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米在哪线下面试(吃相难看的行业前三)
斗米在哪线下面试(吃相难看的行业前三)不过,就像一地鸡毛的58同城一样,斗米招聘现在的行业地位有些“鸡肋”。鉴于此,斗米招聘成为58赶集集团旗下颇受资本市场欢迎的新兴业务范畴,高瓴资本、高榕资本、蓝湖资本、腾讯、百度、新希望集团等纷纷参股斗米,它目前已经获得了总计8000万美元的融资。从58同城孵化而出的斗米,兼具了完完全全的“58赶集”气质,铺天盖地却又low到极致的广告、甩也甩不掉的电话营销、泄露用户隐私、平台信息可信度不高......在BAT巨头们看不上眼的生活信息服务平台领域,58赶集成了行业最大的“城市牛皮鲜”,但这显然还不够,所以以斗米等为代表的新兴业务领地被开辟了出来。从2015年11月至今,斗米已经在规模上发展成为垂直兼职领域第一、综合招聘领域第三的招聘行业“头部平台”,截至2018年底,斗米平台用户量已经超过7600万,在整个招聘行业里的排名仅次于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兼职猫、拉勾网、Boss直聘等一众耳熟能详
作者:旧叔
ID:jiushujiuwen
聚焦互联网与科技行业。点击关注,发现陈词旧闻以外的世界。
当斗米还叫“斗米兼职”的时候,很多学生群体对它特别熟悉,早期聚焦在校园兼职招聘市场的它,可谓是大学生们的“噩梦”。象牙塔里的学生们还没有来得及见识到社会的“险恶”,却在好不容易下定决心体验如何赚钱的时候,先迎来斗米的当头一棒:恶意收取中介费、兼职套路在斗米平台中数不胜数。
从58同城孵化而出的斗米,兼具了完完全全的“58赶集”气质,铺天盖地却又low到极致的广告、甩也甩不掉的电话营销、泄露用户隐私、平台信息可信度不高......在BAT巨头们看不上眼的生活信息服务平台领域,58赶集成了行业最大的“城市牛皮鲜”,但这显然还不够,所以以斗米等为代表的新兴业务领地被开辟了出来。
从2015年11月至今,斗米已经在规模上发展成为垂直兼职领域第一、综合招聘领域第三的招聘行业“头部平台”,截至2018年底,斗米平台用户量已经超过7600万,在整个招聘行业里的排名仅次于智联招聘和前程无忧,兼职猫、拉勾网、Boss直聘等一众耳熟能详的招聘平台都排在斗米后面。
斗米所代表的垂直招聘商业模式显然是成功的,特别是对标发达国家服务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以及灵活用工模式在发达国家人力资源行业占比超过20%的情况,国内以兼职类为代表的灵活用工构成仅占行业的9%左右,斗米主打的“灵活用工”模式的商业潜力还有很大的可挖掘空间。
鉴于此,斗米招聘成为58赶集集团旗下颇受资本市场欢迎的新兴业务范畴,高瓴资本、高榕资本、蓝湖资本、腾讯、百度、新希望集团等纷纷参股斗米,它目前已经获得了总计8000万美元的融资。
2.不过,就像一地鸡毛的58同城一样,斗米招聘现在的行业地位有些“鸡肋”。
大规模广告铺放这种“高举高打”的商业模式一直是58系的特色,当年大幂幂“58同城,一个神奇的网站”已经让大众见识够了它的骚操作。斗米通过这种基因,的确获得了大量的关注和用户,但规模可能是斗米招聘目前唯一的“遮羞布”了。
来看一组很有意思的数据。根据极光大数据近期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虽然斗米招聘在用户规模上排到了行业前三,但在尤为重要的“用户偏好度”排名中,它几乎落后于其他所有的主流招聘平台。
据统计,在国内所有求职招聘平台中,用户偏好度排名第一梯队是脉脉、智联招聘、前程无忧51Job,第二梯队是Boss直聘、LinkedIn领英、猎聘同道、招财猫直聘等,斗米只能算是第三梯队,用户认同感十分堪忧。
如果斗米招聘的用户数据没有太多水分的话,那我们只能说这是由于斗米从创立到现在的“吃相难看”所导致的。
作为招聘平台,斗米的公信力不断受到大量用户质疑,平台中存在的种种乱象不仅让用户,也让给斗米贡献营收的客户们怨声载道。
3.各方对斗米的投诉太多了,多到不用归纳收集,你在网上随便一搜就能搜到,“闹”到各类互联网投诉平台和媒体上的负面新闻也随处可见。
比如在21CN聚投诉上,斗米在五星评价中只拿到了两颗星,平台统计的投诉数量有一两百起,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泄露用户隐私信息、客服态度敷衍、活动造假、广告投放缩水等投诉比比皆是。
随便引用几个斗米用户的投诉:
“在斗米上应聘拼音文稿标注工作,按照斗米APP的引导后被要求关注公众号,随后又被引导添加个人组建的QQ群,可群主始终没有告知具体工作内容,只是要求用户下载指定第三方APP进行注册然后领取任务”。
针对此问题该用户向斗米客服投诉后,斗米方面始终没有回应,同时该用户在个人电话未注册其他平台的情况下还收到了“有人以斗米名义邀请加QQ进行赌博”的消息,疑似斗米方面除了发布不实招聘信息,还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了泄露或贩卖。
一名大学生在斗米上应聘寒假兼职的时候,“被招聘方恶意收取了中介费,同时发现实际兼职信息与平台宣传的出入很大,在投诉要求平台介入返还钱款的时候受到斗米客服的推诿、拖延,最终情况也没有得到解决”;
“在斗米平台上遇到被要求添加招聘方个人联系方式,然后要求应聘者垫付钱款、缴纳各种名目费用等”;
“斗米APP在各种拉新活动的推广期曾经推出了很多下载返现、邀请好友注册返现的活动未按照规则给与用户返现,涉嫌虚假宣传和涉嫌欺诈”;
用户投诉之外,还有大量有招聘需求的客户在向斗米平台缴纳保证金之后,遭遇平台方拖延或者拒绝退还保证金的情况;同时,付费广告被平台方提前下架“缩水”兑现、付费之后收到的应聘者简历数量很少、简历存在很多无法联系到应聘者的“疑似简历造假”的现象。
给钱的客户和不给钱的用户都被斗米“套路”,也难怪大家在提及招聘平台的时候很难想起斗米招聘了。
规模真的能够代表一切吗?斗米这种吃相难看的行业前三正愈发挑战着行业底线。“宰相肚里能撑船”的用户们可能还能暂时忍一忍,毕竟找工作这件事并不是太高频的动作。
但一向“博爱”的用户们还会忍多久?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交给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