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心里有佛还需要拜佛吗(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心里有佛还需要拜佛吗(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对于凡夫就不同了,如果你表现的比较傲慢无礼,就会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你比较懂礼貌,对菩萨很恭敬,就会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是给菩萨看的,而是给自己和凡夫看的。如果你是一个学生,见到老师后,要不要有礼貌的打个招呼?你可以选择打招呼,也可以选择不打招呼。同样的道理,到了寺庙,你可以选择去尊敬佛菩萨,也可以选择不敬菩萨,菩萨是不会因为你是否对菩萨恭敬,就对你另眼相看的。佛经上说:“谓心佛众生。虽在因在果。迷悟不同。然其理性所具。本来平等。初无有异。故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只是在说,虽然佛性相同,但迷悟不同,虽然大家都是人,但有人是圣人,有人是君子,有人则是凡夫。用个比喻大家就明白了,众生的心,好似一颗夜明珠,众生的心,是落满灰尘的,染满尘埃的夜明珠,而佛就是一颗没有染上尘埃的夜明珠,或是之前曾染污过,但却清理干净了,已经回归到了一尘不染的状态。既然我们与佛的佛

华严经上说:“复次,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佛性与佛的,没有什么两样,也就是说,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的,既然这样,我们去寺庙拜佛还有意义吗?佛教常讲修心,那我们拜佛时,还需要注重形式吗?

很多人都忽略了佛陀提出的中道思想,有些人拜佛非常执着形式,比如一定要烧多少香,一定要拜多少尊佛,而有些人刚好相反,因为知道了万法唯心,所以拜佛时,从来不注重形式,甚至认为,只要心中有佛,拜不拜都一样的。

心里有佛还需要拜佛吗(一切众生皆有佛性)(1)

这两种极端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虽然佛和众生的佛性相同,但佛与众生并不是毫无差别的。

佛经上说:“谓心佛众生。虽在因在果。迷悟不同。然其理性所具。本来平等。初无有异。故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只是在说,虽然佛性相同,但迷悟不同,虽然大家都是人,但有人是圣人,有人是君子,有人则是凡夫。

用个比喻大家就明白了,众生的心,好似一颗夜明珠,众生的心,是落满灰尘的,染满尘埃的夜明珠,而佛就是一颗没有染上尘埃的夜明珠,或是之前曾染污过,但却清理干净了,已经回归到了一尘不染的状态。

心里有佛还需要拜佛吗(一切众生皆有佛性)(2)

既然我们与佛的佛性相同,那还用拜佛吗?拜佛时还需要注重形式吗?

如果你是一个学生,见到老师后,要不要有礼貌的打个招呼?你可以选择打招呼,也可以选择不打招呼。同样的道理,到了寺庙,你可以选择去尊敬佛菩萨,也可以选择不敬菩萨,菩萨是不会因为你是否对菩萨恭敬,就对你另眼相看的。

但对于凡夫就不同了,如果你表现的比较傲慢无礼,就会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你比较懂礼貌,对菩萨很恭敬,就会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是给菩萨看的,而是给自己和凡夫看的。

心里有佛还需要拜佛吗(一切众生皆有佛性)(3)

我们去寺庙,还是应该拜佛敬佛,以及注意一些形式上的礼仪,但不能执着这些,不要太过分执着一些细节,只要明面上过得去就好,最重要的还是我们的心,只要心善心净,就算你不拜佛,也是可以的,但如果你心善心净,又非常有礼貌的去敬拜佛菩萨,这样岂不更好。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