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杜甫如何讨厌自己(杜甫很忙)

杜甫如何讨厌自己(杜甫很忙)且不说华夏文明那样繁盛绵长,就盛唐诗而言,明明是李杜诗篇万口传颂,为什么偏偏是杜甫被称为“最伟大”?如同但丁、荷马、莎士比亚和弥尔顿谁才是最伟大的西方诗人,始终充满争议一样,“最伟大”的标签贴在杜甫身上,也立即引起一些中国观众的不满。诗圣杜甫作为“最伟大的诗人”,被带往西方国家“营业”,但这部纪录片一回到中国,又开始水土不服。“ BBC真的懂杜甫吗?”“尽管自称拥有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诗歌传统,中国的文学历史却常常被忽视。”这是《卫报》对这部纪录片的推介语,乍听有一些傲慢。

杜甫如何讨厌自己(杜甫很忙)(1)

“杜甫很忙”——这不是一个传说。

随着BBC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在全世界热播,这位一千两百多年前的中国诗人又火了。

这部纪录片的阵容豪华。

出品人是BBC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之一、曼彻斯特大学公共历史教授迈克尔·伍德;朗读杜甫诗歌的人,则是《指环王》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迈凯伦爵士。评论嘉宾是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曾祥波等人,片名则源自杜甫研究专家洪业先生的英文专著《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Tufu:China’s Greatest Poet)。

诗圣杜甫作为“最伟大的诗人”,被带往西方国家“营业”,但这部纪录片一回到中国,又开始水土不服。

杜甫如何讨厌自己(杜甫很忙)(2)

“ BBC真的懂杜甫吗?”

“尽管自称拥有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诗歌传统,中国的文学历史却常常被忽视。”这是《卫报》对这部纪录片的推介语,乍听有一些傲慢。

如同但丁、荷马、莎士比亚和弥尔顿谁才是最伟大的西方诗人,始终充满争议一样,“最伟大”的标签贴在杜甫身上,也立即引起一些中国观众的不满。

且不说华夏文明那样繁盛绵长,就盛唐诗而言,明明是李杜诗篇万口传颂,为什么偏偏是杜甫被称为“最伟大”?

更何况,翻译的过程也避免不了诗意的损耗,经过语言转码的“二手”的诗歌,究竟能带来什么?既没有精准到位的解读,又带有西方人不自觉的傲慢和主观色彩,这部纪录片被中国观众纷纷质疑。

一些中国人将这部杜甫纪录片的“出圈”,理解为疫情期间的一个偶然。

人们注意力需要被一些遥远虚无的事物转移,而杜甫作为代表“中国文化”的符号,恰逢其时地出现了。

杜甫如何讨厌自己(杜甫很忙)(3)

但是平心而论,如果仅将这部纪录片看作一场跨越时空阻隔的对话,而不是一个西方对杜甫的定义,它还是有许多出彩的地方。

千年前,诗人举起那杯浊酒,另一个国度的当代人在千年之后遥遥举杯致意。

这遥远的回声,浪漫的回溯,不知能否予以诗人一些慰藉。

爱一个诗人,沿着他的脚步走

纪录片的出品人迈克尔·伍德是一位“中国迷”。

早在2016年,他执导的《中华的故事》(The Story of China)就在英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在那部纪录片中,杜甫曾 “友情”出现过。

这一次,伍德跟随杜甫的脚步,几乎重走了杜甫的人生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逝”,一位遥远的西方读者,想要无限贴近中国古代的杜甫,重走他的人生路,或许是唯一的方式。

杜甫如何讨厌自己(杜甫很忙)(4)

追随着杜甫的脚步,寻找中华文明的根系,伍德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在泥泞里,仿佛穿越千百年的时空,与杜甫同时同地,吟诵诗句。这样的行走本身就如同“奥德赛”一般。

它很浪漫。能感受到这一层感情的人,大概不会太讨厌这部纪录片。

旅行如同修行,伍德,其实也是在寻找杜甫的精神轨迹。

纪录片从杜甫诞生之地巩义,到承载着诗人仕宦记忆的西安;从诗人一度流连的人间成都,到晚岁漂泊的长沙;从开元到大历,从幼年到暮年;一路追溯的视角之下,诗人一生的宿命如同使命一般。

记录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安史之乱爆发前三年,杜甫与高适、岑参、储光羲等人一起登上慈恩寺塔。每人赋诗一首。其他几位诗人都见到河山大好,只有杜甫慨叹: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面对苍茫河山,只有杜甫独生忧虑,预感巨大的社会变乱即将到来。仅仅凭借这样的忧思,他便在盛唐诗人中独树一帜。

杜甫如何讨厌自己(杜甫很忙)(5)

摄制组在西安拍摄

杜甫与大部分的诗人是不同的。人们关注审美意境和抒情传统,这是古典诗词的动人之处,但杜甫的诗歌偏向写实和叙事,他的诗句贯连起来,让一个时代从盛到衰的历史,变得有迹可循。

相比之下,或许是受到《荷马史诗》的影响,西方人似乎更注重诗歌的逻辑和叙事传统。在这一点上,西方人是更容易与杜甫产生共鸣的。

杜甫作为“诗史”存在时,背后是一整个民族的记忆。杜诗既是个人化的心灵史,也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社会文化史,沿诗人的足迹回顾他的诗,便仿佛可以穿越时空阻隔,触摸到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根系。

这或许是BBC的杜甫纪录片,之所以能点燃西方的精华所在。

不介意形式的对话

这部纪录片出来之后,很多中国观众认为它“不懂中国”。因为这部纪录片并没有着力表现华丽的盛唐,相反,其拍摄手法十分粗糙简陋。那些街头的小吃,闲逛的游人,似乎与杜甫的诗歌无关。

但是纪录片一开篇就说道:“在我们的时代,地球的另一边,历史正无比迅速地离我们而去,这在中国尤其明显,但这位探寻中国古典文化之意义的旅行者,却依然能在当代中国找到历史的身影。”

千年来,我们的国家确实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中国人的头脑里或许残留着对一段盛唐的情怀,但西方人是没有的。伍德只能来到当下的中国,透过杜甫和他充满历史感的诗句作为媒介,探索中国的历史。

这种形式很无奈,但又是真诚的。

杜甫如何讨厌自己(杜甫很忙)(6)

它反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对话方式。一些人间烟火的气息,将我们从典雅遥远的诗句中拉回日常的生活。杜甫时代的人,大概也是以类似的方式和表情生活着吧。

诗句的作用,是把普通人的精神,吊起来一点点。这部纪录片里不时穿插的杜甫诗句,虽然在翻译方面备遭诟病,却在某种程度上,制造出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对比。

在伍德的行走和缄默中,时间被拉长,空间被放大,诗句的精神填了进来。伊恩·迈凯伦爵士朗读杜甫的诗歌,莎剧演员标准的英音结合平缓从容的语调,就好像年迈的诗人正在陈说平生诸事。

纪录片朴素的画面与深刻内容之间,突出的东西方风格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混搭”感。

杜甫如何讨厌自己(杜甫很忙)(7)

一些原始的诗意不可避免地在翻译中流失了,但文学意象和逻辑在不同语言、文化传统之间流动,诗句中承载的情感,获得了另一种表现。

如同一个从未喝过白酒的西方人,他第一次饮下,也能分辨那一定是好酒。好诗的力量也是这样的,它超越了国界,焕发出另一种活力。

“中国最古老的诗歌传承要早于西方的荷马史诗,而杜甫,和莎士比亚、但丁比肩。”

西方人理解杜甫的方式,一定是与我们不同的,有其局限,但值得宽容。

妆容奇特的“公孙大娘”在片中屡次出现,舞者的扮相并不像唐代人,反而更像是西方人对东方的想象。但比起具体化形象,公孙大娘舞剑器更有象征意味。剑舞在片中是符号,也是暗流。

杜甫如何讨厌自己(杜甫很忙)(8)

杜甫少年观舞的记忆,随着时间沉淀,最终变成澎湃磅礴的诗意。一篇将终,暮年的诗人再次看到公孙大娘的弟子舞剑,似乎暗示着诗歌的命运如公孙氏的剑舞。一个人的生命终将陨落,而他的精神因承继而不朽;一代人的存在究有尽头,而他们的喜怒哀乐和遭际命运所构成社会万象,在诗歌的记录中长存。

还有这样一个场景,在公园里青年们弹奏着乐器,吟唱起起杜甫的诗: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遥想当年,杜甫见到李龟年之际,是否是依稀相似光景?

酒杯就是秘密

酒是诗的伴侣。像是举杯致意那样,一口喝下心照不宣的秘密。

隔着时空对饮,还需要知己的默契,拍摄者想做杜甫的知己,于是他们举起酒杯,杯中不仅藏着诗,还藏着有关人生意义的拷问。

酒杯里是无限,而行走是为了寻找杜甫有限的遗迹。无限与有限之间,暗合东方幽微的哲思。

杜甫如何讨厌自己(杜甫很忙)(9)

(片中的惊喜,英国国宝级演员、《指环王》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爵士朗诵英文翻译过的杜甫诗歌)

苍茫天地之间,人立于何在?我们存在的意义究竟在哪里?这是每个人穷尽此生想要回答的疑问,杜甫和热爱杜甫的人,都不例外。

登上慈恩寺塔,诗人举目远眺,纪录片这样解读——杜甫似乎本能地感受到存在的恐慌。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本是友人相聚的欢愉时刻,诗人却感叹天下即将大乱,安乐不可以为长。诗人怀疑自身孜孜以求的意义,但他并没有自我放弃。在迷惘的人生旅程中不断追寻自我和意义,本身也是一种坚守。

这和普通人的困境并没有什么不同,“杜甫比皇帝更能代表那个时代”。

普通人的困境就是伟大的。所以,纪录片将镜头对准绵延的江水,对准读诗的孩子,对准朴素的茅屋和落魄的街道,是在试图古今之间的秘密对话,表达一种有关人生有限宇宙无穷的思考。

这也是杜甫诗中的秘密。

杜甫如何讨厌自己(杜甫很忙)(10)

片中出镜的还有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上有很高造诣的哈佛大学汉学家宇文所安

杜甫的诗是苦难造就的艺术,带着的沉甸甸的思虑,不仅承载着个人的情感,也代表着个体在文明道路中的感知力。

若是没有那些困厄,诗人高傲的心就不会意识到自身之有限,而在漂泊中,在自然中,诗人看到天地广阔,便生出关于人与宇宙自然之间无限遐思来。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这也是诗人时空观的体现,浩渺天地之间,人如此渺小——意识到无穷中的有限和有限中的无穷,本身就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诗从歌的黎明而来,没有人能同他一般。”纪录片结尾引用了这样的评价——BBC将杜甫定义为一位真正的流浪者。

那些追溯诗人足迹孜孜以求的探寻者,也是同杜甫一样是羁旅之客,浪游之人。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那些诗句早已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阻隔,连接起诗人和读诗的我们。

杜甫的传说一直在——无论谁来解读杜甫,都如温一壶浊酒,该向他遥遥举杯,纪念这相逢。

作者 | 吴悦茜

编辑 | 何焰

排版 | 凑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