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教育悟空的手段(西游小课堂5作为师傅)
唐僧教育悟空的手段(西游小课堂5作为师傅)而从悟空的角度来说,也非常委屈。我是为了保护你,你居然埋怨我?我掏心掏肺地待你,你居然不信任我?我低三下四地侍奉你,你居然不领情?那我凭什么还要跟你去西天?注意,这可是一只“一生受不得人气”的猴子。这种自尊和自傲,也正是他五百年前犯下滔天大罪的根源。现在,他虽然愿意皈依,但是却还没有紧箍咒这个外力的约束。小说家认为,单凭内心向善的意愿,并不足以自我约束。所以,悟空负气出走了,而当他在龙王的劝说下返回的时候,唐僧已经被观音菩萨用紧箍咒武装起来,拥有了制服悟空的能力。网图侵删网图侵删可是,他的热情并不能让唐僧放下戒备。和齐天大圣不一样,这一世的唐僧不再是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而只是肉眼凡胎的陈玄奘。他怎么知道,被神佛压在山下惩戒的这只怪物,是不是真心向善?有一个细节,唐僧和悟空初遇时,小说里面对悟空的称呼是“那猴”,而不是“悟空”。以物种相称,而不是名字相称,代表着疏远和警惕。这个称呼,恰恰反映
唐僧在刘伯钦的护送下,路过两界山,忽然听见山脚下打雷一样的叫声:“我师父来也,我师父来也!”唐僧和孙悟空终于正式见面了,《西游记》开始进入最核心也是最精彩的部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刚刚见面的时候,孙悟空对唐僧有点过于热情;相比之下,唐僧则要慢热很多。
网图侵删
悟空之所以热情,是因为对他来说,唐僧是希望和自由的象征。在山底下压了五百年,身体的痛苦只是一方面,精神上的孤独也在不停地折磨着他。直到有一天,观音菩萨带来一个消息,未来有一位大唐的取经人路过,将会救他出来。从此以后,唐僧就成了悟空的精神支柱。只要唐僧出现,就意味着受难的终结。
我们注意,这是悟空第二次从石头里蹦出来了。上一次蹦出来时,他还只是一只懵懂的“小奶猴”,初次面对这个世界。这一次,则是一个被生活毒打过的“老灵魂”,重获了新生。而将他救出来的唐僧,无疑是他的再生父母。所以,在悟空这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不是一句空话。为了报答师父的再生之恩,他简直想把所有的本领都展示给唐僧看。“师父,我愿保护你去西天。”“师父,我会打老虎!”“师父,我有金箍棒!”“师父放心,没什么大事儿!”
网图侵删
可是,他的热情并不能让唐僧放下戒备。和齐天大圣不一样,这一世的唐僧不再是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而只是肉眼凡胎的陈玄奘。他怎么知道,被神佛压在山下惩戒的这只怪物,是不是真心向善?有一个细节,唐僧和悟空初遇时,小说里面对悟空的称呼是“那猴”,而不是“悟空”。以物种相称,而不是名字相称,代表着疏远和警惕。这个称呼,恰恰反映的是唐僧面对悟空时的真实感觉:将信将疑,战战兢兢。
而这种怀疑,甚至恐惧,在目睹悟空杀死了拦路抢劫的六个强盗的时候,达到了巅峰。唐僧虽然迂腐,但也没有愚蠢到心甘情愿被强盗杀死而不反抗的地步。他之所以对悟空杀贼反映如此之强烈,原因在于,他直观地感受到了悟空身上所具备的一种无法控制的暴力。这种力量到底是善是恶,会不会带来恶果,会不会伤害自己——作为凡夫俗子的唐僧,完全无法判断,也无法制止,只能絮絮叨叨地说:“你像这样一味伤生,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
网图侵删
而从悟空的角度来说,也非常委屈。我是为了保护你,你居然埋怨我?我掏心掏肺地待你,你居然不信任我?我低三下四地侍奉你,你居然不领情?那我凭什么还要跟你去西天?注意,这可是一只“一生受不得人气”的猴子。这种自尊和自傲,也正是他五百年前犯下滔天大罪的根源。现在,他虽然愿意皈依,但是却还没有紧箍咒这个外力的约束。小说家认为,单凭内心向善的意愿,并不足以自我约束。所以,悟空负气出走了,而当他在龙王的劝说下返回的时候,唐僧已经被观音菩萨用紧箍咒武装起来,拥有了制服悟空的能力。
紧箍咒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悟空是自愿保护唐僧,自愿走上取经之路的。在此之后,他失去了退回的机会。“一生受不得人气”的他,要不断忍受唐僧的气——这就是他的修行。戴上紧箍之后的第一战,充分展示了悟空的尴尬处境。师徒俩遇见了小白龙,被吃掉了马。没了马,万水千山,我怎么走啊?唐僧哭起来。悟空骂道:“师父莫要这等脓包样!那我去找那条龙,让它还我们马!”唐僧又拉住他:“你这一走,它要是再来,把我吃掉怎么办!”悟空暴跳如雷:“你又要马骑,又不放我去,那就在这儿守着行李坐到老吧!”
看看,这就是我们曾经的齐天大圣啊。多年以前,当他手执金箍棒,在十万天兵中间纵横捭阖的时候,恐怕不会想到,五百年后,他要陪着这样一个凡夫俗子,进行这样一场憋屈、委琐的对话。骄傲一生的他,为什么会陷在这样一种处境里面?
网图侵删
这就是原因。正因为你骄傲、受不得气,正因为你自我膨胀、无法无天,所以才必须要经历这一切。这不是惩罚,而是教育。你必须和这样一个凡人捆绑在一起,忍受他的懦弱、固执、单纯。你要把他的生命置于你的生命之上。你要在他各种“花式作死”的时候保护他。
如果说,唐僧的取经路,一个困难接着一个困难,那么对悟空来说,困难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个磨人的大和尚。他是折磨,也是契机。悟空一直叫唐僧“师父”,但是唐僧教过悟空什么?大概只有这一个道理吧:没有人是万能的,没有人是世界的中心。
每天分享一本书,我是吐槽老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