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爆发的两起起义(同时爆发的两起起义)
同时爆发的两起起义(同时爆发的两起起义)这是因为,一是根据战役部署,要更快、更多地消灭敌军,将战火引向德国境内,解放她只是“搂草打兔子”顺便的事情,不着急;二是德军已奉命在桥梁、名胜古迹等要害部门安放好了炸药,一旦进攻,守军会狗急跳墙,进行破坏,解放城市应该从长计议。随着同盟国第二战场的开辟,驻法德军节节败退,士气低落。巴顿的第3集团军攻到了巴黎市郊,市民在盟军胜利进军的鼓舞下,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他们开始罢工并决定发动武装起义。这时,作为盟军总司令的艾森豪威尔,并没有把解放这座大城市作为首要任务。原来,在二战爆发前,由于波兰政府的不得人心,把周边的国家都得罪光了,尤其是对苏联,更是在意识形态上的敌人。当希特勒发动入侵波兰时,政府首脑丢下人民不管,自己跑了。才让苏联有了“没有政府的土地,谁都可以去”的借口,也进入波兰,与德国划清了边境。正是两国在历史的不友好,他们担心一旦苏军攻入,成为既成事实,波兰将不复存在了。抱着这种想法,他们
电影《浴血起义》,真实讲述了1944年8月,纳粹统治下的波兰地下军和民众,为了争取国家独立,奋起反抗占领军的故事。起义坚持了63天最终失败,25万平民死亡,华沙被夷为平地,让这段历史显得更加悲壮。
无独有偶,几乎在同时,在西面的巴黎,也爆发了城市起义。但仅仅6天,她就获得了解放,并且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二者的差别这么大,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说说华沙起义。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华沙起义并不是1943年的犹太人起义。这两个事件是没有关系的,而且,这两个事件的目的也是不同的。波兰犹太人知道,一旦离开居住区去了纳粹集中营就是死亡,反正都是死,索性和德军拼了。他们的目的是不愿离开华沙。
言归正传,随着苏联发起对德国的全面反攻,一路西进,德国人节节败退。眼看推进到华沙城外,此时的流亡政府坐不住了,他们迫不及待的号召国内发动起义,赶在苏军进入前,赶走占领军。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二战爆发前,由于波兰政府的不得人心,把周边的国家都得罪光了,尤其是对苏联,更是在意识形态上的敌人。当希特勒发动入侵波兰时,政府首脑丢下人民不管,自己跑了。才让苏联有了“没有政府的土地,谁都可以去”的借口,也进入波兰,与德国划清了边境。
正是两国在历史的不友好,他们担心一旦苏军攻入,成为既成事实,波兰将不复存在了。抱着这种想法,他们既不敢告诉苏联人,去需求帮助,也没有暗地里去和德国人进行谈判。自以为是的认为德国大势已去,就“忽悠”国内的地下军和民众起来反抗,妄想凭一己之力获得独立。
这种“心怀鬼胎”的做法,注定是失败,不明就里的25万民众成了牺牲品。
巴黎起义的成功,并没有什么悬念,就是顺势而为。随着同盟国第二战场的开辟,驻法德军节节败退,士气低落。巴顿的第3集团军攻到了巴黎市郊,市民在盟军胜利进军的鼓舞下,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他们开始罢工并决定发动武装起义。这时,作为盟军总司令的艾森豪威尔,并没有把解放这座大城市作为首要任务。
这是因为,一是根据战役部署,要更快、更多地消灭敌军,将战火引向德国境内,解放她只是“搂草打兔子”顺便的事情,不着急;二是德军已奉命在桥梁、名胜古迹等要害部门安放好了炸药,一旦进攻,守军会狗急跳墙,进行破坏,解放城市应该从长计议。
更何况,残酷的攻坚战一定会毁坏这个欧洲文明的摇篮,一旦遭到破坏,他将成为“千古罪人”,于是他决定绕过该城。然而,长期处于纳粹暴政统治下的市民激情万分,一分钟也不想等了,他们提前举行了起义。
计划赶不上变化,艾森豪威尔左右为难。若不援助起义,市民很有可能遭到纳粹的血腥报复。大军此时已站在大门口,见死不救怎么也说不过去。更何况,没有民众的大力支援,登陆部队也不可能进展的这么顺利,他们功不可没。同时,比他们还着急的戴高乐,一直在催促其尽快进攻巴黎。
这时,起义军传出消息说,在瑞典领事的调停下,守军司令拒绝执行将城市变为废墟的命令,并与起义军达成了停火48小时的协议。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消息,艾森豪威尔即刻命令法国第2装甲师前往驰援,并接受了德卫戍部队无条件投降,巴黎获得解放。
两场起义结局不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与盟军的帮助有很大的关系。法国投降后,不论是流亡到英国的“自由法国运动”,还是国内的地下抵抗组织,都与盟军保持着密切联系。他们之间互通情报,空投武器弹药,开展敌后破坏行动等,可以说,法国民众的抵抗一直没有停歇。
尤其是在开辟第二战场前,法抵抗组织更是积极地协助盟军做好登陆准备,并自觉的服从盟军和戴高乐的统一指挥,并且他们的起义计划是与盟军协商后制定的。虽然提前了,但起义步骤没有变,所以能够很快地控制局面。
反观华沙流亡政府,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并没有事先通知苏联,更不愿获得盟军的帮助,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赶走占领军。当然,战斗持续了63天,苏联虽然也有空投物资和派兵支援,但给人感觉只是一种象征性行为,让人很费解。
其实,正是因为流亡政府的遮遮掩掩和不信任,一直到起义失败,也没有正式向苏联提出支援的请求,更没有统一的行动计划;当然,苏波两国的“世仇”和隔阂,你既然没有请求,我也没有义务帮忙,致使苏军不想救,也不能救。隔岸观火,何乐不为。
其次,采取和平手段很重要。巴黎民众起义后,战果辉煌,他们一方面催促盟军尽快进城;另一方面积极和守军进行谈判,因为这个时候的守军思想波动最大,可谓是“内忧外患”,正是协商停战的好机会。
而波兰地下军在取得3/5城区的大好形势下,并没有与守军进行谈判。只想着凭自己的力量赶走德军,这样就给了对方反应的时间。当希特勒得知起义的消息后,火速派出了3个装甲师的增援部队,用以镇压起义和加强对苏军的防御。
如果说两场起义之初,都取得不错的战果,那一定是战役的突发性才取得的成效;如果说他们之间的根本原因差异除了以上两个方面外,对形势的正确判断与否,一定是起到了关键因素。
有了正确的形势判断,巴黎民众才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组织,规划和步骤,才会获取盟友的帮助和争取与守军谈判的可能。正是应了那句“天时地利人和”。
而华沙起义,一个大战前就跑到国外的政府,能有什么大的作为。正是这帮高官错误的估计形势,不寻求盟军帮助,才会“忽悠”民众起来反抗。殊不知,虽然德军一直败退,但收拾一群杂牌军还是绰绰有余的。
最后,当年波兰居民对起义的看法更能说明问题。“显而易见是个坏决定,只有发起者自己知道是为了什么,失败也是板上钉钉,人们只是在毫无意义的送死……很明显起义几乎没有成功的机会”;“我觉得这是一个由政治推动的决定,这场起义根本就是个错误”。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