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文慧的日常生活(文慧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文慧的日常生活(文慧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她担当,办理大案难案领导“放心”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与成绩背后,隐藏着刘文慧同志对司法事业的执着与追求,对审判工作的热爱与坚守。“文慧,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我是看着她一点一滴成长起来的,从参加工作的那天起到现在,印象最深的是她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不怕苦,不怕累,不抱怨,不怠慢”刑庭主管院长韩秀岐沉重地回忆。自2009年参加审判工作以来,刘文慧法官办理案件2000多件,其中近五年,共办理1309件刑事和民商事案件,审结1279件,所办案件无一错案。因工作成绩突出,刘文慧同志受到了党委政府、上级法院和社会群众一致好评与认可,多次被评为“全省办案标兵”、“全市执法办案先进个人”,被区委荣记“个人三等功”,多次被院内评为“先进工作者、办案能手、调解能手”等荣誉。

笃行初心使命 奉献不计功名

2019年9月16日上午10时,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让刘文慧同志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2岁,永远倒在了追求法治梦的路上,也永远倒在了扫黑除恶的路上,这让黄土高原永远失去了一位温柔、聪慧、孝顺的好女儿,让榆林人民永远失去了一位忠诚、干净、担当的好法官。

文慧的日常生活(文慧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1)

她踏实,办理 2000多件案件无一错案

在十年的审判工作中,对待每一起案件,文慧总是揣着一颗透明的心抽丝剥茧,厘清事实,明辨是非,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却处处折射法治光芒。

“文慧,参加工作这么多年,我是看着她一点一滴成长起来的,从参加工作的那天起到现在,印象最深的是她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不怕苦,不怕累,不抱怨,不怠慢”刑庭主管院长韩秀岐沉重地回忆。

自2009年参加审判工作以来,刘文慧法官办理案件2000多件,其中近五年,共办理1309件刑事和民商事案件,审结1279件,所办案件无一错案。

因工作成绩突出,刘文慧同志受到了党委政府、上级法院和社会群众一致好评与认可,多次被评为“全省办案标兵”、“全市执法办案先进个人”,被区委荣记“个人三等功”,多次被院内评为“先进工作者、办案能手、调解能手”等荣誉。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与成绩背后,隐藏着刘文慧同志对司法事业的执着与追求,对审判工作的热爱与坚守。

她担当,办理大案难案领导“放心”

文慧的日常生活(文慧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2)

一直以来,刘文慧同志是榆阳区法院的业务骨干,她办理案件,院领导放心,当事人相信,所办案件大都是省、市、区乃至全国首例或典型。十年,先后办理了全市首例生产、销售假药案,全市首例组织考试作弊案,全市大型网络赌博案,全区首例“全能神”邪教组织案,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亿元案件,巴拉素疯狂盗羊117次案件,等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尤其是2019年6月21日公开宣判的“佳县男子侮辱英烈”案件,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法院报》《中国审判》《陕西日报》等媒体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报道、刊登。

由于文慧业务水平扎实,办案能力强,2019年9月份,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中,院领导放心地把即将起诉的绥德马某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确定交由她办理。该案特别复杂,为省公安厅交办的重点督办案件,涉案49人,涉以组织名义实施的刑事案件37起,涉及15个罪名、160多本卷宗。刘文慧同志接到工作任务后,及时与公安、检察机关联系,提前阅卷,熟悉案情,力求做到快审快判。

二十一年如一日,刘文慧同志用心对待每一个案件,每晚加班到八、九点,是全庭下班最迟的一个,所办案件数量全庭最多,案件质量也是全庭最高。

她温暖,办理简单案件耐心细致

刘文慧同志总是用“笑容”对待同事、当事人、律师和群众,始终把温情浸润在冰冷的法律中。

文慧的日常生活(文慧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3)

她是“沙漠之花”,用心用情。2010年至2013年,刘文慧同志在榆阳区法院郭家伙场女子法庭,由于法庭深处农村,人们法律素养薄弱,工作推动异常艰难。2012年腊月二十九,快过年了,文慧心里却依然牵挂着一件相邻权纠纷案件,原告苏某和被告赵某从父辈起就是邻居,双方因为地界纠纷经常产生矛盾。那年冬天被告赵某擅自在原告经常走的路旁修建了一个猪棚占了原告苏某出行的道路,原告苏某要求被告拆除,被告赵某却说他在自家的地上修建,是原告苏某一直走他家的地,由此矛盾激化。该案经过村委会和乡政府调解未果后,诉至榆阳区法院。当时,双方当事人情绪非常激动不愿接受调解,面对这样一件棘手的案件,文慧知道如果只是做出判决,可以很快结案,但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却无法化解,甚至可能因此发生上访或缠诉事件。为了做到案结事了,她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解决土地的地界划分问题是整个案件的突破口,为了寻找到合法合理合情的调解方案,文慧多次去查看现场,与原、被告细致地交流,耐心沟通。同时还找驻村干部、村书记,及其他村民详细地了解情况,就这样,她一连好几天奔波于法庭和村子间,做了二十多份调查笔录和谈话笔录。为了让当事人过个好年,腊月二十九,天寒地冻,文慧拿着丈量的尺子,再次来到现场,当着双方当事人、村民、村干部的面,把地界丈量了三次,划出了无争议的部分,对于有争议的部分根据方便使用原则做了公平的划分。寒风裹挟着砂砾打在脸上都是刺痛,看着文慧法官文弱芊芊的身体在冰冷的地里来来回回地丈量,做记录,直到晚上八点多,双方当事人被深深地感动了。最终案件顺利调解,双方当事人多年的积怨被这份智慧、细腻、温情融化了。

文慧的日常生活(文慧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4)

她是 “法官妈妈”,尽职尽责。在刑事审判庭工作期间,刘文慧法官同时办理全院未成年犯罪案件,在工作中她注重教育、挽救、感化的工作方式,始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和 “寓教于审,惩教结合”原则,认真审理每一起未成年犯罪案件,总结了“三注重、一延伸”工作经验,庭前注重认真梳理案卷,抓住关键问题;庭审中注重详细了解被告人的家庭情况和生活经历,用情感化;庭后注重深入家庭、社区开展帮扶教育工作。在她从事少年审判工作七年间,共计办理了300多件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无一发回重审理,无一上访闹访,通过努力约200多名失足少年重返校园、回归社会。

2013年,未成年人曹某,在一所中专院校读书,因盗窃学校附近的自行车被起诉。庭审中,了解到曹某在街上转悠时,被人骗走了一部手机和身上所有的零花钱,回到宿舍,因一时气愤,才犯错。本案可以依法适用缓刑,但却因其父母离异且在外打工,一时找不到合适帮教的人。为了让孩子正常完成学业,文慧多次与社区沟通联系,才找到了愿意帮教的刘老头。

与此同时,刘文慧同志还注重延伸司法服务,将法庭搬进校园,七年坚持不定期为榆林城区48所中小学上法制实践课,以案说法,预防犯罪,用实际行动守护未成年成长。

2018年 刘文慧同志所办的一起强制猥亵儿童案件入选“陕西省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她有爱,乐于帮助亲戚、同事和当事人

刘文慧同志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对亲戚、同事、当事人捧着一份真诚与善良。

文慧的日常生活(文慧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5)

给亲戚同事抱以真诚。刘文慧同志辛辛苦苦抚养侄女20多年,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的衣食起居,关怀她的内心世界,供她读书、伴她成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侄女提供好的教育生活条件,文慧妈妈曾劝她再生个二胎,她果断地说:“侄女就是我女儿”。她对待同事也像亲人一般,书记员刘成与她一起工作四年多了,是一个单亲孩子,失去了母亲的陪伴与呵护,父亲身体又不好,父子俩平时生活过的很拮据。文慧总是在物质与精神上默默帮助他、照顾他。一次,快过年了,工资几个月迟迟未发,刘成手头紧张,心里焦虑,被细心的文慧察觉了,询问了解后,她二话没说,拿给了刘成五千元,关切地嘘寒问暖。但在工作中文慧法官是非常严格的,时长教导他要认真负责细致,案件不能有瑕疵。同事们遇到心事与问题,也总是爱找她聊天,遇到需要帮忙的事她从不推脱。

给特殊当事人抱以耐心。2018年6月,在一起故意伤害案件中,年近70的自诉人田某与被告人郝娟一同在家门口附近的巷口乘凉,双方因琐事发生口角,被告人郝某将自诉人田某推倒在地,造成自诉人田某轻伤,请求赔偿16万元。经过多次努力,案件并没有和解处理,最终判决被告人郝某赔偿自诉人田某6.7万元。但判决后,田某很不满意,每天给文慧打三四次电话,甚至来到办公室发泄情绪。文慧每次总是耐心地听老人把话说完,这一听就是两三个小时,她耐心地老人答疑释法,说服开导,并及时将兑现款如数送到老人手里。最终老人表示满意,信服了判决。

给困难当事人抱以热心。2011年,在原告罗某与被告榆阳区一煤矿工伤保险待遇纠纷一案中,原告罗某被诊断为煤工尘肺病,同时被停发工资,罗某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诉至法院请求赔偿医疗费等20万元。56岁的罗某几次找到文慧说家庭特别困难,看不起病,看到老罗衣衫褴褛、捉襟见肘的样子,文慧将兜里的仅有的108块全都拿给了罗某,没想到这108块钱竟然让一位老人顿时满眼泪花,感谢不已,颤巍巍地说 “你就像我的闺女一样”。在案件随后的办理中,文慧先后四次去煤矿调查事实,努力为老人争取了10余万赔偿金。为表感谢,老人的儿女为她送上锦旗,感谢她为案件奔走,更为感谢的是她的“108”教育了老人的儿女懂得赡养孝顺。

2019年9月18日,老人得知文慧离开的消息后,特意赶去送她最后一程。

她廉洁,生活节俭从不逾矩

刘文慧同志能够经得起诱惑,也能够耐得住寂寞。

文慧的日常生活(文慧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6)

2018年,被告人姜某某等21人开设赌场罪一案,涉及非法盈利1.3亿元,在案件审理中,被告人姜某某家属多次找关系说情送礼,都被文慧坚决拒绝,并严厉训斥。但有一天,她意外收到“一封沉重的匿名信”,疑惑的同时,她与书记员刘成一起拆开信封袋,里面竟然装着一部价值一万多元的三星手机,查看发票信息后,得知是姜某某的妻子邮寄的,便立即联系律师将手机迅速退回。

在工作中,文慧非常节省,不允许浪费任何纸张,她办公桌上堆放的资料没有一份是单页空白的。在生活中,她更是节俭,没有名牌,更不会奢侈,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在网上挑价格最便宜的才买,看上一个包始终没舍得买,有个律师知道后就买来送给她,但她坚决不要。她与丈夫、儿子、侄女一家四口长期居住在不到九十平米的破旧的老房子里。2019年9月份的一天,她偷偷地告诉她的好大姐白丽说:“我很早就想换套大一点房子,这次终于攒够了在西沙买房子的首付款”,可是她还没来得及住就匆匆离开了。

“刘文慧同志,系榆阳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审判员,经审查,没有发现该同志有违反党风廉政、违法违纪的行为,榆阳区人民法院纪检组监察室,2019年1月23日。”

在申报刘文慧同志“全市十佳法官”的材料里有一份廉政鉴定,这也是她生命里最后一份永恒的鉴定报告。

文慧的日常生活(文慧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7)

笃行初心使命 奉献不计功名。二十一年如一日,刘文慧同志“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也像露珠一样晶莹剔透,像泉水一样清澈见底,努力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成功不必在我,功力必不唐捐。文慧精神激励着我们在追求法治梦的道路上继续前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