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为什么摔杨志的玉(背后折射的是北宋一个作死国策)
高俅为什么摔杨志的玉(背后折射的是北宋一个作死国策)宋徽宗在汴京建造 “艮岳”园林,是当时国家的一号工程。作为有文艺气质的皇帝,该工程突破了宫苑“一池三山“的传统,以山水创作为主题。缺点是看人不太准,他启用的重臣蔡京、童贯、朱勔(音mian)等,被时人称为“六贼“。他们迎合上意,满足徽宗一切的奢侈爱好,搜刮民间,祸乱国家。一、所谓花石纲公元1100年,赵佶登基为帝,即宋徽宗。除宰相章惇投反对票,提出“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外,大家都比较认可。这个18岁的青年人品不坏,热爱笔墨、丹青、花石、射箭、足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有着非凡的天赋。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张苏君
杨志在《水浒传》中,属于喝凉水都噎着的倒霉角色。本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一身的名门气息,满满的将星潜质,却高开低走,一路跌停。
背着失陷花石纲的罪名出场,费劲心思进京,重金贿赂打点,却被高俅紧急叫停。怒杀牛二遭发配,幸而为梁中书所用,本以为走上了仕途快车道,却又折戟生辰纲,不得已落草为寇。
那么,这个花石纲到底是什么?北宋灭亡与此又有何关系?
一、所谓花石纲
公元1100年,赵佶登基为帝,即宋徽宗。
除宰相章惇投反对票,提出“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外,大家都比较认可。这个18岁的青年人品不坏,热爱笔墨、丹青、花石、射箭、足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有着非凡的天赋。
缺点是看人不太准,他启用的重臣蔡京、童贯、朱勔(音mian)等,被时人称为“六贼“。他们迎合上意,满足徽宗一切的奢侈爱好,搜刮民间,祸乱国家。
宋徽宗在汴京建造 “艮岳”园林,是当时国家的一号工程。作为有文艺气质的皇帝,该工程突破了宫苑“一池三山“的传统,以山水创作为主题。
这就需要大量的奇花异石。为此,朝廷专门设立苏杭应奉局,负责此项差事。民间有可用的花木奇石,即直入其家,分批运往汴京。
宋代陆运﹑水运物资大都编组为“纲”。如运马称“马纲”﹐以50匹为一纲,运米称“米饷纲”,以10000石为一纲。花石运送走漕运,十条船为一纲,载重1000吨,并配备三百人,船夫五十人。
故称为“花石纲”。
二、太尉恶杨志
为了复出,杨志是下了血本的。他挑着一担子的财物,不远千里来到京城(途经的梁山水泊,距开封尚有500里路程),四处打点。礼物够分量,也很够诚意。
等到杨志进见时,高太尉狠狠地批他一通,直接在公文上予以否决,并将杨志赶出殿帅府。客观而言,这事高俅做得不过分。
一是杨志的罪过不小。
押送花石纲,是给皇帝办差。黄河上遇风翻船,作为负责人,杨志少了担当意识,没有积极组织抢救,也没及时向领导汇报,而是直接选择跑路,找个地方避难去了。
高俅批到点子上了,“你等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回到京师交纳了,偏你这厮把花石纲失陷了;又不来首告,倒又在逃,许多时捉拿不着。” 干正事不行,躲得倒很专业。
杨志的罪责,大体可参照《元庆条法事类》“烧官粮草罪”。该罪当处以绞刑,沧州草料场被烧,林冲知道必死无疑,才铁心上梁山,杨志发配充军是免不了的。即使按当今《刑法》条款,也铁定是玩忽职守的罪名,可判3年以上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二是没拜高俅的码头。
杨志带的礼物不少,但没考虑宋朝的冗官国情。他上下打点,“将出那担儿内金银财物,买上告下,再要补殿司府制使职役。把许多东西都使尽了,方才得申文“。但最关键的人物没照顾到,不曾拜高俅大人的码头。
作为卖官鬻爵的专家,高俅大人一贯主张交钱办事的原则。没烧香来办事,鸡蛋里也要挑骨头,何况杨志本就有不小的过错。认真翻看杨志的干部履历,自然挑出刺来,理所当然的“大怒”。
三是杨志的情商不高。
作为武官,杨志的情商与其武力成反比,书中处处可见。初到大名府,便与军方大哥索超有了隔阂;押送生辰纲,与老都管、两虞候起了冲突,与押送的11名士兵闹了矛盾。情商不高,一直是制约杨志发展的大问题。
眼见高俅大人此种态度,杨志应立即表态,采取补救措施。只要放得下架子,舍得出银子,事情大可挽回,何至于事情办砸,又被赶出办公室的结局吗?
三、此纲乱北宋
花石纲始于宋徽宗当政之初。
1101年,即位才一年就启动,数量不多,也就采太湖石四千六百块。1102年,徽宗自觉皇位牢固,便放肆大搞起来。
上有所好,但凡奸人佞臣操办,对百姓而言便是巨大灾难。苏杭应奉局朱勔局长,以收买花石为名,“指内帑为囊中物,每一发取,辄数百万”,勾结地方官员,“类以亿巨万计”。这些政府拨款,全部落入自己腰包,然后打着采办的幌子,无成本的掠夺,“豪夺渔取,毛发不赏”。
为了采集花石,朱局派人在江南数十郡到处搜寻,即便是深山大泽,穷岸断谷,江湖危险,人迹所不可到之地,只要有一花一石,也要求州县限期完成。
百姓家中稍可入眼的花石,也破门而入,搬上就走,而且简单粗暴,往往破墙拆屋。绍兴一大户人家不太配合,朱勔直接派士兵当拆迁队,房子拆掉,石头取走。
1123年,朱勔在太湖得到一块巨石,高有四丈,载以大舟,拉纤的就有千人。“凿河断桥,毁堰拆闸”,桥梁不能过就拆桥,城门不能进就毁门,一路所向披靡,运到京城,赐号赐号“神运昭功石”,封“磐固侯”。(李广表示伤不起,干了一辈子革命没封侯,老子还不如一块石头)。
漕运是北宋的命脉,是将江南的粮食北上,供应朝廷所需。花石纲的大量运输,使得运粮船也被征调,京都“粮运由此不继,禁卫至于乏食”。
东南地区人民遭受花石纲的灾难最重,时间最长,《宋史》记载:流毒州县者达20年。1120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方腊起义,虽经镇压,然北宋经济遭受重创。
1125年,金朝进攻。腐败无能的北宋接连失利,为动员百姓抵抗金兵,宋徽宗才下旨:废止祸国殃民的花石纲政策。然为时已晚,北宋灭亡进入倒计时。
作为五代十国的终结者,北宋开了一个好头,国力也达到封建王朝的巅峰,绝对是一手的好牌。
如果宋徽宗能如唐太宗那般,始终以前朝灭亡为鉴,常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觉悟,爱惜民力,何至于国破身亡,魂丧金国。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寥寥数笔,勾勒出这个时代最美的风华。
百年文明,举国繁华,就这样“玩”没了。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想来便令人心痛不已。
参考文献:《水浒传》、《论北宋时期的花石纲》、《 用现代史学眼光审读<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