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数说70年非遗保护传承有力有序(非遗保护传承这十年)

数说70年非遗保护传承有力有序(非遗保护传承这十年)党中央支持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出要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传承更加有序 非遗保护传承水平进一步提升近十年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办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联合中宣部、财政部印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联合财政部出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逐步健全配套政策,搭建起非遗保护传承法规体系的主体框架。全国31个省区市均出台非遗保护条例,一些市、县出台地方性法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现已建立包括调查记录、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区域性整体保护、传承体验设施、理论研究在内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并结合不同门类项目的保护传承规律,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同时,各级文化

数说70年非遗保护传承有力有序(非遗保护传承这十年)(1)

十年间,全国非遗系统着眼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取得显著成效,进入系统性保护新阶段,提供了非遗保护传承实践的“中国方案”。

推进依法治理 非遗保护传承“四梁八柱”进一步筑牢

十年间,我国非遗保护制度更趋完善,非遗保护的“四梁八柱”更加稳固。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奠定坚实法律基础。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为做好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指明目标方向。

近十年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办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联合中宣部、财政部印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联合财政部出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逐步健全配套政策,搭建起非遗保护传承法规体系的主体框架。全国31个省区市均出台非遗保护条例,一些市、县出台地方性法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现已建立包括调查记录、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区域性整体保护、传承体验设施、理论研究在内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并结合不同门类项目的保护传承规律,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同时,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夯实项目保护责任,加强绩效评估和动态管理。

传承更加有序 非遗保护传承水平进一步提升

党中央支持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出要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2名。设立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传承活力不断增强。

中央财政对非遗保护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国家非遗保护资金96.5亿元,并安排17.85亿元用于实施国家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按照每人每年2万元的标准,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予以补助。从2022年开始,对传承活动评估结果为优秀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增加5000元补助经费。各省区市也安排专门经费支持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

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帮助非遗传承人“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全国120余所参与院校共举办研培班1100余期,共计培训3.8万人次,加上各地延伸培训,累计培训超10万人次。

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提高了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小小粉丝”成为非遗传承的强大“后备军”。

连接现代生活 非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用进一步彰显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非遗成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

近十年来,文化和旅游部充分发挥非遗特别是传统工艺资源优势,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持续推进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带动城乡就业、群众增收。截至2022年6月,支持各地设立非遗工坊2500余家,其中1400余家设在脱贫县,培养出包括“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在内的一批优秀带头人。

连续3年举办“非遗购物节”,打通了非遗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销售额超16亿元,成为群众参与非遗保护、共享保护成果的文化消费品牌活动。

发布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明确对14类383个传统工艺项目予以重点支持,支持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了18个传统工艺工作站。传统工艺产品品类日益丰富,品质显著提升,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

加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中的非遗保护传承,建立区域保护协同机制。建立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保护协同机制。在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凸显非遗元素,强化非遗保护传承。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支持非遗有机融入景区、度假区,支持建设非遗特色景区,推出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非遗体验基地、主题旅游线路、研学产品等,让非遗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非遗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着持续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获得感,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身份和精神标识,全社会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更为浓厚,各民族深化交往交流交融,在互动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讲好中国故事 非遗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效进一步突出

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非遗成为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

截至目前,我国有42个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了“中国色彩”。“蒙古族长调民歌”“送王船”等与其他国家联合申报的项目成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体现。

我国三次当选保护非遗政府间委员会委员国,国际话语权不断提升。连续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在中国建立了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

文化和旅游部加大推介展示,持续构建非遗现代传播格局。2012年以来,全国共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35万余场次,海内外民众得以走近非遗、体验非遗、品味非遗、爱上非遗。(王彬)

来源: 中国文化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