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最美农技工(广东十佳最美农技员)
绵阳最美农技工(广东十佳最美农技员)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他们为美丽乡村他们最开心的事就是 病虫害消灭了 瓜果丰收了 他们爱着脚底下的这片土地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整日以土地为伴
不管严寒酷暑、刮风下雨
不辞辛劳 细心耕作
他们最开心的事就是
病虫害消灭了 瓜果丰收了
他们爱着脚底下的这片土地
他们为美丽乡村
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
广东十佳最美农技员—刘红梅
■ 单位:中山市神湾镇农业服务中心
■ 职称:高级农艺师
■ 职务:副主任
■ 年龄:37
■ 从事农技推广服务时间:12年
神湾镇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全镇总面积达60.9平方公里。这样一个小镇,却孕育出神湾菠萝浓郁而神秘的甜。每年5-10月,丫髻山上菠萝飘香,随风渗入神湾镇的大街小巷,勾起居民及游客的味蕾,吸引着人们前往品尝这芬芳四溢的果实。
诸如古代传说中的珍品,扎根在这方热土的奇果亦拥有其守护者,来自四川的刘红梅正是其中之一。
引技术立规程,提品质创高价“我是在一次机缘巧合下接触菠萝的。”2014年,在中山市农产品监督检验所工作了八年的刘红梅,因工作需要调往神湾镇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从而开始接触菠萝产业。
菠萝农业技术推广,并没有刘红梅想象的那么简单。虽是学农出身,但她从未接触过菠萝产业,对菠萝的种植技术并不了解,因此刘红梅刚到神湾镇时觉得无从下手,“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帮助果农。”
为学习更多菠萝种植技术,了解当地果农需求,刘红梅隔三差五就到田间地头向果农请教技术问题。虽自身工作压力较大,但这并没有阻碍刘红梅到田间跟果农交流,“其实这也是我的一种减压方式,每次跟他们聊完天,都觉得轻松不少。”
刘红梅常说:“虽然现在农业技术越发先进,但种植业一直逃不过‘靠天吃饭’这个定律。”当然,神湾镇的菠萝亦是如此。几年前,在菠萝开花打果季,神湾镇遇上寒潮,部分果农来不及做任何防寒措施,导致当年部分果实出现空心、质量下降等情况。“只要遭遇类似天灾侵袭,果园就会受到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提前预防十分重要。”
为日后减少类似事件发生,刘红梅组织同事修订中山市农业地方标准《神湾菠萝生产技术规程》,在原有基础上加入菠萝增效关键栽培技术及相应天气改变的预防措施,目的是提高神湾菠萝的品质和产量。修订完后,刘红梅带领团队到乡镇进行推广,并邀请专家到田间授课,为果农答疑解惑。
在刘红梅及当地政府的努力下,新的技术规程得到有效推广,神湾菠萝品质和产量得到相应提高,菠萝价格亦从之前2元/斤跃至10元/斤,为果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农事生产过程中,为保证产品质量及产量,农药的使用无可避免,毒死蜱是其中一种常用药。毒死蜱是一种有机磷农药,由于高效,价格低,低残留,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受到种植者青睐。
为解决毒死蜱少量残留问题,刘红梅及神湾镇政府成立专项小组,在各处农用地提取土壤样品,寻找能够降解毒死蜱残留的方法。经过多次取样及试验操作,刘红梅及其团队发现在部分废水池边的土壤内含有能降解毒死蜱成分的菌落,经分离研究后,刘红梅及其团队研制出高效、安全又经济的毒死蜱农药残留降解菌剂。
“种植果树不仅仅是为了挣钱,更是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健康食品,保证品尝的每一个人都不会受到任何负面影响。”刘红梅表示。
除帮助神湾镇解决农药残留问题,刘红梅还帮助当地果农建设家庭农场。“其实很多果农都希望将自家果园发展得更好,只是他们了解较少,不知从何下手。”只要果农有需求,刘红梅都会帮忙,为果农规划果园建设。
在她的悉心指导下,神湾镇共有14个农场获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称号。对此,刘红梅认为,每个农场都有自身的特色、优点,农户需要不断挖掘及发展,才可以将其特性展现。“希望日后能有更多示范性家庭农场出现,只有这样,果农才能相互学习交流,提升自己果园的种植技术及果品品质。”
降成本保收入,做事不求名誉除种植菠萝外,神湾镇部分果农还会种植绿箩盆栽增加收入,这小小的盆栽一度成为当地政府首推的扶贫产业。
但由于传统种植方式成本过高,农户种植绿箩虽能挣钱,但利润不高。同时,绿箩的种植方式不利于水土保值,影响当地土地利用。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刘红梅提出大棚种植,减少绿箩用地。刘红梅还筛选出最适宜当地绿箩种植的肥料配方,配合水肥一体化设施使用,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及植株营养吸收率,为当地种植户减低成本投入。
据刘红梅介绍,使用了新型的肥料配方后,不但成本下降,品质亦上升不少。经此配方种植的绿箩,较没有使用的更为壮实,叶片厚度高,生长周期亦相应下降。当地绿箩产业由原来的一年三造,增加到如今的一年四造,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让当地种植户的腰包鼓了起来。
刘红梅
“其实做这些事情我也没有想过有什么影响,只是觉得应该做就去做了。对于整个神湾区的农业来说我只是个无名氏,不过能看到这里的农户富足,我感到十分开心,也会为曾经付出过的微薄之力而感到自豪。”
在神湾镇,像刘红梅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默默挥洒的汗水,渗进土壤,孕育着农作物的成长。
实现乡村振兴,
需要更多这样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
为他们打call!
如果你也遇到了这样的农技员,
欢迎文末评论留言分享,
让他/她的事迹给更多人知道吧~
来源:科技教育处
编辑:胡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