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哪怕是现在,只要想起萨达姆的名字,我依然会感到害怕。但我永远深爱他”。面对媒体,曼西亚曾经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这段情爱故事的男主角,就是大名鼎鼎的萨达姆·侯塞因——曾经不可一世的“中东霸王”及权力无双的伊拉克“土皇帝”。只不过,世人皆知的是,这位男主角,已经于2006年12月30日,也就是伊斯兰教的“宰牲节”这一天,被送上了绞刑架。然而,人虽死,情,却难忘。萨达姆死后,故事的女主角曼西亚·哈泽尔不仅没有再嫁或情移他人,还仍然一直深爱着他。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1)

她拥有如奥黛丽·赫本般的绝世容颜,曾经深深地爱上了一位比她大31岁、被人们称之为“中东枭雄”的奇男子。

两人的情爱经历,是一个令全世界广大吃瓜群众津津乐道的猎奇故事:萝莉爱上大叔、美女畸恋野兽、长达十年金屋藏娇的地下情人关系,香艳的桥段真是一个也不少。

但,对于故事的女主角来说,这段爱情刻骨铭心,其余味之悠长,久久不可忘怀,以至于也许会陪伴她终生。

她是何方美女?在爱情关系中,他又是怎样的一位奇葩男?在富于传奇色彩的香艳故事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普世逻辑与无常?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2)

恐惧虽难消,柔情永难忘

这段情爱故事的男主角,就是大名鼎鼎的萨达姆·侯塞因——曾经不可一世的“中东霸王”及权力无双的伊拉克“土皇帝”。

只不过,世人皆知的是,这位男主角,已经于2006年12月30日,也就是伊斯兰教的“宰牲节”这一天,被送上了绞刑架。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3)

然而,人虽死,情,却难忘。萨达姆死后,故事的女主角曼西亚·哈泽尔不仅没有再嫁或情移他人,还仍然一直深爱着他。

面对媒体,曼西亚曾经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哪怕是现在,只要想起萨达姆的名字,我依然会感到害怕。但我永远深爱他”。

此话虽一语道破两人之间所有爱恨纠缠的本质,但其实,这句话的重点在最后几个字所表达的内心呼喊:他曾经给予她的“专属柔情”,让她一辈子都难以忘怀与割舍!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4)

是的,男人曾经的暴戾难忘,男人曾经的柔情更难忘。那些曾经的情爱,都早已成为了一根根情丝,深深地存储在了她记忆的深处,并编织出了足以困住她的余生、让她一辈子都难以逃出的情感樊笼。

她忘不了萨达姆与她单独相处时所表现出来的出奇的温柔:

贵为一国之君的萨达姆即使工作再繁忙,每天都会抽时间来看望她;在他为她修建的富丽如宫殿般的别墅里,他会和她分享喜爱的音乐与脱口秀,会带着她一起运动健身,会无条件答应她的任何要求,但唯独没用给她一个名分。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5)

在曼西亚看来,萨达姆给予自己的柔情蜜意,纵然其“份量”微乎其微,但其“品相”却上乘——这样一个位高权重、日理万机的君王,对身为一介平民女子的自己倾注了虽然少得可怜、但已然是他能够付出的全部温柔,这不可谓不是“精品般的温柔”,怎能不让她为之倾倒?

这个男人曾经对她病中父亲的特别照顾,在她看来,更是体贴入微的动人举动;至于萨达姆对曼西亚哥哥的不杀之恩,更应该在这个男人给她开设的恩情账户上记录一笔重大的“恩情资产”。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6)

想当初,曼西亚的哥哥与萨达姆的两个女婿,都卷入了一起重大的“叛国罪”——他们逃出伊拉克并图谋推翻萨达姆政权,这当然激怒了萨达姆这位铁血帝王,一怒之下,他杀伐决断地将两个女婿都杀掉了,甚至制造了一场“株连九族”的枪击案。

但,杀人如麻的他,却偏偏强忍住了杀心,放过了曼西亚的哥哥及其一家人。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7)

当然,这次事件,也成为曼西亚与萨达姆长达10年情人关系破裂的的导火索,但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甚至,在一般女人看来最不可容忍的“多女侍一夫”和没有名分的地下情关系,曼西亚也自有她的一番“柔情版”解读:

拥有四位明媒正娶妻子的萨达姆,却只给了她一个无法见光的秘密情妇的名分,而且,1985年5月,也就是曼西亚妙龄17岁时,他只给了她一个敷衍了事的无婚纱、无婚戒、无宾客的“三无”婚礼。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8)

对此,曼西亚却傻白甜地认为,这是萨达姆对爱情和婚姻认真负责的证明,是这个男人给予她的“专属柔情”的一部分。

有人说,曼西亚对萨达姆的爱,是盲目而矛盾的,是情之一字,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爱。但,这份爱,真的完全是不知所“起”吗?

其实,若回朔当年男女主人公最初相遇的细节,是不难从中解析出这段情爱背后合情合理的恋爱动因的。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9)

当萝莉爱上大叔: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1983年3月的一天。

这一天,15岁花季少女曼西亚遇到了自己心目中的男神。

当时尚在上中学的她,无意中发现一个颇有派头的中年男人及其一队随从正在与自己学校的校长交谈,看到校长那毕恭毕敬的样子,她非常好奇,就悄悄躲在一旁观察:

远远望去,只见这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既陌生又似曾相识。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10)

正在此时,一缕阳光照到了这个中年男人的侧脸,曼西亚终于看清楚了——他,不就是经常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过的伊拉克领袖萨达姆吗!

一旦认清了这位中年男子是何方神圣,立刻,他在她心中的形象就更加高大上了——他是那么地帅气,那么地充满男性魅力!

这是她第一次亲眼看到萨达姆,而就在这难忘的“第一次”的一瞬间,这位美丽的年轻萝莉就对这位中年总统先生怦然心动了。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11)

彼时的萨达姆虽然已经46岁,但他经常或西装革履,一副十足西方绅士的派头,或一身威武的戎装,不怒自威,其外在形象对年轻女孩而言充满了成熟男性的诱惑力。

在当时的伊拉克,像曼西亚这样的年轻女孩,大都会把46岁的萨达姆身上的一切视为前者,因为,自古美女爱英雄,而彼时的萨达姆,的确是她心中的大英雄!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12)

1983年时的萨达姆,已经通过政变上台在总统之位上干了四年。纵观他从年轻时出道以来的政治手段,可以用生猛和强硬果敢这两个关键词来概括。

当时的萨达姆对内,他极大地提升了伊拉克的民生状况和政治生态;而对外,他让他又整个阿拉伯世界在西方人面前“雄起了”,具体体现在石油主权、GDP、国防力量等诸多重要方面。

在伊拉克女性眼中,萨达姆的形象尤其高大上。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13)

因为,是他把伊拉克妇女从传统伊斯兰文化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使得她们拥有了读书就业等各种权利和机会。

所以,在当时的伊拉克人民心中,以一己之力将伊拉克拽出泥潭的萨达姆,就是那个最强者,也是广大具有“慕强”心理的女性理想的“梦中情人”。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14)

然而,“英雄”二字也是随时代变化的,有手持利刃的战争英雄,也有纵横捭阖的政治英雄,还有钢铁侠埃隆.马斯克这样的科技英雄,女人们也不一定永远只喜欢一种类型的英雄;另外,还得看国情与每个女人自身的经济和社会条件。

例如,当今发达一线城市里靠自己打拼的白领女青年,可能更偏爱“经济适用男”;独立高冷的都市白骨精,渴求的是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暖男”;而沉迷于琼瑶式爱情戏码的女人,则更可能对风度翩翩温存软语的白马王子情有独钟……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15)

励志成为“萨达姆的女人”

说回故事的女主角。

出生于1968年的曼西亚从小生活在伊拉克——这个急需一位“民族英雄”来救人民于水火的乱世之中的国度,她的青少年时期,也恰是男主萨达姆意气风发地在这片热土施展政治抱负的时期,所以她从小就耳濡目染于萨达姆这位“英雄”的传奇故事中,对他非常崇拜。

甚至,在潜意识里,这位二八怀春少女已把这位年龄与自己父辈相当的“英雄”,当成了理想的求偶对象。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16)

更何况,这位男主身上,还颇有乱世枭雄的气质——草根出身、历经磨难的童年与赤手空拳打出一片天地的豪气等诸多元素的混搭气质——,这样的男人往往也特别能吸引年轻女性的青睐。

当然,女人心中单方面对男人的爱慕,仅仅是这场情爱关系建立的必要条件,女人若想鸳梦成真,还得具备客观可行性。

为此,美丽的曼西亚表现出很大的主观能动性——没有条件,她自己创造条件,也要成为“萨达姆的女人”!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17)

她开始更加努力地读书——因为萨达姆每年都会宴请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所以,她要立志抓住可以近距离接触萨达姆的唯一机会;她开始在穿衣打扮和气质提升方面“刻意练习“,精心地装扮自己。

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再次见到萨达姆时能够惊艳到他;效果则很明显:她从一个没有自信心的青涩萝莉变成了同学们心目中容貌和气质都美丽出众的“小赫本”。曼西亚的努力很快有了回报。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18)

1984年的冬天,在萨达姆为一帮优秀的毕业生举办的宴会上,曼西亚终于又见到了梦中的男神,而且,这次是妥妥的近身“接触”。

这一次,有备而来的曼西亚面对这位梦中人,不再慌慌张张了,而是表现得从容优雅,热情主动,魅力十足。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19)

那么萨达姆呢,他对这位年龄比他的大儿子都还要小两岁的年轻姑娘,会一见钟情吗?

都说男人很专情,一辈子只喜欢18岁的姑娘,更何况,从恋爱心理而言,男人虽然具有捕获猎物的主动进攻意识,但,若面前是一个既美丽,又具有主动示爱勇气的年轻女性,那么,他们往往是无招架之力的,很容易深深地迷恋上这样的女子。

这一回,爱情的游戏,轮到男主萨达姆来积极出牌了。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20)

笼中的宠爱:终识郎君真面目

自打在优秀毕业生宴会上萨达姆爱上了曼西亚之后,这个阅女无数的情场浪子就开始主动讨好和进一步接近这位新的爱情猎物了:

经常来曼西亚的学校找她、借由照顾她病中父亲的理由在她面前刷存在感……,戏码普通而暖人。既然郎情妾意,干柴烈火,那么,就求婚吧!

于是,就有了如前所述的“三无”婚礼,曼西亚终于“嫁”给了梦中情人。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21)

接下来,在1985年,萨达姆又将一座“金丝鸟笼”向心爱的佳人双手奉上——他将曼西亚“软禁”在富丽的别墅里,让她享受奢华的物质生活,开启了她长达10年的地下情妇生活;

但,从此以后,“自由”成为了贵妇曼西亚“买不起”的奢侈品!

其实,很多人早已关注到萨达姆是个极度复杂多面人物:有人认为他是十恶不赦的刽子手,是他把战争和杀戮带给了伊拉克,但也有人视他为力挽狂澜的民族英雄。

如果说这些两极分化的评价曼西亚早有耳闻,那么,萨达姆个人性格和私生活方面的两面性,像她这样与他长期亲密相处的枕边人更有切身的体会。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22)

萨达姆对曼西亚温柔体贴的一面,已如前文所述,在此不再赘述。但他对曼西亚冷酷绝情的一面,细数起来,至少有“三宗罪”,令人不寒而栗。

萨达姆冷酷绝情之第一宗罪——不给她名分。

按照穆斯林教义,男性一生最多能拥有四位合法妻子,而身为政治人物的萨达姆也的确光明正大地正式迎娶了四位各有千秋的娇妻——有青梅竹马的原配妻子,有高官千金,还有从别的男人手中强行夺来的美艳人妇——但其中并不包括曼西亚。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23)

更可气的是,他迎娶第二个妻子萨米拉·沙赫本的时间,几乎与他和曼西亚的地下“三无”婚礼重合。

也就是说,这个男人,在他与曼西亚如胶似漆之时,在他手里明明还“攒着”足足三张明媒正娶的“资格证“之时,却一开始就没打算留给曼西亚,而宁愿把这些“名额“留给不可预知的其他女人。这是多么地无情,多么地轻视曼西亚啊!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24)

萨达姆冷酷绝情之第二宗罪——“专属的控制”。

在被软禁的10年里,萨达姆表现出了极端的控制欲,对她提出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无理要求,别说是外出工作和社交,就连家人都甚少见面。他得全方位确保她没有任何红杏出墙的机会!

被关在豪华鸟笼里的曼西亚必然也有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萨达姆死后若干年,她对记者感叹:“这是甜蜜的负担,萨达姆是个让我又爱又怕的男人。他的绅士风度让我着迷,他的暴戾多疑却时常让我吓得发抖”。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25)

萨达姆冷酷绝情之第三宗罪——无端怀疑,暴虐之火让情爱关系破裂。

如前所述,海湾战争后的1995年,一桩重大的、事关伊拉克与美国的“叛国”事件,成为两人关系破裂的导火索。

萨达姆饶恕了卷入该事件的曼西亚的哥哥,却对曼西亚大发暴戾之火:疑心很重的他怀疑此事与曼西亚有关,居然授意伊拉克情报机构抓捕了自己的这个终日困在“金丝笼”、两耳听不到窗外事的情妇,还对她严刑拷打。

后来,曼西亚被无罪放出,但,两人之间的信任已然消逝,所以情爱关系的基础也就瓦解了。随后,萨达姆与她解除了维持了10年的地下情人关系。从此,彼时年仅27岁仍然貌美如花的痴情女曼西亚就再也没见过萨达姆。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26)

结语

如今萨达姆已经离世十数载,而曼西亚依然会从梦中惊醒,她无法摆脱曾经的阴影,当年的恐惧感依然笼罩着她,所爱之人暴戾的面孔还一如昨日。曼西亚虽然已经离开了当年困住她的“城堡”,却逃不出囚禁自己内心的牢笼。

忆往昔,爱与恨都如潮水般汹涌,那无声的巨浪吞噬了她的青春。

再怎么抽丝剥茧地解析,男女之间的情爱,仍然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如果说她没有亲眼见过作为刽子手的萨达姆,或许,她还是爱他的,至死不渝。

伊拉克萨达姆时期妇女的状况(她是萨达姆34)(27)

当恩断义绝之时,到底是谁辜负了谁的心,谁又是这段关系的最大受害者,其实无人能从上帝视角公正评断。

如今,蜗居于一处村落、生活拮据的曼西亚,凭借着对情人曾经赋予的“专属温柔”的一遍遍回忆而了此残生,每当午夜梦回,其个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参考文献:

黄培昭,萨达姆,至今有人还想他<期刊>《环球人物》

别傲,萨达姆长女的逃往岁月<期刊>《人民文摘》

菜成,向萨达姆“致敬”<期刊>《读者原创版》

宁向东,回望萨达姆<期刊>《IT经理世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