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全国特级教师熊芳(特级教师肖远骑)

全国特级教师熊芳(特级教师肖远骑)总之,这十六年,我在拼搏中成长,在奋斗中成熟。我深切地感受到再没有比人大附中更让我魂牵梦萦!能在人大附中做一名教师,是非常幸运的,是非常非常幸福的!我要感谢学校各位师长、同事、朋友的热情指点和帮助,我要感谢刘彭芝校长和学校诸位领导的谆谆教诲、热情鼓励,让我走出国门,看到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前景;我要感谢和我一起去延庆支教的各位老师,使我体会到大山里的孩子多么期待接受优质教育来实现他们的梦想,实行教育公平,我们肩上的担子多么沉重。再没有比人大附中更让我魂牵梦萦!伴随着新世纪的第一缕春光,我来到心仪已久的人大附中工作,转眼间十六年过去了,回首这段路程:工作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富于挑战的。当我要离开人大附中讲台时,真是百感交集:人大附中的中心花园、波士顿黄金海岸的风景、纽约时报广场的人流、布达佩斯美丽的多瑙河湾、延庆永宁古镇上哪高高的白桦林……奔来眼底。我在不同的岗位上,挑战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包揽中

新疆网讯 第一次去人大附中拜访肖远骑,他的办公室异常朴素,一个书柜,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办公桌旁摞着满满的书。那时,他的文章《对教育有关命题的哲学思考》正准备发表,他和我聊起教育,认真地说:“教育一定要守正”。他带我参观校园,孩子们很开心地跟他打招呼。

在中国名校人大附中任教十六年,我猜想肖校长一定是顺风顺水的精英阶层。后来熟络了,得知他从江苏一所乡村学校的一线教师到教育行政管理者,到人大附中,一路走来,更由衷地对他传奇的人生感到敬佩。

2016年12月30日,肖远骑退休了。他数十年读书、育人,离开三尺讲台恐有诸多不舍,他的文章字字珠玑,句句深情,满含着一位老教育人对教育的理解和对教师职业深沉的爱。中国网教育频道刊发此文,期望将这份深情献给人大附中,献给肖远骑,献给为改变中国教育不懈努力的同行者!

全国特级教师熊芳(特级教师肖远骑)(1)

2016年12月30日 人民大学人事处 退休登记表上我签上了名字 我退休啦。

再没有比人大附中更让我魂牵梦萦!

伴随着新世纪的第一缕春光,我来到心仪已久的人大附中工作,转眼间十六年过去了,回首这段路程:工作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富于挑战的。当我要离开人大附中讲台时,真是百感交集:人大附中的中心花园、波士顿黄金海岸的风景、纽约时报广场的人流、布达佩斯美丽的多瑙河湾、延庆永宁古镇上哪高高的白桦林……奔来眼底。

我在不同的岗位上,挑战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包揽中外教育、中外文化的迥异风光,我很开心,学校给了我这么多的舞台,我可以欣慰地说,我没有愧对领导的期盼,在不同的岗位上,都很好地完成使命,做一个弘扬中国文化的好老师,做一个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我要感谢学校各位师长、同事、朋友的热情指点和帮助,我要感谢刘彭芝校长和学校诸位领导的谆谆教诲、热情鼓励,让我走出国门,看到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前景;我要感谢和我一起去延庆支教的各位老师,使我体会到大山里的孩子多么期待接受优质教育来实现他们的梦想,实行教育公平,我们肩上的担子多么沉重。

总之,这十六年,我在拼搏中成长,在奋斗中成熟。我深切地感受到再没有比人大附中更让我魂牵梦萦!能在人大附中做一名教师,是非常幸运的,是非常非常幸福的!

这幸福,源自于在这里有最可亲可敬的领导,有最能催人奋进的和谐氛围。走在人大附中校园,能让你从心底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请让我举一个例子:

那是2003年的秋天,学校刚开学不久,教育部给学校一个去美国考察历史、教育、文化的名额,刘校长把我叫过去说;“我觉得你在学校工作过,又在教育行政部门做过领导,去美国看看,一定会有很深的体会,这个名额给你了”。

全国特级教师熊芳(特级教师肖远骑)(2)

九月十六日我随中国教育部的代表团去了美国,二十多天的考察,我们从东海岸到西海岸,横跨美国;参观了哈佛等大学、访问了华盛顿等中、小学、幼儿园,和美国的教师、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在美国的日子我很激动。更令我激动的还有一件事。

回国后爱人告诉我,当我刚踏上赴美旅程的那个晚上,她突然肚子疼得厉害,我不在家,孩子在大学读书,怎么办?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早晨强忍着来到医院,医生说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手术,她急得不知道怎么办,就给学校的小刘校医生打了电话,刘医生把情况告诉了刘校长,刘校长叫上司机就赶到医院看望,同时让校办来人办理住院手续。当校办的同志告诉她,普通病房人满了,住不进时,刘校长说,“那就住高级的,尽快手术。”

全国特级教师熊芳(特级教师肖远骑)(3)

那日子,正是学校开学不久,有多少事等着刘校长去处理,她把每位老师的事看成比自己的事还重要,亲自过问。当妻子把这一切告诉我时,我简直无法形容当时感激的心情。我给刘校长打电话:“刘校长,非常感谢您,我也不知用什么言语来表达我对您的感激之情。”刘校长说:“不必感谢我,要感谢就感谢学校吧。”老师们,在人大附中有这样慈母般的好领导,难道你不由衷地感到幸福?在这幸福的校园里工作难道你能不忘我的奋斗?

正是怀着这样感激的心情,我在这里忘我的奋斗,我曾经在一篇总结里说:“我热爱人大附中,人大附中是我事业的所在,人大附中是我心中永远的校园!”

人大附中是藏龙卧虎的地方,这里有卓越的领导,也有中国最优秀的老师,我来到这里,完全是一次自我挑战!因为在此之前我一直工作在教育行政岗位上,脱离教学第一线相对来说时间长了。虽说在老家做教育行政领导是轻车孰路,但我认为人生的价值,只有在不断拼搏中才显其意义。

努力把语文上成孩子们最喜欢的课

到北京后,孩子问我的第一句话是:“老爸,您十多年没有上讲台了,重新站在北京最有名的中学讲台上,您准备好了吗?”

我知道孩子话里的潜台词,言下之意,您还会上课吗?您还甘心吃这份苦吗?新的环境、新的舞台对我的确是严峻的考验,语文组的何宗娣、李炳生、张莉莉、崔璐、王艳等老师热情地给我介绍人大附中语文组老师教学要求,竺豪桢、张璇、舒大军、彭晓、乐建军等老师和我一块关注学校科研、劳技、和图书馆等方面的工作。我想,凭着1985年我能在全国中语会上赛课一等奖的基础,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凭着坚定的信心和毅力,我一定会逐渐适应。

到人大附中工作后,我一点不敢懈怠,全身心投入工作,我明白,在人大附中我首先要站稳讲台。为此,我挑灯夜战,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腾出时间,熟悉中学语文教材,捡起荒废了的业务。

全国特级教师熊芳(特级教师肖远骑)(4)

打开尘封的记忆:有几次,夜里11点过后,我一个人被锁在行政楼办公楼,不得不惊动他人为我开门。我努力把语文上成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同组的老师也给了我很多的鼓励。我探究课堂教学艺术,努力形成一种实中求活、洒脱雅致的教学风格,努力让语文课堂高悬艺术的明灯,洞开学生心灵的艺术之窗,引导学生去鉴赏美、创造美。把每一节课当作一件艺术品,精思巧授。

用满腔的激情讲解沈从文《边城》的纯美人性,研究鲁迅先生《药》的深刻内涵,探讨《胡同文化》的历史意蕴,努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着学习语文的快乐。诚如冰心老人说的“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正是这句富有人生哲理的名言成了我人生道路上向上奋进的精神食粮,使我敢于面对人生的一次次挑战。

异国他乡,用心解读欧洲教育

正当我熟悉了附中的讲坛,想可以轻松一下的时刻,2004年暑假,我又转向了新的战场。那年暑假刚刚开始,学校接到一项任务,在出访匈牙利时,和匈牙利签署了协议,要在该国建设一所学校,教育部把这光荣的任务交给了我校,经学校刘校长等领导的推荐,决定派我去完成这项任务。

2004年秋 我由教育部派往匈牙利工作。前后就一个月的时间,容不得我做多少准备。记得那是8月28日凌晨一点三十分,我和妻子登上了海南航空公司直飞匈牙利布达佩斯的航班,告别了美丽的人大附中校园,告别了美丽的北京,当送行的朋友挥手告别时,我的脑海里往事如烟。

三年前,我从美丽的黄海之滨,来到了北京,开始了人生的又一次奋斗,今天我又从美丽的北京飞向匈牙利,这将面临又一次重大的挑战,此时此刻,我明确我此行是作为中国教育的友好使者前往匈牙利的,我的工作将代表着人大附中人的形象,代表着中国教师的形象,我告诫自己一定要把每一个过程做得最好,做到超凡脱俗,做到出类拔萃。我告别了朋友,又一次踏上人生新的驿站。

在匈牙利的日子,在中匈双语学校,面对着不同的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面对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家庭背景的孩子,我精心教书,用心育人。

中匈双语学校的成立,是一个崭新的事物,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会遇到许多矛盾,双语学校也是如此,学校人员少,经费少,教学任务重,面对困难,我时刻记着刘校长的话:“人大附中的老师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做出一流的业绩。”

我工作中丝毫不懈怠,尽自己的能力,做好汉语教学工作。我坚信“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没有兴趣,便没有教育”的教育理念,把爱心的阳光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我和学生交朋友,和学生家长热线联系,托朋友从国内买回汉语教学资料送给他们,我的工作受到了华人的好评,匈牙利最大的华文报纸《新导报》在2006年5月24日以《播种“精神”的人》为题,对我专访报道。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在华人世界栏目专题介绍了中匈双语学校汉语教师肖远骑的事迹。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感受到这里的学生不缺市场竞争意识,他们的父母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商人,他们最大的缺陷是学习没有远大的理想,因此,我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入手,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着眼于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主动参与,他们学得很高兴。欧亚新闻报2006年6月20日以《感受中匈小学教育之差异》为题,对我进行了专访。

两年异国他乡的生活,对我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倾心感受欧洲文化,用心解读欧洲教育,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我感到欧洲的这些华人、华侨他们经商有一套,但如何教育孩子还是个盲区,仅凭我在学校讲,显得势单力薄,我就想到在《新导报》开辟了“教育的艺术”专栏,每周一篇,让每个家庭都懂得教育子女那多好,因此每个星期天,我都要完成这个“作业”。每次文章刊出,都受到侨胞的热情鼓励,心里充满幸福。

这些文章被《侨声报》、《侨报》、《教育文摘周报》、《扬子晚报》“家庭教育”网、青少年艺术教育网、小学生学习网等国内、外众多媒体转摘。两年中,我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还参加了大使馆和华人社团的多项活动:如国庆招待会、华人春节的文艺演出、匈牙利大学生的“汉语桥”比赛、庆“三八”活动、反分裂国家法座谈、华人摄影展、匈牙利华人选美比赛……,为华人华侨活动做出自己的贡献。

2006年6月,我又把在《新导报》上发的专栏文章,汇编成集取名《教育风铃》,在学校举行了赠书仪式,我把此书作为一份礼物赠送给双语学校,我的学生和家长,赠送给旅匈的华侨华人。匈牙利多家华文媒体都做了报道,中国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做了专题报道。

在匈牙利工作的两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中匈两国老师的教学切磋、学校师生复活节的快乐联欢、课堂教学的情景互动、家长会上的亲切交流,以及匈牙利的如画河山……都如同一幅幅美丽的油画,都珍藏在我美好的记忆里。

在匈牙利工作的两年,生活是艰苦的,工作是紧张的,每次我向刘校汇报工作时,刘校总是热情的鼓励,两年里当我说想回校看看。刘校长就说,那你回来一次吧。就是这领导的关爱,使我在异国他乡感受到强大的工作动力。推动我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并受到了诸多赞誉,当我离开匈牙利时,华人华侨社团纷纷为我饯行。大使馆给我的鉴定是“该同志为推广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海外华人华侨的一致好评!” 、

在延庆永宁中学支教的那些天

生活是一个7日连着一个7日,工作也是一个航程接着一个航程。2006年的暑假,我回到学校,放下行囊不久,刘校长就和我说,学校要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共同建设孔子学院,你刚从欧洲回来,有基础,你和国家汉办联系做这件事吧。

全国特级教师熊芳(特级教师肖远骑)(5)

我想领导把这任务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也相信我能干好,我和汉办积极联系,做好立项申报等工作。终于在这年的11月18日正式挂牌。麻州大学孔子学院开办了,我又转向了新的战场。2007年8月初,我又带着11位老师去了延庆永宁中学支教。

人大附中延庆分校的建立,凝聚了刘校长的满腔心血。圆山里孩子的梦,让他们共享改革的成果,为首都教育均衡发展作贡献,是刘校长这位教育家的梦。这两年,我们就是这样的圆梦人。永宁距北京城有近一百公里的路程,说实话,在这个年头,离开亲人,远离朋友,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工作心里难免忐忑不安,我们周末回城,交通堵塞,有时八点多才到家,今年学校要求补课,我们周六晚又要返校,在家呆的时间不足24小时。

经受了延庆冬季的寒风,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刺骨的寒冷!尤其我的手臂是打着绷带来延庆的,寒冷的气候使我的胳膊不能很好的恢复,到现在左手都抬不起来,有时痛得整夜都睡不好觉。但这一切,都没有什么,当我们来到永宁中学,清新的山风混合着淳朴的民风扑面而来,教室前,一双双如饥似渴的眼睛注视着你;教室后,一排排满怀期待的老师等候着你。此时此刻,一切疲惫都挥之而去,只感到浑身充满活力,心中洋溢着激情……

在延庆分校工作压力最大的就是上课。刚到永宁的第一年,当我走进课堂时,眼前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一节课也就来三、五个老师听课就算了,教室里坐满了人,本来教室就不大,这样显得教室极度的拥挤。

可以说,这一年我们上的每一节课几乎都有是公开课。上至校长,下至门卫,各教研组、各年级组、以及各处室的老师都会随时坐在我们每位老师的课堂里,我们不仅要给这些山里的孩子带来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还要给这些农村教育工作者带去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此,我和我团队的每一位成员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力求比以往在市区上的常规公开课还要精彩。

在延庆生活、工作条件尽管艰苦,但我们艰苦并快乐着,我努力为大家营造家庭的氛围,创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使老师们享受着别样的幸福。这就是精神上成长。

回首这两年的支教生活,感慨良多!

一是亲切感

我生于农村,是农村的沃土给了我拼搏的根基,是农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给了我事业发展的动力,现在回到农家子弟中间,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的理想,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是幸福感

生活在延庆分校这个大家庭我感觉是一种缘分,说实话,刚到延庆,每晚下班后走在寂静的燕水佳园里,觉得非常的孤单,老师们互帮互助,一声声问候,情真意切,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这种感觉让人有一种难以忘怀的幸福,这种和谐也是一种力量,它是我们工作的力量之源;

三是使命感

我们来到山区,是为了将优质教育资源惠及这里的孩子,是将优秀的教育教学理念带进山区,也为促进北京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做出我们人大附中人应有贡献。我们是带着刘校长的殷切希望和嘱托来的,出不得半点差错。这种神圣的使命感时时刻刻在鞭策着我一定要好好工作,一定要带着这批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建设家乡,报效祖国!

在大工作量、快节奏的工作环境里,我以人为本,依靠全体教师,发扬人大附中人的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带好一个团队,树立学校品牌形象,踏踏实实,努力拼搏,各项工作都得到了当地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称赞。因为我深知:人大附中与永宁中学合作办学,给永宁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这才是我们人大附中的宗旨。

读书、思考成了我生活的大部分内容

延庆分校的工作告一段落,承蒙学校领导的厚爱,我又将奔赴新的战场,去人大附中西山学校。

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是一个刚刚落地的娃娃,我铭记刘校长和学校领导们的谆谆教诲,实践人大附中刘校长的办学管理思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的梦想。

全国特级教师熊芳(特级教师肖远骑)(6)

我觉得,一个人有梦想是幸福的;有了梦想,有机会,有一个平台,能去为实现梦想而奋斗是幸福的;有了梦想,能与志同道合的人,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实现梦想而奋斗是更幸福的;当看到曾经的梦想如今开了花,并有希望长成参天大树,那是最最幸福的啦!

在西山工作完,我又先后去人大附中朝阳分校、中国驻纽约总领馆的阳光中学工作、人大附中国际部等不同岗位上工作过几年。

十六年,我读书、育人。读书、思考成了我生活的大部分内容。我始终认为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不能拒绝读书和写作,因为读书能引发思考,写作本身就是思考,教师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教育理论;开阔的人文视野这三大看家本领的获得,均离不开读书写作。

于我而言,阅读是我分享前人智慧的主要方式,写作则是我询问、研究和发现教育真理的一个过程,我把写作当作抵抗心灵钝化的武器,在写作中,我把思想的碎片,建设成文化教育的大厦。

我在工作之余,先后出版了《教育的风铃》、《教育的天空》、《教育的瞭望》等书籍,在《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教》育等报刊发表了300余篇文章,在教育界有一定反响,很多人给我鼓励。

我知道人生在世,诱惑颇多,无处不在考验着你的灵魂与良知,人生在世,矛盾颇多,无处不在考验着你的心胸与意志,只有在书的世界里,你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读书是一种幸福,写作更是难得的快乐。

卡夫卡说:他最希望做的是在地下室尽头的桌上对着一盏孤灯写作。他又说,写作是绝对的坦白。他孤独的思考,孤独的创作。他或许偶尔需要听众和读者,然而决不需要善意分担寂寞——那只会惊扰他的沉默。真正的哲人,独守梦想的冥殿与思维的异界。世俗的支持和分担只会冲淡思想的浓汤。仿佛是黑咖啡,越浓越苦,香味也越醇厚。这是一种境界。

是啊,岁月可以像落叶一样飘逝,但我的这笔财富永存!

全国特级教师熊芳(特级教师肖远骑)(7)

如今,我的学生,有的在我工作的大学当教授了,有的做了院系的主任,还有的成了企业家、公务员;他们也有了孩子,他们的孩子又放心地来到我们学校,做我的学生了。,他们说:“把孩子交给您,我们十二万分放心。”

其实,我也知道,他们心里想的是,一个深爱着他们的老师,一定会加倍地爱他们的孩子。更可喜的我的学生,也有好多位走上了我的道路,成了老师。他们的家人,有的还和我同在一个学校工作,每次聚到一起,如孩子般的欢天喜地,老师长,老师短的,煞是开心,这样幸福的日子,大多又成了我笔下的风景!

是啊,把学生对我的尊敬、对我的爱还给他们,把幸福、快乐带给我的同事和学生,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

2016年岁末,我告别人大附中讲台,站在这里的确很感动。其实,我做的这些事,在座的老师都在做,我能做成一件事,得益于在人大附中这块土地上养成的附中人的团队精神,得益于刘校长的不断追求,创造一流的办学理念。因此,在这里我要再次感谢学校的刘校长、翟校长和各位领导对我工作的关心、鼓励。

千言万语一句话,谢谢学校,谢谢人大附中,谢谢各位师长和同事,你们对我的关爱,是我成长进步的动力,我将在你们的期盼中永远做一个有奋斗感的人大附中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