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搞笑的默剧表演(将鼻涕玩儿出各种花样的默剧肢体表演秀)

搞笑的默剧表演(将鼻涕玩儿出各种花样的默剧肢体表演秀)我会发现,在整个表演和后来的互动过程中,都是非常的接地气的场景呈现,开车,撞车,吐口水,玩儿鼻涕,吃面,爬绳子……我们以前小时候会装着揩鼻涕,然后在同学头上乱抹一通说:“给你抹点海飞丝。”又或者,用嘴发出拉屎的声音,等等。在后来的互动环节中,演员说每次表演时,台下都有观众接话,北京口音的观众起哄说:“好嘛”,天津口音的观众会鄙视说:“吃个面,整的跟个小脑萎缩似的。”还有上海的老阿姨会直接上台拍拍他,用浓浓的上海腔试探他,“侬好啊?侬听不懂上海话。”在过程中,演员表演了擦车,不断的惊叹车的漂亮,“哇哦”,然后开车,加速,加速,加速,最后撞死的场景,期间夹杂着唾液,浓痰的声音模拟,听起来有些恶心,然而逗得在场上到60岁的老人,下到3岁的小孩子,都咯咯的笑。下一个段落,撞死后,灵魂出窍,灵魂看到车内的自己,吓坏了,赶紧去救,用电击枪都没有用,又用刀子剖开死者的肚子,拿出心脏摇来摇去,后面演员还和

鼻涕说自己也被珍视过

如果提到默剧,我第一反应,也是唯一反应,就是卓别林。其他相关的,在脑子里翻个底朝天,好像也没有。默剧给我的印象就是,无国界,无论你是哪里的人,都可以坐在一起,从肢体表达中获得笑点。这有点类似我们的潜意识,无论你操着哪国的口音,我们做的梦大都是相似的。

搞笑的默剧表演(将鼻涕玩儿出各种花样的默剧肢体表演秀)(1)

我本来以为默剧,就是沉默不说话,通过肢体来表现。但是就在在在在在昨晚,我参加了这样一场肢体默剧演出秀,演员通过夸张的方式表现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还有些难免的恶趣味,夹杂期间。不得不承认,改观了我对于默剧表现形式的看法。

原来默剧表演是会发出响声的,比如开关车门的声音,揩鼻涕的声音,走路的声音,哭的声音。这些声音的共同点就在于,全人类共有,如果我和一个非洲兄弟坐在一起看默剧,我想难能可贵的是,我俩可以同时会心一笑。

在过程中,演员表演了擦车,不断的惊叹车的漂亮,“哇哦”,然后开车,加速,加速,加速,最后撞死的场景,期间夹杂着唾液,浓痰的声音模拟,听起来有些恶心,然而逗得在场上到60岁的老人,下到3岁的小孩子,都咯咯的笑。

下一个段落,撞死后,灵魂出窍,灵魂看到车内的自己,吓坏了,赶紧去救,用电击枪都没有用,又用刀子剖开死者的肚子,拿出心脏摇来摇去,后面演员还和观众互动,剖开观众的肚子拿出心脏。一切都是在幻想层面,却伴随着口技音效。现在想来,也觉得刺激。

搞笑的默剧表演(将鼻涕玩儿出各种花样的默剧肢体表演秀)(2)

最后一个段落,救人是救不活了,埋了吧。灵魂埋了自己的肉体,并且哭哭啼啼,把鼻涕哭的老长,然后又吸回去,又拉出来,又吸回去,又拉出来,用鼻涕做耳环,做项链,做跳绳,和观众互动玩儿鼻涕,最后扔到地上又舍不得,捡回来,再洗了进去。最后用鼻涕做了一根绳子,灵魂爬回了天堂,还不忘给同上天堂的人抹一把。

在后来的互动环节中,演员说每次表演时,台下都有观众接话,北京口音的观众起哄说:“好嘛”,天津口音的观众会鄙视说:“吃个面,整的跟个小脑萎缩似的。”还有上海的老阿姨会直接上台拍拍他,用浓浓的上海腔试探他,“侬好啊?侬听不懂上海话。”

我会发现,在整个表演和后来的互动过程中,都是非常的接地气的场景呈现,开车,撞车,吐口水,玩儿鼻涕,吃面,爬绳子……我们以前小时候会装着揩鼻涕,然后在同学头上乱抹一通说:“给你抹点海飞丝。”又或者,用嘴发出拉屎的声音,等等。

搞笑的默剧表演(将鼻涕玩儿出各种花样的默剧肢体表演秀)(3)

说的人恶心,听的人恶心,看的人也恶心。然而在这一次次的恶心中,我们会消解掉由道德感,正常人,不能低俗,被排斥,等等观念构筑起来的高墙。那么,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更原始的“我”会跑出来,恣意的撒欢。

那么为什么看别人表演,自己也会感觉爽快至极呢?不仅仅被好玩儿的肢体动作逗笑,也被玩弄“恶俗”之物逗笑。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人类的镜像神经元,它的作用就在于及时的反映他人的行为,使我们学会从简单模仿到更复杂的模仿,也就是说你可以在不用亲身体验的情况下迅速理解他人意图、体验他人的情感。

虽然虽然虽然,在活动结束后,我们走在街上,我还是会忍不住一遍遍模仿那个玩儿鼻涕的音效,越玩儿越尽兴,以至于忘记自己最近还在焦虑。

作为普通人,我们常常不必要知道自己行为的心理学意义是什么,我们更在意什么事情可以促发自己内心积极面的扩散。之前有位朋友说自己患过抑郁,没有看心理咨询师,而是看戏剧演出,参与其中,最终走出来。

搞笑的默剧表演(将鼻涕玩儿出各种花样的默剧肢体表演秀)(4)

我希望会有越来越多这样的机会,可以提供给更多的人,有人需要心理咨询,有人需要艺术,有人需要一口热饭,最终都可以使得人们的心理状态饱满,更具适应性,把生命用在自己的意义上。

最近在读一本讲书写疗愈的书,同样提到,经过研究表明,在人们表达出来积压内心的事情之后,会有一阵的痛苦,然后逐渐的趋于好转。那么无论是言语表达,还是肢体表达,殊途同归,都会创造一个契机,使得我们和外界交互。

我常常在思考熵值的事儿,一个封闭系统里的熵值是不断增加的,就是说所有的有序会不断的向无序转变。那么,我们总是在自己脑子里转来转去,没有和外界交互,内心是否会越发的混乱?但是一旦把混乱的部分抛到外面,比如和朋友分享,那么随着熵值降下来,混乱被整合和分散掉,人会变得更加稳定。

至少,通过观看默剧表演,我获得了更多的体验,了解到更多的表达方式。如果未来需要表达而找不到方式表达的时候,我想我会用到默剧中的某种方法,比如吸鼻涕?正经点,比如不说话的情况下还能让人看懂我们在做什么,要什么。

搞笑的默剧表演(将鼻涕玩儿出各种花样的默剧肢体表演秀)(5)

同样的,我们好多人极度渴望表现出来,被人看到,实际情况却是别人看到了,看不懂。因为“语言不通”。

默剧的表现方式,从生活中来,还会回到生活中去,就像我出了剧场还在揩鼻涕。毕竟,全世界人民坐在一起看默剧,也都可能被同时逗笑。

“哇哦”

搞笑的默剧表演(将鼻涕玩儿出各种花样的默剧肢体表演秀)(6)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