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无归处何处才是家(心居何处是家)
心若无归处何处才是家(心居何处是家)冯晓琴的丈夫顾磊是一个懒散、懦弱无能、随遇而安、没有上进心的人,虽然对她是言听计从,但她还是看不上他,训他就像训儿子一样,一直逼着他去考会计师,去成为一个负责任,有上进心的人。冯晓琴和丈夫儿子、上了年纪的奶奶、退了休的公公,一起住在公公的房子里,还有她的妹妹冯茜茜也借住在这里,虽然有房子住,但她总觉得毕竟不是自己的。这让许多人望而却步、生活压力剧增,也让家庭因此生出诸多矛盾。这不,海清继蜗居、安家后,在新剧《心居》中又和房子杠上了。这次她饰演的是嫁到上海的外地媳妇冯晓琴,冯晓琴一直梦想着在上海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然后把自己的父母和弟弟妹妹接过来。在这个城市扎下根来,成为真正的上海人。
图片摘自网络
房子不仅是家的载体,也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所需,为家人提供遮风挡雨、吃饭睡觉和在一个地方安身立命的场所。
还是人们阶级地位的象征,也关乎着人们的颜面,以及婚姻、学业等大事。
但是昂贵的房价,尤其是大城市对于大部分人们来说,一套房子需要耗费半辈子的积蓄,背负着二三十年的房贷,成为了房奴。
这让许多人望而却步、生活压力剧增,也让家庭因此生出诸多矛盾。
这不,海清继蜗居、安家后,在新剧《心居》中又和房子杠上了。
这次她饰演的是嫁到上海的外地媳妇冯晓琴,冯晓琴一直梦想着在上海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然后把自己的父母和弟弟妹妹接过来。在这个城市扎下根来,成为真正的上海人。
冯晓琴和丈夫儿子、上了年纪的奶奶、退了休的公公,一起住在公公的房子里,还有她的妹妹冯茜茜也借住在这里,虽然有房子住,但她总觉得毕竟不是自己的。
冯晓琴的丈夫顾磊是一个懒散、懦弱无能、随遇而安、没有上进心的人,虽然对她是言听计从,但她还是看不上他,训他就像训儿子一样,一直逼着他去考会计师,去成为一个负责任,有上进心的人。
平时顾磊外出工作,而冯晓琴在家照顾着一家老小四代人的饮食起居,洗衣做饭、家务活、孩子的学业等。
显然,以她家的经济状况是根本没有能力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买房的,但她买房的念头始终挥之不去,于是等不及的她让顾磊向他的阿姐顾清俞借一百万付首付。
顾清俞是一个面容娇好、头脑灵活、工作能力、思维能力都很强,过着精致生活的年薪百万的社会精英,也是这个家唯一能压制住冯晓琴的。
虽然和顾磊是双胞胎,但两个人却无论从什么地方都是截然相反的,就像她说的从娘胎里她就处处比顾磊强,而且母亲去世时答应过母亲要照顾好弟弟,所以她对弟弟特别关心,尤其怕顾磊被冯晓琴算计,处处提防着她。
她之所以对冯晓琴处处提防,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也许有一点上海本地人对外地农村人的优越感,更多的则是她觉得冯晓琴费尽心机的嫁给顾磊,不是因为爱他,而是把他当成工具,为了得到上海户口,在上海有房子住。
而且她知道了冯晓琴的秘密,冯晓琴向顾磊隐瞒了自己有过婚史,还有个儿子,为了掩人耳目当弟弟养的事。
因此当顾磊向她开口借钱买房时,她就知道一定是冯晓琴在背后撺掇的。
虽然以她的经济实力借一百万不是什么难事,但她就是不想冯晓琴的算计得逞,没有把钱借给她。
在顾清俞这里没有借到钱,冯晓琴又把目光转向了公公的养老钱。
冯晓琴觉得自己这些年来在顾家照顾着一家老小,就算是当保姆,工资也有几十万了,借顾家人一百万不过分啊?
原本冯晓琴盘算得很好,但是顾磊的意外惨死却打乱了她的计划。
也让顾清俞和冯晓琴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了。
顾清俞觉得是冯晓琴一直逼着顾磊去考会计,并且一生气就假装离家出走,才让顾磊追她时发生了意外。
而冯晓琴却认为是顾清俞害死了顾磊,明明两个人已经和好了,顾磊已经学小猪叫了,顾清俞还挑拨两人的关系,把自己想成那样的人,让顾磊提防着自己,自己才会生气离家出走。
看到这里许多人都会骂冯晓琴,人家有钱是人家的事,借你是情分,不借是本分。为什么人家非要借钱给你呢。再说以你的家庭收入借了还得起吗?分明就是借了不想还。
就算你在顾家像个保姆一样,但保姆能得到上海户口、能住在这里,能对雇主家指手画脚吗?还让自己妹妹和弟弟住在这里。
而且明明顾磊不是那块料,还一直逼他,就像顾清俞说得你嫁给他的时候,他就是这样的人,你这样逼他就像橡皮筋一样会被扯断的。
但是也有人站在冯晓琴的立场上,认为顾清俞有些事情做得也不对。
钱你不借就不借呗,为什么一直掺和夫妻两人的事情,始终把弟媳妇当外人,并且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冯晓琴进行着道德审判。
冯晓琴是有一些算计,但你顾清俞又何尝不是在算计着她。
因为冯晓琴的算计,从而心安理得地把她当保姆,每次家庭聚会都是冯晓琴在忙前忙后,而她却从不搭把手。
也许有人说人家顾清俞有钱不能请保姆吗?但外面的保姆哪有冯晓琴用着放心呢?
顾清俞也不想想,冯晓琴是对顾磊有所图才嫁给他的,可是以顾磊的条件,上海本地姑娘会嫁给他吗,就算嫁给他了会像冯晓琴这样伺候全家吗?
在顾磊死后,冯晓琴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找了份外卖员的工作,整天风里来雨里去的。
她心里对顾清俞憋着一股气,要向她证明自己不是一个为钱不择手段的人。
看到冯晓琴这么辛苦,顾家爸爸也不再责怪她,还是像一家人在一起生活。
并且劝女儿顾清俞一家人不要太过计较,也不要把人想得太坏。
在经历了很多事后,顾清俞渐渐地改变了对冯晓琴的看法。
其实,冯晓琴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坏,比起她的妹妹冯茜茜来说,她还是一个有底线的人,她吃苦耐劳,踏实能干,虽然自己和奶奶一直给她甩脸子,怀疑她,但别人害自己时,她会帮助自己,奶奶生病时,她也会精心伺候。
并且,在冯晓琴被一个有钱的人追求,只要结婚就会住进她即使奋斗半生都不一定住得起,想都不敢想的豪华别墅时,虽然这对她极具诱惑力,但却没有像自己认为的那样为了大房子会嫁给不喜欢的人,反而拒绝了那个人。
最后,顾清俞决定把隔壁的房子买下来送给冯晓琴,但是冯晓琴却拒绝了,尽管她内心非常想要一套房子。
因为在努力工作,发展养老院事业的过程中,明白了人家再有钱也是人家辛苦赚来了,只有自己赚的才真正是属于自己的。她也想成为顾清俞那样的人,凭着自己的本事努力赚钱,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而且努力也要在正道上努力,不要为了走捷径不择手段在邪路上努力。
就像顾欣和冯茜茜一样,一个攀高枝娶自己不喜欢的人,在岳父家失势后又冷落妻子出轨她人,一个不知廉耻知三当三,破坏别人的家庭,想以此作跳板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们两个人为了利益和激情突破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最终自食恶果,顾欣接受了法律的制裁,前途尽毁,家庭也不知道保不保得住。冯茜茜丢掉了工作,在上海也没脸呆下去了,到深圳重新开始。
看完了这部剧后,我们明白房子对一个家固然很重要,它不仅是我们身体的居处,还是我们心灵的居处。
在大城市打拼的我们就是为了自己能在这个城市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更为了自己的心找一个居住的地方,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房子,一个温暖的家。
可是并不是任何一个房子就是心的居处,如果一个家房子再大、再好,却充满着争吵、怨恨,内心感受不到丝毫的温暖和放松,那又有什么意思呢!
相反,如果一家人彼此有爱,心灵契合就算房子不大又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我们不能本末倒置为了房子,就违背自己的内心,甚至于丢掉了自己的良心用不择手段的方式去获得。
只有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买到的房子才会让自己住得舒心、安心,而只有让我们内心得到安放房子才能称之为家。
就像片头曲唱的心居何处为家,相信看完这部剧后每个人心中都有了答案,在此借用苏轼的一句词,吾心安处是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