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泰山区最新规划(济泰共建大省会)
泰安市泰山区最新规划(济泰共建大省会)中华文化枢轴包括3月8日 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和泰安市政府联合开展编制工作的《泰安市城乡一体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开始公示 公示时间为3月8日至17日。规划提出“济泰共建大省会 打造成为省会城市群的先行发展区”。在中华文化枢轴、区域协同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等多项战略部署并不局限于泰安一城。 省住建厅厅长王玉志将泰安形容是山东的“棋眼”在泰安落子 可使山东全盘皆活 带动区域发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梁敏 侯海燕 王雅春
去年5月16日,
国内城乡规划方面专家齐聚泰安
论证城乡一体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方案。
省住建厅厅长王玉志
将泰安形容是山东的“棋眼”
在泰安落子 可使山东全盘皆活 带动区域发展
3月8日 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和泰安市政府联合开展编制工作的《泰安市城乡一体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开始公示 公示时间为3月8日至17日。规划提出“济泰共建大省会 打造成为省会城市群的先行发展区”。在中华文化枢轴、区域协同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等多项战略部署并不局限于泰安一城。
中华文化枢轴包括
四山四水四城四圣
去年5月16日 来自国内城乡规划方面的专家齐聚泰安 对泰安市城乡一体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方案进行论证。省住建厅厅长王玉志曾将泰安形容是山东的“棋眼” 在泰安落子 可以使山东全盘皆活 带动区域发展。
此次公示的规划内容 也体现出将泰安融入全省发展“大盘子”的考虑。比如中华文化枢轴战略提到:“建设以泰山为中心 济南、泰安、曲阜共建一条文化内容极为丰富、文化地位极为重要、文化联系极为密切的中华文化枢轴 其中文化内容包括:四山 即历山、泰山、峰山、凫山;四水 即黄河、济水、汶河、泗水;四城 即济南、泰安、曲阜、邹城;四圣 即舜、周公、孔子、孟子。山、水、城、文化交相呼应。 为保护和利用好中华文化枢轴 规划提出:扩容京沪轴线 产业与文化“双廊分立” 破解工业发展和文化保护的矛盾;围绕文化枢轴 通过划定生态保护区、文化预留区和功能调整区 协调、预留与济宁、济南的连接空间;建设“泰山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 与曲阜共同形成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
济泰共建大省会 打造先行发展区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部署中 第一条就是济泰共建大省会 打造成为省会城市群的先行发展区。济泰区域联动 构建东中西三条发展轴线 即“中部商务文旅轴”“西部智能制造轴”“东部科技创新轴”。
规划提到 将依托泰安构筑胶济南通道 打造胶济复合走廊 重构省会与沿海之间的新海岱关系 走以培育“新经济”为主的发展道路。基础设施方面 构建济泰协同、互联互通、区域开放的一体化交通体系 加强战略性重大市政基础设施保障 全面提升建设标准 支撑可持续发展。
规划还提出了构建泰安增长极 助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以泰山为核心 加快环泰山交通廊道建设。向北 推动济泰协同发展 共建省会城市群。向东 依托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 构筑胶济南线生态经济带 拓展新空间 发展新经济。向南 与曲阜共建中华文化枢轴 突出文化展示功能 彰显文化自信 弘扬中华文化。向西 与河南、河北、山西等中西部地区联动发展 扩大对外发展通道。
依托省会“一日通勤圈” 激活协同发展新动能
在新旧动能转换战略部署中 泰安将依托省会“一日通勤圈” 激活济泰协同发展新动能。其中包括 承接济南文化旅游、生态休闲、康养宜居 科技创新等功能 利用生态文化优势培育新动能 大力发展医药健康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和高端手工业。
泰安作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大格局中的重要一环 未来的战略定位对全局有着重要影响。记者在规划中看到 泰山具有世界级的旅游号召力 是国内外游客眼中的重要选择。泰安位于京津冀城市圈、长三角城市群以及山东与河南达4亿客源地的中心。为此 规划提出引领“一山一水一圣人”黄金旅游带 突出山岳特色和世界双遗产品牌 打造成为华夏朝圣、五岳独尊的“国际旅游胜地”。“泰安要建设区域旅游服务中心 实现从‘泰山景区时代’到‘旅游目的地时代’的跨越。”
据悉 在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编制实施《泰安市城乡一体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目前 该规划正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2019年3月8日至17日。公示地点为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网站、泰安市政府网站。
在公示期间可通过信件、电子邮件提出意见和建议(应在信封、电子邮件标题标明“泰安战略规划公示意见”) 并提供联系方式。咨询电话为:0531-81691920 0538-8293969。
相关新闻
济泰磁悬浮把景点穿珠成链
泰安将依托省会“一日通勤圈” 激活济泰协同发展新动能。这让人想起今年2月14日 泰安市委书记崔洪刚在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泰安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 建议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文化旅游等方面 加快推动济泰同城化发展。
他的发言中还透露 根据省政府与中国铁建达成的合作协议 我省将在济南—泰安—曲阜规划建设高速磁悬浮实验专线 建议加快推进规划建设力度。
据悉 济泰磁悬浮示范运营线已纳入我省有关方面研究。济南、泰安距离不长不短 连接“一山一水”两大旅游景点 下一步做得好的话 还可以串联曲阜 实现“一山一水一圣人”的串联。目前 曲阜和邹城之间已建设了北方首条“云轨”旅游线路 全程35公里 是一条贯穿曲阜和邹城新老城区的“孔孟旅游连接线”。
高速磁悬浮加云轨把旅游景点穿珠成链 对产业示范作用巨大。济泰通道连接“一山一水”两大世界级风景名胜区 建设高速磁悬浮运营示范线对缓解京沪高铁通道运力紧张、打造济泰文化旅游一体化品牌、促进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浅谈规划
3月8日,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和泰安市政府联合开展编制工作的《泰安市城乡一体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开始公示。规划提出“济泰共建大省会 打造成为省会城市群的先行发展区”。多项战略部署并不局限于泰安一城。
全省视角看泰安
第二项
中华文化枢轴战略
泰山向南,同为鲁国,文化同根,空间同构,泰安与曲阜构成儒家文化轴,泰山向北,泰山一山分水润两城, 两侧形成了以泰山为中心对称的“山- 泉- 城- 湖- 河- 阙” 的纵向构成系列,泰安与济南构成泰山文化轴。
规划提出以 泰山为中心,济南、泰安、曲阜共建一条文化内容极为丰富、 文化地位极为重要、文化联系极为密切的中华文化枢轴,文化内容包括:四山,即历山、泰山、峄山、凫山;四水,即 黄河、济水、汶河、泗水;四城,即济南、泰安、曲阜、邹 城;四圣,即舜、周公、孔子、孟子。
为保护和利用好中华文化枢轴,规划提出:扩容京沪轴线,产业与文化“双廊分立”,破解工业发展和文化保护的矛盾;围绕文化枢轴,通过划定生态保护区、文化预留区和功能调整区,协调、预留与济宁、济南的连接空间; 建设“泰山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与曲阜共同形成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通过分析泰山文化基因,用传统空间语汇再现东方文化气韵,规划形成泰山中轴,用空间秩序反映“礼”之秩序,延续泰安城市千年发展的脉络。
第四项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1)济泰共建大省会,打造成为省会城市群的先行发展区。
在产业方面,泰安与济南优势互补,构建济泰协同发展共同体,重点承接科技创新、教育医疗、旅游服务、体育休闲等重要产业类型。在空间方面,济泰区域联动,构建东中西三条发展轴线,即“中部商务文旅轴”“西部智能制造轴”“东部科技创新轴”。
(2)构建胶济南通道,重构新海岱关系。
依托泰安构筑胶济南通道,打造胶济复合走廊,重构省会与沿海之间的新海岱关系,走以培育“新经济”为主的发展道路。基础设施方面,构建济泰协同、互联互通、区域开放的一体化交通体系,加强战略性重大市政基础设施保障,全面提升建设标准,支撑可持续发展。
(3)构建泰安增长极,助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
以泰山为核心,加快环泰山交通廊道建设。向北,推动济泰协同发展,共建省会城市群。向东,依托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 构筑胶济南线生态经济带,拓展新空间,发展新经济。向南, 与曲阜共建中华文化枢轴,突出文化展示功能,彰显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向西,与河南、河北、山西等中西部地区联动发展,扩大对外发展通道。
第六项
新旧动能转换战略
(1)依托省会“一日通勤圈”,激活济泰协同发展新动能。
一是承接济南文化旅游、生态休闲、康养宜居、科技创新等功能,
二是利用生态文化优势培育新动能,大力发展医药健康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和高端手工业,
三是“协同创新”,助推区域创新加速发展,培育智能制造、科技研发、会议休闲旅游、智能物流等四大协同创新的新动能。
(2)打造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把去产能作为加快泰安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存量资源配置的首要任务,探索建立市场退出的长效机制,实现企业优胜劣汰、产业转型升级。在水泥、煤炭、钢铁等方面推动去产能工作,并进一步压缩化工产业产能。
(3)构建“一体两翼”的总体空间结构。
西部培育现代制造业发展轴,疏解京沪走廊的工业功能,促进智能制造与现代物流业发展,中部提升商务科技、文化旅游功能,东部发展科技创新、教育培训、休闲旅游等功能。在中心城区, 打造东西两翼,“东翼”发展成为新泰协同创新成果转换示范区,“西翼”发展成为东平活力发展地区。
全域旅游方面
第五项
全域旅游升级战略
(1)发挥区位优势,建设区域旅游服务中心。
泰安位于京津冀城市圈、长三角城市群以及山东与河南达四亿客源地的中心,四周连接济南泉城、东方圣地、水浒故里、沂蒙山区等知名的旅游名片,有利于引入周边客流。规划提出建设区域旅游服务中心,实现从“泰山景区时代”到“旅游目的地时代”的跨越。
(2)挖潜资源优势,打造六大魅力景观区,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通过对现有景区、自然山水、文化遗产、特色乡村等旅游资源分析,识别出泰山名城、左丘桃源、徂徕逸境、天阙瓷镇、莲花佛山、东平水泊六大魅力景观区,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3)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打造“一主五辅”六大旅游服务基地。
六大魅力景观区各自打造一个服务基地,集中建设旅游项目与接待设施。以中心城区为主中心,安临站镇、 州城镇、徂汶景区、贤士湖、青云湖为辅,形成“一主五辅” 六大旅游服务基地的空间布局。
乡村振兴方面
第七项
美丽乡村振兴战略
(1)顺应“生态、农业、聚落、文化”四类要素的递进关系,构建符合泰安特点的生态保护与发展格局。顺应生态规律,发展泰安特色的农业多样化种植模式,顺应农业模式,推动乡村振兴,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四级多点”一体化的城乡人居体系,构建11个乡村生活圈。
“四级”包括泰安中 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县域副中心、重点镇,“多点”包括一般乡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乡村生活圈以城乡一体化的道路网络、基础设施网络为支撑,以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县域副中心为依托,为乡村居民提供县以上级别的公共服务, 提高公共服务层次,满足乡村居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3)发展乡村振兴的产业空间载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实现小农户和产业的有机衔接。以小农户和农民合作社为载体,培育一批集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田园生活于一体,农民充分参与和收益的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公园、田园综合体、农业特色小镇、智慧农业等产业空间载体。
城市建设方面
第八项
生态宜居提升战略
(1)山水营城,推进山水林田湖与城乡建设的融合发展,打造城乡山水生态型理想人居典范。
遵循中国传统依山傍水的营城理念,强化对自然山体的敬畏和保护,强化以水穿城塑造城市活力中心的理念,强化农田与城乡建设的有机融合,通过休闲游憩景观道网络的构建实现城乡建设与景区的一体化。
(2)智能推演,山水定界,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规划结合城市空间拓展智能推演、生态敏感性评价、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等因素,以山水为主要依据,划定城市开发边界350平方公里,为未来城市发展预留空间,城市建设要精明增长、紧凑发展。
(3)结构重塑,构建“一主一副六大家园”。
将老城人口和非旅游功能疏解至时代发展轴,老城历史文化轴作为旅游服务基地,时代发展轴集中发展综合服务功能。围绕天颐湖,整合大汶口工业区和东部地区拓展城市空间,培育城市功能副中心,做到功能完善、职住平衡。控制东西向发展长度,划定明确的城市开发边界,东西两片发展单独的片区中心,服务日常生活。
(4)理水为脉,引导公共空间和生态景观建设。
以水为脉构建活动单元,回归亲水的公共生活,引导公共空间和生态景观,加强南北联系。小水营造公共服务型滨水空间,大水营造生态景观型滨水空间理念的引导下,规划建设滨河公园、滨湖公园、郊野公园,形成山水相连、蓝绿融城、步行可达的绿化景观网络。
昨晚凌晨1点
写完正经八百的新闻稿
靠在椅背上盯着屏幕出神
这张城市用地规划图
真是越看越有趣
有没有发现
这张图里的城市用地轮廓
像极了一件汉服
泰山遗产保护
以山定城,从泰山视角塑造特色城市景观形态,规划出城市各方向的城市形态,即东园、西谷、南城、北景、中礼。东部“园”,城市开发建设以节点式的生态化功能组团为主;西部“谷”,以灵活的城市形态延续谷地特征;南部“城”,以泰山中轴为主展现城市秩序与气势;北部“景”,保护利用好泰山风景名胜区; 中部“礼”,规划泰山中轴,使用空间秩序反映“礼”之秩序,延续泰安城市千年发展的脉络。
泰安作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大格局中的重要一环 未来的战略定位对全局有着重要影响。规划提出引领“一山一水一圣人”黄金旅游带 突出山岳特色和世界双遗产品牌 打造成为华夏朝圣、五岳独尊的“国际旅游胜地”。“泰安要建设区域旅游服务中心 实现从‘泰山景区时代’到‘旅游目的地时代’的跨越。
齐鲁晚报泰安融媒“特稿组”
讲述泰安人的泰安事
我们做不一样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