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为什么要了解文物的铸造方法(沉睡千年俑士)

为什么要了解文物的铸造方法(沉睡千年俑士)但你能相信它们刚刚被发掘时却是一幅支离破碎、惨不忍睹的场面吗?


它们在“出生”时也曾经鲜衣怒马,却被迫“生活”在黑暗的地下。2200多年后的1974年,一束光亮将它们照亮,随之惊艳了世界。


它们就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中,排列整齐、气势恢宏、场面壮观的兵马俑。


为什么要了解文物的铸造方法(沉睡千年俑士)(1)


但你能相信它们刚刚被发掘时却是一幅支离破碎、惨不忍睹的场面吗?


为什么要了解文物的铸造方法(沉睡千年俑士)(2)

为什么要了解文物的铸造方法(沉睡千年俑士)(3)


是谁将它们从大量倒伏在泥土中,杂乱无章的残片“复活”成威风凛凛的兵马俑呢?


01.秦始皇陵的修复师——大国工匠马宇


马宇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馆的副研究员,也是秦始皇陵的修复师。


他拥有一双神奇的巧手,秦始皇陵出土的第一件石铠甲、第一件戟、第一件青铜水禽,都是通过马宇的双手重现昔日风采的。


为什么要了解文物的铸造方法(沉睡千年俑士)(4)


在千万碎片中刷去浮土,定位、编号、整理、比对再进行拼接,一个个陶俑从头到脚逐渐完整了起来,重现了昔日风采,仿佛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复活”一个兵马俑,需要很长时间,少则几个月,多则两三年。


马宇是如何在大量陶片中区分每个兵马俑的归属,还原兵马俑风采的呢?


马宇说:“文物是不可再生的,你只有喜欢它、只有爱护它,才能把这个工作做好。”


为什么要了解文物的铸造方法(沉睡千年俑士)(5)


作为文物特殊的“医生”,马宇根据工作需要,不仅掌握了考古知识和技能,还掌握了美术、历史、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技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马宇介绍说:在修复过程中,不仅要诊断是什么“病”,还要能够准确进行“治疗”。恢复兵马俑的原貌,避免对文物的二次伤害,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从业近30年来,马宇带领团队一起修复了200余件文物,而且许多都是国家一级文物。为此,马宇获得“大国工匠”荣誉称号。


02.“复活”文物良心重于技能


“敬畏文物”——成为影响马宇一生的信念。


文物修复中,马宇的内心有一个遵旨:“文物是祖宗留给后世的宝藏。从事文物修复工作,良心比技能更重要。”面对出土的每一件文物,他始终心存敬畏。


同事王芳娟聊到马宇时说“马宇老师多年来一直悉心教导,指导我们从事文物修复工作。他常告诫我们,文物是无法再生的,一丝一毫的破坏,都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为什么要了解文物的铸造方法(沉睡千年俑士)(6)


在马宇看来,秦始皇帝陵的兵马俑修复工作是一项庞大的“复活工程”,现在的修复对以后的研究不能只留下修复后的文物。


他并没有将工作只停留在修残补缺的层面上,而是坚持给他修复的每件文物制作修复档案,记录它们从出土到修复完成的细节,供专家学者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03.石铠甲修复让大秦武士真正“复活”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国宝级文物中,有一件马宇修复的石铠甲,也是迄今为止修复的最完整的一件石铠甲。


这件文物出土时,因一些特殊部位的甲片多为异形,有正方形、长方形、舌形、直角梯形和椭圆形,修复难度极大。


为准确恢复文物的原来样子,马宇精益求精,力求极致,哪怕发生0.1毫米的偏差,他都要推倒重来。有时候,他对着一块陶片能琢磨十多天。


为什么要了解文物的铸造方法(沉睡千年俑士)(7)


在石铠甲的修复时,马宇给每一片甲片都编了号,想象、论证它原本所在的位置,时间长了,这612片甲片早已熟记于心。从最初出土时的零散碎片再到修复完成,马宇用了一年时间。


当修复好的石铠甲第一次披在一尊兵马俑身上被展示时,整个陶俑顿时庄严肃穆,变得英武了许多,好像沉睡千年的大秦武士真正“复活”了,又重出江湖。


04.百戏俑“复活”揭秘秦代宫廷娱乐杂技内涵


百戏俑坑在秦始皇帝陵又被称为9901号坑,1999年进行过抢救性发掘。


马宇和他的团队对经历过人为破坏、焚烧的俑坑进行发掘,陶俑破坏程度之高、“复活”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经过仔细的揣摩、艰辛的拼接,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最终使这些历经重大灾难的陶俑“劫后余生”,恢复的原始的模样。


为什么要了解文物的铸造方法(沉睡千年俑士)(8)


出土的陶俑肢体动作形态各异,与兵马俑的装饰、装束也截然不同。最终确定了这些陶俑所体现的内容,它们展现了秦代丰富多彩的娱乐杂技艺术。


11件赤裸上身肌肉发达的陶俑,这是首次在秦陵地区发现不穿盔甲和战袍的俑,它也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马宇通过对出土的青铜鼎和姿态各异的陶俑的研究,确定了9901号坑为“百戏俑坑”及其研究大秦历史中文艺表演形式的考古价值。


为什么要了解文物的铸造方法(沉睡千年俑士)(9)

遗产日活动上真人模拟展示百戏俑造型


“这11件陶俑非常特别,不穿铠甲、不披战袍,赤裸上身,肌肉发达。”秦陵博物院副院长曹玮介绍说,陶俑用非常写实的手法将俑人的身体表现得淋漓尽致。


“百戏俑的出土为我们揭示了秦代陶俑的新类别,形象地展示出了秦代多彩斑斓的杂技世界,使我们以全新的视角认识和了解秦代宫廷娱乐文化,展示了中华文化的辉煌灿烂和独特魅力。”周萍说。


为了百戏俑展现各自独特造型时具有稳定性,马宇根据百戏俑各自的独特造型,设计力学支撑点,手绘出支架图纸加工。


支架的支点有的卡在额裙摆上,有的卡在胳膊肘下,有的托在腿上,破碎的陶俑稳固地站立后,能为进一步修复提供便利条件。

为什么要了解文物的铸造方法(沉睡千年俑士)(10)


05.难得一见的“仰卧俑”复活


在K9901陪葬坑第三过洞的东端发现的28号陶俑,马宇他们在对出土陶片初步拼对后发现,这个俑的姿势十分奇特。


28号俑呈两膝着地,两脚收于臀下,两臂向后舒展,呈仰卧状,类似于现代瑜伽中的一个复杂动作。故暂称其为“仰卧俑”。


这个仰卧俑的上半身基本是完整的,但下半身残破较不堪,十分严重,这给保护修复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为什么要了解文物的铸造方法(沉睡千年俑士)(11)


面对72块残片,12袋残渣,缺失头部和手臂,在精准制作好的形态支架的帮助下,马宇他们先对下半身小块陶片进行拼对,再进行上半身整体的拼对。


28号陶俑的粘接剂选用环氧树脂,补全材料则选用了环氧胶和砖粉按照6:4比例的混合材料,其颜色最为接近陶俑本色,粘接前要先在断面涂刷科学配制的隔离层,以保护文物。


为什么要了解文物的铸造方法(沉睡千年俑士)(12)

遗产日活动上真人模拟展示仰卧俑造型


此外,对28号俑上半身一条贯穿至胸部下侧的裂缝,采用在内壁用补全材料进行灌胶加固,在缝隙很小无法灌胶的区域则用纱布和胶在陶俑内侧对缝隙进行加固。


28号俑历时9个月修复完成后,为了保证28号俑在放置时双脚等脆弱部位不起到实际支撑作用,马宇将陶俑臀部下侧支撑点调高,使双脚不受力,同时又保证陶俑的整体姿态不变。

为什么要了解文物的铸造方法(沉睡千年俑士)(13)


06.栩栩如生的青铜仙鹤“活了”


水禽坑又是和其他兵马俑、百戏俑不同形制、内容相异的陪葬坑。


水禽坑也遭遇了人为的破坏和大火焚烧,马宇和他的团队承担了青铜水禽的修复任务,其中有两件青铜仙鹤是马宇独立完成修复的。


马宇介绍说,当他第一次看到这只仙鹤的时候,就被它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所震撼,马宇深深痴迷于仙鹤身上精美的纹饰和彩绘。


仙鹤羽毛表面有堆绘的纹饰,立体感十分强,它不是画上去的,每一根羽毛刻画的都很清楚,它的眼睛很传神就和真的仙鹤一样。


为什么要了解文物的铸造方法(沉睡千年俑士)(14)


为了保护好出土的仙鹤,准确把握清理文物的层次,马宇花了近两年时间在陶瓷、青铜、铁器等不同材质的材料上磨炼打磨手感,他的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在修复仙鹤时,马宇发现针对不同部位矿化病变,手术刀很容易划伤文物,几经试验,采用牙科钻头进行清理,以牙科医生治牙的耐心和认真进行修复,效果十分理想。


经过一年多的耐心细致打磨、粘贴,第一个青铜仙鹤重于修复完成了。


为什么要了解文物的铸造方法(沉睡千年俑士)(15)


07.神秘指纹,跨越千年的对话


马宇作为资深秦陵文物修复师,曾参与了各个阶段的兵马俑的修复工作。


在对“仰卧俑”进行保护修复时,在其腹部表面彩绘之上发现三枚连续的指纹痕迹。于是采用硅橡胶翻模、照相等方法将它们保存了下来。


他说,“这是我们和古人之间的一种对话。”


指纹专家对这三枚指纹进行了数据采集、专业分析和比对,发现其与青少年指纹特征高度相似,推断制作这尊陶俑的工匠应为青少年。


为什么要了解文物的铸造方法(沉睡千年俑士)(16)


“不经意”间,少年在秦俑上悄悄按下三枚手指。


按指为信!穿越了2000多年的时光,隐晦告诉今天的人们,“我曾经来过……”


网友感叹:


为什么要了解文物的铸造方法(沉睡千年俑士)(17)


为什么要了解文物的铸造方法(沉睡千年俑士)(18)


在日复一日的文物修复工作中,马宇秉承着自己的内心,和文物厮守着,对文物呵护着、揣摩着、修复着,让文物“复活”着……


马宇和他的团队,在现代和历史之间架起了一座又一座桥梁,让我们在千年文明之间穿行通行,鉴古知今。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