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经开区乡村治理模式现场观摩点评(张家港市经开区)

经开区乡村治理模式现场观摩点评(张家港市经开区)“有了‘智慧李巷’,村民不仅仅是垃圾分类的参与者,还可以是监督者,管理者。”近日,李巷村“两委”班子人员在“民情小店”轮值时,向村民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借助“智慧李巷”平台,村民可通过随手拍的形式将不分类、分不准等不文明现象上传,构建村民互动、物业处理、村委监督的三方联动体系,形成全村人人参与,互相监督的良好氛围。传播广,分类宣传形式多7月12日,李巷村支部委员、党员代表秦峰在巡查走访时,发现一处垃圾桶存在清运不及时情况,“天气炎热,垃圾若不及时清运,容易滋生细菌,散发异味,影响环境。”秦峰立即将情况拍照上传至“智慧李巷”App,并与管理人员取得联系,提醒对方尽快整改。2021年,李巷村加快推进“智慧李巷”建设,打造由前端“村委指挥中心”、后端“电脑端管理系统”、终端“智慧李巷”手机端“三端”组成的村级综合数字化管理平台,并接入由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运营的“联动张家港”平台,实现数据融合

“做好垃圾分类就能赚工分,工分能兑换那么多实用的东西,太好了。”丁月虹感叹道。近年来,张家港市经开区(杨舍镇)李巷村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因地制宜,探索农村垃圾分类数字化管理新模式,通过组织引导、智能试点、先锋引领、村民参与,“分”出智慧示范农村新面貌。

经开区乡村治理模式现场观摩点评(张家港市经开区)(1)

“赚工分”,村民参与更积极

李巷村以数字化手段探索乡村治理,在成功打造乡村治理平台——“智慧李巷”App的基础上,创新加入垃圾分类“工分制”管理模块,实施“基础分 鼓励分”考核机制。线上,村民通过参与垃圾分类、美丽庭院等项目“赚工分”;线下,定期公布“工分光荣榜”“红灰榜”,评比“每周之星”,并颁发奖牌和证书,引导激励村民提升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实践中的“主人翁”意识,让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村民既有荣誉,又得实惠。

全覆盖 “掌上管理”更智能

7月12日,李巷村支部委员、党员代表秦峰在巡查走访时,发现一处垃圾桶存在清运不及时情况,“天气炎热,垃圾若不及时清运,容易滋生细菌,散发异味,影响环境。”秦峰立即将情况拍照上传至“智慧李巷”App,并与管理人员取得联系,提醒对方尽快整改。

经开区乡村治理模式现场观摩点评(张家港市经开区)(2)

2021年,李巷村加快推进“智慧李巷”建设,打造由前端“村委指挥中心”、后端“电脑端管理系统”、终端“智慧李巷”手机端“三端”组成的村级综合数字化管理平台,并接入由市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运营的“联动张家港”平台,实现数据融合交互。

在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中,李巷村党员志愿者、专职网格员、物业人员及垃圾分类专管员将分类不精准、垃圾桶满溢、清运转运不及时等情况拍照上传至平台,并第一时间联系村民、第三方服务机构进行整改。同时,定期开展回访,若仍未整改到位,予以扣分通报。为满足精细化管理需求,李巷村在各主干道、路口、垃圾分类亭等位置安装了330个监控及50个喇叭,部分监控与平台联网对接,能够实时展示、标注、管理垃圾分类设施、出租户分类信息等,提升治理效能。

传播广,分类宣传形式多

“有了‘智慧李巷’,村民不仅仅是垃圾分类的参与者,还可以是监督者,管理者。”近日,李巷村“两委”班子人员在“民情小店”轮值时,向村民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借助“智慧李巷”平台,村民可通过随手拍的形式将不分类、分不准等不文明现象上传,构建村民互动、物业处理、村委监督的三方联动体系,形成全村人人参与,互相监督的良好氛围。

今年,李巷村还开展了一系列“花式”宣传,不断扩大宣传广度和深度。以虎泾口、刘市口、河头口的红堡微阵地“民情小店”为平台,党员同志变身“店小二”,做好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和平台推广工作;依托“板凳夜话”“板凳党课”等活动载体,村党委带动党员代表、村民群众共同参与探讨解决垃圾分类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充分发挥好“花开巷阳”志愿者服务团队的作用,开展垃圾分类、低碳环保主题活动。通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加强宣传,不断提升村民自治积极性,激发乡风文明新动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玉琴

校对 李海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