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诸葛亮之襄阳与南阳(诸葛亮躬耕南阳)

诸葛亮之襄阳与南阳(诸葛亮躬耕南阳)隆中之名,是对"宛中,隆"名称之简曰:隆山于宛中,九架孤山环抱宛中,隆山于其中者,隆中也。"宛中,隆"作为独一无二的地貌生态,与五岳山脉之中岳,自嵩山之南绵延数百里形成地脉地貌之连理,并作为一种地貌生态及地理名称,收录于公元前200多年的秦汉之际的中国辞书之祖《尔雅·释山· 》。襄阳说看到隆中就说是现在的襄阳古隆中,而襄阳古隆中原名阿头山,阿头山是襄阳历史上的一座名山。东汉初年,刘秀手下大将岑彭曾在阿头山大破敌军张扬。明朝时期的襄简王葬于此地,所以非常有名,公元1893年阿头山更名为隆中,而现代襄阳又将隆中成为古隆中或者隆中山。 襄阳人拿出最有利的一个证据来证明诸葛亮躬耕于古隆中,东晋王隐的《蜀记》:“晋永兴(304年十二月~306年六月)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lǘ,命太傅掾yuàn犍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

诸葛亮之襄阳与南阳(诸葛亮躬耕南阳)(1)

这一集我们讲《蜀记》

前面我们讲到过《蜀记》,襄阳说从古至今很多史书都记载了诸葛亮躬耕在襄阳古隆中,而南阳自元朝之前没有诸葛亮躬耕的记载,从这一集开始我着重讲述各种史书的记载,(包括襄阳说所谓的野史和小说),来一一揭开这些史书的真实描述。

而我讲述的史书资料也是按照从古至今的顺序,王隐生于西晋太康五年(284年)卒于东晋永和十年(354年),而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卒于公元234年。

王隐和诸葛亮年代最接近,所以他的《蜀记》是目前有诸葛亮记载的最早的书籍。

襄阳人拿出最有利的一个证据来证明诸葛亮躬耕于古隆中,东晋王隐的《蜀记》:“晋永兴(304年十二月~306年六月)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lǘ,命太傅掾yuàn犍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皇帝命令我,在沔水北岸,听着鼓声响,我陷入沉思,怀念此先哲,遗泽万年长,登上那高岗,举目向远望,驱车行轼礼,在诸葛故乡。)

这里边有几个关键词:

1、隆中

襄阳说看到隆中就说是现在的襄阳古隆中,而襄阳古隆中原名阿头山,阿头山是襄阳历史上的一座名山。东汉初年,刘秀手下大将岑彭曾在阿头山大破敌军张扬。明朝时期的襄简王葬于此地,所以非常有名,公元1893年阿头山更名为隆中,而现代襄阳又将隆中成为古隆中或者隆中山。

隆中之名,是对"宛中,隆"名称之简曰:隆山于宛中,九架孤山环抱宛中,隆山于其中者,隆中也。"宛中,隆"作为独一无二的地貌生态,与五岳山脉之中岳,自嵩山之南绵延数百里形成地脉地貌之连理,并作为一种地貌生态及地理名称,收录于公元前200多年的秦汉之际的中国辞书之祖《尔雅·释山· 》。

所以这里的隆中指的是南阳隆中,而非襄阳古隆中。

诸葛亮之襄阳与南阳(诸葛亮躬耕南阳)(2)

真正的隆山

2、隆山

《蜀记》记载的隆山是现今唐河湖阳的隆山,因为全中国只有一个隆山,就在今南阳唐河县境内,是诸葛亮躬耕南阳遗址之一。而隆山在北魏中国地理名著《水经注》中有详细记载。

诸葛亮之襄阳与南阳(诸葛亮躬耕南阳)(3)

真正的隆山

3、沔之阳

沔之阳指的汉水以北,襄阳说沔之阳指的汉水以南,是狡辩的错误,这个我不想抬杠,不懂的可以自行搜索!

刘弘祭拜诸葛亮的时候公元305年,襄阳是没有“隆中”,也没有隆山,更无今天的“古隆中”,否则80多年后习凿齿干嘛要“号曰”一个“隆中”?

那么刘弘去的哪个隆中祭拜诸葛亮?

襄阳说刘弘没离开过襄阳,可是事实是:太安二年(303年)刘弘从方城至宛、新野,镇压义阳(新野)蛮张昌的暴动,永兴二年(305年)八月,刘弘在在宛城驱逐了平南将军、彭城王司马释。

也就是说刘弘经常在南阳郡和襄阳郡一带领兵打仗,那么刘弘去南阳祭拜诸葛亮,那这个隆中自然就是南阳隆中,登的今天唐河湖阳的隆山,隆山海拔380米,坡度很缓,车是可以上去的,天晴的时候可以看到伏牛山脉,自然就能看到卧龙岗,也符合远望诸葛亮故乡的条件。

如果按照襄阳说的解释,诸葛亮躬耕地古隆中的山沟里,为什么要登上隆中山,要低头远望山脚下的诸葛亮躬耕地,这不是前后矛盾吗?隆中山山势陡峭,车马更是上不去了,沔之阳指的是汉江以北,而古隆中则在沔之阴。这说的通吗?

好了几天就到这里

弘扬正义老兵先行,感谢点赞支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