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的电影排名(为什么每部港片都需要一个)
陈龙的电影排名(为什么每部港片都需要一个)陈龙在《精武门》中扮演日本武士,那时还很瘦。来源/电影《精武门》截图当年,李小龙在嘉禾的几部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龙争虎斗》,陈龙都有参与。香港作家沉西城曾经在《李小龙——不灭神话》中提到陈龙:“立秋日,朋友给我传来一张照片,照中黑衣李小龙,看他抬腿一踢,脚尖不偏不倚落在对手白衣少男下颚,白衣少男是我老朋友阿汉(张永汉)。照片背后站着的那个身形高大挺拔汉子,是李小龙御用武师陈龙(绰号麻姑)。”大放异彩的陈龙早年间,香港电影的龙虎武师大都出自后来著名的“四大戏校”。陈龙出生于1942年,他和弟弟陈会毅都是戏班出身,后来传统戏剧没落,他便和弟弟转行做了影视剧演员。1967年,陈龙出演了个人首部武打电影《七侠五义》,正式出道。陈龙兄弟俩都是“练家子”,出手不凡,因此得到于占元的女婿、胡金铨的御用武指韩英杰赏识,成为龙虎武师。后来,韩英杰从邵氏跳槽到嘉禾,为回到香港拍摄《唐山大兄》的李小龙做
近日,79岁的香港电影演员陈龙离世。陈龙是香港电影的黄金配角,他很早就与李小龙在《龙争虎斗》《精武门》合作过。他凭着令人印象深刻的长相,塑造了众多“丑角”,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赌侠II上海滩赌圣》的“雷老虎”形象。也正是有像他这样的敬业的配角在,才成就了那么多星光耀眼的功夫巨星,才有了香港武侠片的辉煌。
身穿红衣的“雷老虎”。来源/电影《赌侠II上海滩赌圣》截图
大放异彩的陈龙
早年间,香港电影的龙虎武师大都出自后来著名的“四大戏校”。陈龙出生于1942年,他和弟弟陈会毅都是戏班出身,后来传统戏剧没落,他便和弟弟转行做了影视剧演员。
1967年,陈龙出演了个人首部武打电影《七侠五义》,正式出道。陈龙兄弟俩都是“练家子”,出手不凡,因此得到于占元的女婿、胡金铨的御用武指韩英杰赏识,成为龙虎武师。后来,韩英杰从邵氏跳槽到嘉禾,为回到香港拍摄《唐山大兄》的李小龙做武术指导。韩英杰将“练家子”陈龙推荐给李小龙,李小龙非常喜欢他,从此,陈龙就成了李小龙的的御用班底。
当年,李小龙在嘉禾的几部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龙争虎斗》,陈龙都有参与。香港作家沉西城曾经在《李小龙——不灭神话》中提到陈龙:“立秋日,朋友给我传来一张照片,照中黑衣李小龙,看他抬腿一踢,脚尖不偏不倚落在对手白衣少男下颚,白衣少男是我老朋友阿汉(张永汉)。照片背后站着的那个身形高大挺拔汉子,是李小龙御用武师陈龙(绰号麻姑)。”
陈龙在《精武门》中扮演日本武士,那时还很瘦。来源/电影《精武门》截图
李小龙死后,陈龙主要跟着另一位动作大师刘家良拍戏,演出过《神打》《少林卅六房》。后来,陈龙加入洪金宝的“洪家班”。他与洪金宝曾同为韩英杰的班底、又一起成为李小龙的御用武行,可谓渊源深厚。洪金宝自立门户,陈龙自然也就加入了好兄弟的团队。由于陈龙外形圆润又有点傻气,跟洪金宝颇为相似,故两人被称为“洪家双胖”。
从洪金宝最初执导的传统功夫片《三德和尚与舂米六》《败家仔》,再到“三毛”开创灵幻功夫片拍摄的《鬼打鬼》《人吓人》,陈龙都有参演。陈龙在“洪家班”属于资深元老,尽管“洪家班”有元彪、元华、元奎、元武这些师出同门的师弟,但是陈龙在这个班组的谱系中始终排位靠前。
1982年《人吓人》饰演毛毛的陈龙,左一。来源/电影《人吓人》截图
80年代中后期,陈龙的弟弟陈会毅从武术指导升级为导演,陈龙顺理成章地开始辅佐弟弟。这对兄弟档当年合作的《黑心鬼》《鬼打鬼之黄金道士》等是非常具有港产电影特色的经典影片。
他的功夫底子很好,但外形并不英俊,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做主角的机会,好在他的脸庞自带喜感,非常适合做配角。他前后参演了约124部电影,留下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角色,其代表角色包括《赌侠II上海滩赌圣》的“雷老虎”、1993年《方世玉》中李连杰的仆人以及1994年《六指琴魔》中的“迟来大师”等,是名副其实的“黄金配角”,为香港电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陈龙扮演的方世玉的仆人。来源/电影《方世玉》截图
陈龙扮演的迟来大师。来源/电影《六指琴魔》截图
不同时代的丑角
电影圈是个基尼系数特别高的行业,大明星站在聚光台下,吸走了大部分的关注,配角的戏份少、报酬低。但红花也需绿叶配,就算再牛的明星也得有人搭戏,才能充分闪光。
陈龙这类丑角,就是必不可少的绿叶。
20世纪70年代开始,香港功夫电影一度是世界流行文化的焦点,香港电影靠功夫片起家。那时的电影主角是像李小龙、成龙、洪金宝一类的打星,与此同时,很多丑角也都是龙虎武师出身,其代表人物就是陈龙、鱼头云、刘秋生等。
嘉禾电影公司的金牌绿叶鱼头云,原名刘允,出身贫寒。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况且当时在香港,吃饭都是问题,所以鱼头云跟其他贫寒子弟一样,选择当一名龙虎武师。后来,鱼头云因斗鸡眼的独特外形被导演发掘,让他饰演丑角。70年代末至今,他已拍摄近百部电影,代表作品有《师弟出马》中的公差、《A计划》里的陆警、《俾鬼捉》里的大厦保安。
鱼头云。来源/网络
他饰演的丑角诙谐不失幽默,小人物角色入木三分。他出道以来出演过200多部作品,后来香港影视圈没落,鱼头云退居幕后,做回了龙虎武师的老本行。入行51年的鱼头云,在第38界金像奖中荣获专业精神奖。
刘秋生是洪金宝旗下的得力演员,是洪家班中很有威望的武师,在80、90年代时,洪金宝拍的每一部电影中基本上都有他的身影,主要作品有《反斗天庭》《夏日福星》《奇谋妙计五福星》等。他在剧中的外号是“咖喱”,后来 ,他升为武术指导。
刘秋生
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对丑角的需求量大增,丑角的来源也多种多样起来。例如被誉为香港第一丑星的八两金。八两金原名叶竞生,之前当过工人和商人,90年代出道至今参演了近150部电影,代表作品有《食神》中吹嘘“食了撒尿牛丸,每次都得一百分”的食客,《千王之王2000》里的聋五,《行运一条龙》中的吴留手,《喜剧之王》中的“极品”——居然从耳朵里、鼻孔里爬出虫子来。“丑陋”的脸,冬菇头发型,夸张的演技堪称一绝,没人可以模仿。
八两金
香港电影的恶人专业户李兆基,那布满刀疤的脸和凶横的眼神使他的恶霸形象浑然天成。步入影视行业前,他是一位真正的黑社会头目,后被梁小龙发掘,在亚视做龙虎武师。他在《喜剧之王》《夺命金》《江湖告急》等多部影片中饰演“基哥”,由此,“基哥”深入人心。他的这种恶霸形象,能够很好地做出反差的喜剧效果,还记得《食神》里基哥的陶醉舞蹈吗?俨然成为流行的表情包了。
《食神》中的李兆基。来源/网络
丑角是个稀缺资源,他们既要长得外形独特,又要自带喜感,还需要一定的演技。传统喜剧中的丑角都需要很高的演技。艺能公司没法包装丑角的演技,影视学校也训练不出来,几乎需要凭借演员个人的生活历练积累和领悟能力。
八两金、李兆基等丑角可以说是本色演出,加上出色的喜剧天赋,让他们对角色的把控非常恰当。这样的丑角可遇而不可求,导演们只好让一些形象气质很好的演员扮丑,例如苑琼丹、李建仁、莫文蔚等。
《唐伯虎点秋香》中饰演石榴姐的苑琼丹,最早是以美女路线出道。虽然颜值不错,但一直不温不火。1991年,陈嘉上筹备周星驰的电影《逃学威龙》时,邀请苑琼丹出演古怪泼辣的女老师。从此戏约不断,不断演丑女,参演的电影有《审死官》《武状元苏乞儿》《唐伯虎点秋香》《九品芝麻官》《大内密探零零发》《食神》等等。她演的丑女很有特色,如血盆大口、如狼似虎。其中,她最经典的电影丑角应该是风华绝代的石榴姐,无人可以超越。
扮丑前后的苑琼丹。来源/网络
周星驰电影中经常出现的角色“如花”,扮演者叫李建仁,是周星驰中学时代的同桌。他的父亲李有堂在嘉禾电影工作,那时他经常会去找自己的父亲,出入片场,阴差阳错进入了娱乐圈。1992年,李健仁出演了自己的首部电影《武状元苏乞儿》,他的“如花”让人记忆深刻。自那以后,“如花”成了李健仁的专属名词,在接下来的20多年里,李健仁反反复复演了60多次“如花”。
事实上,李健仁身高183cm,长相帅气,出演《武状元苏乞儿》时,周星驰让他剃了眉毛、留着胡茬、挖着鼻孔,回眸一笑,李健仁从来没见过自己这么丑,气得他在酒店哭了两个小时,甚至想要和周星驰打一架。可耐不住周星驰软磨硬泡,请客、发红包,什么招数都用上了,李健仁才硬着头皮演了“苏乞儿的阿姨的妹妹”。
扮丑前后的李健仁。来源/网络
还有吴君如,她本是选美出身,但无奈那时香港影坛美人辈出,竞争实在太难。她开始走谐星道路,各种搞怪、扮丑。恰逢那几年香港喜剧电影大行其道,她也迎来了事业的第一个春天。
21世纪开始,随着金融风暴对香港经济的影响,香港影坛产生了动荡,老导演的转型失败和江郎才尽,以及香港影坛的后继无人,使得香港影业变得萎靡不振。香港电影衰落,使得丑角也变得寥寥无几,我们现在还能说的上来的,也就是周星驰电影里的御用丑角酱爆(何文辉)、龅牙珍(陈凯师)、“荒野四大美人”之首的张美娥等几个人了。
这些丑角或许在电影中饰演的不是什么大角色,只是出现过简单几分钟的小角色,但每一个小人物,都让他们演绎得栩栩如生,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少林足球》中的酱爆。来源/网络
为什么每部港片都需要一个“丑角”
如果说香港有两种电影类型一直占据主流并声名远扬,一个是功夫片,另一个无疑是喜剧片。八十年代后,香港电影不再追求纯粹的、单一的喜剧样式,而是走向多样化,不同类型的电影都融汇了喜剧精神的因素,像是成龙电影,把功夫和喜剧合二为一了。
喜剧电影由于视觉效果的需要,总会把一些角色进行丑化,作为主角的陪衬来增加笑点,强化喜剧效果。最典型的就是《唐伯虎点秋香》里的石榴姐,她的丑正好可以衬托出秋香的美,陈百祥饰演的祝枝山,他的猥琐和好色正好衬托出唐伯虎的正经、专情。
秋香和石榴姐。来源/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截图
丑角和配角是有区别的,丑角有可能是配角,但配角不一定是丑角。配角的存在很微妙,没有他,主角也能撑起整部戏,但会略显单薄;有了他,整部戏就更加丰满。主角担任故事主线的发展,配角承担着故事情节起伏的责任,所以,配角其实更加生动,尤其像吴孟达、林雪、林家栋这样的金牌配角,他们在演戏中最重要的就是“度”的把握,既不能抢了主角的戏,又绝对不能没有存在感。
这样的黄金配角非常难得。林正英曾是《僵尸先生》的男三号,妥妥的配角,但他没有把握好度,把配角演绎成了电影的主角,现在的绝大多数人也以为他是主角,以至于男一号许冠英后来愤愤不平。
周星驰和黄金配角吴孟达。来源/电影《九品芝麻官》截图
黄金配角必须起到能丰富剧情、衔接故事的重要作用,不然配角就成了路人甲。
丑角一般不用担心“度”的问题。他们的出场时间有限,主要是用来烘托主角的正面形象。但他们的演技要求也很高,除了表演本身的难度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难关,就是演员本身的心理关。客观地讲,人都会有点“偶像包袱”,如果能有更好的选择,很少人愿意丑角。
能深入人心的丑角,一般都可称之为甘草演员。甘草演员,是指那些常年演配角的老戏骨,他们有多年的演出经验,演技已获得广泛的观众认同和肯定。
甘草演员跟一般的配角不一样,在中医药学中,甘草多属使药(中医也称为药引),作用是引导药物直达病变部位,且具有调和各种中药的功能,因此很多传统药方都配搭甘草使用。甘草演员在演出中的功能,正如甘草在中药的效能一样,具有衬托、调和与引导的作用。表面看来可有可无,但其实不可或缺。《功夫》里的理发师酱爆,被周星驰饰演的小混混勒索钱财,他说他不怕,然后叫来了城寨里的所有人,让虚张声势的小混混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后又通过他洗澡洗一半了没水,来表现包租婆的抠门。
《功夫》里的酱爆。来源/电影《功夫》截图
结语
八九十年代的港片之所以让我们回味至今,是因为拥有了众多在银幕默默付出的甘草绿叶,他们入戏自然,市井气十足,贴近生活不做作。他们让观者记住了他们扮演的角色,而他们名字却无人知晓。随着时间流逝,他们已经淡出银幕,或仙逝,只留下一幕幕经典镜头。作为观者,我们回顾旧片时,每每一个熟悉的镜头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一股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