匕」,写出来好像「比」字,显然不行。解决的方法,是学秦简中另一种左右打通的连写法,这样就不至于引起误会。今草标准写法,应该如王羲之《十七帖》中用一点,这一点拉长为一横也可以。

「是」,常用字,籀文、小篆都是「日」下一个「正」,籀文「正」多一横,这是古文写法。秦简把篆字隶定,但最后一笔还是用弧线,直到汉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8)

隶,才逐渐变成撇捺。「是」字草化,在楚简上已经出现,但只是民间写法,章草,上面「日」用飞带势,下面三横,中间一横就是楚简中间两点连写,也就是楚简中的「止」这部分,可以写成「乙」。「乙」带有一个雁尾,类似「足」字,这影响到今草,王羲之等都用三横,收尾都向上,如果向下,可能是「昊」等字。注意王羲之写「日」有两种写法:一是取飞带势,二是取阜耳倒笔势。名家怎样变换笔势,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19)

下一个,「走」在三级课程21课中讲过,金文是一个奔走的人,下面写个「止」,表示用脚。《说文解字》把上面的人解释为:「从夭、止,夭止者,屈也」,「夭」是弯曲的人,有人说是奔跑时足弯曲。在隶书中上面的「人」线条拉直,慢慢变成土字形。这反映在早期草书中,如西汉《神鸟傅》中的「走」,上面取土字形奋笔势移位,下面是外略势。今草可以重新组织笔势,「土」下一横可以归于下面,上面取十字势,下面三横取奋笔势。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20)

「走」也是一个部首,作为偏旁还可以简化,如「起」字,左边的「走」十字势下只需两横,也就是写成了乙字形。如果「十」和「乙」连写的话,整个左边,可以看成奋笔势移位。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21)

「辵」也讲过几次了,这个字本身很少用,但作为偏旁就是走之旁,那就是经常遇到的。六级课程第2课以「道」为例讲隶变,如果加上秦简写法,可以看出渐变的过程。章草写走之旁,用虿尾势或外略势,今草更简单,用鸟雏势,省略那个雁尾痕迹,这些在二级课程26课中已经讲过了,《玉堂禁经》把这些都归于「乙脚异势」。

13.4含有两个止的字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22)

如脚趾的「趾」,就有两个「止」。其实「止」就是「趾」的本字,后来意义多了,就增加了「足」字旁,繁化出「趾」,多了一个新字。意义要分清楚,无奈就要繁化,创造新字;书写要迅速,那就要简化,古人创造了草字。这就是文字发展的规律,正草两途,方法不同。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23)

含有两个「止」的字,比较典型的有「步」。甲骨文两个「止」上下排列,当时写法还比较乱,有写两个左脚,或一左一右,到小篆就固定为上左下右,都是三笔,秦简写法也是这样,不过下面右脚看起来好像「少」字。草书上面「止」用一点,连通下面「少」的中竖。分笔势的话,先写一开竖笔势,然后「少」字顾盼势,今草也是这样。有些人写「步」,写完了还多加一点,我跟各位讲过,级别越高点越少,加点非常谨慎。草书中如「践」表示戈法重复才加点,随手加点不是好习惯,下笔时候要想清楚。

今天就讲这些,谢谢。

本节要点:

· 人体­足:止,足。

· 含有一个止的字:之,正,此等。

· 含有两个止的字:趾,步。

复习思考:

·

黄简讲书法一级课程行书合集(黄简讲书法七级课程)(24)

孙过庭写「浅」字,最后加一点,怀素没有加,哪一个对?

· 没有加点,可能是那一个字?可以在怀素《小草千字文》中找一找。

· 试用草书写下面词语〔扩号内不必写〕:

·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 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荀子﹞

·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左传﹞

· 止于至善。﹝礼记·大学﹞

· 平心持正。﹝汉书·李广传﹞

· 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语·子路﹞

· 走投无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