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花开月正圆沈星移第几集下线(重温那年花开月正圆)
那年花开月正圆沈星移第几集下线(重温那年花开月正圆)总之,顾千帆在感情上并没吃太多苦,不像沈星移。顾千帆是早早就和盼儿惺惺相惜了。可能是因为剧中的赵盼儿性格太爽直了,也可能是因为宋代比清代要开明不少。当然,也有可能是受集数限制吧。我之前觉得两部剧比较起来,《那年花开月正圆》比《梦华录》更经典一些,但很可能是自己当时看《那年花开》的时候入戏太深。这两天又看了几集《那年花开》,看完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感受的。不说别的,单说剧中人物和情感模式吧。《梦华录》在播出的过程中,是有宣传赵盼儿和顾千帆之间的“虐恋”来着,结果也没虐几集就完事了。
文/王昭昭
《梦华录》虽说是今年夏天的热播剧,但是七月还没过完,感觉已经成为过去式了。很少被人讨论,也没多少关注度。
对于这部剧一开始期待过高,看完还是略微有些失望和遗憾的。而且因为是陈晓主演的,免不了跟之前看过的《那年花开月正圆》相比较。
要知道,看《那年花开月正圆》的时候是在2017年,当时的整个社会环境和现在完全不同。那会儿看的时候,每当一听到片尾曲《一厢情愿的不舍》音乐声响起,就会想起沈星移来,心都能被揪一把,因为太虐了。
我之前觉得两部剧比较起来,《那年花开月正圆》比《梦华录》更经典一些,但很可能是自己当时看《那年花开》的时候入戏太深。
这两天又看了几集《那年花开》,看完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感受的。不说别的,单说剧中人物和情感模式吧。
01《梦华录》在播出的过程中,是有宣传赵盼儿和顾千帆之间的“虐恋”来着,结果也没虐几集就完事了。
可能是因为剧中的赵盼儿性格太爽直了,也可能是因为宋代比清代要开明不少。当然,也有可能是受集数限制吧。
总之,顾千帆在感情上并没吃太多苦,不像沈星移。顾千帆是早早就和盼儿惺惺相惜了。
《梦华录》前几集的时候,还有人骂赵盼儿还没跟欧阳旭退婚呢,已经移情别恋顾千帆了。
那么两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心里有了对方的呢?
顾千帆从钱塘县逃出来后,去找他在皇城司的同事,结果去了才发现被对方出卖了,他也痛快给对方了断,杀了对方。
但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去华亭县找赵盼儿。盼儿当时正在为了救引章而和周舍周旋,借住在青楼里。
盼儿觉得自己脏,拼命洗手。顾千帆把她的手从水盆里拿出,擦干,说:“你在我心里从来都不脏。”
盼儿听了顾千帆的话,很感动,怔在那一动不动。
接着,顾千帆问她如果被朋友出卖怎么办?
盼儿回答:“有恩还恩,有怨还怨,不记过往。”
盼儿的话也让顾千帆打开了心结。两人坐在一起,喝了几杯。
随后,顾千帆就走了。他和陈廉坐在船上,船慢慢划走,盼儿走到窗台,从上面看下去。
顾千帆坐在船上看盼儿(眼神拉丝),当时的氛围是极其暧昧的,彼此惺惺相惜,有情感共鸣,似知己似朋友,也有男女间的那点儿意思在里面。
陈廉本想插嘴说几句,都被顾千帆喝住,说她(盼儿)不是你可以随意评论的人。
可见,那个时候他已经把赵盼儿看得很重要了。
盼儿这个时候,也不能算移情别恋。其实从她在钱塘遭到德叔的退婚通知开始,心里已经有底。之所以非得上东京,甚至带点孤注一掷的意味在里面,无非是想给自己一个交待罢了。
所以在感情上,她心里已经慢慢空出欧阳旭这个人来。
据说,导演在拍这场戏的时候拍了很久,反复拍,拍到最后大家都不知道她到底想要什么。结果,片子拍出来的效果很是惊艳。暧昧气氛烘托得很浓。
也正是顾千帆那一眼,让我想到了沈星移。沈星移也那样看过周莹。
在感情上,顾千帆绝对是幸运的,因为他跟赵盼儿之间的感情很合拍,相互都有回应。
但是《那年花开月正圆》里面的沈星移,就没这么好运了,几乎从头虐到尾。
02沈星移是典型的富二代纨绔子弟,为了跟人斗气,能花1000两银子听一首曲子。整天不学无术,游手好闲。
家里全靠父亲和哥哥撑着,奶奶和母亲对他是极为溺爱的。大哥虽说嘴上骂他,可心里也很疼爱这个弟弟。
家里新买来的丫鬟周莹,被送到他房里,起初,他觉得不就一个丫鬟而已。谁知,这个丫鬟和别的不一样,她既懂得一些疗伤的偏方,又会讲故事,还会玩色子,关键脾气还特别拧。
身为下人,但是并没有下人低三下四的姿态和模样,让她留下来做姨太吧,竟敢拒绝。
这样一个有趣又好玩儿,还个性十足的丫鬟,简直吊足了沈星移的胃口。
可他虽然心里喜欢她,但表现出来的,还是一副少爷的样子,说打就打,跟地痞流氓似的。
最后逼得周莹逃出了沈家,然后认识了吴聘,误打误撞之下,还嫁进了吴家。
沈星移一辈子爱周莹而不得,从一开始,周莹就对他反感得不行。但沈星移还就跟周莹死磕上了,从之前的花花公子,变得深情专一。
就连开始跟着家人学做生意,也是因为周莹的缘故。
他跟周莹只有过短暂的惺惺相惜的时候,那就是沈星移去了上海,通过书信与周莹来往的日子。除此之外,其余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错位。
两人成长的不同步,彼此之间的误解,还有家族关系的阻挠,都让两人之间的情感变得异常艰难。其中,家族关系阻挠所占的成分还是最大的。
后期的沈星移和周莹在追求上其实越来越接近,精神方面也越来越契合,只可惜,当周莹开始明白过来的时候,沈星移已经不在了。
总之,就是很虐。
03如果可以的话,赵盼儿和顾千帆更想做一对闲云野鹤,只是盼儿更务实一些,那就是挣点钱,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不愁吃喝。
二人之间的感情,虽说两人也有身份等级,世俗偏见之类的问题存在,也有顾千帆家族势力的阻挠,例如萧钦言就觉得自己儿子值得身份更尊贵的女性,即便他也认可赵盼儿确实能力不俗,但毕竟以前是贱籍,后来又是商妇身份。
但好在两个人都足够成熟且独立。相遇之初,各自已经非常有主见,即便是没有遇见对方,也能活得很好。
比如,赵盼儿靠做做小生意,也能赚不少钱,况且她还给自己存了不少积蓄;顾千帆十六岁就考中进士,人生目标明确,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升职,为逝去的母亲追封诰命夫人。
而沈星移妥妥的情种一枚,别看早期混迹于各类风月场所,但真正爱起一个人来,命都不要。周莹属于天生的创业者,完全事业型的女人。
沈星移是遇到周莹之后,才开始从原先的混沌日子中醒悟过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沈星移是因为周莹的存在而成长起来的。但是,周莹却是因为吴聘成长起来的。
总之,沈星移和周莹的成长并不同步。而且,因为一开始沈星移对待周莹的方式很恶劣,让她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反感男方。
04虽然周莹和赵盼儿都是大家所推崇的独立女性形象,但是二人还是存在一些差异性的。
首先是对待情感的态度;
盼儿的性格不纠结、爽直,感情里面的矛盾她能自己去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去解决它。她内心是有一些小情调和对爱情的期盼和向往的。
周莹在感情中没有盼儿大胆,也不够柔软。性格是混不吝,但不代表在处理感情问题上,就能冲破世俗观念,后期因背负太多家族责任,以及对吴聘的爱,还有所谓的忠贞,都让她无法重新接纳一段新的感情。
她可能在事业上很洒脱、驰骋商界,但是在情感上,其实是趋于保守的。
其次是所追求的事业的不同;
虽说两人都是独立、自强且优秀的女性,且都出生于贱籍平民,都爱做生意,但周莹更像女企业家,实业家派头十足,有男人的气概;赵盼儿不管是茶坊还是酒楼,都属于服务行业,而且她很擅于营销造势。
另外,不同时代背景造就的人物性格和气质的差异;
赵盼儿所处的年代,还能让她追求一下浪漫的爱情,经历自我成长和蜕变。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导演的厉害之处,有时都觉得导演像上帝的手。
赵盼儿是性格爽利,但没周莹那么强,她对爱情和婚姻是有过期待和向往的。
如果欧阳旭没有抛弃她,她或许就在东京安稳做一个进士娘子。因为在感情上有过一次失败经历,所以盼儿在遇到顾千帆时,初期是很谨慎的。
随着两人热恋,她又“靠”上对方,变成了虽然是做生意,但是有了“体制内男友”撑腰的感觉。
因为赵盼儿这个人物是必须要成长起来的,所以不能存在一丝侥幸。
前期对婚姻存在幻想,就安排被退婚、被抛弃。和顾千帆虽是真爱,但也安排一些考验在其中。
例如,她开酒楼需要钱,顾千帆虽然把钱送来了,却被风吹到地上,又被丫头把它和别的东西混在一起,反正就是让她看不到这笔钱,然后必须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独自面对困境,没有任何依靠。
甚至曾经以为是依靠的人,突然之间消失了,困境夹杂背叛,就这样咬牙成长起来。
而周莹的一生其实是很苦的,自我成长与成就对她来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贞洁名声、家族责任与压力才是。
周莹遭遇诸多磨难,最后与家族事业为伴,终生未婚。
最后一集,慈禧离开吴家,上轿前问周莹守寡多少年了?周莹回答:“14年了”。
慈禧说,“噢,我守寡39年了。”
图源视频截图
作者:王昭昭,自由写作者,专注于书影评,乐于从别人的故事里挖掘人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