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新课标核心理念是什么(让学生创造着长大)

新课标核心理念是什么(让学生创造着长大)(2)基于核心素养观的课程目标;(1)基于未来教育观的课程理念;一、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核心观念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源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修订版的颁布时间是2011年。过去20年尤其近10年是我国社会快速发展、急剧变革的时期,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我国已阔步迈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参阅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创新驱动与全球交往。以“专家思维”和“复杂交往”为代表的高阶思维能力日益成为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这对我国基础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以“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已正式成为历史博物馆里的陈列展品。为体现立德树人的总要求,迎接信息时代的新挑战,教育部继颁布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向“素养为纲、综合育人、实践育人”,从“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创造着长大。

新课标核心理念是什么(让学生创造着长大)(1)

《让学生创造着长大——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核心理念解析》清晰阐明了基于未来教育观的课程理念、基于核心素养观的课程目标、基于理解性教学观的课程内容、基于跨学科学习观的课程组织、基于表现性评价观的课程评价等核心观念,为教师理解和落实新课标提供理论视角与实践指南。

本书导读

本书聚焦教育部于2022年4月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以及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核心理念。由于本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是2017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延续与发展,因此本书所阐述的核心观点同样适用于普通高中阶段。

一、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核心观念

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源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修订版的颁布时间是2011年。过去20年尤其近10年是我国社会快速发展、急剧变革的时期,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我国已阔步迈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参阅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创新驱动与全球交往。以“专家思维”和“复杂交往”为代表的高阶思维能力日益成为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这对我国基础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以“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已正式成为历史博物馆里的陈列展品。为体现立德树人的总要求,迎接信息时代的新挑战,教育部继颁布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之后,适时推出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建构我国信息时代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新体系。

在我看来,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核心观念是:

(1)基于未来教育观的课程理念;

(2)基于核心素养观的课程目标;

(3)基于理解性教学观的课程内容;

(4)基于跨学科学习观的课程组织;

(5)基于表现性评价观的课程评价。

这些观念有机联系、相互促进,共同绘就我国信息时代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的美好图景。

如果说2001年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目的在于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渊薮中解放出来,捍卫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学习权利,那么,在我看来,2017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则是“让学生创造着长大,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在教育价值观变革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教育知识观变革:让一切学科知识都变成学生探究和使用的对象,让一切知识、技能都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手段,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经历知识的诞生和使用过程,让探究与创造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让每一个学生创造着长大。

二、本书结构

本书试图为教师理解、落实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提供理论视角与实践指南,试图在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基础上引出“如何做”。全书由十章构成,现将各章核心内容概述如下。

第一章和第二章详细介绍了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国际视野。任何有价值的课程改革必然植根于传统并创造历史。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是2001年课程改革的继承与发展,也是2017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延续与下移。它一方面植根绵延了2500年的中国教育智慧传统,另一方面继承自五四运动以来我国教育现代化和民主化的宝贵遗产。我国1922年新学制和新课程改革既是五四运动的有机构成,又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和社会启蒙。自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已成为“世界之中国”,因此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充分借鉴世界先进课程改革经验,并积极做出中国贡献。国际上波澜壮阔的未来教育运动、核心素养运动、理解性教学运动、跨学科学习运动、表现性评价运动,为我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搭建了舞台。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积极融入世界课程改革,并贡献中国智慧。

第三章和第四章系统阐述核心素养理念和义务教育课程目标。核心素养理念是为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机遇与挑战而构建的教育改革理念。我国课程改革既需要形成真正体现我国学生发展特点与需求的自己的核心素养体系,又需要借鉴世界共同核心素养框架。唯有如此,才能站得高、看得远。确立核心素养理念需要摒弃早已陈旧过时的“双基观”,因为“双基观”只会带来惰性知识和僵化技能,它们对学生发展非但无用,反而有害。核心素养理念需要我们重新理解儿童并建立学习进阶观念。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以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又一次原创性地确立课程核心素养①概念,由此诞生的“新三维目标”将引领两亿多中小学生由“做题人”转变为信息时代的“做事人”与“创造者”。

第五章和第六章探讨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从知识点教学走向大观念课程与教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以及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最大难点。个中原因,一方面因为我国教育长期忽视学生概念性思维的发展与培养,广大教师习惯了知识点(即学科事实)教学;另一方面,漠视逻辑思维和逻辑心性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文化心理缺陷。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发展每一个学生和整个民族的逻辑思维和逻辑心性,是迫在眉睫的任务。概念性思维是批判性思维的前提,批判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走向大观念课程与教学,意味着教师要学会针对所探究的单元主题,在课程标准所提供的核心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核心概念并凝练成可迁移的大观念。因为概念不能从日常经验中归纳得出,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开始之前就提出概念。大观念即概念性理解或本质理解,大观念的重要特性是实践性和不可传递性,因此传统教学需要走向实践性教学和表现性教学,让学生身处真实情境并亲历真实实践,并以学习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的组织方式,通过“合法性边缘参与”发展概念性理解。

第七章和第八章探讨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两种重要学习方式——跨学科学习与项目学习。它们均指向素养本位的深度学习观。跨学科学习既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又是培养学生批判意识和自由人格的必要条件,它以发展学生的跨学科理解为直接目的。跨学科学习设计既要关注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特征,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还要关注当地社会生活特点。在确定跨学科主题之后,要围绕跨学科概念进行系统设计,并与各门学科学习形成有机联系,使二者相得益彰。信息时代的项目学习需要基于概念性理解及核心素养而设计,使之真正走向深度学习。存在主义哲学所提出的“个人即项目”的理念,让学生做项目的过程同时成为自我建构和设计的过程。构成主义心理学所确立的“项目即公共产品”的理念,让项目学习成为学生创意物化和协作的问题解决过程。这两种项目理论是信息时代设计项目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

第九章探讨素养本位课程与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评价方式“表现性评价”。由于概念性理解及核心素养不能通过选择题和简答题来评价,只能通过贯串概念性理解的真实表现性任务来评价,故表现性评价将日益成为广大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占主导地位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让学生在表现素养中发展素养,故体现表现素养观。它将评价过程与课程、教学融为一体,故是教育性评价、持续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走向表现性评价,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

第十章探讨与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师发展观。我们需要基于未来教师的理念发展教师核心素养,让教师摆脱讲授主义,做学生的倾听者、对话者与协作探究者。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传递者和讲授者转变为专家、教练、学科研究者与学生研究者。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过程,也即成为课程领导者和创生者的过程。

广大教师才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和新教科书的真正解读者。真诚期待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创造课程改革的精彩篇章!

本文节选自《让学生创造着长大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核心理念解析》一书前言,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

猜您喜欢: