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一定要记住的三宝(三宝中的佛宝为什么不包括菩萨)
佛教中一定要记住的三宝(三宝中的佛宝为什么不包括菩萨)在佛教初创的小乘时期,仅把释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未成佛的悉达多王子称为菩萨。大乘佛教创立后,根据“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都称之为菩萨。后来这个名称更加扩大化、世俗化,人们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众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菩萨的任务是将所有轮回中的众生度化成佛。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菩萨在古印度佛教中为男子形象,流传到中国后,随着菩萨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对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渐转为温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萨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国的贵族的服饰装扮,显得格外华丽而优雅。佛教三宝中的第二宝是法宝,法宝是三宝的核心。法是梵文音译达摩的意译,意思是佛教的基本义理。所谓法宝是指诸佛的教法,主要以释迦牟尼的教法为主。法宝主要有三个要素:1、以涅盘解脱、常乐我净为体性;2、以三十七道品为方便;3、以
大家都知道佛教三宝
佛教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三宝是佛教徒皈依的对象。佛宝是已成就圆满佛道的一切诸佛;法宝指诸佛的教法;僧宝是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僧团。佛教徒只有皈依三宝,才能真正修得解脱之道。
佛宝
-
佛教三宝中的第一宝是佛宝。佛是梵文佛陀音译的省略,意译是觉者,就是圆满觉悟了宇宙人生的实相并能指导众生皆达圆满觉悟的大圣人。佛宝就是已成就圆满佛道的一切诸佛,圆满佛道主要有佛身和佛德两个条件:1、佛身是指于无量阿僧祗劫,不惜生命,勤修六度万行圆满,获一切种智,具足一切胜妙功德的佛果者,包括法身、报身和应身。2、佛德是指成就佛果的诸佛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无量心及寿命自在、神通自在等德相,包括智德、断德和恩德。
佛教三宝中的第二宝是法宝,法宝是三宝的核心。法是梵文音译达摩的意译,意思是佛教的基本义理。所谓法宝是指诸佛的教法,主要以释迦牟尼的教法为主。法宝主要有三个要素:1、以涅盘解脱、常乐我净为体性;2、以三十七道品为方便;3、以八万四千法门为调伏众生的甘露法药。
僧宝
-
佛教三宝中的第三宝是僧宝。僧是梵文音译僧迦的省略,意译是和合众、法众,一般指出家四人以上所组成的僧团。僧宝就是依诸佛教法如实修行的僧团。僧宝可分为义僧、贤圣僧和福田僧三种:1、义僧是指诸佛如法而住于世间,随众生的机缘和悟境显现差别相,而其实相不可亲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不可思议,为一切众生的良佑福田;2、贤圣僧是指道位以上的贤圣,小乘佛教中是指证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大乘佛教中是指初发心住以上的菩萨;3、福田僧是指在凡夫位的出家沙门,虽然未证道果,但亦能庇荫众生,能给予众生安稳快乐。
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是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菩萨在古印度佛教中为男子形象,流传到中国后,随着菩萨信仰的深入人心及其对世人而言所具有的深切的人情味,便逐渐转为温柔慈祥的女性形象。佛教雕塑中,菩萨多以古代印度和中国的贵族的服饰装扮,显得格外华丽而优雅。
在佛教初创的小乘时期,仅把释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未成佛的悉达多王子称为菩萨。大乘佛教创立后,根据“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都称之为菩萨。后来这个名称更加扩大化、世俗化,人们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众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菩萨的任务是将所有轮回中的众生度化成佛。
从上面我们可以得知 菩萨是协助佛传播佛法,而不是佛宝。
其中就包括大家所熟悉的 九华山的地藏菩萨,五台山的文殊菩萨,峨嵋山的普贤菩萨,普陀山的观音菩萨 等等菩萨其实都不属于佛宝。
因为菩萨慈悲大愿 ,就像地藏王菩萨大愿一样。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所以菩萨只能算僧宝。而不能称之为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