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道德经最难懂的三个玄机(道德经演义41得一无为无有合一)

道德经最难懂的三个玄机(道德经演义41得一无为无有合一)我认为,既然“得一”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那就要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方面来进行观照。有人解释“得一”即为“得道”,这样解释等于没有说,因为这样解释太正确了,但是没有指导和实践意义,也就是说思想认识上不明确,这样的认识论不能作为方法论的前提。文中列举了天、地、神、谷、万物、侯王等,阐述“得一”而达到的结果。我们不必去探究达到的这些结果清、宁、灵、盈、生、正是什么样子,反正就是我们希望的结果和样子,重点不在这里,关键是“得一”是什么意思?前文中多次出现“一”,这些“一”意思是一样的吗?比如:上述的“一”都有合为一体的意思,这里的“得一”是不是也是合为一体呢?回答是肯定的,但同时也有新的含义。

《道德经》三十八章作为《德经》的开篇,以“失道而后德”为主题警告人们“道”才是至高无上的认知前提和思想引领,而不失道的唯一途径是“无为”。而三十七章作为《道经》的结束,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作为总结,告诉人们“无为”才是做人做事的正确姿势。所以,从起承转合中即可以读出《道德经》的章法、脉络和主题:人和人类都在向着“无不为”的目标行动,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思维方式就是合道而“无为”。所以《道德经》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知和行的统一,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而三十九章教给我们“得一”,就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我们来看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榖。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文中列举了天、地、神、谷、万物、侯王等,阐述“得一”而达到的结果。我们不必去探究达到的这些结果清、宁、灵、盈、生、正是什么样子,反正就是我们希望的结果和样子,重点不在这里,关键是“得一”是什么意思?

前文中多次出现“一”,这些“一”意思是一样的吗?比如:

  • 第10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 第14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 第22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 ……

上述的“一”都有合为一体的意思,这里的“得一”是不是也是合为一体呢?回答是肯定的,但同时也有新的含义。

有人解释“得一”即为“得道”,这样解释等于没有说,因为这样解释太正确了,但是没有指导和实践意义,也就是说思想认识上不明确,这样的认识论不能作为方法论的前提。

我认为,既然“得一”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那就要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两方面来进行观照。

从认识论方面来说:“万物”首先体现在“有和无的整体性”,即“万物负阴而抱阳”。阳即有即有名,即人类认知赋予万物的概念和边界(徼);阴即无即无名,即去名后的反朴归真归道。万物都有“有”和“无”的两面性。人们在认知的时候,必须“冲气以为和”,不能只看到“有”而看不到“无”。比如一头牛,我们看到它时知道是一头牛,如果“致虚极、守静笃,吾以观复”,就看到了其蕴含的“常”,这才是完整的“牛”。有人用一半西瓜来比喻:桌子上放着半个西瓜,西瓜是半个吗?当然不是,还有另一半呢!这个比喻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这是从单个的“万物”即个体来分析。

道德经最难懂的三个玄机(道德经演义41得一无为无有合一)(1)

其次从“万物”的集合来分析,体现在“万物集体的合一性”。当你体会到万物都无名无相的时候,其实万物的本质是没有什么不同的,这时万物就“混而为一”了。“万物混而为一”的实际意义是能让人的思想境界达到“物我合一”“人我合一”,达到这种境界自然就没有了自我,没有了自见、自是、自伐、自矜。

如果一个人的认知能达“道之得一”,首先在认知事物个体的时候,能一分为二看问题;在认知整个世界的时候,能从整体性出发看问题,不割裂各个事物的内在联系。总之就是能从客观出发看问题,不自以为是,不固执己见,这是正确行动的前提。

从方法论上来说:“得一”即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能熟练运用“玄同”的方法,即: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归根结底又回到了“无为”上边。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像在“道”上走路一样,就像水从管道里流出来一样(这里借用网友对“孔德之容,居惟道是从”的解释),知行合一如肌肉反应,自然而然,不带迟疑和犹豫的。这就是“得一”。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前段从正面说,此段从反面说。“其致之也”的意思就是:如果不“得一”,直接就想达到清、宁、灵、盈、生、正的目的和结果会如何呢?老子告诉我们:对不起,这样不行,这样以结果为前导的行动,就是典型的“有为”,实际结果会和预期背道而驰。如何天有意致清,将恐裂,地有意致宁,将恐废……总之,不能以目的和结果为前提,前提是“得一”,得一即可“无为”,无为就能无不为,天自清,地自宁……

上述这个逻辑稍微有认知能力的人是能够懂的。所举例子中的侯王比较具体,其如何“得一”“致之”也好理解。不好理解的是“天、地、神、谷、万物”这些抽象的概念怎样“得一”和“致之”。《道德经》本身就是一部研究认知规律、认知方法和认知原则的书,所以读《道德经》,本身就是对阅读者认知能力的一种锤炼和检验。这里的“万物、侯王”概念比较明确,但“天、地、神、谷”这些概念,如果阅读者按平时存储在脑子里的概念来进行解读,可能就会想不明白。正如前文中出现的雌雄、黑白、玄牝、婴儿等词汇一样,如果按照现有的认知,你是解不明白的。比如这里的“天”,就不能解释为我们现在理解的“天空的天”。这里的“天”指天道包容性的人格化,“地”是天道承载性的人格化,“神”指人类精神层面的人格化,“谷”指人类物质层面的人格化,“万物”既指万物的集体,也指万物的个体。它们既是“为道”的主体,也是人类认知的对象和学习的榜样。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这里老子举了一个寻常的例子,因为《道德经》主要是写给侯王这些人看的,这些人寻常易以“尊贵”自居,所以老子就说:如果以“得一”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看待和解决问题,就不会只看到一个“贵”字,“贵”的对立面还有一个“戝”。而贵和戝的关系正如高和下的关系一样,下层是高层的基础,戝才是贵的根本。这和孟子倡导的“民为贵、君为轻”思想是一致的。这里老子在告诫那些侯王,思维里不要有高高在上的思想,要时刻想着下层的民众。这才是运用了“得一”的方法论。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榖。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礼记》中把“孤寡鳏独废疾者”作为最可怜的人。古代部落时代为了抑制部落首领,制定了“自贬自损自谦”的谦逊文化。这种文化一直保留延续到封建帝王时代的结束。春秋时代侯王自称“孤寡不榖”,就是远古时代留下的习俗,要求侯王同部落首领一样自贬自损,彰显美德。

在第四十二章,类似的表述又出现了一次。老子似乎对侯王这种自贬以“得一”的做法很是推崇,可能当时的这种称呼也许确实能引起侯王的警醒和自勉吧。但是以我看来,后来这种称呼不但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而且成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标榜,正应了老子的那句“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想想真是滑稽。

道德经最难懂的三个玄机(道德经演义41得一无为无有合一)(2)

【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

“至誉无誉”,有的版本是“数舆无舆”,看似文字上差别很大,其实只要理解了“得一”是什么意思,文字从来就不是障碍。我很惊讶有的解读者,说什么地方哪个字被篡改了,意思就相差十万八千里了。我可以断言,有类似认知者,基本上没有读懂《道德经》在讲什么。从来都是思想涵盖文字,不可能文字决定思想。试想一下,如果老子活到现在,他对他著作的《道德经》是否也会进行增删修订呢?难道说,他修订到第N版的时候,因为文字的改动思想就和初版时的不同了么?

所以,知道了“得一”是什么意思,“至誉无誉”和“数舆无舆”都能解释得通,都是说的“有”和“无”的问题,都是说的“物我合一”的问题:至誉和无誉,在“得一”的思维状态下没有什么不同;数舆无舆,在“得一”的思维状态下也没有什么不同。

“是故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如果“得一”的思想深入灵魂,思维境界至纯无念,那么“石”和“玉”还有什么分别呢?碌碌的也可以是玉,珞珞的也可是石,不都是“混而为一”的万物么?

道德经最难懂的三个玄机(道德经演义41得一无为无有合一)(3)

碌碌如玉,珞珞如石

所以“得一”虽然就是“得道”的意思,但“得一”的可认知性和操作性就比“得道”强多了,知道了“得一”,就有了认知的方法,有了行动的指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