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为什么帮助满人(吴三桂3万兵马打下半壁江山)
吴三桂为什么帮助满人(吴三桂3万兵马打下半壁江山)正因为格局太低,吴三桂才屯兵长江南岸,开始等待康熙前来议和,但自己内部却悄悄地发生变化,耿精忠、尚之信、郑经、王辅臣等同盟军也在盘算着各自的出路,甚至还出现火拼。就拿郑经来说,起兵之前只有几千人马,此时已经拥兵4万精锐,而且还有强大舰队控制着制海权。按他的实力,在康熙派遣图海率京师八旗去镇压察哈尔可汗布尔尼之时,可以直接从海上进攻天津卫,而后大军开往北京,来次斩首行动。此时,康熙唯一的退路是逃往东北,而只要清朝退回关外,本就根基薄弱的满清必定丧失对全国控制能力,各省汉人督抚就要为自己的前途着想了,是继续拥戴满清呢,还是改旗号表示拥戴“大明”,相信他们自己会心中有数。要知道,这些督抚之前能叛明降清,现在局势不妙,重新表示归顺也不是不可能。吴三桂打着“兴明讨虏”大旗反清,在道义上占据了制高点,就如同当年清军入关时打着“为明朝复仇”一样,瞬间横扫李自成、张献忠等各路义军,从而统一了中原大地。可惜
说到吴三桂,大伙对他印象实在不怎样,若不是他打开山海关,清军也不可能顺利入住中原,更不会统治华夏大地近300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之命运也许可以改变。当然,此种说法情感发泄成分比较大,未必就是对吴三桂客观公正之评价,历史的发展走向并非人为所能决定,而是有其自身之规律。在此,笔者不谈吴三桂放清兵入关一事,而是说他盘踞西南十几年后举兵反清之事迹,他手握3万兵马,不到半年时间便控制大清半壁江山,其军事才干可见一斑,不过他却犯下一错误,最终逆袭失败,叛乱被康熙平定。
1673年春,平南王尚可喜上书朝廷请求归隐辽东,康熙皇帝乘机令其移藩,而后又批准耿精忠撤藩之要求。此时,吴三桂也假装提出“撤藩”之请,实乃是以退为进,希望朝廷能够挽留他,谁知康熙却一点都不客气,立刻同意,连句安慰之话语都没有。为此,吴三桂决定起兵反清,旗号是“兴明讨虏”,麾下将士3万余人,自任天下都招讨兵马元帅。
由于吴三桂久经战阵,在西南地区又经营了十几年,所以吴军进展很快,不到半年时间便打下岳州,前锋抵达长江,遥望武昌。此时,广西、广东、湖南、福建、贵州、陕西、甘肃、江西、四川等省官员纷纷响应;西藏五世达赖则表示善意中立,屡屡为其做“裂土罢兵”调停;蒙古察哈尔部可汗亦起兵响应,直接威胁清朝帝都之安全;郑经水师纵横东南沿海,并有北上直捣帝都之趋势。
吴三桂本部兵马3万,耿精忠、尚之信两藩各9000人,总计不过5万。区区这点兵马居然能在不到半年时间便控制南方各省,说明清朝根基确实不够稳定,许多人依然对明朝有着情感向往,“兴明讨虏”大旗行得通。此外,也能说明曾经自认为“满万不可战”的八旗劲旅不再是对手,可以任意吊打。例如,在湖南作战时,八旗兵每战必败,毫无招架之力,而驻守武昌的八旗兵则压根不敢渡江作战,几千八旗坐视南岸失陷而无动于衷。
当蒙古察哈尔部可汗布尔尼起兵时,康熙顿时慌张,只能让大将图海带着驻京八旗连同其家丁(包衣)全部上阵,可谓是拿出了全部家底。若是稍有不慎,八旗再有几次惨败,估计大清得跑回关外了。要知道,按《满文档案选译》记载:“顺治十四年(1657年),户部尚书车克奏报 ,该年八旗满洲男丁数是49695人。”这是纯满洲八旗,没有包括蒙八旗、汉八旗,数量少得可怜。
可以说,当时吴三桂成功的概率非常高,只要能再赢得几次大胜利,将满洲八旗消耗到一定的临界点,依附于大清的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将帅们必定会重新考虑归属问题,康熙皇帝不逃往关外都不行。不过,吴三桂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犯下一错误,最终逆袭失败,被康熙平定。
那么,吴三桂究竟犯下什么样的错误呢,为何这错误有这么大影响?相信这是大伙都想了解的,也很感兴趣。这一错误就是没能及时渡过长江,错失最佳战略机遇期,而后引起连锁反应,一发不可收拾。
吴三桂打着“兴明讨虏”大旗反清,在道义上占据了制高点,就如同当年清军入关时打着“为明朝复仇”一样,瞬间横扫李自成、张献忠等各路义军,从而统一了中原大地。可惜,吴三桂“兴明讨虏”大旗却让大伙看不到希望,因为没能乘着有利时期渡过长江,拿下武昌,而后与耿精忠、尚之信、郑经等分路出兵直捣北京,将康熙赶回关外老家。从此中可以看出,吴三桂反清意志不坚定,他没有夺取天下之雄心壮志,他只希望清朝能够给予他和明朝沐英一样的待遇,世世代代镇守云南,当个土皇帝。吴三桂此种想法,与李自成一样,格局太低。
正因为格局太低,吴三桂才屯兵长江南岸,开始等待康熙前来议和,但自己内部却悄悄地发生变化,耿精忠、尚之信、郑经、王辅臣等同盟军也在盘算着各自的出路,甚至还出现火拼。就拿郑经来说,起兵之前只有几千人马,此时已经拥兵4万精锐,而且还有强大舰队控制着制海权。按他的实力,在康熙派遣图海率京师八旗去镇压察哈尔可汗布尔尼之时,可以直接从海上进攻天津卫,而后大军开往北京,来次斩首行动。此时,康熙唯一的退路是逃往东北,而只要清朝退回关外,本就根基薄弱的满清必定丧失对全国控制能力,各省汉人督抚就要为自己的前途着想了,是继续拥戴满清呢,还是改旗号表示拥戴“大明”,相信他们自己会心中有数。要知道,这些督抚之前能叛明降清,现在局势不妙,重新表示归顺也不是不可能。
可惜,吴三桂不渡过长江,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郑经不但未率舰队北上,自己还去抢夺耿精忠的地盘,双方在漳州、泉州一带大打出手。本来耿精忠、尚之信、郑经可以拿下南京,截断大清漕运和饷源,可偏偏却玩内斗,也无怪乎后来他们被清朝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王辅臣呢?这位陕甘总督,号称“西北王”,是最能影响战局走向的盟友。此人曾是吴三桂部下,也靠吴提携才有今日, 他对吴三桂起初没明确支持,但吴军进展顺利时,他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当时,王辅臣能够召集起来的兵马有十万之多,若是他能在吴三桂渡江作战时将大军开出潼关,与吴军会师中原,就算康熙能勉强守住黄河防线,那也将丧失对黄河以南广大地区的控制。
只要吴三桂及其盟友控制了黄河以南,凭借江南地区强大的财力、物力、人力,仅靠区区几万八旗的康熙如何能抵挡南方的兵锋?此时,郑经出兵辽东,将大清龙兴之地占领,满清人心涣散,估计康熙得当俘虏了。
形势很有利,吴三桂却相当短视,只想当“云南王”的他缺少朱棣那种赌徒之勇气,没敢渡江北上长途奔袭,而是就此屯兵观望。如此一来,本就不稳定的联盟内部之矛盾凸显,因为他们看不到发展前景,只好趁此机会抢夺地盘了。
可以说,吴三桂格局太低,并非王者之料,3万兵马能横扫八旗,控制大清半壁山河,本就说明清朝根基不稳,成功并非不可能。可惜,他硬是错过了如此之千载良机,难怪他逆袭失败,大清得以续命两百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