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札记(寻找心流的乐趣)
读心札记(寻找心流的乐趣)②你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对你做的事有主控的能力;①你要热爱你所做的事;“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体验到心流,比如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戏、阅读、演奏乐器还有工作的时候。心流具备的5个特征:
历时36天,《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终于读完了,它是一部在全球有影响力的心理学理论书籍,作者是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
一、 什么是心流
“庖丁解牛”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吧,庖丁善解牛,对牛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筋骨相连的间隙、骨节之间的窍穴皆了如指掌。一般的厨师不了解牛的组织,盲目用刀砍骨头,好的厨师虽可避开骨头,却免不了用刀去割筋骨,而庖丁则不然,他是用感官去感觉牛。而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作者痴迷东方的“遇”与西方的“流”可以融会贯通,因此,庖丁解牛确实符合心流。
“心流”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体验到心流,比如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戏、阅读、演奏乐器还有工作的时候。
心流具备的5个特征:
①你要热爱你所做的事;
②你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对你做的事有主控的能力;
③要有挑战性,但不会太有挑战,难度大概微微超过你当下的能力( 10% );
④要有阶段性的反馈和奖励;
⑤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且知道大致的步骤。
因此。我们说心流不是鸡汤,而是让你保持专注高效,幸福感翻倍的科学。
二、心流的产生
当一个人进入心流体验的时间越多,就越能提升自己本身的幸福感、加深对目标的坚持、拥有更积极的心态。
那么如何在学习和工作中获得心流?
1、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或设置略有挑战性的活动、任务和目标
就像我们参加读书会读书一样,首先有目标,自己喜欢,愿意去读;第二是每个人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些书对一部分人有一定的难度,越是有难度越愿意去挑战;第三细分任务,制定计划,当我们坚持读书,书中的方法和道理能给我们指引,能在生活中给自己答疑解惑,这就是读书带给我们的正反馈。
2、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是很难进入状态,专注的做事,并把事做好。拿读书来说,如果你阅读速度慢、读不懂、记不住、不会用,那连读书的兴趣可能都不会有,更别说把知识化为己用。所以要不断地磨练技能,提升自身能力。具体的方法就是要学会在心流区内刻意练习,这也是高手们持续精进、突破极限的诀窍。
3、微行动帮助完成目标任务
确定了任务、目标之后,往往难度较大就会懈怠,微行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微习惯是小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把任务拆解成比较小块的阶段性任务,逐项达成。
这样的好处是:①让自己清楚的知道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获得及时反馈;②每一步的完成都会增强自己的掌控感,有信心和意愿去继续行动;③及时任务被打扰而中断,也能重新快速进入状态。
4、专心投入,防止干扰
如果外界干扰源太多、头脑中思绪乱飞,想快速进入状态也是很难的。所以,我们要学好切断这些来自外界或内心的干扰,可以选择番茄工作法等,摒除干扰,学习时全身心投入学习 ,休息时放松身心,适当锻炼,这样工作效率会大大提升。
5、寻找工作和学习的意义
在做一件压根不感兴趣的事情时,想要获得心流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为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创造意义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比如读书这件事,首先你要认同读书是有意义的、有趣的,是能提升自己的认知,扩大自己的视野的,不管自己的文化程度如何,希望通过读书找到生活的乐趣,寻找解开生活的钥匙,然后找到恰当的读书方法,去学习,去思考,去寻找答案,让读书变成一件有成就感、有意义的事情。
三、心流体验的乐趣
贾玲是大家喜欢的演员,她导演过《我的妈妈李焕英》大获成功,论长相贾玲并不漂亮,论导演技术她还是新手,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她的电影呢?因为她真诚、率直,性格中自带喜感。
自得其乐的性格可以把潜在的威胁转化成充满乐趣的挑战,因此得以维持内在的和谐。
贾玲出生在农村,父母每天必须外出工作,不得已只好把姐妹俩锁在家里,她和妹妹靠看电视打发时光,电视看多了,她俩就模仿电视里的人物唱戏,表演的还惟妙惟肖。
渐渐的她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长大后一定要当演员,要演戏给别人看,像电视里的演员一样。其实,贾玲家当时的家庭环境并不是很好,但是目标和挑战是条双行线,贾玲完美逆袭,考上了电影学院。
贾玲在演艺圈不算天资聪颖漂亮,但自得其乐的性格是她走向成功的原动力。虽然身体相貌不占优势,但贾玲并没有把她当成包袱,在工作中不气浽,不随波逐流,而是根据自身特点扎实苦练,深耕自己的演技,把劣势变成优势,她演的小品生动有趣却生活化,非常走心,因此获得大众的喜欢,最终获得成功。
如果一个人在不同的心理活动之间穿梭,没有衔接的秩序,走到人生终点时,回顾经历过的每件事情,就很难说出其中有什么意义。
从自己做过的事情当中创造和谐,创造乐趣,是心流理论赋予追求最优体验者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他可以串联成整个人生目标的大心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